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佤族文化
内容
编辑推荐

  佤族是中国云南省境内的土著民族之一。她有悠久的爱国历史,有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有丰富离奇的神话传说。本书带着新鲜的理论风貌和阿佤山的风土气息,全面论述了佤族的广义文化:绯娘绷(恋爱)、木鼓舞、新米节、鸡肉烂饭、佤族尚黑、叫人魂……

目录

序  周植志/1

第一章 中国佤族的历史和现状/1

第二章 中国佤族的教育/34

第三章 中国佤族的语言与文字/42

第四章 中国佤族的婚姻家庭与姓名/55

第五章 中国佤族的木鼓/93

第六章 中国佤族的文学/109

第七章 中国佤族的艺术/147

第八章 中国佤族的习俗/209

第九章 中国佤族的宗教与哲学/253

主要参考文献/279

后记/281

试读章节

 中国佤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是南亚语系中国孟高棉语族诸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根据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国佤族人口除台湾佤族人口外为42万余人,占世界佤族人口的1/3其中有98%居住在云南省;其余2%分散居住在北京、山东、四川、河南、湖南、江苏、安徽、广东等25个省、市、自治区。依据中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佤族人口分布较集中的特点,自1954年至1985年期间,先后成立了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此外,在澜沧成立了文东、安康、雪林三个佤族乡;在永德成立了勐汞佤族乡;在腾冲、凤庆、镇康、思茅分别与傣族、彝族、拉祜族、傈僳族和德昂族联合建立了荷花、德思里、军赛、竹林四个民族乡。P1

序言

赵富荣教授著的《中国佤族文化》一书付梓前,约我写几句话。我虽然长期从事于南亚语系和孟高棉语言文字研究,但对于佤族文化并没有专门进行研究和探讨,因此.我只能谈一点感想。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世界上没有无文化的民族.不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民族文化使一个民族在世界上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历史长河中显露出自己多姿多彩的"个性"。因此,当我们提到某个民族时,除了展现出这个民族的外貌、体质和特征外。自然也会显现出这个民族的文化图景。譬如说到蒙古族时,其显现给我们的文化图景就是:蒙古包、草原牛羊群、摔跤、骑射、历史悠久的蒙古文字……许多民族几乎同它的某种文化风俗同义,例如,藏族--哈达、傣族--泼水节、回族--清真寺、苗族--芦笙乐舞、佤族--木鼓。

佤族是中国云南省境内的土著民族之一。她有悠久的爱国历史;有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有丰富离奇的神话传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社会生活的影响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特色。如:原始宗教信仰.历史遗留下来的猎人头祭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已废弃)、狩猎、殡葬、婚姻、饮食等习俗文化。由于佤族社会文化很有特点,曾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近几年来,出版和刊载了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但大多是从历史和某个专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全面论述佤族文化的还未见到。

赵富荣副教授所编著的《中国佤族文化》一书,带着新鲜的理论风貌和阿佤山的风土气息问世,填补了这一空白。全书共分9章44节.约30万字,全面论述了佤族的广义文化。

全书的撰写主要依靠作者多年的调查研究。作者尽可能地查阅了文献书籍中有关佤族的零星记载,并广泛参考学术界有关研究成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经过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细致筛选.从民族学、民族史、民俗学、社会哲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对佤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包括原始族称、族源、原始宗教、衣食住行的生活礼仪习俗、文学艺术、民俗歌谣、音乐舞蹈、教育和语言文字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和论述,力求反映研究心得和见解,揭示佤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规律。这是民族文化学科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问世,值得庆贺。

赵富荣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成长起来的本民族专家学者。我希望今后涌现出更多的本民族专业人才,以利于佤族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植志

2004年8月24日

后记

 2002年春,笔者回故乡--阿佤山做调查时,一些佤族人士和部分佤族群众提出:你(指笔者)是否能撰写一部专门反映我国佤族文化的书。当时由于出书经费有困难没有立即答复乡亲们的这一建议。时隔一年后,笔者想方设法才落实了出版经费。于是,笔者就立即着手编撰《中国佤族文化》一书的提纲.并把我十多年来,给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开设的"中国佤族语言文化""课程的讲稿内容整理出来,以便在讲稿的基础上写好这本书。2003年初冬笔者开笔,利用课余时间,不分昼夜,不辞辛苦,伏案专心写作。2004年10月,本书终于脱稿完毕,经数次审校后送交民族出版社出版。  本书全面、系统地撰述了中国佤族的文化状况,具有民族性、资料性和可读性的特点。今天本书得以面世,首先要感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院长文日焕教授对本书出版的关照和支持;感谢为本书作序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佤学专家周植志研究员;感谢为本书著译英文目录的石德富博士。在此,也对始终为本书出版而忙碌着并付出辛勤劳动的我的女儿赵薇薇和她的同学乔媛表示谢意,也对帮助笔者查阅资料、抄写和编排文稿付出辛勤劳动的吴兰同学(笔者200l届的研究生)致以诚挚的谢意。此外。还要感谢民族出版社的欧光明主任、张宏宏博士,是他们辛勤的劳动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参考了有关专著、报刊和图片资料,书中、书尾虽然注上脚注和列出参考书目,可是在参考引用时,因涉及的材料较光,没有一一注明,有可能有遗漏之处,对这些有关著作、文章、图片资料的作者在这里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提出的是书中大部分的彩色照片是由郑显文、李世柏两位先生无私提供的。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出版之际,适逢西孟佤族自治县四十周年县庆,谨以拙著向四十庆典献礼,并同时献给我亲爱的四十二万佤族同胞!作者2005年于北京西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佤族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富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069132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85.5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