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返草原/儿童文学典藏书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风雨40年,哺育三代人,麾下曾先后汇集几代最有名望的儿童文学作家,被誉为“儿童文学第一刊”,《儿童文学》走过40年。作为“《儿童文学》40年典藏书库”中的一本,本书依旧坚持的是,对文学忠诚的坚守,对读者一如既往的关爱。作者以一种舒缓的语气向年轻的小读者们讲述那些发生在草原雪地里的故事。书中散发着人与动物之间的点点温情,使得那些美丽的心灵和热爱的动物的人倍受感动。

目录

更北的北方

魅影

高原野牦牛

黑眼睛

重返草原

红色狼谷

老班兄弟

雪域格桑

风之子

饲狼

雪地

冰湖

驯鹿之国

母兔

额尔古纳河的母狼

试读章节

森林里有一个秘密,不要告诉别人。

月色下的雪地如同沉睡已久的白昼,寂静无声。覆盖着沉重雪块的树丛,敦厚结实的木屋,整齐的木栅栏,这些都在雪地上留下一块块斑驳不定的黑影,在明亮得有些耀眼的雪地映衬之下,像黑夜中大地上睁开的深不可测的眼睛。

在这安静明亮的冬夜里,大概所有隐退不现的黑暗都已经集中在黑色的眼睛中了。

它就是借助这种黑色目光的庇护,无声无息地穿越了整个镇子,没有惊动那些在一个个院子中温暖角落里沉睡的狗。

我好像只是闭了一下眼睛,这个过程不会超过一秒钟。当我再睁开眼睛时,它已经端端正正蹲坐在院子里了。它充分地掌握着时间的准确性,恰如其分地利用了人类的眼睛在疲劳时出现的微小失误,此时以一种非常放松的姿势蹲踞在院子里。似乎一切都没变化,好像它一直就是在那里的,它的出现不过黑鹤是我的眼睛出现了错觉。速度太快了,像电影中切换的蒙太奇镜头。

“它来了。”我压低声音。

“我就知道它一定会来,你不要动,一动它就会发现,马上就跑,那东西跑得快,一眨眼就没了。”躺在火炕上的布鲁爷翻身而起,披起羊皮袄站在我的身边。这样敏捷的动作,没有人相信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可爱的白头发白胡子的布鲁爷,他一定不会想到,在我上学的那个城市里,每到圣诞节,为了招揽顾客,超市商场都会在店前安排一个挂着假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发放礼物。如果布鲁爷穿上那身行头,我想全城的孩子都会集中到那家店里。

圣诞老人应该就是他的异族孪生兄弟。

我和布鲁爷一动不动地站在窗前,注视着这个家伙。它其实也在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子,为了不让它看到我们的身影,我们早就熄了灯,但是我并不能保证它对黑暗中的我们一无所知。

我一直相信,狼的眼睛是可以穿透黑暗的。

此时蹲踞在院子正中的就是一头成年的狼,比一只标准的德国牧羊犬还要高大粗壮很多,头也比德国牧羊犬要宽,身上是一种深棕里泛着灰黑的长毛。也许是因为放松,它全身的皮毛丰厚蓬松,显得体型更大,眼睛随着头轻微地转动,在遁入黑暗时立刻闪现出慑人的绿色荧光,两只几乎隐没在长毛中的耳朵峭立竖起,试图捕获山村之夜细若游丝的声音。

这是兽,山野里的兽,只是看看就知道,绝不是狗。它的身体上洋溢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森林的气息,一只在人类庇护下的狗永远不会拥有这种气质。一只狗只要服从主人的命令就足够了,它的皮毛在主人的抚摸下永远是柔顺的,如果不是这样,除非是它要重返山林。

它是一头体型过于庞大的狼,绝不是狗。尽管还没有和布鲁爷交流一下以达成统一,但我已经确信。附近的狗根本不可能长这么大,今年放寒假回来我倒是在镇子西侧的一家院子里看到了一只被拴养的高加索牧羊犬,也许在几年之内这种来自黑龙江对面的大型犬可以改善此地犬类的素质,但那也需要时间。

我小时候毕竟和布鲁爷生活过那么长的时间,如果连狗和狼都分辨不清,会受人耻笑的。

“会是魅影吗?”我问布鲁爷。

“你说班图?”布鲁爷眯着眼睛望着窗外的这头狼。他一直不肯接受魅影这个名字,至今我也不清楚班图这个词来自蒙语还是达斡尔语。当然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名字只是一个需要由狗或是狼接受的条件反射的符号而已。

也许是我们不小心碰到了什么发出了响动或是说话的时候声音太大了一点,蹲踞在院子里的狼慢慢地站了起来,扳直了身体,更加专注地望着窗子。这姿势更加近似于进攻前的刹那间的聚精会神,野兽总这样蓄势待发地积聚力量。

“不像。”布鲁爷粗声粗气地说。

我也努力试图在这头狼的脸上寻找它作为魅影的直接根据,但确实没有发现任何相似之处。P.1-3

序言

那是一只在狩猎中被击落的雁。

因为中的是猎鸟的霰弹,身体的表面看不出任何伤口。它可以鸣叫,奔跑,拍打翅膀,但是,它不能再飞翔。铅弹损坏了它身体内部的某个器官。

它孤独地缩在房间的一角,当我接近它时,它躲开我。我把它抱住时,这只巨大的乌并没有用它那结实的喙进行袭击或反抗,只是漠然地将脖子摆向一边,无声地避开我。

我已经不记得当时自己为什么会将它抱出屋子,也许只是感觉好玩,想知道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中它会做出什么举动来,毕竟它所表现出的这种驯服的安静让我感到失望。也许还有其他的想法,但是很多年过去了,我真的难以复述当时的感觉。总之,也许只是一时兴起,幼小的我将这只对于自己来说显然是过于沉重的巨鸟连抬带抱地弄到院子里。

随后发生的一切是我绝对没有想到的。我刚刚将它放在地上,它就开始高声鸣叫,那是一种高昂而响亮的雁鸣。它高高地扬起修长的脖颈,用力地扇动着翅膀,卷起地面上的尘土。突然之间它的身影变得那么巨大,每一片羽毛都在阳光下闪动着动人的光泽。我吃惊于它的高贵与美丽,它不再是缩在房间一角的可怜的样子。

此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无力与弱小。

一瞬间,我以为它要飞走了。

但是,它高高扬起的高傲的头突然沉落下来。它像一只没有被装满的袋子,倒在地上。

我试着去触摸它,它正在慢慢地变得硬硬。

即使当时,我也知道,它身上所受的伤并不足以致命,所以那种决绝的死亡方式确实显得有些奇怪。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一个生命以这样一种折断般干脆的方式选择结束呢?

很多年了,我都在寻找那个答案,但我找不到。那么,也许答案是唯一的,那只受伤并被人类囚禁的野雁死于心碎。

就是那只童年的野雁,让我开始了解这个世界。一只高傲的雁,让我开始试着去了解关于自由、尊严、生命和死亡这些词语在书面之外的含义。

我的童年在草地与乡村的结合部度过。

现在,每次出行,当我被介绍给新的朋友时,都会被特别提到,我来自北方的草地。童年短暂的草地生活是我生命中最明亮而快乐的日子,我的人生早期生活经验皆来源于此,并使我在随后的日子里受益匪浅。我相信,那在黄昏中驰过草场的骏马剽悍而斑斓的影子一直在我的身体之中,从未离弃过我。离开草地之后,我一直生活在回忆之中,我是一个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回忆的孩子。我会想起那些金色的日子里,母子两代陪我度过草地生活的两头乳白色的狼犬,它们是已经消逝的独属草地的罕见品种;我从草地上拾回的鸟蛋,那曾经是我的收藏中最闪亮的珍宝;黄昏牧归时在井边饮水的畜群,肚腹饱胀的年轻儿马在傲人精力的驱使下,突然腾立而起扬起前蹄互相争斗时扬起的烟尘,那充满力量感的巨大场面让幼小的我兴奋不已;那些面色如岩石般冷峻的苍老牧人,每天孤独地坐在毡房前,遥望着远方的地平线;暮色将至,第一缕炊烟升上空寂的天空时,外祖母站在草坡高处,呼唤在草地深处玩了一天的我回家吃饭。

那样的日子我再也回不去了。

我曾经失去的,就是我在北方的草地。

我不断地试图回到草地,走向北方,一次次进入呼伦贝尔草原,还有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广袤山林,那里珍藏的一切可以让我的内心获得平静,让我相信,长久以来,自己从未被抛弃。

回忆,并在回忆的过程上不断地对回忆本身进行完善,我在复述一个正在消逝的荒野。

有时,我会想起那两只被人从草地中拾回的幼狼。它们的眼睛,像极了黎明天际深蓝的云,那眼神之中除了对陌生世界瑟索的恐惧,还有一种未知的东西。后来,我明白了,那未知的就是它们处身其中的荒野。尽管我曾经不断地尝试,但我知道,自己永远也无法进入那个浩瀚而隐秘的世界。

现在我的记忆已经无法给我提供那两只幼狼后来的去向。也许因为无法适应人类的世界而夭折是它们的最好的结局吧,否则它们生命中所有的日子,只能是生活在兽栏之中,无尽地沿着铁栏游走。

它们的爪子,再也不会有机会踏在苍翠的草地上。

永远不要相信那样的温情故事——什么有人救了两只被母狼抛弃的奄奄一息的小狼,把它们养大。母狼在哺乳期会以惊人的勇气保护自己的幼崽,在野地里看到单独的小狼时,千万不要试图将它们带进人类的世界,母狼只是暂时离开去觅食或喝水。它们一旦被带离原地,基本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野生的环境里去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们留在原地。

它们只属于荒野。

对于荒野,也许我并不是了解得更多,那些童年草地生活的记忆和片段并不能给我的荒野一个确切的概念。但我竭尽所能,想告诉所有的孩子,还有那样的一个世界。

这次选入此书的作品,包括一些早期的创作。像《风之子》、《雪域格桑》和《红色狼谷》,因为创作较早,而且多是当时成人小说创作之余缓解压力的过于理想主义的作品,在其中急于倾述过多的东西,现在看起来并不理想,本想剔除,但经责编王苏女士极力劝阻,决定留下,并保持原有的版本。《红色狼谷》更像一篇回忆草地的长篇日记,或是随笔,断断续续地从1994年记到1996年,1999年修改,《儿童文学》的张敏女士(现已离开编辑部)和她的儿子是仅有的读者,后因篇幅原因未能发表。既然这样,就当它们是一个曾经在草地生活过的孩子温暖的梦吧。

很小的时候,我读过一个故事:《红红的、圆圆的》。森林里的母熊生下一只小熊,小熊生下来就什么也看不见。在森林里,每当出现这种情况,只要找到红红的圆圆的浆果给小熊吃下,那么小熊就会痊愈,睁开明亮的眼睛。于是,母熊在一个黎明把熟睡中的小熊留在树洞里急急忙忙地出发了。母熊找遍了整个森林,也找到了不少浆果,但它们有些是红红的,却不是圆圆的;有些是圆圆的,却不是红红的。于是,为了找到红红的圆圆的浆果,母熊离开森林,走向平原,平原是危险的,因为平原上住着人类。但是为了治好小熊的眼睛,母熊毫不犹豫地离开了森林。非常不幸,母熊落入人类的陷阱,被送进了动物园。母熊疯了,它想离开动物园,想找到红红的圆圆的浆果,治好它的小熊。它大声地咆哮着:红红的圆圆的!但是人们听不懂母熊的话,人们只是因为可以在动物园看到母熊而兴奋不已。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母熊在渐渐变老,它每天围着兽栏游走,它知道自己已经不能再回到森林里去了,但它还是在不断地自言自语:红红的圆圆的。很多年过去了,母熊已经很老了,它老得甚至懒得走动,总是趴在兽栏里晒太阳。但它还是喃喃自语:红红的,圆圆的。动物园园长的儿子非常喜欢母熊,这天,他得到了一桶浆果,那是一桶很好的浆果,他打算把这桶浆果送给母熊。当他将这桶浆果倒进兽栏时,母熊惊呆了。天啊,这正是它一直在寻找的浆果,红红的圆圆的浆果。母熊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嚎叫:红红的,圆圆的l游人们都吓坏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温顺的母熊这样凶暴。母熊要离开这里,带着浆果回到森林,治好小熊的眼睛。它撞击着兽栏:红红的,圆圆的。母熊不吃不喝,它只是围着那堆浆果跳着舞:红红的,圆圆的。三天之后的早晨,人们发现母熊趴在已经腐烂的浆果旁边死去了。

我在不同的场合不断地为朋友们复述这个故事。朋友们沉浸于这个弥漫着北方草地与森林气息的故事所流溢的那种如秋日河流般的沉郁。我习惯于以一种舒缓的语气结束这个故事的讲述——母熊离开森林已经很多年了,没有人知道那只留在树洞里的小熊后来怎么样了……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二00五年四月于北方春雨中

书评(媒体评论)

追求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坚守文学品格,是有40年历史的《儿童文学》的优良传统。——束沛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前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儿童文学》旗帜不倒,我将与《儿童文学》一生同行。——曹文轩(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永远不要相信那样的温情故事——什么有人救了两只被母狼抛弃的奄奄一息的小狼,把它们养大。母狼在哺乳期会以惊人的勇气保护自己的幼崽,在野地里看到单独的小狼时,千万不要试图将它们带进人类的世界,母狼只是暂时离开去觅食或喝水。它们一旦被带离原地,基本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野生的环境里去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们留在原地。

它们只属于荒野。

对于荒野,也许我并不是了解得更多,那些童年草地生活的记忆和片段并不能给我的荒野一个确切的概念。但我竭尽所能,想告诉所有的孩子,还有那样的一个世界。——格日勒其木格·黑鹤(本书作者)

我相信《驯鹿之国》是一篇佳作,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写得如此亲切。我在读芭拉杰依老人说的话时,总感觉那是一种从远方飘来的亲切温柔的声音。有时我也觉得,我也是一只动物——芭拉杰依的孩子。——姚钰琪(学生,《儿童文学》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返草原/儿童文学典藏书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77090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0.3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