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内容
编辑推荐

邓小平同志这位对中国历史有着巨大贡献的伟人,从一位革命家,转变为新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理论的创始人,大胆实践的先驱者,他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的每一步探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书即对此作了极为详尽的真实记录。

目录

序言1

从中央工作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兼论邓小平在历史转折中的作用/张树军 1

邓小平在战后社会主义历史中的地位

--成功领导社会主义模式转型的第一人/林蕴晖31

1978一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演进

--决策与实施/肖冬连63

平反冤假错案和各项社会关系的调整/王海光105

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形成桑东华/151

改革开放初期的干部工作

--从老干部复出到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王旸182

出访活动与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和提出/黄一兵214

邓小平与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1978一_l 986)/林晓光242

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杨瑞毛283

内蒙古农村牧区"大包干"改革的形成与特点/袁俊芳310

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兼析"温州模式"/金延锋341

江苏省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与苏南模式的出现/张衡383

发挥侨乡优势先行对外开放

--福建开放前期的探索/王盛泽407

广东的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卢获438

风雪激荡: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王硕476

改革开放初期首都钢铁公司的改革

--上缴利润递增包干与内部全员承包制的实行/温卫东507

四川国营企业扩大自主权改革的历史考察/郭生春530

重庆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始末/艾新全560

试读章节

从中央工作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兼论邓小平在历史转折中的作用张树军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及此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就党的工作重点转移、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平反冤假错案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行经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实行对外开放、调整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决策。 经过这两个会议,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由此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一、在徘徊中走向历史转折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处在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当时,党内外共同强烈的意愿是尽快结束已 经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稳定局势,迅速发展 经济,使中国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但是,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P1现实问题,如何才能开辟新局面,人们的看法却很不相同。

在此后一段时间里,争议的焦点是如何看待"以阶级斗争 为纲",以及在这个"纲"之下发动的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 误理论、方针和政策,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组织等各个领域进行拨乱反正,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大量冤假错案。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又不能不触及更深层次的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 题。面对这些重大问题,党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抓纲治国"的思路,另一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思路。

"抓纲治国"的思路要求以揭批"四人帮"为纲,它其实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延续。按照这种思路,揭批"四人帮" 要在毛泽东生前定下的"三七开"的框架内进行,只能对"文化大革命"中的某些错误进行有限的纠正,而对"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实践的主体部分则极力维护,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许触及。沿着这条思路,就有了"两个凡是"①指导方针的推行。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思路,要求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指导党和国家的工作,既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实事求是地 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并从解决重大冤假错案人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方针和政策,进而把党的工作重点P2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这两种思路的对立和交锋,不可避免地在诸多问题上表 现出来。由于前一种思路一时在中央占据着主导地位,各方 面的拨乱反正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 徘徊局面。在平反冤假错案问题上,当时人们最关注、最具全 局影响的是恢复邓小平的工作和为1976年天安门事件平反。 自"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许多干部群众就不断以各种方式表 达出这一要求,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几经拖延。1977年7月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虽然恢复了邓小平的领导职务,但天安门 事件仍未平反,大量冤假错案还没有触及。这一时期,针对 "四人帮"在按劳分配、资产阶级法权等问题造成的思想混乱, 理论界展开一系列讨论,以求明辨是非,但受到压制。教育、 科技、文艺战线在邓小平的领导和推动下,率先拨乱反正并取 得显著成效,但进展也不顺利。显然,不放弃"以阶级斗争为 纲",不推倒"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就不可能正本清源,迈开 拨乱反正的步伐,开创新局面。

当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争论集中起来上升到思想路 线层面时,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 论并非不同学术观点之争,而是思想路线之争,其实质在于坚持"两个凡是",还是坚持实事求是。在邓小平率先批评"两个凡是"、大力倡导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推动下,1978年5 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一文发表,由此引起的讨 论很快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当这篇文P3

序言

以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作为党史和国史研究的新领域,正引起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l00周年,为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在浙江温州举办了"邓小平与中国改革开放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着重探讨 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和邓小平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地方党史研究室和北京 一些学术机构的20多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本书即是这次研讨会的论文集,同时也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系列专题研究所取得的第一批成果。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后,在实现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的伟大转折中起步的。一方面,它是以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探 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继续;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不同以往的新探索,其特点是在不断反思和借鉴的过程中寻找和开辟新路径。

考虑到这段历史的复杂和丰富,我们在组织这次研讨会时设计了两组题目。来自北京的学者提交的论文着重探讨一些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事件和方面,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的历程、新老干部交替的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形成和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等。来自地方党史研究室的学者则 着重探讨本省改革开放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方面,如来自安徽、 内蒙古的学者探讨了农村和牧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来自浙江和江苏的学者探讨了乡镇企业的兴起,来自深圳、广东和福建的学者探讨了经济特区的建立,来自四川、重庆和北京的学者探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通过这样两组选题,我们既可以了解到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如何形成的,也可以了解到一些地方改革开放启动的实际过程,并可就各地的情况进行横向比较。 这就为研究邓小平理论和阐释改革开放的历史提供了比较开阔的视野。读者将会发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部充满创造的历史,这种创造源于党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胆识,也有赖于伟人的远见和魄力;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部充满互动的历史,这种互动存在于领袖与群众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也存在于中国与世界之间。

从总体来看,国内学术界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段历史,我们大家一起走过,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然而,要把握它的脉络却很难,因为我们 虽身处其中,却又有太多的事情还不知道。我们希望通过较为系统的专题研究将这项工作逐步引向深入。对于本书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正。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得到中共浙江省委、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温州市委的大力支持,特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者2005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91935
开本 32开
页数 5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0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5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62:D61-5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9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