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普米族/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之一。该系列丛书是一套集历史、文化、地理于一体的旅游文化知识丛书。历史文化部分由对该民族非常有研究的学者撰文,旅游信息部分由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提供了全力协助。本册向你介绍的是普米族。它不仅全面描述了普米族的文化渊源和历史传承,还详尽介绍了其主要聚居地的风光名胜,并提供了住宿、交通、购物等最新旅游信息。是你了解普米族文化和去普米族特色旅游的必备丛书。

内容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是一套集历史、文化、地理于一体的旅游文化知识丛书。每一分册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不仅全面描述了该少数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历史传承,还详尽介绍了其主要聚居地的风光名胜,并提供了住宿、交通、购物等最新旅游信息。本丛书历史文化部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民族学者撰文,旅游信息部分由当地旅游管理部分提供了全力协助,内容新颖独特,信息丰富完整,文化笔生动流畅,图文并茂,方便实用。

目录

作者的话

普米族概况

普米族简史

族称/9

创世纪到敦煌古文明时期/10

白狼古国时期/11

吐蕃统治时期/12

西夏王朝时期/13

川西西蕃向滇西北迁徙时期/17

木里政教合一时期/19

社会主义时期/21

普米族民俗文化

服饰/31

农牧经济/34

民居/38

节庆/42

婚俗/48

葬俗/58

普米族宗教信仰与民间崇拜

韩归教/65

藏传佛教/71

普米族聚居地区简介

”三江之门“——兰坪/81

东巴文化的摇篮——丽江市/87

“藏彝走廊”上的驿站——宁蒗/89

茶马古道上的重镇——维西县/90

维西土特产品——雪山虫草/92

普米人心中的圣地——木里/93

风景名胜

老君山/97

罗古箐/100

三江并流/109

三江之门民族文化广场/115

老窝山/118

金顶金鸡寺/121

兔峨土司衙署/122

新生桥森林公园/124

永宁/130

高原温泉/131

泸沽湖/132

吉意溶洞/137

青龙海/139

牦牛山/140

西蕃文化旅游

民间《引路经》中死者归宗超度路线研究/145

《引路经》路线学术考察,寻根旅游线路图/146

实用信息

普米族周边地区机场介绍/158

补充读物/159  

后记

试读章节

“普米”就是普米族的自称,但这一自称由于地域不同有语音上的差异,如宁蒗县永宁地区的自称“春米”,永胜、丽江、“普米”、“坪米”或“批米”。兰坪河西乡三界、大羊和箐花以及通甸镇箐头等村普米族,自称“普日米”、“拍依米”、“乒咪”;河西乡联合村,通甸镇、金顶镇、啦井镇、石登乡和营盘镇普米族人自称“春咪”。1960年lO月,在丽江地区召开的族内人士代表会议上,宣布了国务院关于“西番族”改称“普米族”的决定,统一了普米族称谓。“米”意为“人”,“普”和“春”事实上不是一个单音节词,而是双音节词“普日”、“拍依”、“博日”等词的变音,由于用汉字无法记完整准确的缘故。那么“普”、“拍依”或者“普日”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普米族学者普遍认为是白色之意,合起来就是“白人”。这正好和普米族崇尚白色(比如说白海螺、白石、白色的绵羊等)相吻合。几乎所有藏族学者多认为普米就是博米(蕃米),著名的藏族学者得荣泽仁邓珠《藏族通史·吉祥宝瓶》中写道“现分散在木里、盐源和云南兰坪、宁蒗、丽江、永胜等地的称之为普米人或普米族的,就是藏族的一个支系,原称博米(蕃米)的变音。在藏族受到其他民族的冲击同化和排挤时,为了保存自己的纯洁性,无论走到哪里,自称为博米,即卫地藏人之意。”但是藏族学者和普米族学者一直没有正面讨论过这个问题,因此这也是一个学术上值得研究的问题。

普米族周边的民族对普米族的称呼各不相同。藏族、纳西族称普米“巴”;彝族称普米为“俄珠”;傈僳族称普米为“刮卒”;白族称普米为“西番”或“巴苴”;壮族称普米为“密而夥”;苗族称普米为“阿曼如”;汉族晋代时称其为“西蕃”,明清两代以后称“西番”。P9

序言

普米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共有人口52700多人(2005)。普米族民风朴实,为人善良、忠厚,性格刚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北部高原地区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少数分布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县以及临沧地区的云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等地则有大量的讲普米语的藏族。普米族聚居区大多山川秀美、江河交错,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众多,是西部乃至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等世界级旅游品牌的树立,普米族聚居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开发利用,一部分景点景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但是这一地区厚重的旅游.文化积淀与其现有的认知度是极其不相称的。长期以来,这一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在对外宣传方面,仅停留在个别介绍、零星宣传和各自为政的状态,还没有哪一本书能囊括普米族聚居区如此秀丽可爱的景色。本书力求突破以上不足,对这一地区作一次系统全面的宣传介绍。我们觉得这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究和思考。

作者不是专业的民族文化和旅游工作者,但都是长期在外求学工作的普米族,都像热爱母亲一样热爱着自己的民族。长期以来我们省吃俭用,不断利用假期去采风,去收集资料,直到今天,有这个机会能把我们的一点所得集成一本册子,总算是对自己,对一直关心支持我们的同胞和家人有了个交待。普米族在1960年之前称“西蕃”,现在“西蕃”已成了历史名词,但为了给研究历史的学者提供一点思路,我们在本书中设了“西蕃文化旅游一《引路经》路线学术考察、寻根旅游”的内容。这是从西蕃迁徙的最南端开始,沿着《引路经》路线一直寻根旅游到发源地青藏高原,较具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借此,我们抛砖引玉,希望有学者能在普米族历史研究上有所突破。作者没有著书立作的经历,书中如有疏漏和问题,敬请各位专家 学者给予批评指正,我们一定虚心接受并予以改正。

作者

2004年5月于北京

后记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普米族》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此书分为“普米族历史简介”、“普米族民俗文化”、“普米族地区风景区介绍”三个部分。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以下几位同胞提供了宝贵的民俗材料,他们是和发元、和启泰、马红升、熊贵华等几位老前辈。文中的照片绝大多数由鹿顺林拍摄,另外提供照片的还有云南省民委胡忠文先生,丽江市委党校胡文明先生,国家民委曹新文先生,兰坪县公安局和善全先生,北京朝阳区教委和向东先生,兰坪县通甸乡党委和庚全先生,兰坪县工商银行和顺周先生,中国罗古箐旅游有限公司和国生、和德贵两位经理,兰坪县妇联和丽梅女士,兰坪县县委杨子昌先生,北京的普米族曹燕以及和梅女士。特别感谢段炳璋老师和兰坪县旅游局杨世鲜局长以及香港国际语言学会普米族文化研究员陈淑娴女士,他们为本书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此外,我们还参阅了“中华普米文化网——www.pm.net.cn”和“中国云南兰坪政府网——www.1anping.gov.cn”,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成书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唱片总公司深圳公司麦芹、自由经纪人大义、中国文化部俊海、中央民族大学东海、冰凌、江措等几位好友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刘镜净的热心帮助,我们感激不尽。

由于学识浅薄,再加上时间紧张,成书时间短,疏漏和不足在所难免,还望前辈们和读者匡谬指正为谢。

作者

2004年5月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普米族/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子英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422701
开本 32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04-08-01
首版时间 2004-08-01
印刷时间 200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1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