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第5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古春风楼琐记》是一套难得的具有丰富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笔记文学巨著。洋洋三百万言,状写了清末明初间五百余位各色各相人物,颇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

本书为第五集,全著之文学、美学品位甚高,又于不经意问透出了相当浓郁的社会风情、民俗韵味,既可见五花八门的官场怪状,又可领略三教九流的世俗风。拜石先生治史态度严谨,褒贬严格,在流畅洗练的笔触中,道尽近世百年风云。

内容推荐

《古春风楼琐记》是海峡两岸新闻界的前辈高拜石先生的著作,原文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历时十余年,先后两次结集出版,影响长久而巨大。全著洋洋三百万言,状写了清末明初间五百余位各色各相人特,颇多鲜为人知和历史掌故,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以人物而论:有贩夫走卒,草寇游侠,淑女名垦,王公大臣,以至义发志士;以记事而论:或涉香艳,或涉壮烈,或涉忠勇,或涉奇诡,或涉逸趣,读之使人爱,使人恨,使人怜,使人悲,使人悟,或使人热血沸腾不异一掷头颅,或使人感慨愤激而太息不已。高氏笔力雄放,酣畅舒展;学养深厚,纵横自如;所引诗、词、联、赋,亦多佳构;全著之文学、美学品位甚高。高氏治史态度严谨,褒贬严格,近百年间风起云涌的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囊括在这一本本的《锁记》中,绝对值得您细细品味。

本书台湾繁体字版新编三十二册,大陆简体字版计划合编十六册,分两次出齐。

本书为第五集。

目录

登高放眼“春风楼”——趣味盎然读历史

遇见高拜石——与芝翁谈《古春风楼琐记》

又见屈原——王国维跳湖自杀之谜

文人追星族——罗瘿公凄凉终生

百粤第一词——海绡词人之狂放

爱书人——刘锦藻你父子与嘉业堂

悔荐袁世凯——于式枚飘蓬毕身世

有怪兽——清末的大老妖

出卖自立军——唐才常事件与东南互保真相

北洋第一将才——北洋三杰之龙王士珍

唐“大架子”——唐少川倔强自误

干了再说的“十日阁揆”——汪伯唐实事求是

辫子大师——张勋出身与复辟前后

爱丈夫也爱真理——陆徵祥夫人博斐培德

“第一流”内阁——凤凰熊秉三轶事

南通状元的才艺班——张啬翁对乐舞会艺的兴趣

京剧天王——名伶世家——梅兰芳

奈何作“奸”——梁鸿志其人与伏法经过

戎马书生——北伐总戎林述庆

在皇帝老家革命——张华与东北革命

乱世的祭品——川路风潮与端方之死

大云南主义——唐继尧之西南王幻梦

他们这一届——甲辰甲榜六十年

厚黑之王——王揖唐与安福系

送命二陈汤——陈二庵老死津沽

试读章节

北洋第一将才——北洋三杰之龙王士珍

王士珍在清末以后的北方武人中,和段祺瑞、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而王则被推为龙首。

这个人不弄权也不怙势,对荣利澹泊至极,门生故吏握兵符、镇封疆者半天下,他却能无竞于人;所以也从不遭人所忌,品望之隆,朝野仰重。在那些年头里,此争彼斗的混战局面,政权一再中绝,在青黄不接期中,大家便请出这位王聘老出来,挺了一个短暂时期,担任“治安维持会”或“救济会”会长的头衔,外而调停胜负两方,从容进退;内而加强警卫,安辑闾阎。

他凭着什么呢?

什么也没有,单凭着他的三个字大名,和平日深为一般人所崇敬的品望。

王士珍,字聘卿,另外还有不为人所习知的一个别号,叫做“冠儒”。

他是直隶正定人,祖籍山西,初迁正定胡村,后因避滹沱河的水患,又迁到正定城北的牛家庄,定居下来。在乾隆、嘉庆年间,正定王家,算是当地殷富之一,科第不断,士珍的曾祖朝凤,精医术,工书法,祖履安也是秀才,工医之外,还善武术,有“戎马书生”之称,生三子如松、如柏、如云;如松早逝,如柏生士珍,遂把他出嗣给长房,而如柏也短命死了,遂把如云所出的鉴珍过继。他的母亲刘氏,本生母丁氏,都是少年寡,矢志抚孤,乡里称为“双节”。

但这时候他的家道却中落了。

士珍自幼由两位寡母共同抚育长成,九岁就学,读了几年书,十六岁习弓马,第二年,正定镇标招募学兵,他应考入选,开始了行伍生活,属于聂士成的系统,在山海关驻防了一段时期。

有人说,王士珍幼年是在朝阳镇总兵杨瑞生(杨度的伯父)身边当马弁的,本名不叫士珍。那时聂士成练“武术新军”,向杨瑞生要人才,瑞生开了一张名单,其中有个守备王士珍在内,哪知这王守备不愿干,瑞生便把王马弁顶了士珍之名送了过去,不料从此飞黄腾达,而那个正身到后来却穷得只余一条寡裤带,在湘潭杨家烧饭挑水,有人谈起他的替身既贵且显了,何不去找找他?那守备唔唔连声:“那王士珍已不是我。”

本来英雄何论出身低,原不必有所讳言,但所传却不尽可信,王士珍之入“武备学堂”,原是聂士成保送的,其时在光绪十一年乙酉(公元一八八五年),时当中法战役初定,李鸿章任直隶总督,锐意摹仿西法练兵,从英将戈登之言,购置新式枪械,奏设“北洋武备学堂”,聘德国军官做教官,通饬各军选送学员,肄业三年,段祺瑞、冯国璋都是这时的学员,为中国新式军事教育的嚆矢。

经“武备学堂”三年的严格军事训练,有了一批新军官,却没有新式编制的军队,因此学员毕业后,仍分派回原选送单位各军做教习,教练新操,至于指挥权,还是在旧军官之手,只是枪械犀利,旗帜鲜明,形式上确已顿改旧观,因此这班新军官成为北洋练兵的崭新干部,而颇为吃香。王士珍在“武备学堂”操行学绩俱优,毕业后,仍回山海关,督办“随营炮队学堂”。

甲午(光绪二十年)中日战起,士珍带了炮队学生,跟同直隶提督叶志超,开赴牙山助战,日本混成旅团来攻,日将大岛率兵继至,和聂士成军相遇,用榴霰弹炸裂聂营,连破诸垒,侵入成欢,成欢为牙山门户,失败了,牙山也守不住,遂退平壤。叶、聂二人,据险各守,士珍建议:应于城外山上设奇布防,对冒死来犯之敌,痛予歼灭。叶志超以士珍年少,不予采纳。俄而,日军大岛少将率旅团分三路进围平壤,士珍带学生在城上坚扼阵地。与大同江开到之日军,相互炮轰,血战数昼夜,主将奉天练军统领左宝贵,为淮军名将,誓以必死,这天正登垒指挥,忽一弹中了胸肋,死于阵上,敌军进陷城南堡,炮火更炽,士珍额上挂了彩,敌军四面合围,炮队学生挟士珍突围杀出,叶志超也决退守义山,这时官路敌军,节节设防,围得水泄不通,突围各部仓皇崩溃,连方向都辨不清了,士珍带有所测地图,遂按图指导残军,趁夜间道疾行,抵达义山,未遇一敌。

冬间,奉派统带炮队,在榆关设防,和议成后,又随聂士成移驻芦台。士珍治军严明,而当时淮军风纪弛敝,平常讲话时,每隐以淮军陋习为诫。当退义山时,已苦战数日夜,不眠不休,饥渴特甚,某日过一村休憩,而居民已逃避一空,偶在民家发现两个大瓮,一个满装衣服,一个是麦粉,士珍命将麦粉调食,食毕,临走时,士珍向部属借了碎银五两,放在空瓮里,仍旧封好,才催弟兄们上路。

经了这一次战役的惨败,旧军劣点,完全暴露,加以国际帝国主义之侵略压迫日亟,朝野均感到“创建新式陆军”的迫切需要,两江总督张之洞首练“自强军”于吴淞,聘用德国军官,一切悉仿德制;胡爝菜也奉旨练兵,成立“定武军”十营于天津,但胡不甚在行,这练兵的任务,便落在浙江温处道袁世凯身上,袁一接手,即把定武军改为“新建陆军”,择定曩日盛军(周盛昆,盛渤兄弟旧统)的屯驻地——小站,作为练兵之地。

小站在天津之南,以前周家兄弟所统的盛军全部所建的营房,以及兵垦的稻田,都在这里。盛军覆没于平壤之役,小站遂空无一卒,合该袁世凯的运气,他便利用了这现成地方,招募丁壮,广揽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一批员生,调来小站服务,将“定武军”十营,连同增募的七千人,先编为一分军之数,计步队八营,炮队二营,每营各为一千人;马队两营,计一千人;工程队一营,计一千人,统共一万二千人,步队为主,炮队辅之,马队巡护,工程队供杂役,由袁世凯禀请督办军务处批示遵行。一面向北洋武备学堂总办满人蘑昌要人才,蘑昌保荐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梁华殿四人,袁一一加以揽聘,四人遂先后到了小站。

士珍本来是个气度深沉,毅勇内敛,具有寡言笑的素性,这时又因他嗣母刘氏之丧,哀毁之余不免体瘦面削,灰布袍青布褂素,朴素至极,而又口讷言简,谒见时,袁觉得这人真是“语不惊人,貌不出众”,何以独为老荫所赏识?

但既来了,也就罢了。

到了筹备新军密锣紧鼓阶段,袁把所拟章制,提出来和诸人详慎讨论,这几个人把往日受之于德国教官者,有关战术战略之配置,以及应兴应革各部分,各炫所长,只把这“不学有术”的袁世凯,听得头头是道,感到这泰西(极西,泛指欧洲、美洲各国)营制操法,真是新奇,果然是有一套。

遂派冯为督练营务处总办兼长步兵学堂;段为炮队统带官兼长炮兵学堂;王为营务处会办兼步队帮统及工兵学堂、德文学堂监督;梁为马队统带兼长骑兵学堂;这梁华殿该算是有才无命,某次夜操时,单人匹马,坠入深池中溺死了。

新建陆军,开始编练时,皆用德操,教练官、督操官及工程营管带,都是延聘德国人来担任,因属初创,中国旧章无可因袭,权时度势,扫除更张,百务丛集,士珍悉心筹划,于本职之外,统筹兼顾,忠于所事;袁世凯见他实心办事,也能委心听信,凡全军人才绩效长短、升降黜陟,每向他细斟密酌。平生荐举,不使人知,有人评论他矫情,他说:“新军初创,我是为事择人而进言的。至于进入公廷,拜恩私室,这是古来营私植党的小人行径,岂是我们所应干的?”

所以“小站练兵”造成了袁的地位和声誉,王、段、冯一班人赤心赞佐之功,是不可磨灭的,单凭袁个人的瞎搞,是搞不出所以然的。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新建陆军”规模粗具,荣仲华(禄)以那拉后内亲柄政,要抓兵柄以左右政治,遂尽握北洋诸军节制之权,创立“武术军”,分中、左、右、前、后五个军,自己兼统中军,以马玉岜统前军,聂士成统左军,袁世凯统右军,董福祥统后军。中、前、后三军皆由燕、陇旧军改编,中军则完全新募,且多旗丁;右军则由“新建陆军”改编,自此袁的“新军”告终,而“武卫右军”的声威更响亮了,震传南北。

荣仲华(禄)以“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而兼握兵柄,实开清代入关以来未有之先例,徒以这人与当政的权后,有着特殊关系,所以虽违祖制,而莫敢谁何。

当“新建陆军”练得很有头绪时,他奉诏到小站检阅,这时王士珍正统带工程营,凡水雷、旱雷、踩雷、捕雷以及各种制造,荣禄亲临阅视,传命逐项表演,这个凭裙带关系出身的花花公子,这场面几曾见过?只看得他眼花缭乱,张口难言,但有嗟叹无已。

又一次,方春二月,尚未解冻,荣中堂往来须过海河,见士珍的工程营所搭的帆布桥,无论步骑炮车从桥上行过,如履康庄,拆散了又可改装做帆布船,可以浮泛,用了之后,便拆卸卷藏,他又看得目瞪口呆,口里不住地赞好。检阅过后,一行重复回来,士珍搭起布桥恭候,这是二月底了,春风渐煦,荣中堂见布桥在前,怕忽然解冻了会有成为“奈何桥”的危险,拍着轿板,对戈什哈说:“传话出去,问他们这桥搭得牢不牢?准靠得住吗?咱是奉了老佛爷旨意来的,朝命在身,担不得风险的呀!叫他们来回话再走!”

王士珍听到了,便趋跄上前回道:“中堂万安!三天后这冻才会解的,此时尽管放心过去。”

荣仲华听了,只好硬着头皮充好汉地过了,心里却深深佩服这个小小统带料事精准,到了钦差行辕,立即传请士珍相见,留他共餐细谈,回京以后,给袁世凯信里说:

王员才大心细,审虑精晰,不第长于兵事也。

赴日观操时,王为荣相特识,遂派了他和段、冯诸人同往。

荣禄任直隶总督时,为光绪二十五年。那时,德国看中了胶州湾,作为租借地,传教士屡与居民发生龃龉,德兵遂借口侵入青州,清廷命荣禄指调武卫右军为先锋,移驻德州,聂士成的左军移驻沧州,作万一之备。

原来这“武卫军”军制饷章,多照着袁世凯“新建陆军”之旧,所以右军只换个番号,其余无须更张,荣氏自统的中军,当然如制成立,其余马、聂、董所统的前、左、后三军,则仍是原来勇营的旧编制,未能及时整编,军费饷项固是大原因,而将弁人才与队伍的构成成分,自然都是有问题的。所以胶州湾兵事,右军来往经过地方,秋毫无犯,闾阎相安。聂军便不然了,因此廷寄予以嘉奖,并饬袁世凯将教练情形详奏。

袁便请士珍及段、冯编纂《新建陆军训练操法详细图说》,袁自己也叫幕友胡乱辑录一本《兵略录存》,一并上奏,颇蒙嘉奖。

事实上,袁因附荣禄,对“戊戌政变”出了一番力,此时已红得发紫,而荣禄更为了燕鲁呼应便利起见,力保袁为山东巡抚,武卫右军也带同移驻,以屏藩京畿。十月,慈禧万寿,袁世凯晋京祝嘏,恭进一批贡礼,并孝敬了李总管太监一笔之后,便见于诏旨而实现了。

当袁世凯抚鲁之命将下之际,荣禄、李莲英早透个消息给袁,所以袁在京即曾密函士珍,叫他先到山东视察一切。士珍奉令带了亲信骑弁二人,便装入鲁,历勘登、莱、青各州沿海各要隘,以及何地当做屯兵处所,海防与地方情形,联镳驰骋,披星戴月,宿露餐风,走了个把月,调查得至详且尽。到了袁世凯走马上任,在徐州道上,和士珍相遇时还错愕了一下,以为他一定是走马看花般勘查一番了事,劈头一句话:“咦!聘卿你倒回来了!怎么这样快呀!”  士珍说:“报告大帅!沿海要塞,无不履勘,驻屯计划,无不周详,办完了公事,所以就回来了,不敢耽搁时日。”

老袁惊喜过望,便笑呵呵说:“那太辛苦你了!我早说过,咱们小站里,就算你第一个能够实心办事的。又周密,又迅速……好!好!”

之后,袁世凯又派士珍做小站留守司令官,指挥各营队,依次开拔。小站自淮军屯驻了二十余年,风纪废弛,兵民混杂,宵小潜滋,奸盗掠夺等事,时有所闻,袁世凯治法尚严,慑之以威,表面上还算安堵,调鲁后,一些莠民有图蠢动的,见留守是王统领,于是辗转相告,勿犯规约。袁的威重,使人不敢犯,王的慈祥爱人,使人不忍犯,这就是王的得人心处。

在小站四五个月,地方清平无事,也加速了武卫右军的顺利开拔。到鲁之后,王、段、冯在袁的督饬下,仍不断训练队伍,曾举行全军会操一次,德国的胶州总督,应邀到济南参加阅操,见旌旗一色鲜明,队伍整肃精壮,颇有马鸣风萧气象,知道这三个人都是受过德国式军事教育的,当面称赞王等为“三杰”。

“王持重为龙”,“段威鸷如虎”,冯呢?只好屈居第三位了,而此君的个性恰是比较贪婪些,故龙虎狗三杰,冯算是末席。

“义和拳”源于“八卦教”,最初起于山东的堂邑县,旧名“艾和会”。“坎字拳”是林清的余党,“乾字拳”是“离卦教”郜雄文的徒众,本来是民间的反清潜伏组织,而流于迷信之后,成了“扶清灭洋天神天将义和神团”。

乙未(光绪二十一年)问,李秉衡巡抚山东,因西人欺压起了报复心理,山东的“大刀会”,对异教的极为仇视,李秉衡奖为“义民”。丁酉年(光绪二十三年)的十月,大刀会杀两教士,德人向清廷交涉。清廷把秉衡转任川督,德人抗议,才把秉衡革职。继任者毓贤本和秉衡交好,由曹州府游至藩司,及继任鲁抚后,仍和秉衡一般,回护着大刀会,于济南、泰安、东昌、曹州数十邑,大刀会蜂起,首领朱红灯更以“灭教”为名,毓贤出示保护,并把它改称为“义和团”。

袁世凯在山东,对义和团主张力剿,而地方官绅则主抚,袁没有主意,王士珍建议,先行分派委员劝令解散,把军队分布会众聚集地方,予以监视,如有凶顽怙恶,即将首犯捕拿法办,胁从者予以解散。

老袁认为有道理,遂派王士珍参谋山东全省军务。

朱红灯因恃毓贤有庇护告示,击杀官兵十余人,王下令把朱围捕了,斩首示众,余势顿衰,遂窜入直隶境界,至庚子(光绪二十六年)三四月时,蔓延各属,“直督”裕禄竞奏保拳首张德成、曹福田为义民,恰巧端王载漪、庄王载勋、大学士刚毅诸人,图废立不成,迁怒于外国人,毓贤人都向端、刚等盛夸义和团忠勇可用,这般人便糊里糊涂,闯下弥天大祸来了。

这时山东省境,反而安静得多。

六月,端、庄二王派义和团大师兄二人,持了令箭到济南来,径入抚台衙门,高踞堂皇,嘴里嚷着:京里端王爷派来传谕袁世凯,即日全省设坛,扶清灭洋,勿违天命。

P88-95

序言

登高放眼“春风楼”——趣味盎然读历史

王宝生

2002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台湾正中书局郑重而强力推出了《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系列丛书,引起内地诸多出版业人士的关注。在周浩正先生的热情介绍和帮助下,我们有幸取得该书的大陆简体字版权。

这是一套难得的具有丰富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笔记文学巨著。作者高拜石先生,字嫩云,又字般若,浙江镇海人,寄籍福州。斋堂名古春风楼,自号古春风楼主人。生于清末,毕业于民国年间北京平民大学文科,毕生从事新闻、文化事业,偏好历史研究。早年浪迹大江南北,与各地名宿耆老交游,寻访搜集了非常丰富的名人轶事,对于清末民初掌故尤其熟悉。其间曾在各报章杂志撰文,出手不凡。返闽后及至迁台,历任《福建民报》、《新生晚报》、《华报》、《寰宇新闻》及《中央日报》等报记者、编辑及主笔,台湾省新闻处主任秘书等职。

拜石先生善属文,工诗词,长于近代史笔,《古春风楼琐记》洋洋三百万言,状写了自清末至民国年间的近五百位各色各相人物,颇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论人记事,补史家之失,尽艺事之能”。拜石先生笔力雄放,酣畅舒展;学养深厚,纵横自如;屡现精妙之思,生花之笔,所引诗、词、联、赋,亦颇多佳构。全著之文学、美学品位甚高,又于不经意问透出了相当浓郁的社会风情、民俗韵味,既可见五花八门的官场怪状,又可领略三教九流的世俗风。拜石先生治史态度严谨,褒贬严格,在流畅洗练的笔触中,道尽近世百年风云。

《古春风楼琐记》原是其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九年,在台湾《新生报副刊》的连载专栏,后应读者要求,结集出书,曾两次重新编排印行。新生报社第一次编辑成书十九册,出版后反响热烈,一时洛阳纸贵。一位细心读者将十余年收集的剪报一一比对,发现遗漏二十二篇,遂寄出版社,出版社喜出望外,旋即补编一册,合二十册出齐。去年正中书局对此书进行重新编排,对版式及内文进行了修订,新编三十二册,并对文中个别古僻字词加了注音及注释,俾便于现代人阅读。

此次我们出版此书,除在内容上做了调整,还将繁体字竖排改为简体字横排,节省了版面,计划编排十六册,分两批推出。在材料使用上,力求使用目前国内最好的纯质木浆纸,以期此书可长久存阅。

由于作者是上一时代的旧式文人,文中多有书面语、半文半白之处,一些引文已不太好理解,标点亦不甚规范、严整,我们除了对少数极明显的错讹予以校正,余皆任之。此书经过几次重排,可能会多有纰漏不当之处。编完之后,心甚惴惴。祈望读者谅察,亦请对所有不确不当之处不吝赐教,以期再版时补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第5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拜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27565
开本 32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4-01-01
首版时间 2004-01-01
印刷时间 200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