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画论论纲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画论不仅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中国绘画兼收并蓄,百花齐放,这是历史的进步。然艺术只有别开生面才能充满活力,所谓“老树春深更护花”,古老艺术一旦焕发了青春,就会产生无可比拟的活力和魅力。本书从历代及各著名画家来阐述了中国画论论纲,让您好耳目一新。

目录

自 序/1

导言/1

第一章灿烂奇观——中国画论概说/5

第二章绘心初澜——先秦至两汉绘画理论/23

第一节早期文献中有关绘画的论述/25

第二节老子的艺术理论思想/28

第三节孔子的绘画主张/34

第四节庄子的绘画理论/41

第五节《韩非子》中的绘画理论/46

第六节《淮南子》论画/47

第七节王充的绘画观点/51

第三章造极登峰——魏晋南北朝绘画理论/53

第一节曹植、陆机的绘画功能论/55

第二节顾恺之的绘画理论/57

第三节宗炳的山水画论/66

第四节王微论山水画论/72

第五节谢赫及其六法论/77

第六节姚最与《续画品录》/85

第四章巅峦又度——唐、五代绘画理论/89

第一节王维、张璪的山水画论/92

第二节朱景玄的绘画理论/96

第三节张彦远的绘画理论/100

第四节唐代诗人论画/108

第五节荆浩的山水画论思想/113

第五章异彩纷呈——宋代绘画理论/117

第一节郭熙的山水画论/120

第二节刘道醇的绘画思想/126

第三节郭若虚的绘画理论/128

第四节苏轼论画/132

第五节宋代其他画论/140

第六章蹊径独辟——元代绘画理论/147

第一节赵孟?绘画理论/150

第二节倪瓒及其逸气说/155

第三节饶自然、黄公望、王绎论绘画/158

第四节李衍的画竹理论/162

第七章千仞壁立——明代绘画理论/165

第一节画分南北宗论/167

第二节王履的绘画理论/173

第三节徐渭的绘画主张/176

第四节唐志契论绘画)/179

第五节沈颢、郑绩的绘画观点/181

第八章斜阳余晖——清代绘画理论/185

第一节清代画坛的师古论/187

第二节石涛的绘画理论/192

第三节恽格论画/200

第四节郑板桥的绘画主张/203

第五节金农、邹一桂论画/208

第九章海际来风——中国现代绘画理论/213

第一节现代画论产生的实践基础/215

第二节 中国画继承与革新的论争/218

第三节康有为、陈独秀、鲁迅的绘画主张/221

第四节传统型画家论画/226

第五节革新型画家论画/235

第六节毛泽东的文艺思想/241

第十章闹处近观——中国当代绘画理论/245

第一节 李小山与中国画穷途末日论/247

第二节吴冠中及其笔墨等于零/253

第三节余论/257

附录一历代重要画论家画论著作画论观点一览表/259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261

后记/262

序言

中国画论不仅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我们提倡借古开今,读史明鉴,更倡导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升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培养每一位公民的民族意识是现代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课题,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尤为重要。文化艺术不仅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更是宣传自我、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任何忽视传统、忽视民族意识的做法都会遭到历史的惩罚。在当代,中国绘画应当兼收并蓄、百花齐放,这是历史的进步,但不能因此而数典忘祖,丢失自己的特色。在中西文化艺术大交汇、大交响的今天,如何保持本土艺术的特色是最需要关注的大问题。

2002年初,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詹建俊先生在中国油画工作会议上指出:“如果到今天我们对自己头脑中存有的由于长时期落后状态而形成的或多或少的自卑感,或盲目崇拜西方的殖民心态仍不……

…………

近几十年来,虽然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对于传统画论尤其是现当代画论的研究却匪夷所思。不9-专家、学者发表过极富价值的画论文章,更出版了许多颇具特色的画论著作。他们或者对画论中某一问题、某一画论家进行研究,或者对画论著作进行注释及分类编纂,或者与美学、文艺学结合进行认识、剖析……然而惟独缺乏综合性、系统性论述,缺乏总体性、纲领性建构,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画论研究的一种缺憾。葛路先生的《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从史学角度对中国古代画论予以梳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它只涉及古代,并略显简约。中国绘画实践和理论是在不断发展中的“进行时态”,20世纪以来对绘画实践的总结、探讨与画论研究极富时代特色,新情况、新思想、新观点不断涌现,它们贴近生活,影响未来,因而对中国近现代、当代画论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本书试图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既系统又简要地论述、归纳古代传统画论,并力求对现当代中国画论作一番梳理。现当代画论,特别是当代画论,由于缺少必要的历史沉淀,缺少像对古代画论那样必要的距离和静观,因此,这部分论述或许过于疏陋、偏颇,甚至谬误;然而,它的价值也许正在于这种“开端”性质,在于它的抛砖引玉作用。古代画论从来都不回避“当代”,谢赫的《古画品录》、姚最的《续画品录》、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米芾的《画史》、北宋的《宣和画谱》等等,均将对“当代”的论说作为特色,所以,本书才定名为“中国画论论纲”而不仅仅局限于“古代”。

同时,既名为“论纲”,一要立足全局,不能事无巨细,一一述及;二要作“巡礼式”贯通,纵比横连、上牵下带。这自然避免不了疏简甚至遗漏。有些内容的确有待充实丰富,而有些选题尚可斟酌商榷。无论如何,作为学术研究的自觉,出于对中国画论的挚爱,笔者没有“辛酸”而有辛苦,没有成就而有收获~一尤其在即将付梓之际:小处相看,这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记录了自己这一时期的学术劳动;大处着眼,或许对本学科发展有推波之效?对方家同好有引玉之功?并因此获得有识者的诸多指教?

是为序。

后记

1999年本书动笔之初,概述中国画论还是件新鲜事儿。当时全国高校美术院系开设中国画论课程者尚寥寥无几。苦于教学中没有适用教材.遂萌生了写书的念头。几年的撰写过程苦乐相参,非言辞所能尽述。从中更加理解顾恺之所谓“难成而易好”的深刻含义。的确,做一件事并不难,要做好一件事却绝非易事。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知言也。  虽然本书2004年春即已定稿,并于是年夏荣获”河南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又于2005年初被确定为河南省美术专业(本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但是,它的最终出版却颇费周折并一推再推。延宕出版的最大收获在于有机会作更多的修正,精益求精。本书最终落脚于文化艺术出版社,实属预料之外。真诚感谢该社编辑斯日女士,她的热忱支持和倾力协助,给素昧凭生一词平添许多诗意;真诚感谢河南大学出版社王四朋先生,他的宝贵建议和悉心策划,使本书在版式装帧方面别具一格。其间,母亲的离世,使我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并对艺术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更多的理解和敬畏。  因此,修删十次以后,仍然欲罢不能。看来完美只能归之于理想,缺憾才是现实。只好把弥补不足的机会留在今后了。殷切期待方家同好的批评和指导,对任何意见或建议,某将视若至宝,将不胜感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画论论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26563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2.0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8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