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有一位著名的汉学家一直在孜孜以求地努力试图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寻求现代中国的答案,他就是史景迁,美国历史学会主席、耶鲁大学教授--一位景仰中国古代史家司马迁的汉学家。他治中国历史既遵循了西方汉学研究的传统--注重历史个案的考查,在他的作品中引用了大量中外文史资料的同时又常以宏大的历史叙事来承载其研究的成果,从而使得其作品在为学界关注的同时常常又成为大众的畅销读物。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本书就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
图书 | 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美国史学大师史景迁中国研究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西方,有一位著名的汉学家一直在孜孜以求地努力试图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寻求现代中国的答案,他就是史景迁,美国历史学会主席、耶鲁大学教授--一位景仰中国古代史家司马迁的汉学家。他治中国历史既遵循了西方汉学研究的传统--注重历史个案的考查,在他的作品中引用了大量中外文史资料的同时又常以宏大的历史叙事来承载其研究的成果,从而使得其作品在为学界关注的同时常常又成为大众的畅销读物。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本书就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 内容推荐 本书集作者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研究之精华,涉及中国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悉心钻研,涉猎范围之广见解之独特与深刻无不反映出作者一贯的治学态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地道的学院派风格。 目录 前言(1) 第一编跨文化交流(1) 1.黄嘉略的巴黎岁月(3) 2.门德斯·秉托的旅程(21) 3.利玛窦及其北京之行(36) 4.甘博在中国(56) 5.马尔罗的诱惑(75) 6.西方人看中国(89) 第二编儒家的冲击(109) 1.康熙帝的人生七大阶段(111) 2.明代生活的活力(123) 3.画家和他的圈子(134) 4.天下第一清官的崩溃(150) 5.一种充满活力的学说(159) 6.中国科技的对话(171) ………………………………… 第三编社会经纬(197) 第四编民国以来(323) 第五编治学大师(357) 试读章节 方是我的对头甚至是我的敌人,对于真正杰出而精辟的研究,我的敬佩是不变的。⑾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随处都可以找到字典、词典、书目的知识时代,到中国去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我们很容易就能接触到 中国的学者,我们的研究真是方便多了。拜尔和克鲁兹都已经 成为过往云烟。很显然,拜尔并没有听说过克鲁兹,而拜尔自己在被傅尔蒙说得一文不值之后,很快也被人们遗忘了。两位学者都很快地被研究领域更宽、更有洞察力以及更有便捷出版途径的后来人所超越。可是,我仍然喜欢思考这两个学者,也喜欢 读他们冥思苦想后写的那些东西,毕竟又有谁能够躲过被超越的命运呢?所有的研究与著述终将会被证明是很暂时的、不全面的。新的资料不断地涌现,旧的资料也在不断地得以重新诠 释和评判,还有那令人无暇他顾的新的研究课题、新的成果更是会把已有成果淘汰出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还是让我们记住拜尔的话吧: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疯狂。在我们能做些研究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尽力去研究,也许会遭遇批评,亦或许会得到褒奖,亦或二者兼而有之。但假如我们不去研究、不将这些研究写出来、不将我们的想法告诉给公众,我们的确能藉此保护自己,但这是以一种很消极的方法在保护自己,这是一种不敢追求真知的逃避。 我眼前总会浮现这样一幅图景:很久以前我与父亲带着他的爱犬汤姆在雨中漫步。汤姆为着发现了一个兔穴而狂喜不已,它似乎是发了疯地用爪子刨着兔穴,泥土飞舞着在它身后越 堆越高。我站在一边,惊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小狗汪汪的叫声和淅淅沥沥的雨声交织在一起。泥土飞舞,却见不到兔子。也许兔子们早就因为小狗汤姆的狂叫而感到危险的来临,撤退到更深更安全的地方去了。P9 序言 "这是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加斯帕·达·克鲁兹(Gaspar da Cruz)回忆着1556年冬天他在华南地区度过的那段时光,"这晚,我和几个葡萄牙人正坐在寓所 外那条河流的岸边,有几个年轻的中国人划船经过,他们跟我们打招呼,还弹奏乐曲。听到音乐,我们几个人都兴奋起来,便派人去请他们靠近一些,好让我们来招待招待他们。那几个健壮的年轻人将船划到离我们很近的地方,接着弹奏,曲调和谐优美。"克鲁兹和他的葡萄牙朋友越听越喜欢,于是邀请年轻人第二天再来,还希望他们再来的时候带几个歌手,年轻人答应了。 可是,第二天他们没有来。不过,也许是看出了克鲁兹等人的诚意,"为了不让我们失望,那几个小伙子在一个早晨的黎明时分又来了,以同样的乐器,为我们弹奏了一首动听的日出之歌。" 从其他的记述中我们得知,在等待中国小伙子们的那段时间里,克鲁兹并非什么音乐都听不到。到了广东之后,他人乡随俗学着当地人的习惯买了两只夜莺养起来,一只雌的,一只雄的。克鲁兹每天用裹了蛋黄的米粒喂它们,两只夜莺被分别关 在两只鸟笼中,克鲁兹还用布将鸟笼蒙住,让夜莺们彼此"只闻其声,却不见其鸟"。"这样一来,那只雄夜莺一天到晚唱个不停,雌夜莺也是不停地回应",莺声啾啾、清脆婉转,"将这寂寞清冷的十二月渲染得如同早春四月一般"。。克鲁兹十分开心。 克鲁兹是多米尼克教派(Dominican)的修士,到广东传教,但成效不大。后来,他返回葡萄牙,一路上走走停停,到达里斯本时正赶上瘟疫蔓延,他投入到了救助病者的行列,但自己却不幸染疾,于1569年病逝。克鲁兹以生命的奉献诠释了他无私的 精神,可是他却没能来得及看到自己那些关于中国的回忆得以出版。在那些回忆中,他"详细地描述了有关中国的情况,尤其是中国的独特之处"。这些有关中国的回忆,分成二十九章,是西方出版的第一本未被删节的详细描述中国的书。 对于像我这样从外部来探究中国的人来说,克鲁兹不仅是一个真正的榜样,而且也是一种激励。虽然他专注传教,恪守修士的习惯,还结交了不少葡萄牙冒险分子,并且中文知识也非常 有限,但他从来都没有丢掉他那宽大的胸怀,并一直尽力将自己的回忆写得既精确又全面。对克鲁兹而言,那个月夜中的音乐、那两只夜莺的啼鸣歌唱,都是村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这种村野生活有时也可能会变得残酷野蛮,令人费解。明知是不太可能,但克鲁兹还是尝试去找寻那些能够完整地描绘中国但却又非常难以捕捉的东西。正如他在《回忆》的序言中所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美国史学大师史景迁中国研究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史景迁 |
译者 | 夏俊霞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6172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5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48.07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