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河南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读刘庆邦的小说,虽然很多故事都没有经历过,但是那些场景却都那么熟悉,那些话语、那些笑容甚至那些心情都似曾相识。像“长虫”、“扁嘴”、“材坏”、“薅草”、“添箱”等等这些特有的地方方言,恐怕不读刘庆邦的小说,很难再想得起来。对于河南人来说,这些故事眼熟但却不落俗套,而对于不是河南人来说,这些故事也都不疏远,那些普通的人、普通的事都蕴藏在平凡的生活当中。他用娓娓的语调向你流畅地到来,故事没有雕凿的痕迹,但是每个故事都让你有不同的感慨。从某种角度上讲,刘庆邦不像是一个小说家,而更像是一个说书人,他的文字通俗和读者没有任何距离,就像他在你的面前向你娓娓道来,偶尔还穿插点奇闻轶事和荤段子吊吊胃口。

内容推荐

这是刘庆邦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共19篇。据说刘庆邦被称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中国的契诃夫”,言下之意是说他的短篇小说有类似于契诃夫的风格:短小精悍、结构紧凑、生动幽默、人物刻画地惟妙惟肖。并且和契诃夫一样,刘庆邦更关注那些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目录

离婚申请

眼睛

大活人

作为男人

红围巾

黄金散尽

朋友

害怕了吧

别让我再哭了

眼光

给你说个老婆

一句话的事儿

征婚

女儿家

刷牙

光明行

赴宴

逃不过自己

尾巴

试读章节

离婚申请

窑底下什么样的事故都会发生。有人被一头尖的柞木扦椽刺中了肚子,扦椽一端戗在溜子里,溜子还在运行着。那人双手在前抱着扦椽,想把扦椽拔出来,不料扦椽斜刺里从后胸穿出来了。回柱工用小绞车从废巷里往外回柱子,钢丝绳突然断了,回弹的钢丝绳从一个回柱工的脖子里抹了过去。回柱工还站得直直的,抬着的手臂还未及放下,他的人头已落在脚边的煤窝里了,茬口处齐刷刷的。相比之下,李云中的死法比较平常,他就是脑袋被砸漏了。

李云中正在溜子机头处埋头干活,上面垂下一根铁梁,砸在他后脑上了。他戴有胶壳安全帽,倘下面没有硬物垫着,他的脑袋还不至于漏。在铁梁砸下的同时,机头浑铁一块的防护罩从下面顶住了他的脑门子,两下里一挤,喀嚓一下,他的脑袋就漏了。用锤子在石板上砸核桃,如果使过了劲,发出的就是这样的声响。一时间,工友们都说,不行了,李云中的脑袋漏了。

他们不说李云中的脑袋烂了,也不说李云中的脑袋碎了,这个那个,说的都是李云中的脑袋漏了,众口一词似的。这种说法有点轻描淡写,好像还有那么一点隐晦,让局外人一时不好判断人的脑袋是怎么个漏法。人们想到日常用的锅碗盆罐,那些东西漏汤了,漏水了,才说漏。人类至高无上的脑袋怎么也说成漏呢?那些陶制品,金属制品,漏了可以锔一锔,补一补,再用。人的脑袋漏了,难道也能用锔子锔,补丁补吗?

矿上的工会副主席王承坤,一听说窑下有人出事,马上往窑底现场赶去。只要矿上出了工亡事故,王承坤每次都参与善后工作,他有资格比较早地得到消息。救护队员的行动算是快的,王承坤和扛担架的救护队员几乎同时赶到事故现场。王承坤近前一看,李云中的脑袋漏得一塌糊涂,已不可收拾。不可收拾也得收拾。救护队员带去的有大口径的、黑色的塑料袋,王承坤让救护队员把李云中装进塑料袋里了。在王承坤的指挥下,几个救护队员把袋口张开,是自上而下兜底装的。王承坤一再对救护队员说,小心,小心,轻点,慢点,像是怕把李云中碰疼似的。王承坤也搭了手,他对李云中也有话说,他说,好伙计,没事儿,走,你跟我走,下班了,咱上去洗个澡,哎,好,好……

把李云中抬进矿上医院的太平间里,救护队员的任务就完成了,人就撤走了。按照善后工作的惯例,王承坤在另一位善后工作人员陪同下,要把李云中全身上下检查一下,看看死者身上有没有什么遗物。下窑的矿工,汗一身,煤一身,一般不带什么贵重的东西,口袋里不过是几张零钱,一块旧表。当然,也有的矿工爱在贴身的口袋里装一张全家的照片,一个孩子的照片,或一个女子的照片。近年来,王承坤在工亡矿工的口袋里找到的护身符比较多。所谓护身符,就是用一小块黄绢,缝一个比扑克牌还小的小方块,上面写上护身符几个字。每次从死者身上看到护身符,王承坤都心生感慨,矿工生怕护不住自己的身,才花钱请来了护身符,谁知道呢,连护身符也保护不了矿工的身啊!这些遗物,王承坤都会妥善保管,在适当时机交给工亡矿工家属。也不是什么遗物全都交给工亡矿工家属。比如在某位死者的口袋里找出一张女子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子眉目含情,姿色出众,明显不是死者妻子的照片,出现这种情况,要不要把女子的照片交给死者的妻子,就要慎重考虑。为避免死者的妻子心灵上有可能会受到伤害,还是把照片压下来好一些。

冬末春初,天气还很冷。李云中上身穿了一件工作服,外面还穿着一件棉坎肩。棉坎肩是再生布再生棉做成的,是矿上发的劳保用品。再生布比较稀薄,一剐就破了。凡是破的地方,李云中都是用炮线连缀上了。尽管如此,里面的棉絮还是露了出来。再生棉本来就有些黑,一沾满煤粉子就更黑。李云中的扣子倒系得很整齐,五个扣子全都系着。王承坤把李云中棉坎肩的扣子解开,手伸进里边工作服的口袋里,从中掏出一个折叠着的牛皮纸的信封。王承坤想到了,若是李云中还活着,他不会允许别人掏他的口袋,因为人的口袋多多少少总是代表着个人的一点秘密。李云中一死,他的口袋就不再属于他,他的一切就全部开放了。王承坤以为信封里装的是未及发出的信,他抽出里面的两张信纸,展开一看,不是信,是一份申请书。他只把前面的一张写满字的信纸匆匆浏览了一下,第二张信纸还没看,就把两张信纸按原样折好,装进信封里去了。他意识到,这份申请可能与死者在窑下出事有些关系。另一位善后工作人员问他,是信吗?他说不是,是申请书。同事又问,是入党申请书吗?王承坤没有回答是什么性质的申请书,他有些含糊,说就是一般的申请书。说着就把申请书放进一只黑色人造革提兜里了。这只带拉锁的小提兜是专用提兜,一听到有死人的消息,他就把这个提兜抓在手里。死者的遗物也都是先放进这个提兜里保存。

李云中留下的遗物是一份离婚申请书。王承坤回到办公室,才把李云中的离婚申请书仔细看了一遍。李云中使用的是流行的说法,说他和妻子孙宝英感情破裂,两个人再也不能在一起生活了。感情破裂的原因,是孙宝英起了外心,背叛了他的感情,和别人好上了。这个别人不是别人,就是村里的支书田怀金。孙宝英带着孩子从农村老家农转非来到矿上后,因矿上没房子,他们就在附近村里租了田怀金家的一间原来喂牲口的房子住。田怀金表面上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出来进去不大答理他们,背地里不知怎么就和孙宝英勾搭上了,他一下井,两个人就跑到一块儿去了。李云中说他决不是多疑,瞎猜,他有事实根据。有一天他上夜班,因手指受伤提前回家,就碰见姓田的和孙宝英正在一块儿睡。为这个事,孙宝英曾对他下跪过,还抽了自己的嘴巴,保证今后一定改过。谁知道,这个女人的话根本不可信。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在自家床上把两个不要脸的东西逮住了。李云中说,他多次对孙宝英口头上提出离婚,孙宝英不同意。有时虽然同意了,但让她跟他一块儿到矿区办事处去办离婚手续,她又不去。实在没办法了,他才写出这份书面申请,请领导根据实际情况,批准他和孙宝英离婚。书面的东西一般都有强调,李云中的离婚申请书里也有强调。他强调说,自从发现孙宝英有外遇后,他心里一直非常痛苦,精神上成天价恍恍惚惚,觉得干什么都没劲,活着也没啥意思。这样下去,他担心会影响他在井下进行安全生产,会造成不好的后果。他恳求领导,从人身安全的角度替他想一想,为他解除后顾之忧。看完了李云中的离婚申请,王承坤觉得李云中真是言中了,他们的夫妻关系问题,果然影响了安全生产,造成了不好的后果。王承坤很替李云中可惜,也替李云中难过,李云中的离婚申请书还没来得及交出去,人就不行了。这一下,李云中的婚就不用离了,他一死,他和孙宝英的婚姻关系自然就解除了。

……

P1-4

序言

不可改变的梦境

我夜里做梦,梦见的多是儿时在河南农村老家的情景。还是那两间半草房子,大风一刮,房角的草檐直呼扇,眼看要被大风掀翻,卷向空中。这时勇敢的二姐爬上去了,用身子压住房檐,直到风渐渐小下来。门口一侧还是爷爷栽下的那棵石榴树,树上开满了红花,树下的地上也落了一层花瓣。我梦见两个姐姐都没有出嫁,我也没有结婚,我们还是一块儿推磨,一块儿摸鱼,一块儿踏着月光去外村听戏。当然,我梦里出现最多的还是母亲,饿了,母亲给我拿红薯,冷了,母亲给我做棉袄。母亲好像并没有去世,永远都那么慈爱地看着我。

我在故乡长到十九岁,而出来谋生已三十余年。论时间长度,在外面待的时间更长。论生活经历,后来的经历更丰富。可是我不明白,梦里重温的为何都是少年时代的记忆呢?为什么后来的生活都难以人梦昵?难道梦就那么挑剔,它只选择我未成年时的生活,不承认我长大成人后的经历?

出这本书时,我把其中的故事与我的梦一对照,未免吃惊,原来我的小说故事也多是以儿时的记忆为蓝本的。有些故事虽说是在外地听来的,但从我心里一过,一变成我的小说,人物、人物所处的环境,以及人物说话的口气,必定打上家乡人的烙印。看来儿时和地域的影响对一个作者来说是决定性的,如同我们不能自由地支配梦境、改变梦境。我们用小说做成的梦,也离不开生长期时所处的环境。在生长期,人的记忆仿佛处在吸收阶段,一过了生长期,记忆吸收起来就淡薄了。这大概是我们的宿命。

2004年3月6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河南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庆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407277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04-05-01
首版时间 2004-05-01
印刷时间 200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7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