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宰相与帝王(高层权力游戏中的江湖规则)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中国历代宰相的殊荣;“伴君如伴虎”,是历来宰相的尴尬;“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是创业功臣的悲剧;“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乱世权臣的奸邪之心。

  在中国历史中,掌握实权的权臣与江山之主的帝王是封建权力的最顶峰,他们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个中关系复杂异常,在历史的博弈中,他们上演了一幕幕江湖游戏,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绝伦的人间活剧。他们居于高堂之上却实行着江湖规则,他们将治国平天下演变成了一场场权力游戏。权臣与帝王,这对本来可以互相共存的搭档,一旦置于权力的框架中,便变得不怎么和谐了。只要与权力挂钩,什么反目成仇,什么怒目相向,什么刀光剑影,什么流血漂橹……等等事情的发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内容推荐

宰相与帝王,是中国古代高层权力关系的主角;相权与君权,是中国古代高层权力冲突的核心。

吕不韦成就秦始皇而后遭放逐,韩信辅助刘邦而后被杀戮,刘备三顾茅庐起用孔明而三分天下,曹操挟汉献帝以令诸侯……宰相与帝王在历史的瞬间中上演了一幕幕中国历史上最精彩、最血腥、最无情的人间活剧。

本书以宰相与帝王间微妙的生存关系为纲,以权臣的命运沉浮为切入点,结合浩如烟海的历史史实,向人们展现了宰相与帝王之间既合作又斗争的博弈过程,揭示了中国古代高层权力游戏中的江湖规则。

目录

一、悲剧一直在重复

文种的勾践:忠臣一“错”千古恨

韩信与刘邦:魆魆死亡路

彭越与刘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石守信与赵匡胤:没有流血的军事政变

宋濂与朱元璋:兔死狗烹的悲剧总是在重复

二、右左逢源的真“本事”

李林甫与唐玄宗:有舌如簧,游戏官场

张全义与朱温:风光墙头草,一吹两边倒

高毬与宋徽宗:无论什么,总得有点真“本事”

蔡京与宋徽宗:升迁的稻草捏在自己手中

严嵩与明世宗: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地位一窜再窜

和珅与乾隆:顺着毛摸,老虎也变猫

三、女人身上的权力阴谋

吕不韦与子楚:权力背后的女人

窦宪与汉和帝:重振家门的一对姊妹花

安禄山与唐玄宗:当男人被女人操纵

贾似道与宋理宗:裙儿底下带来的宰相

四、良相明君的短暂和谐

周公与周成王:中国式领袖的政治思想

晏子与齐景公:青史中的美名与佳话

诸葛亮与刘禅:鞠躬尽瘁身先死的忠贞贤相

魏征与唐太宗:开辟鸿蒙,谁为谏臣

五、不懂权力潜规则的代价

商鞅与秦惠王:改革者的汗水与鲜血

吕不韦与赢政:有一个独裁者叫“帝王”

周亚夫与汉景帝:英雄末路的悲哀

岳飞与宋高宗:谁说岳飞不该死

张居正与明神宗:权力潜规则面前的弱者

鳌拜与康熙帝:皇位中透出的魔力

张廷玉、鄂尔泰与乾隆帝:一场渔翁得利的好买卖

六、功成身退是一种境界

范蠡与勾践:功成身退,成天之道

李斯与秦二世:贪权恋位带来的苦果

叔孙通与刘邦:狐狸遇上老虎的时候

陈平与刘邦:怎一个“变”字了得

司马懿与魏明帝:妥协是胜利的艺术

刘伯温与朱元璋:官场就是险恶地,远权避祸为上计

曾国藩与同治帝:最后的一点点明智

七、权大欺主的种种怪现象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与鲁昭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霍光与汉宣帝:天使与野兽的结合

梁冀与汉质帝:豺狼当道,安问羔羊

高澄与元善见:君怕臣,走不出的迷局

秦桧与宋高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荣禄与光绪帝:但愿来世不在帝王家

八、敢把皇帝拉下马

田和与齐康公:紧箍咒不灵了

王莽与汉平帝:儒生窃权的悲哀

桓沮与晋简文帝: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王敦与晋明帝:皇帝轮流坐,明天到我家

赵匡胤与后周恭帝:“篡位”的合理标签是这样贴上的

试读章节

权位的“棘杖”内外都是刺,去了外刺,内刺犹在,刺是无论如何也去不完的。此杖弃之不得,握之扎手,就是历史,对之也是无可奈何!

朱元璋是农家出身的,对农民生活多少有点了解。他即位以后,也注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告诫地方官员说:“现在天下刚刚安定,百姓财力困乏,好像初飞的鸟,不能拔它的毛;新种的树,不能摇它的根。”他要官员们廉洁守法,不能贪赃枉法,加重人民的负担。以后,他又招集流亡农民,开垦荒地,免除三年的劳役和赋税;要各地驻军屯田垦荒,做到粮食自给。他还兴修水利,奖励植棉种麻。所以,明朝初年的农业生产有了明显的发展。 新建立的明王朝统治也巩固下来。

但是,朱元璋总不放心那些帮助他开国的功臣。他设立一个叫做“锦衣卫”的特务机构,专门监视、侦察大臣的活动。大臣在外面或者家里有什么动静,他都打听得一清二楚。谁被发现有什么嫌疑,就有牢狱之灾甚至杀头的危险。

朱元璋对待官员极其严酷,大臣上朝的时候惹他发了火,就在朝廷上被按在地上打板子,叫做“廷杖”,有的甚至当场就被打死。这种做法弄得大臣们个个提心吊胆,每天上朝的时候,都愁眉苦脸地向亲人告别。如果这一天平安无事,回到家里,亲人就高高兴兴地庆幸他又活了一天。

1380年,丞相胡惟庸被告发叛国谋反,朱元璋立刻把胡惟庸满门抄斩,还追究他的同党。这一追究,竟株连文武官员一万五千多人。朱元璋一发狠心,把那些有胡党嫌疑的人全杀了。

大学士宋濂,是明朝开国初期跟刘基一起受朱元璋重用过的,后来,又当过太子的老师。宋濂为人谨慎小心,但是朱元璋对他也并不放心。有一次,宋濂在家里请几个朋友喝酒。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喝过酒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备了哪些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你没欺骗我!”

原来,那天宋濂家请客的时候,朱元璋已暗暗派人去监视了。

后来,朱元璋在朝廷上称赞宋濂说:“宋濂伺候我19年,从没说过一句谎言,也没说过别人一句坏话,真是个贤人啊!”宋濂68岁那年告老回乡,朱元璋还送他一匹锦缎,说:“留着它,再过32年,做件百岁衣吧!”

胡惟庸案件发生后,宋濂的孙子宋慎也被揭发是胡党,于是株连到宋濂。朱元璋派锦衣卫把宋濂从金华老家抓到京城,要把他处死。

这件事让马皇后知道了。马皇后劝朱元璋说:“老百姓家为孩子请个老师,尚且恭恭敬敬,好来好去,何况是皇帝家的老师呢。再说,宋先生一向住在乡下,他孙子的事他怎么会知道?”

朱元璋正在火头上,不肯饶恕宋濂。当天,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她呆呆地坐在桌边,不沾酒,也不吃菜。朱元璋感到奇怪,问她是不是身子不舒服。马皇后难过地说:“宋先生犯了死罪,我心里十分难受,在为宋先生祈福呢。”

马皇后是跟朱元璋年青时候共过患难的夫妻,朱元璋平时对她比较尊重,听她这么一说,也有点感动,才下令赦免宋濂死罪,改罚充军茂州(今四川茂县)。七十多岁的宋濂,禁不起这场惊吓,再加上路上劳累,没到茂州就死了。

过了10年,又有人“告发”李善长和胡惟庸往来密切,明知胡惟庸谋反不检举揭发,采取观望态度,犯了大逆不道的罪。李善长是第一号开国功臣,又是朱元璋的亲家。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曾经赐给李善长两道免死铁券。这一年,李善长已经77岁了,可是朱元璋仍然翻脸,借此机会,把李善长和他的全家七十几口全部处死。

接着,又一次追查胡党,处死了一万一千多人,这次大狱史称“胡狱”。

自从胡惟庸案件发生以后,朱元璋觉得把军政大权交给大臣不放心,就取消了丞相职位,由皇帝直接管辖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个部的尚书(官名,部的长官);又把掌握军权的大都督府废了,改设左、右、中、前、后五个都督府,分别训练兵士,需要打仗的时候,由皇帝直接发布命令。这样一来,明朝皇帝的权力就大大集中了。 P.32-36

序言

在中国历史中,掌握实权的权臣与江山之主的帝王处在权力的最顶峰,他们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个中关系复杂异常,从而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绝伦的人间活剧。

他们有一起并肩打天下的患难弟兄,有互相欣赏信任的最佳搭档,有裙带关系错综的远亲近戚,有力量悬殊倒置的强臣弱君。而这种种,正好全面反映出二者之间微妙发展的过程与关系。他们居于高堂之上却实行着江湖规则,他们将治国平天下演变成了一场场权力游戏。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死后,晋国就趋于衰败。晋灵公7岁即位,这个顽劣不羁的黄口小儿为了取乐,居然常常用弹弓去打老百姓的脑袋。

当时赵盾是晋灵公的相国,这位廉直奉公、忠贞不二的相国知道这件事后,曾跪在晋灵公经过的路上苦苦劝谏,结果招致晋灵公的怨恨。

于是晋灵公指使手下派刺客去行剌,失败后,又专门训练了一条狗,让它每天撕咬酷似赵盾的草人。等训练成功后,晋灵公单独召见赵盾,中途晋灵公乘机离开,放出恶狗追撵赵盾,幸被别人舍身相救,赵盾才得以脱身。

后来,赵盾的叔伯兄弟赵穿设计杀死了普灵公,立了新君。当赵穿自以为功,求赵盾升赏时,赵盾瞪着眼睛说:“不办你谋害国君的罪就不错了,你还唠叨什么!”

许多时候,中国的臣相们似乎近于“愚忠”地效忠帝王,既是出于无奈,也是为社稷谋的惟一条件。由此而论,以尽忠为主要内容的臣相之道,体现了中国式政体的折衷与智慧,失去的是创造机制的主观能动,带来的却是政体结构的和谐和超稳定性。

正是如此,中国的臣相们在历史的交替时代,才留下了那么多恢复先君、扶助幼帝,拥立遗孤的感人故事。

然而,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事情总会有两个方面。面对诱人的权力,并不是所有的臣相都会竭尽所能,扶助社稷。相反,有些臣相还会损公肥私,做一些为臣者所不该做的事。

西汉武帝即位后,田盼担任宰相。在当时,田盼奏事,常常是一坐大半天,他所说的话,皇帝是言听计从,他所举荐的人有的从闲居一下提拔到二千石官级,皇帝的权力逐渐转移到了宰相手上。对此,武帝一忍再忍,而田盼却丝毫没有收敛的样子。有一天,田盼又向武帝举荐亲信之人,忍无可忍下.武帝愤怒的洪水终于爆发了,他指着田盼气愤地问:“你要任命的官吏任完了没有,我也想任几个官呢!”听到这话,田盼才悻悻而退。

是的,这就是权力的魅力。权力,这个天生的尤物,自打一来到世间,就被赋予了诸多魔力。提起它,人们既兴奋莫名又心惊胆战,既心潮澎湃又怯而退后。历史上,关于权力的故事太多太多,为了权力,有人不惜出卖个人灵魂和尊严,有人不惜损坏他人生命和权益,还有人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和民族精神……,这些权力斗争事件虽然惊心动魄,也偶尔夹杂着刀光剑影,但与宰相和帝王之间的权力斗争比起来,就难免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田盼与武帝间的权力斗争事件,只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较为缓和的一幕。纵观历史,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刀光剑影的权力斗争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为了争夺权力,就曾干过一些为后人所不齿的事,他杀了董承之后,又要汉献帝把董承的女儿董贵人交出来杀掉。当时董贵人已怀孕,汉献帝多次向曹操哀求,希望能放董贵人一马,但此时的曹操俨然不为所动,最终将董贵人母子推上了断头台。当时的伏皇后惊惧异常,急忙写信给她父亲伏完,讲述曹操的残逼之状,希望其父能想办法尽快除掉曹操。

伏完在看完信后,虽然有心除却曹操,但鉴于曹操势力强大,只好一再忍让,等待时机。然而,在对手面前是容不得半点迟疑的,很快,这件事就被曹操知道,伏完和伏皇后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资治通鉴》对曹操诛杀伏氏一族的事描写得极为精彩:

曹操大怒,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收皇后玺绶,以尚书令华歆为副,勒兵入官,收(皇)后。(皇)后闭户,藏壁中。歆坏户发壁,就牵皇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皇)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事宁有是邪!”遂将(皇)后下暴室,以幽死。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

很显然,处于弱势的汉献帝丝毫不能对曹丞相有所作为。当自己心爱的女人披头散发,光着双脚,一步一泣地向他发出最后的求救迅号时,这位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也只能说句:“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以此作为对皇后的回答。无奈又无助,凄凉又悲惨……至此,汉献帝也许在心中已经有了不下百遍的责问:“我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呢?”

宰相与帝王,这对本来可以互相共存的搭档,一旦置于权力的框架中,便变得不怎么和谐了。只要与权力挂钩,什么反目成仇,什么怒目相向,什么刀光剑影……等等事情的发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宰相与帝王(高层权力游戏中的江湖规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档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666024
开本 32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2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