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中论述和探讨的是阻碍艺术家创造力的各种原因,以及艺术家如何突破个人创造力障碍的方法,帮助艺术家澄清和重新认识在艺术创作中所遇到的这些问题。本书内容丰富、论述独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 | 艺术创造力障碍的突破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集中论述和探讨的是阻碍艺术家创造力的各种原因,以及艺术家如何突破个人创造力障碍的方法,帮助艺术家澄清和重新认识在艺术创作中所遇到的这些问题。本书内容丰富、论述独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中、西方艺术比较角度,论述和分析了造成艺术家创造力障碍的原因,分辨和判定艺术家处于创造力障碍状态的特点和突破创造力障碍的思想方法和实践途径,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和可操作性,给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理论家的学术探讨有一定的启示。本书对艺术创造力的交流、承传与开创有独特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在创造力的开掘和发挥以及障碍的形成原因和克服方法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二个角度予以论述,具有前瞻性。 目录 一 绪论 二 如何判断自我处于艺术创造力障碍的状态 沿袭泛化的表现手法 习惯性思维 逐渐保守的自我心态 艺术原创性精神的缺乏 三 造成艺术创造力障碍的原因 复杂矛盾的思想状态 混淆的艺术观念和概念 机械和毫无生气的生活状态 地区环境文化因素 丢失了儿童般创造的心灵 四 艺术创造力障碍与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 心理暗示 ——艺术家之间创作行为的相互影响 自我怀疑 完美主义 空泛精神境界的追求 五 创意与创造力 艺术创作为何强调创意 艺术创意从何而来 创意与创造力的关系 缺乏创意的原因 有创意和创造力表现作品的启示 对社会现实内容的创意性表现 纯粹艺术形式上的创意表现 失败和蹩脚的创意 六 突破艺术创造力障碍的一些具体建议和实验 折叠切割法 调转画面位置法 数字相机和电脑介入法 大胆破坏性尝试法 缩小题材范围法 自我鉴赏批评法 放弃和重新选择法 暂时自我封闭法 学会培养进入创作状态法 放慢心态,细心体味观察法 放弃执着,在随意表现中培养创造乐趣法 不要忽视在表现上“失败”的作品 七 创造力精神的启发 儿童绘画与创造力精神的表达方式 民间艺术与创造力精神的表达方式 创造力精神在自然界中的体现 创造力精神在我们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体现 八 新材料媒介与艺术家创造力的展现 材料媒介自身的特质 材料媒介选择上的创意性 材料媒介与艺术家创造力精神的表现形式 九 预防个人创造力精神的枯竭 个人创造力精神为何枯竭 预防个人创造力精神枯竭的途径 十 艺术创造力精神与时代艺术潮流的更迭 “英雄”的创造性表现与时代艺术潮流的更迭 “英雄”的创造精神和表达方式 对后来人的影响 十一 艺术创造力精神与艺术批评 十二 艺术创造力精神与艺术市场 十三 艺术创造的丰收季节 后记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创造力障碍的突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钟跃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画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85559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2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