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城市社会重构与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复旦政治与行政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以上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原始档案资料,考察分析了新中国初期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其研究领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上海从众多的民问性社会团体转变为隶属于国家的人民团体的过程,从而使原有的行政与社会双重管理体系转变为单一的行政管理体系;二是里弄空间从保甲到居委会的建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中国通过“阶级净化机制”,在社会中不仅构造了城市社会基层组织—居委会,而且彻底改造了里弄空间。全书通过这两个领域的变迁,展现了新中国初期国家政权在城市社会的具体建构过程,以及与城市社会重构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何以如此的历史逻辑。

内容推荐

从国家政权建设角度来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及其国家政权建设过程,是自清末以来整个国家政权建设过程的继续。但是它具有鲜明的特点。就总体来看,建国初期国家政权建设过程,既特点鲜明又相当顺利,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学界一直缺乏对其具体过程细致的实证的考察分析。本书将上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原始档案资料,细致地考察了解放初期上海旧慈善团体、同乡会等社会团体的消失及居委会组织的创建,理论地再现了新中国国家政权在一个异质性程度极高的城市空间,形成、发展并构建与自身相适应的社会基础的历史过程。

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的相关问题/1

1.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社会/1

2.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综述及西欧现代国家政权建设/6

3.国家政权建设的社会基础/13 

二、时空、路径与方法/18

1.时空界限/18

2.研究方法/19

3.文献资料说明/20

第一章 国家政权建设:城市社会空间的嬗变/27

一、城市社会“公共领域”机关/29

1.关于晚清以来“公共领域”的论说/29

2.地方性“公共领域”与国家政权建设/33

3.国家政权建设逻辑下的传统公共事务/35

二、社会性“公共领域”及其功能/38

三、管制下的变迁:国民政府对城市社会

“公共领域”的改造/44

1.职业团体:政治性社会团体的重组与控制/44

2.社会团体:非政治性社会空间/48

第二章 革命的逻辑:从社会团体到人民团体/60

一、人民团体:解放初期职业团体的改造/62

二、尴尬的身份:陷入困境的社会团体/67

1.封建性团体与慈善性社会团体之间/67

2.经费与福利事业:陷入困境的社团/71

三、单一结构的形成:从社会团体到人民团体/90

1.自行淘汰:同乡会、会馆、公所、山庄的结束/90

2.精简与统一:旧慈善团体的转型与结束/94

3.社会团体的消亡/97

4.结束的背后:革命的逻辑/104

5.革命政党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与社会团体的消亡/110

第三章 国家的逻辑:从保甲到居民委员会/116

一、传统与现代之间: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变迁/118

1.传统国家基层社会权力的三维架构/118

2.从三维架构到二维权力体系/121

3.城市基层社会组织:乡村的复制/124

二、现代国家框架下的传统工具:民国时期上海

的保甲制度/126

1.战时机制与保甲制度的建立/126

2.国家意志与保甲制度/128

三、新旧组织之间:新社会中旧里弄社会格局/135

1.打击与清除:三位一体的旧里弄空间/135

2.限制与取消:特殊利益社会组织/141

四、政治运动与居民福利的结合:居民委员会的建

立过程/145

1.保甲制度的废除与对保甲人员的利用/145

2.居民福利与居民组织:福利性居民组织的

建立/147

3.运动与组织:早期的运动式居民组织/151

4.国家的触角:居委会的产生/156

第四章 阶级净化机制:城市基层社会的改造与重构/164

一、社会的逻辑:赢利性经纪人与社会性权威/168

1.国家政权的成功介入:里弄空间的变迁/168

2.创建之初:赢利性经纪人/173

3.政治化社会空间:社会角逐的政治舞台/178

二、阶级净化机制:敌我之间/188

1.表达性阶级话语的现实运动:政治整顿/188

2.阶级净化机制:里弄组织的政治化过程/193

3.全面整顿:国家代理人的形成/194

三、国家的意志与妥协:作为国家代理人的居

委会/204

1.国家组织的社会化设计:自治的居委会/204

2.去赢利性:居委会的半官僚制/205

3.作为国家代理人的居委会及其功能/209

第五章 从市民到人民: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

权建设/221

一、理想设计与实践:新生国家政权建设的城市

体制演变/223

二、“类单位”组织:新生国家政权建设的特殊基

层单元/232

三、行政与社会之间:

新生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社会功能的转移/237

四、从市民到人民:新生国家政权建设的根基性

构造/250

1.国家政权建设的社会基础:政治分化社会/250

2.从市民到人民:全面改造教育/253

结语/263

参考文献/270

后记/28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城市社会重构与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复旦政治与行政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圣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52144
开本 32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2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7: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