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记艺术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宝典,《史记》对于中国文学上的价值实在是太大了,而本书正好为我们研究《史记》中的艺术开创了先河!特将此书推荐好喜爱《史记》的读者!

目录

序张稔穰(1)

绪论(1)

 (一)《史记》艺术价值的根本所在(1)

 (二)以往《史记》艺术研究的回顾(4)

 (三)《史记》艺术研究的方法论(12)

一)《史记》——我国传记文学的伟大开端(17)

 (一)先秦史传文学主要特色及其形成原因(17)

 (二)《史记》对先秦史传文学的继承与发展(28)

二)传记文学兴起的文化积累与时代背景(37)

 (一)哲学高峰后的史学高峰(37)

 (二)传记文学兴起的文学渊源(51)

 (三)传记文学兴起的时代背景(72)

三)传记文学的伟大创始人——司马迁(85)

 (一)司马迁的家世和身世(85)

 (二)司马迁的进步思想(95)

 (三)司马迁的创作态度与文化修养(114)

四)《史记》的人物形象(122)

 (一)人物在《史记》中的地位(122)

 ( )《史记》人物的择取原则(124)

 (三)《史记》人物形象的主要特性(134)

五)《史记》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55)

 (一)《史记》创作的基本原则(155)

 (二)《史记》创作的基本艺术方法(160)

六)《史记》创作的艺术构思(176)

 (一)主旨和选材(176)

 (二)结构(188)

 (三)艺术思维特点(215)

七)《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主要艺术手法(227)

 (一)人物性格的刻画(227)

 (二)故事情节和环境的刻画(248)

 (三)寓于形象中的感情的刻画(273)

八)《史记》的语言(287)

 (一)语言的改造与设计(287)

 (二)《史记》语言的表达特征(297)

九)《史记》的艺术风格(337)

 (一)主导风格(337)

 (二)风格的多样性(363)

 (三)圆而神的风尚(367)

十)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巍峨高峰(383)

 (一)《史记》传记文学的地位(383)

 (二)《史记》传记文学的价值(389)

 (三)《史记》传记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396)

附录一追忆杨公骥教授(412)

附录二导师教诲录(438)

附录三曲折的从学之路(476)

附录四本书主要参考书目(548)

后记(556)

序言

每读《史记》,总为之惊叹不已:上下三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历史风烟,尽收作者眼底,其场面真切,不亚座上观剧;数百个已经逝去的重要历史人物,重生于作者腕下,其口角亲切,犹聆欤唾;“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哲思睿见,跃动于字里行间,它爬梳于古今,昭回于未来。司马迁以刑余之躯,在尚以竹帛作为文字载体的条件下,竞完成如此煌煌巨著,该有着一个多么博大的胸怀,该具备怎样的卓尔不群的智慧,又该付出多么艰辛而长期的劳动!

《史记》是历史著作,也是文学宝典。金圣叹把它列为“才子”之书,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至为确当。《史记》对后世历史著作和文学创作的沾溉之功,古今早已有目共睹;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考订性论著,亦可说已是汗牛充楝。但我等将《史记》作为“才子书”和“无韵之离骚”阅读的读者,则急切盼望有一部全面、系统、深刻的《史记》艺术研究论著,能为我等披隙导窍,除翳解惑,使我等在惊叹之余,窥见其艺术壶奥。今我友杨树增教授的《史记艺术研究》即将面世,闻讯之后,如久旱之见云霓,欣喜之情,其盍待言!

树增教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曾师从前辈著名学者杨公骥先生攻读先秦两汉文学,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的重点即是《史记》的艺术问题。他在八十年代发表的《(史记)艺术略论》、《(史记)语言的艺术特征》、《(史记)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征》、《(史记)的想象与虚构》、《(史记)传记结构探索》等论文,对《史记》艺术的各个方面已是擘肌分理,备尽睨缕,时时可见别开户牖、引人瞩目之论。十余年之后,树增教授才准备出版其博士论文《史记艺术研究》,可谓十年炼都,精益求精,对《史记》艺术精研覃思,当更能发幽探赜,洞察细微。论文后又附当年杨公骥先生专就本论文写作的谆谆教诲和树增教授从学的曲折经历,一部博士学位论文形成的过程,一个文学博士的成长轨迹,甚至一位闻名遐迩的前辈学者的治学思路、教学特点,已了了可见,对治学者,特别是对那些攻读学位的学子的启迪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树增教授在工作十五年之后,曾师从也是我的恩师的刘乃昌先生攻读硕士学位,与我可谓是师兄师弟。其时对其宽厚淡泊的人品,刻苦好学的精神,即已十分钦敬。以后树增读博于长春,工作于大连,虽晤面几希,但对他的学术活动却时时关注,其学术著作之富令人艳羡,其不袭前人矩?的学术见解和绝无矜诞无当之言的文风更让人叹服。近年树增教授来曲阜师大任教,我们为同一学科之同事,每见他在执教、著述之余,仍孜孜矻矻,手不释书,更悟到他那些大量的手眼自出的学术著作,乃是以胸罗万卷为其后盾的。今《史记艺术研究》即将出版,用一句时兴的话来说,这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可谓是“又创新高”。欣喜之余,谨撰数言,以示祝贺,并将该书推荐于喜爱《史记》的读者。

后记

这部《史记艺术研究》是我十七年前的博士学位论文,其基本思想与观念,已散见于《两汉大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话》(秦汉卷)、《中国历史文学》(先秦两汉)及我在一些刊物上发表的有关论文中。当我来曲阜师范大学后,为本科生及研究生讲授《史记》时,特别是结合杨公骥先生的教导,分析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时,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将本书稿的重要部分及《导师教诲录》复印成册,互相传阅,他们对本书的认可,引发了我决定出版的想法。  本想作较大的修改予以发表,但考虑到要附杨公骥导师的论文指导言谈,便取消了这一念头。保持基本原貌,便于读者与《导师教诲录》相联系相比较,更好地理解杨公骥先生的治学思想。所附《曲折的从学之路》,并非是为自己作传,只是想配合本论文及《导师教诲录》,显示我从学的得失,以期用自己的经验教训给读者一定的借鉴,使他们在有限的读书、治学的生涯中,少走弯路,获得更多的成就。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领导的支持,得到了张稔穰、徐振贵二位博士生导师的指教,特别是张稔穰老师,在百忙中还抽出时间为本书写了序言,在出版方面,得到学苑出版社的鼎力相助,借此,我再一次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记艺术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树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603679
开本 32开
页数 5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4-12-01
首版时间 2004-12-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