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地下
内容
编辑推荐

“为周恩来找小车司机”、“邓小平说:你们的工作就是不工作”、“贺龙叫我坐黄包车”、“周恩来用小车送我出红岩村”、“听刘少奇‘天津讲话’”、”我的老师闻一多“、“帮胡绳办《大众报》”、“李宗仁的秘书帮我脱险”……这是一个老地下党员九死一生、虎口脱险的真实记录!

目录

我们那时候,就这么干!(自序)

卷一:长路漫漫

序 章:路在何方

第一章:远离家乡

告别家园

万县会考

走出三峡

第二章:初到北平

京华风貌

平大附中

卧轨和募捐

第三章:学生运动

南下逃难

浦东中学

两难的境地

“一二·九”

南京请愿

第二次南京请愿

第四章:血溅扬州

扬州吊古

无妄之灾

“无冕之王”

打入黑牢

第五章:中大生活

罗家伦校长

严师们

美梦破灭

初识女友

归与不归

"西安事变"

第六章:集训营里

标准光头

第一天

如此自由

险恶用心

思想的代价

黑板是白的

"眼镜"的恶作剧

抽烟联盟

打人风波

没有结业

第七章:晓庄三月

"八一三"

农村服务团

采石场里

初恋

紧急撤退

南京脱险

第八章:革命洗礼

何去何从

在苏区

新的学校

到汤池去

临别相聚

"我入党了"

卷二:江汉风云

第一章:初受考验

为周恩来找司机

第一次接受考验

第一次当领导

帮助胡绳办报

办工人夜校

第一次犯错误

第二章:"职业革命家"

彻底转入地下

查封事件

路线斗争

苦恋

一条毛毯

第三章:深入农村

撤退鄂北

到枣阳去

清理农村党组织

鄂北前线

第四章:差一点被自己人活埋

到枣南去

找自己人

差点被活埋

共产党回来了

打游击的梦想没有实现

第五章:南漳脱险

民众教育馆长

来了特务

南漳脱险

第六章:谷城奇遇

河滩逃生

意外重逢

以身相许

第七章:老河口历险

土匪窠里

初遇老三姐

乡村生活

奇遇联保主任

从特务手中脱逃

老三姐临危救人

差点又落陷阱

卷三:清江雷暴

第一章:开省委会

走进地主庄院

逃脱"抢救"

意外惊喜

新婚燕尔

第二章:当务之急

特委会议

小刘"坐机关"

孩子该不该生

第三章:农村巡视

八面山下

深山行

桃花源

第四章:山雨欲来

向重庆汇报

钱大姐坐镇恩施

"得赶快做"

军粮督导员

"自己人"

诗以明志

第五章:风暴之前

喜得娇女

紧急应变

离别之夜

南路巡视

第六章:大祸临头

大何小刘被捕"

没工夫悲伤

第七章:到重庆去

"赶黄鱼"

忠县之夜

准备"上山"

摸进办事处

新的安排

周恩来的小车送我"下山"

第八章:长期隐蔽

老友相见

兄弟相逢

顺流回家

家中的尴尬

隐蔽洪雅

英名长留天地间

第九章:远走高飞

寄足川大

高中毕业证书

卷四:翠湖春晓

第一章:到西南联大

跨进联大校门

饭堂的战斗

入学选课

俭朴的校园

第二章:自由天地里

百家争鸣的氛围

寻找革命火种

"讨孔"运动

第三章:积蓄力量

外出避祸

"三勤"方针

"和尚食堂"

"三仙洞"

第四章:不期而遇

学生公社

和美国大兵交朋友

出版报刊

第五章:我的老师闻一多

时代的鼓手

从庄子到屈原

"小手工业者"

第六章:一声春雷

"何妨一下楼主人"

光明在望

闹一闹何妨?

争夺学生自治会

闻疯子?

天真和莽撞

"袁世凯还没有死"

组织起来

"鲁迅对,我们错了!"

锋利的解剖刀

第七章:新的高潮

"五四"纪念周

"天洗兵"

抗战胜利

向闻一多告别

在滇南

第八章:"一二一"血案

烈士的血不会白流

烈士墓前的演说

闻先生不朽

调回四川

卷五:锦江血色

第一章:新的征程

回到四川

到省委报到

回到老家

战略部署

教会中学

争取群众

第二章:办张地下党报

危险的岗位

转移阵地

坚持"打游击"

第三章:大逮捕与大斗争"

隐蔽战线送出的黑名单

黎强其人

"官箴予事件"

"四九"血案

恢复川康特委

第四章:农村武装斗争

籍田铺暴动

一个特种材料做成的人

胎死腹中的荣县暴动

大邑暴动

西昌冕宁暴动

第五章:西昌行

老太爷车

刘大爷的王国

"调解委员"

过雪山

富林过关

特殊病人

声东击西

第六章:香港之行

掩护关系

初到香港

洞天福地

整风学习

方方传经

个人问题

第七章:回到成都

噩兆

书记之间

第二次结婚

特委会议

第八章:前面亮起红灯

罗广斌被捕

妙高楼不妙

两次落荒

茶馆脱险

生死相隔两分钟

巧离诊所

第九章:紧急应变

老蒲叛变

吕英被捕

险入虎口

冒险堵漏

计取照片

第十章:离开险地

借三青团的光

重庆遇险

误落陷阱

卷六:天府凯歌

第一章:到香港去

反其道而行

头等旅客

平安到香港

严厉的批评

彻底疏散

第二章:到解放区去

秘密到烟台

到北平

第三章:随大军南下

刘少奇的"天津讲话"

接管武汉

在南京见邓小平

到西安去

第四章:解放成都

快点,解放

善之善者

我们回来了

入城式

第五章:天亮以后

同志们,天亮了

会师

安民会

最重要的工作

平抑米价

棉纱之战

"黄包车"事件

和平解放不和平

扫平叛乱

并非多余的话(后记)

试读章节

但是我前进的道路到底在哪里呢?我常常在清晨和傍晚,立在教室的窗口,迷茫地望着窗外,冥思苦想。

在我们校园的外边有一条宽阔的石板大路,我常常看着有钱的老爷们,坐着轿子,摇摇摆摆地走过去了。我又看到在一些乡村小路上,农民们和贩夫走卒,挑着背着,在山路上艰难地前进。我还看到在险峻的山林边,有猎人和樵夫正在披荆斩棘,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自己的路。我看到这一些,思绪万千,我到底走哪一条路呢?去学统治和压榨别人的政客,爬到“社会精华”的队伍里去,像那些老爷们那样,坐在大轿子里,前呼后拥,在大路上抖威风吗?或者是去学习务实的学识,求得一技之长,将来去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教员、医生、工程师?或者去做贩夫走卒,用自己的诚实劳动来养活自己?或者去做勇敢的人,像那猎人和樵夫,披荆斩棘,从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自己的道路来呢?坐轿子,我不愿;抬轿子,我不能;去打翻轿子,我不敢。到底走什么路,我还在冥思苦想。

听到林间枝头,鸟儿在歌唱,我想,要能变成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该多好。可是当我发现,昨天唱得非常美妙的名贵鸟儿,今天被人捉来关在金丝雀笼里,在那里面乱撞乱跳,找不到出路,我的心就凉了。看到江中游鱼,自在游泳,我想,做一条自由的鱼儿,游向大海,该是多好。可是当我在市场的鱼篓里看到挤着的半死的鱼,虽然努力挣扎,相濡以沫,然而到底逃不脱成为别人刀板上的肉、餐桌上的菜这样一种命运,这哪里是值得我羡慕的命运。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乌龟在泥地上爬行,那么认真地坚持不懈,我感动地凝望着。一个顽童用棍子把它翻过身去,它四脚朝天,挣扎着想翻过身来。它经过努力终于翻过身来了,既不抗议,也没有埋怨,又匆匆地走自己的路。可是它又被顽童翻过身去,它又用朝天的四脚拼命挣扎。我为顽童的残忍而愤怒,在我的训斥甚至威胁着要动武的情况下,乌龟终于翻过身来,自由自在地向泥沟爬去了。我不知道乌龟这样匆忙地爬行,冒着风险,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怅惘了。

还有一次,在新雨初晴的泥地里,有许多蚯蚓正在辛勤地翻着泥土,为农民干着好事。但是一转眼,我却看见它被挂在别人的鱼钩上去充当鱼饵。看它在鱼钩上毫无希望地挣扎,我深深地叹息,难道这就是它不声不响地干着有益于人类的工作的报偿吗?

然而我更不能忘记在我家粉房推磨的那匹老马,那样驯善,不冒犯任何人。它成天辛勤地驮运货物或被人蒙上眼睛,无休止地转呀转,给人推磨。吃的是青草粗料,干的是粗活重活。可是过不多久,却因为它老了,被人捉住四脚,不管它怎样绝望地呼喊和挣扎,终于被打杀了,成为主人锅里的美味。我为此而痛哭,难道这就是善良劳动者的归宿吗?P6-7

序言

你们那个时候,真这么干?

信不信由你。我们那个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为了拯救祖国免于灭亡,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我们敢于把脑袋拴在裤腰上,历尽艰险,九死一生,拼命地干,直到解放。

你们那个时候,真有这样的傻瓜?

是的,那个时候,中国就有这样的“傻瓜”。我就是一个。不只我一个,那个时候中国有许多许多知识青年,都是这样的“傻瓜”。

我们的“傻”,是被逼出来的。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和屠刀逼出来的。被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忍看中国半壁江山沦亡,仍然坚持内战的亲痛仇快的反动国策逼出来的,被那些被压迫与被奴役的中国同胞的鲜血和眼泪逼出来的。

抛开洋书,脱掉洋服,放弃个人的优渥生活和锦绣前程,走出大学,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到前线去,到革命圣地延安去,到敌后去,到水深火热中的群众中去,和他们一起,流汗流血,为中国之命运而进行决死的斗争! 这些“傻瓜”真好呀。

中国就因为有这么多“傻瓜”,赔着青春,赔着生命,义无反顾,英勇献身,终于迎来红旗下的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需要“傻瓜”,需要很多很多的“傻瓜”。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还需要。

新世界是由敢于反抗和拼命的“傻瓜”创造的。历史是由敢于怀疑和追索的“傻瓜”推动的。人类要进步,就需要“傻瓜”。

“傻瓜”万岁!

这本书就是一个“傻瓜”的一段生活记录。

这是一本“傻子”的书。

后记

并非多余白刍话(后记)

年过九十,衰老紧逼,癌魔威胁,没有能够阻止我写出这本记录我的二十年(1931—1950)生活足迹的《在地下》。

这二十年,是我一生中最富色彩的二十年。

这二十年,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灭亡或者新生的二十年。

这二十年,是中国人民被列强压迫与侵略,在血泪与死亡中奋起抗争,前仆后继,终于走向自我解放的二十年。

我写这本书,是想以一个人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不平凡的时代。

我写这本书,是想以之纪念那些和我一块战斗英勇牺牲的战友和亲人。

 

我写这本书,是想告诉新时代的人们,我们老一辈人,那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我写这本书,是想让现在过着幸福生活的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更没有将来。

我写这本书,更想告诉后来人,多难兴邦,新中国来之不易。必须百倍努力地建设它,必须千倍努力地保卫它。

兴之所至,再写一首七言绝句,以申我怀:

疾风暴雨说人生,

衣有征尘夹血痕。

多难兴邦须记取,

中华复兴望来人。

2005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地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识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52134
开本 32开
页数 6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2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