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性心理学/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任何人在一生中都迟早要面临性的问题,都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性心理活动,因此性和性心理研究理应是人对自身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性是人生发展的动力,性是人类繁衍的根源,性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性是社会建立的基础。没有人能超脱在性之外,每一个人都是生而有性,长而有性……

内容推荐

弗洛伊德和埃利斯以各自丰富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现代性心理学的基础。特别是埃利斯,他的七卷巨著《性心理研究》被公认是这一领域中最权威的经典著述。这本《性心理学》就是他在《性心理研究》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是为非专业研究人员编写的一本浅近易懂然而又不失系统全面的性心理手册。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人的各种复杂的性心理活动,也可以看到人可能出现的种种性心理变态。

目录

中译者序

1938年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性生理

性的生理基础/007

性冲动的本质/012

性感区/022

求偶生物学/023

择偶中的偏好:性选择的各种因素/028

第三章 青春期的性冲动

性冲动的首次出现/058

自体爱欲/077

爱欲性白日梦/080

爱欲性睡梦/082

手 淫/088

自 恋/098

性教育/099

第四章 性偏离和爱欲象征作用

性偏离/108

童年时期的性偏离/113

恋尿癖和恋粪癖/121

恋物癖/124

皮毛恋物癖和恋兽癖/131

偷窃癖/138

露阴癖/140

恋痛癖(施虐狂和受虐狂)/150

性欲衰退/161

社会对性偏离的态度/163

第五章 同性恋

性欲倒错/168

性欲倒错的诊断/181

异性装扮欲 (易装癖或性美感倒错)/187

治疗问题/190

第六章 婚姻

性节制的问题/199

婚姻的适当性/207

婚姻的适意性/213

一夫一妻的标准/218

控制生育/222

无子女婚姻问题/232

阳痿和性冷淡(性感觉低下和性感觉过敏)/235

贞 操/244

绝经/247

第七章 爱的艺术

爱情关系中的性冲动/252

爱为什么是一门艺术/257

第八章 结语

性冲动的动力本质/275

升华作用/281

试读章节

汉密尔顿研究的对象人数更少些,但包括大致正常的男女两性——一百名已婚男性和一百名已婚女性。他就他们对婚姻感到的适意度作了全面细致的调查。他根据他给每个人打的分数的多少,将幸福分成十四个等级。他发现已婚男子比已婚女子明显地更满意于婚姻生活。在最高等级里(7~14)有五十一名男子,但只有四十五名妇女;属于适意度较低的男子有四十九名,妇女却有五十五名。汉密尔顿说,这个结果和他在私人接触中所得到的明确印象是一致的,“妇女较之男子来说,对她们的婚姻更感失望”。

但不能说这个结论令人吃惊,它和我的个人经验似乎是一致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结论就存在于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中。婚姻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比对于男人更事关重大。由于女人要照顾丈夫、孩子和家庭,这要占据她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如果出现了失望的情绪,这种失望便更严重些。但男人要超然于家庭和亲人一些,因为他的生活通常大部分是在家庭以外。他在家庭里的活动只是一小部分,家庭只是供他休息的避风港。然而在另一方面,女人却常常感到,婚姻生活便是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因此,在她身上才产生出较复杂的问题。这使我们想起狄更逊的更有意义的观察:适应了家庭生活的和没有适应家庭生活的已婚妇女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更客观,较少遭受内心冲突的烦扰。换句话说,她们更像一般的已婚男子。

但是,我们确实常常在已婚妇女中观察到对婚姻的不满情绪,这在表面上不太看得出来。这种不满是和现代妇女对生活越来越多的新要求相联系的。她们不再像老一辈那样,把丈夫在家庭生活中的主宰地位与她们的屈从地位视为理所当然和不可避免。妇女对宗教和社会的看法已经改变,但对于男子来说却完全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妇女所产生的这种变化,已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和法律的认可。男子的传统习惯虽已改变,但改变甚少。所以,当一位妇女结婚后,她很容易意识到某种差异,这种差异会在她内心造成矛盾冲突。有一类女人是属于那种老式的思想浪漫型,通常是在不接触男性和现代女性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类女性中的很多人,甚至在蜜月期间才第一次意识到男人和婚姻的实质,从而生出一种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她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完全流露出来。

P216-217

序言

             1938年版前言

本书写成以来,仅仅过去了不长的时间,因此,还没有必要进行重大修改。的确,我们不能期望性心理方面的研究进展速度能比得上性生物化学方面和性遗传方面的进展速度。所以,我在此主要是对本书在英国和美国、在医学界和在外行中所受到的热情欢迎而表示满意。

各精神分析学派在研究性的问题上意见纷纭,方法各异,但他们对本书迄今为止所表示的几乎一致的赞同,不能不使人感到满意。我自己对不同学派的态度是,只要他们的意见有哪怕是一点价值,我也要接受。这种态度并非所有相互敌视的思想学派都愿意采纳。因此,当他们对本书都表示热情欢迎时,就特别引人注目。一方面,不久前刚不幸去世的埃德尔博士在弗洛伊德学派的机关刊物《世界精神分析学》上发表了一篇高度赞扬本书的文章,除了很少一些细节,他完全同意本书的全部基本观点。另一方面,阿德勒学派的机关刊物《世界个性心理学》也刊载文章,他们对本书的赞许口吻并不亚于前者,其态度既有科学的客观性,又有不无同情的见解和分析。他们在我的书中发现了一个“基础性错误”,即我在援引古人的话时说“人即其性”,根据他们的意见我应该说“人的性即其人”。我倒不妨接受他们的说法,因为这话无论采取哪一种说法,其意思都一样,即一个人的性素质是他最内在深层和最根本的部分。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

跟我敌对的评论尚且无害,这使我更有信心将本书继续奉献给读者。我希望本书能成为引向对生命最重要的一面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前导。

                      H.埃利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性心理学/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哈夫洛克·埃利斯著//陈维政等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1000675
开本 32开
页数 28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04-05-01
首版时间 2004-05-01
印刷时间 200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7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贵州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