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年心理诊所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把文学与科学融为一体,以散文笔法解析心理规律,讲述了老年心理咨询中的典型故事,个个点击老年朋友关注的心理热点,处处剖析老年朋友难解的心灵困惑,时时导引老年朋友自救的心路历程,您走进书中的故事,与心理求询者发生感情共鸣之际,与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灵沟通,帮您认识自己,救助自己,营造自己的健康心灵。

内容推荐

本书以心理咨询中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以散文笔法解读心灵奥秘——空巢现象、再婚难题、代沟隔阂、退休综合症、怀旧感、失落感、孤寂感……书中的故事,个个点击老年朋友关注的心理热点,处处剖析老年朋友难解的心灵困惑。

书里有叙述、有人物、有情境,您从中可以品散文之味;书里有诊断、有分析、有答疑,您从中可以探心理之妙;书里有建议、有方法、有对策,您从中可寻自助之路。

愿老年朋友及家人由此得益。

目录

心理健康,是开启晚年幸福之门的

金钥匙(代序)

一 夫妻心理:晚霞里牵手景更美

1.精心呵护夕阳情/2

2.老夫老妻为何闹离婚/7

3.老伴气死人,我该怎么办/13

4.老夫少妻惹的“病”/17

5.冲破阻力,追求晚年的阳光生活/23

6.找老伴,难题竟然这么多/32

7.怎样走过再婚的心理困扰?/39

8.择偶,理论专家遇到的现实困扰/45

9.应怎样看待老年人的性事/50  t

10.美满性生活来自锻炼/54

11.性梦,偏在高潮之后发生/59

二 代际心理:老了还得重学当父母

12.您会适应亲子关系的转化吗?/64

13.母亲来到儿子家之后/69

14.对儿女,该说不时就说不/77

15. “空巢老太”的孤独/81

16.良好的婆媳关系哪里来/89

17.干涉小夫妻性爱的婆婆/95

18.我该怎样帮助年老的母亲/101

三 教孙心理:您该怎样疼孙辈

19.别让您的爱害孙辈/108

20.“过度教育”应谨防/113

21.再富也要“穷穷”孩子/116

22.您帮孙辈做好入学心理准备了吗/119

23.上下学接送孩子好不好/123

四 人际心理:让交往给您增添快乐

24.友谊和爱情的困惑/128

25.老两口有话好好说/133

26.不准妻子迈出家门的老先生/138

27.别让多疑给自己编织痛苦/143

28.七旬老人的“耳聋怀疑症”/146

29.老少交友好处多/149

30.水面下的“冰山”/152

31.“人老”不再“话多”/156

32.为何老人容易受骗/160

33.网络生活,晚年交往的一道风景/163

五 退化心理:重新认识您自己

34.妈妈为何变得情绪暴躁了/172

35.更年期,并非女性的专利/176

36.面临心理的衰退/179

37.善待人生的“三个年龄”182

38.奶奶的记性不好了/188

39.不用的脑子爱“生锈”/196

40.人老了性情也变味/201

41.回忆并不总是美丽的/205

42.老汉为何紧随老伴而去/208

六 养生心理:有颗永远年轻的心

43.超脱豁达,走好退休一段路/216

44.请您别再“扮演”病人/222

45.坐享清福不是“福”/227  ‘

46.老年炒股,是福还是祸/230

47.不幸反让高老太病情减轻了/238

48.入老心不老,您就永远年轻/244

49.您该如何面对疾病/249

50.老大爷何以突然瘫痪在床/255

51.心理养生——老年人养生的法宝/259

七 异常心理:心病还需心药医

52.告别失眠的良方/266

53.老太太为何怕响声/272

54.老先生的“病态固恋”/276

55.疑心老伴不忠的背后/282

56.老父患了老年痴呆症/288

57.又是一种老年痴呆/293

58.怎样照料痴呆老人/296

59.老太太悲观厌世为哪般/299

60.生命的最后关怀/305

八 自测心理:给您的心灵画张像

61.您的心理年龄有多大/316

62.您的心理健康吗/319

63.您的心理有几分衰老/325

64.您今年会生病吗/327

65.您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吗/331

66.您是什么气质类型/335

67.您的抑郁有几分/340

68.您的焦虑有几分/344

69.你们夫妻心理和谐吗/348

70.老人的智力状态如何/368

71.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如何/373

后记/375

试读章节

1.精心呵护夕阳情

夕阳晚景别样美

老妈比老爸早退休两年,提前适应了闲居的日子,所以老爸退下来时,老妈就成了他适应期的导师。

我是从作息规律看出这一点的。几年前老爸在职时,对家里的柴米油盐从不过问。每天早上要老妈做好饭,挤好牙膏,老爸才起床洗漱,中午和晚上也是老爸读报看电视,老妈忙前忙后。自打老爸退休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两人每天早早起身外出晨练,等我和妻子女儿起床时,两位老人已经在做早饭了。看见我们,老爸还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悻悻地从厨房踱到客厅拿张报纸看。老妈朝我努努嘴:“革命尚未成功,老头子还需努力啊!”

老妈给老爸买了十几盆花,又买了几只鸟,希望能转移他对“革命”的热情。老爸对着鸟发了几天呆,什么也没说,拿去送人了。老爸不养鸟,却对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自己亲自买了些养花的书回来,一本正经端坐案前,戴上老花镜,手执红蓝笔,仔细阅读。但老爸养花的水平确实不高,一个月后,花儿由生机勃勃变得无精打采。一天,正当老爸一手捧书一手托花苦思冥想时,老妈气喘吁吁从外面回来,后面跟一老农:“老头子,我把花匠请回来啦!”

半年后,老爸逐渐习惯了闲居生活,对老妈也越发依恋,不论老妈买菜做饭,或者出去跳老年迪斯科舞太极剑,老爸都陪着。后来干脆也参与进去了,老妈在队伍里舞剑,老爸就跟在后面模仿。慢慢地,老爸学剑由秘密转为公开。每天晚上大家看电视,老爸一个人比比划划,有时一个动作重复几遍做不好,就拉老妈起来示范。老妈往客厅一站,飒爽英姿,大家都鼓掌。老爸憨憨一笑,立在后面收腹挺胸昂首,却怎么也不像那么回事。

今年情人节这天,我下班路上顺便给妻子买了枝玫瑰。回家正要收拾吃饭,忽然有人敲门。我以为是老爸回来了,开门一看,是位漂亮小姐手捧玫瑰站在门口,说有人托花店送给张太太的,祝张太太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我说:“哪位张太太?搞错了吧?”妻和老妈都过来看,老妈说:“给我的?不会吧?”妻接过花,从里面取出卡片,看了一眼后展到老妈面前,笑嘻嘻地说,“没错,是给您的!”我凑过去,见上面写着:老伴儿,送你一束玫瑰,弥补40年的关爱,祝节日快乐。我一数,正好8枝。奇怪的是,老爸这样的老革命,怎么会记得这样浪漫的日子,又怎么知道8枝玫瑰代表弥补呢?老妈脸红了,一个劲说这老不正经的,得花多少钱哪!折身要到厨房炒菜去。我问:“老妈,菜不是做好了吗?”老妈掩饰不住满脸喜悦:“过节了,再加两菜!”

老爸哼着小曲儿喜滋滋地回来了,见我和妻都在笑,咳嗽一声,作严肃状,把手背到身后,踱到桌前吃饭去了。

傍晚,老妈老爸出去散步,妻在阳台招手说,快来看,牵着手哪!

我追出去一瞧,可不是,两位老人手挽着手,缓缓走在夕阳的余晖里。P2-3

序言

心理健康,是开启晚年幸福之门的

金钥匙(代序)

您也许目睹过这样的一组镜头——一家电视台的“真语人生”节目中,一位八旬老太展示着比晚霞还美的风采:身着火红的运动衫,足蹬雪白的运动鞋,演练着自己编的一套健身操。一招一式中的飒爽英姿,让观众无不拍手叫好。热烈的掌声后,老人真语人生:人到老年,健康最好!

真是一语中的!

“平安真富贵,健康大文章。”健康是人生至宝。这是我们共同的人生感悟。

那么,您健康吗?

世界卫生组织这样界定: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缺陷和疾病,而且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拉开现代健康大幕,心理健康竟是一出“重头戏”!

一个您似曾相识的故事,对此作了生动的诠释。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的天,伞可不好卖呦!”于是,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如此愁来愁去,老太太日渐憔悴,竟至卧床不起。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幸有智者献一妙策:“老太太,您该转念一想: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如此就保您没愁可发喽!”老太太依计而行,果真感到,原来每天都是好天气。于是心中愁云消散,日渐心宽体健起来。

 真是境由心造!

 心灵的健康,既是为了寻求静态的心理平衡,乐观地正视现实;更是为了寻求动态的心理平衡,积极地创造生活。

有两位年届七旬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不过三年便在消沉无望中辞世。另一位却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更高目标,在70岁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25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她在95岁高龄的时候,竟然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不同的心态,就这样演绎了不同的晚年生活。

老人拥有健康的心灵,才真正能为自己赢得晚年的幸福。

现在,您手上的就是一本帮助老年朋友营造健康心灵的书。

算来,我从事心理咨询与研究已经二十多年了。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应邀在全国多家报刊开设了心理咨询专栏,接待了心理求助朋友太多太多的来信、来电、来访,其中有很多关于老年朋友的心灵故事。正是这些故事,让这本书最容易走进老年朋友的心中。

书中的故事,个个点击老年朋友关注的心理热点,处处剖析老年朋友难解的心灵困惑,时时导引老年朋友自救的心路历程。当然,遵照心理咨询的准则,故事中隐去了主人公的真实姓名和住址等有关背景资料,对有关内容做了必要的技术性处理。如果说本书有一个明显的特色,那就是把文学与科学融为一体,以散文笔法解析心理规律。书里有故事、有人物、有情境,您从中可品散文之味;书里有诊断、有分析、有答疑,您从中可探心理之妙;书里有建议、有方法、有对策,您从中可寻自救之路。全书按心理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有若干话题。最后一部分,还特意提供了适合老年人的系列心理自测表。

有人说,一本书可以救助人生。您千万别太当真。因为,人最终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不过,别人的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当您走进书中的故事,与心理求询者发生感情共鸣之际,与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灵沟通之余,会帮您认识自己,救助自己,营造自己的心灵,做一位心理健康的老人,享有晚年的幸福。

我知道,打开本书的读者中,还有不少是关注老年心灵健康的朋友。就请让我们一起来吧,尽我们的心力,帮老人们多营造一份心灵的幸福。

好,现在您尽可以凭兴之所至,从最感兴趣的故事开始我们的心灵交流。

后记

那次,在一个应邀做嘉宾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曾经这样问我:您接待的心理咨询对象都有哪些人?

我实话实说:从十几岁的少年朋友,到六七十岁的老年朋友,应该说什么人都有,太多太多了。

但是,我知道,还有更多的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获得直接心理咨询的机会。于是,三年前应出版社之约开始写作我的系列“心理咨询手记”。已先后出版的几本书和读者一见面,就受到了普遍欢迎。我相信,带着我的心血和情意的这本《老年心理诊所》,一样会和读者的心相通。

这本书还凝聚着许多许多人的心血和情意。这里,一并献上我深深的谢意!

感谢来自全国各地千千万万的心理求询者。每位求询者的心重新洒满阳光,对我来说都是一份精神的馈赠,时时充盈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到一个人能为别人为社会做点事,是很幸福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朋友的心灵故事,帮助我以及更多的人们一起探寻人类心灵走向健康的道路。

感谢我的师长、我的同仁、我的友人,特别是对书稿提出具体修改建议的友人,他们把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情意留在我的心中。

感谢我的妻儿。他们给我的是默默的理解和支持。我的大女儿马建凡还帮我做了资料整理和书稿校对的工作。

更要感谢我的父母。当这本书将要付梓问世的时候,我的父母已经年迈,都是七十多的老人了。老人操劳了一辈子,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命,更有溶入我们生命的爱。写作是个很辛苦的活。对我的写作,老人虽然不能提供更多直接的帮助,但老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生活自理,至今不用儿女操心,这本身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老人给我的爱,给我的默默关注,更给了我最好的动力,让我决意写成这本书。此刻,我愿借这本小书,献上我对老人,对天下所有老人的深深祝福!

现在,这本书到了读者朋友手上,该做如何评说?我知道读者朋友最有发言权。愿意把您的评说告诉我吗?

但愿本书有助于您的心灵走向阳光地带。如果您心空的阴云还没有随风飘散,愿意让我倾听您心灵的故事吗?

如果来信,请寄天津市宝坻区邮政16信箱,邮编:301800,或发E-mail:tjbdmzg@sina.com;如果来电,请在周六晚7~10点拨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022—29228042;如果来访,请别忘了千万预约呦!

最后,祝福您的心灵走上健康之路!

马志国

癸未岁末记于空心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年心理诊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志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43152
开本 32开
页数 3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4-05-01
首版时间 2004-05-01
印刷时间 200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3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