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荷马史诗-奥德赛(全译插图本)/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古希腊人为后代传下两部光辉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一直被视为人类古代文明的奇葩。这两部史诗相传为古希腊盲歌手荷马所作,因而统称“荷马史诗”,《奥德赛》上承回归,下接《忒勒格尼亚》,情节具有“双向发展”的特点,但主要以直接描写俄底修斯的活动和经历为主。

内容推荐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其内容丰富多彩,堪称人类童年社会的"百科全书"。《伊利亚特》是一部描写古代战争的巨著,叙述的是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战争,歌颂了与异族战斗的英雄。

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古代史诗,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马克思称其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荷马史诗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家们都十分推崇荷马史诗,并从中获取过丰富的文学养分。

荷马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被西方文学界并称为世界四大诗人。而荷马则又被但丁在《神曲》中誉为"诗人之王"。

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第十五卷

第十六卷

第十七卷

第十八卷

第十九卷

第二十卷

第二十一卷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四卷

试读章节

告诉我,缪斯,那位聪颖敏睿的凡人的经历,在攻破神圣的特洛伊城堡后,浪迹四方。他见过许多种族的城国,领略了他们的见识,心忍着许多痛苦,挣扎在浩渺的大洋,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使伙伴们得以还乡。但即便如此,他却救不下那些朋伴,虽然尽了力量:他们死于自己的愚莽,他们的肆狂,这帮笨蛋,居然吞食赫利俄斯的牧牛,被日神夺走了还家的时光。开始吧,女神,宙斯的女儿,请你随便从哪里开讲。

那时,所有其他壮勇,那些躲过了灭顶之灾的人们,都已逃离战场和海浪,尽数还乡,只有此君一人,怀着思妻的念头,回家的愿望,被卡鲁普索拘留在深旷的岩洞,雍雅的女仙,女神中的佼杰,意欲把他招作夫郎。随着季节的移逝,转来了让他还乡伊萨卡的岁月,神明编织的时光,但即便如此,他却仍将遭受磨难,哪怕回到亲朋身旁。神们全都怜悯他的处境,唯有波塞冬例外,仍然盛怒不息,对神一样的俄底修斯,直到他返回自己的家邦。

但现在,波塞冬已去造访远方的埃塞俄比亚族民,埃塞俄比亚人,居家最僻远的凡生,分作两部,一部栖居日落之地,另一部在呼裴里昂升起的地方,接受公牛和公羊的牲祭,坐着享受盛宴的愉畅。与此同时,其他俄林波斯众神全都会聚宙斯的厅堂。神和人的父亲首先发话,心中想着雍贵的埃吉索斯,死在俄瑞斯忒斯手下,阿伽门农声名远扬的儿郎。心中想着此人,宙斯开口发话,对不死的神明说道:"可耻啊--我说!凡人责怪我等众神,说我们给了他们苦难,然而事实却并非这样:他们以自己的粗莽,逾越既定的规限,替自己招致悲伤,一如不久前埃吉索斯的作为,越出既定的规限,姘居阿特柔斯之子婚娶的妻房,将他杀死,在他返家之时,尽管埃吉索斯知晓此事会招来突暴的祸殃--我们曾明告于他,派出赫耳墨斯,眼睛雪亮的阿耳吉丰忒斯,叫他不要杀人,也不要强占他的妻房:俄瑞斯忒斯会报仇雪恨,为阿特柔斯之子,一经长大成人,思盼回返故乡。赫耳墨斯曾如此告说,但尽管心怀善意,却不能使埃吉索斯回头;现在,此人已付出昂贵的代价。"

P1-2

序言

特洛伊城下刀枪飞舞,人仰马翻,那里有恶战的恐惧,勇士的呼喊;那是血染的悲壮,气吞山河的阵战。嗜战如命的壮勇在生与死的烈火中煎熬,凡人中的精英在旷野和沙滩上拼搏。战争,你愉悦猛士的心怀,平慰他们的仇隙;你夺杀他们的生命,高歌他们的英烈。血战中,赫克托耳绕城三圈,死于阿基琉斯枪下;普里阿摩斯进礼恳求,赎回死去的儿男。《伊利亚特》在礼葬的悲哀和血一般浓烈的酒汤中收掩起迟重、沉凝的诗篇。

然而,战争没有结束,人死人亡的局面没有终结。雅马宗女王彭塞茜蕾娅率军帮援(伊利昂),被阿基琉斯战杀,同样的命运也降落在埃塞俄比亚首领、黎明女神厄娥斯之子门冬的头顶。阿基琉斯攻入特洛伊城里,被普里阿摩斯之子帕里斯箭杀在斯开亚门边。埃阿斯背回战友的尸体,俄底修斯挡住追兵的杀砍(《埃塞俄丕斯》)。俄底修斯得获阿基琉斯的铠甲,埃阿斯于疯迷中自杀身亡。厄培俄斯建造了木马;俄底修斯化装入城,同海伦密谋夺城的计划。阿开亚人佯装撤兵,登船返航(《小伊利亚特》)。特洛伊人满腹狐疑,但最终搬入木马;西农点火为号,阿开亚人回兵进击,和冲出木马的勇士里应外合,攻占了伊利昂。墨奈劳斯带回海伦,俄底修斯杀了赫克托耳的爱子阿斯图阿纳克斯,阿基琉斯之子尼俄普托勒摩斯带走了赫克托耳之妻安德罗玛开。阿开亚人放火烧城(《特洛伊失陷》)。其后,阿伽门农和墨奈劳斯就回归路线发生争执,俄伊琉斯之子埃阿斯(小埃阿斯)死于风暴之中。墨奈劳斯途抵埃及;阿伽门农回返慕凯奈,被害致死;俄瑞斯忒斯替父报仇,杀了母亲和埃吉索斯。墨奈劳斯偕领海伦,归返斯巴达(《回归》)。

《奥德赛》

在"史诗系列"里,《奥德赛》上承《回归》,下接《忒勒格尼亚》,共24卷,12110(±)行,其创作或编制年代略迟于《伊利亚特》,可能在公元前720-前670年间。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奥德赛》的情节具有"双向发展"的特点①,但主要以直接描写俄底修斯(或奥德修斯)的活动和经历为主。全书内容大致可划作四大部分,即(一)忒勒马科斯的出访(一至四卷),(二)俄底修斯的回归(五至八卷以及第十三卷1-187行),(三)漫游(九至十二卷),(四)俄底修-斯在伊萨卡(第十Z卷187至第二十四卷548行)。诗评大师亚里士多德曾给《奥德赛》的内容作过高度和经典的概括:一个人离家多年,被波塞冬暗中紧盯不放,变得孤苦伶仃。此外,家中的境况亦十分不妙:求婚人正挥霍他的家产并试图谋害他的儿男。他在历经艰辛后回到家乡,使一些人认出他来,然后发起进攻,消灭敌人,保全了自己。当然,这只是,或仅仅是故事的梗概或"大纲",作为一部著名的长诗,作为西方现存最早的传奇性游记作品,《奥德赛》的内容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远比上述寥寥数语所展示的情境惊奇生动,多姿多彩。

《奥德赛》描写入的苦难,表现人生的艰厄。人生活在对立面的包围之中。人的"对立面"具有意味深长的三重性--"对立"来自三个方面,即(一)怀带敌意的神,(二)敌对的人,(三)大自然的阻挠和"迫害"。人在苦难中残喘,在夹缝中求生。在苦难和求生中,《奥德赛》突出强调了求生的努力,讴歌了为求生拼搏的精神。人会受难,人可以哭泣,但人生的价值在于拼搏。人在拼搏中进取,摆脱被动的局面;人在拼搏中看到自己的力量,部分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争来比现状美好的前景。人拥有巨大的潜力并赋有使用这种潜力的本能。人一旦决心,同时也被允许进入准备行动的状态,就会把已有的潜能变作改变状态和布局的动能。埋头悲哭的俄底修斯一旦被允许离岛(卡鲁普索的海岛)回家,就能劈波斩浪,所向无敌。

按照荷马的观点,实践自己命运的凡人离不开神的制导;神的助佑是成功和胜利的保障。没有雅典娜的关心和帮助,俄底修斯绝难回家,也休想击杀所有的求婚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西方力能哲学的源头。荷马描述了神力、命运(力)、自然力和人力的活动形式、能量、限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了神或神力是"第一动力"或源力的观点。《奥德赛》亦是西方生存伦理学的源头。他表明一个人不仅应该善,而且应该凭借良好的愿望拼斗。在神的助佑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竭尽全力,以自主和积极的态度投入斗争或介入进取的势态,百折不回,直到夺取胜利,这是典型意义上的西方人的抗争。俄底修斯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系统和着重描述的,在孤身一人的境况下仍然坚持这种抗争的第一人。

《奥德赛》和《伊利亚特》

早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学术界就有人("分辨派")提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不是由一位作者或诗人编制的观点。诚然,《奥德赛》中确有与《伊利亚特》不一致的提及。比如,在《奥德赛》里,宙斯的信使是赫耳墨斯,而在《伊利亚特》里,担任这一角色的是伊里丝;在《奥德赛》里,赫法伊斯托斯的妻子是阿芙罗底忒,而在《伊利亚特》里,他的爱妻是卡里丝。《伊利亚特》中的神祗似乎更具放荡不羁、我行我素、贪欲自私的色彩;两部史诗中的个别人物在性格的刻画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细微的差别。《奥德赛》中的明喻亦不如《伊利亚特》中的来得顺畅和气势磅礴。在用词方面,即使在语境相似的情况下,两部史诗也反映出一些较明显的差异。例如,(矛头)一词在《伊利亚特》中出现三十六次,而在《奥德赛》中却找不到一个用例,虽然在第二十二卷里,作者用了较长的篇幅描写枪战。(溃逃)在《奥德赛》中仅出现一次,而在《伊利亚特》中的出现率却高达三十九次。《奥德赛》中亦找不到似乎应该出现的,在《伊利亚特》中用例多达二十次以上的(负伤)一词。诸如此类的"差异"当然还有许多,囿于篇幅,这里恕不一一提及。

然而,和《伊利亚特》及《奥德赛》中的"问题"相比,二者中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绝对的"、更为大量的、永远并且只能是占主导地位的。《奥德赛》虽然采用"双线发展"的组合形式,但行动的中心始终围绕着俄底修斯或俄底修斯的回归和仇杀展开。俄底修斯的形象总是萦绕在听众和读者的心头,他的境遇始终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忒勒马科斯的出访,神的干预,求婚人的恶行,裴奈罗佩的心境,牧猪人的活动,所有这一切都带有陪衬和铺垫的色彩,起着解说、转折和牵引的作用,是一些旨在丰富故事内容,协调故事意境,开拓故事横向延伸的"穿插"--一句话,是扶衬"红花"的"绿叶"。所以,和《伊利亚特》一样,《奥德赛》主题明确,中心突出,描写了一个紧凑、完整、自成一体的行动。柏拉图赞慕荷马的诗才,亚里士多德认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构合体现了史诗的最高成就,是史诗的典范。

《奥德赛》对主人公俄底修斯的刻画,基本上符合《伊利亚特》定设的"方向"。俄底修斯坚毅、刚强,忍辱负重,百折不回,抱定回归家园的坚定信念。他冲破重重阻挠,历经千难万险,最后以一当百,以少胜多(凭靠雅典娜的助佑),杀灭无耻的求婚者,重现了当年血战特洛伊的神勇,猛士的威风不减当年。此外,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临危不惧,头脑冷静,常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像在《伊利亚特》中智擒多隆一样,他以超人的智慧,设计捅瞎波鲁菲摩斯的眼睛,和伙伴们一起逃离洞穴(《奥德赛》)。俄底修斯雄才大略,睿智中稍带几分狡黠,两部史诗都准确、细腻地反映了这一点。两部史诗对俄底修斯和雅典娜亲密关系的描述,给人如出一辙之感。此外,《奥德赛》对阿伽门农和阿基琉斯等英雄的处理,也使熟悉《伊利亚特》的读者,包括专家,找不出明显的破绽。毫无疑问,《奥德赛》的作者熟知《伊利亚特》的细节。

《奥德赛》文风清雅绮丽,瑰美庄典,和《伊利亚特》一样,严肃的描述中不时加入一些诙谐、幽默的"插曲"。人物嘲弄时的口气,在两部史诗中完全一致,差别只在具体的用词、人名和地点。虽说《伊利亚特》更为粗犷雄奇,《奥德赛》略多温谨绵密,但两部史诗的总体格调基本一致,那就是迅捷、明快、舒达、高雅、生动、凝练。或许,正像朗吉诺斯所说的那样,《伊利亚特》是荷马盛年时的作品,而《奥德赛》则创作在他的晚年。老年人较少诗的冲动,却更流连于对人生和道德内涵的思恋。就诗的品位和文体而言,我们认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出色地体现了史诗的精神,显溢出大家之作的魅力,展示了荷马的风范。

《奥德赛》一词不差地沿用了《伊利亚特》中的某些用语。"阿特柔斯之子,最高贵的王者,全军的统帅阿伽门农"是两部史诗里通用的对阿伽门农的称谓(《伊利亚特》,《奥德赛》);而像在《伊利亚特》里一样,阿伽门农对俄底修斯的回复亦是:莱耳忒斯之子,宙斯的后裔,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奥德赛》)。在两部史诗里,英雄都是"神一样的",孩子都是"年幼无知的",妇女总是"束腰紧身的"(或"束腰秀美"的),话语是"长了翅膀的",枪矛是"投影森长的",大海常是"酒蓝色的"。即使是伊萨卡的百姓,根本没有武装,也是"胫甲坚固的阿开亚人"(《奥德赛》),仿佛他们是《伊利亚特》中的武士。对固定词语的套用,使欧迈俄斯也成了"军队的首领"或"民众的首领",虽然他只是个猪倌,或者说"牧猪人的头儿"。此外,两部史诗中共用的诗行很多,至于共用的片语和词组等则更是多得难以数计,这一点也表明了两部史诗极其旁近的"门户"或"亲缘"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倾向于认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同为荷马的作品。鉴于两部史诗中的某些"不同",我们似乎亦可以作出如下设想,即认为《伊利亚特》是由荷马本人基本定型的作品,而《奥德赛》则是他的某个或某几个以唱诗为业的后人("荷马的儿子们")根据荷马传给他们的说诵和该诗的基本格局整理补删,最后基本定型的作品。应该看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各有自己的主题,前者描述"集团军"的拼杀,后者描述一个人的回归;前者讲述阿开亚联军对敌战斗,后者讲述一个阿开亚人对大群阿开亚人(求婚者)的进击。主题的不同决定了情节的不同,情节的不同决定了场景的不同,而场景的不同又部分地决定了解决方式的不同和所用词语、句式和作品风格的不同。所以,荷马史诗中的问题并非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不协调之处"。再者,两部史诗中的某些不同或出入,可能不是出于作者本身的问题,或者说不是作者应该为之负责的问题。我们知道,荷马是史诗的集大成者,他从前人那里接过了丰厚的"遗产",包括"遗产"中的问题,比如某些不一致的称谓,某些矛盾的、但却已基本定型的、广为人知的提法等。此外,我们亦不应忘记荷马生活在一个口诵的时代。对一位古时的口诵诗人,我们不能套用对现代文字工作者的标准;对于他,某些失误的出现不仅不可避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常常不存在避免的可能。……

书评(媒体评论)

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蜜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恩格斯

由于荷马史诗的杰出,后代诗人几乎皆要辍笔,好像只有写史诗才能名垂千古。--车尔尼雪夫斯基

第一次读到荷马史诗时,就好像一个观天象者忽然发现一颗新的星座浮入我的眼界一样。--济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荷马史诗-奥德赛(全译插图本)/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古希腊)荷马
译者 陈中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104021551
开本 32开
页数 4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45.22
丛书名
印张 13.5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0
11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