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安全预警(关注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
内容
编辑推荐

SARS前脚刚走,禽流感后脚马上就跟上了。经过这一系列的安全危机,使得中国人懂得了“安全”的可贵,懂得了“安全”的代价,懂得了“安全”的脆弱,也懂得了“安全”的真正含意。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安全”有更多的了解,本书详细阐述了中国面临的安全问题,如公共卫生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科技安全、石油能源安全、生活方式安全、社会心理安全、反恐安全、社会心理安全、应急机制安全等,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事先预备,以免大家在危机时刻手忙脚乱。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分别涉及“石油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社会心理安全”“应急机制安全”“生活方式安全”“反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和“粮食安全”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公共卫生安全:刻不容缓的紧要问题

一、公共卫生:不可忽视的公共产品

二、从长计议:构筑公共卫生的“安全网”

第二章 应急机制安全:责任政府的负责任方式

一、政府目标:做专业化政府和知识化政府

二、政府使命:做责任政府、透明政府

三、政府职责:做应急政府、公共管理政府

四、西方国家政府的政府管理

第三章 生活方式安全: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

一、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自然界永恒的伙伴

二、渴望文明人生和文明生活

第四章 社会心理安全:突发危机事件的预警与应对

一、沟通:建立危机信息交换机制

二、信任机制:危机心理的克星

三、加强应对教育:增强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四、营造积极的社会心理

第五章 经济安全:追求增长无极限的护身法宝

一、经济安全:构筑维护经济发展的国家安全体系

二、我们的两点基本建议

第六章 科技安全:莫让诺贝尔奖成为中国人永远的心痛

一、诺贝尔奖:中国科学界仅差一步吗?

二、深层思考:科学道德危机威胁科技安全

三、新角度:科技安全纵横谈

四、条件和资源的短缺:中国科技安全的软肋

五、人才之道: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培养

六、加快科技立法:为中国科技安全保驾护航

第七章 信息安全:看不见战线上的隐忧

一、无所不在的信息,无处不在的漏洞

二、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全面威胁

三、信息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第八章 生态环境安全:人们还能轻松谈论多久?

一、我们身边的隐患

二、日益恶化的环境

三、生态环境安全,已成为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

第九章 粮食安全:关注国计民生的问题与隐忧

一、隐忧与问题:细观我国粮食安全

二、未雨绸缪:保障粮食安全

第十章 石油安全:中国能源安全的重中之重

一、能源安全:大国政府关注的热点

二、回望: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

三、三国博弈:“安大”,还是“安纳”?

四、寻找路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政策刻不容缓

五、加快步伐:现阶段解决中国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

第十一章 反恐安全:构建我们身边的祥和环境

一、众口难一词的恐怖主义

二、关注:国际恐怖主义新趋势

三、“东突”:中国国家安全的隐忧

四、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

试读章节

天花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地消灭,有如下原因:天花病毒很稳定,不容易变异;天花病毒只能在人体内生存,不能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只要接种一次疫苗,就可以长时间(至少10年)具有免疫力:天花症状明显,容易识别。在消灭了天花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又制定了在2000年全球消灭小儿麻痹症、麻风、麦地那龙线虫病等传染病的计划。这些计划都未能如期完成。其中较为成功的是消灭小儿麻痹症,目前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消灭(包括中国),只剩下10个国家,数百个病例。世界卫生组织现在的目标是在2005年消灭小儿麻痹症。和天花类似,引起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只能在人体内生存,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但是比消灭天花更困难的是,小儿麻痹症的症状不明显,多数感染者不表现出症状,难以识别,而且要进行多次接种才有效。

历史上杀人最多的一次瘟疫既不是鼠疫也不是天花,而是几乎人人都得过的流行性感冒。1918年,一场致命的流感席卷全球,造成了5000万人死亡。尽管这场流感在美国被称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于美国,有可能是从猪身上传染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国人得了流感,导致50多万美国人死亡,几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轻人。平时流行的流感虽然没有这么致命,但是平均每年在美国也导致11万多人住院,3,4万人死亡。作为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感没有特效药可治,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有效率大约为70%一90%。但是由于流感病毒极其容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类型不一样,因此必须每年注射疫苗才能发挥作用。

P15

序言

2003年,“安全”两个字作为最关键的关键词深深地印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

刚刚过去的那一场SARS危机使中国人懂得了“安全”的可贵,懂得了“安全”的代价,懂得了“安全”的脆弱,也懂得了“安全”的真正含意。因为,“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免去战火的涂炭,免去外敌的入侵,“和平”环境并非意味着永久的安全。“安全”意味着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意味着维持经济稳定发展,意味着防止社会心理失控,意味着扼制企业生产灾难,意味着保卫我们生活的环境,意味着危机来临时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意味着灾难来临时个人不可推卸的公民责任。

在王筠的《文字蒙求》中,“安”字解释为“从女在一下”,在康殷的《文字源流浅析。释例篇》中,“安”字也解释为“像妇女在家中之状”,表明有家庭主妇的处所即是“安”。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全”字解释为篆字同仝从王……全,绝玉也”,说明有家庭和财产(玉)即视为“全”。《国策·齐策六》中解释“安全”即为“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也留下了“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名句。以上的权威解释再明白不过告诉人们:“安全”首要的是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祥和与平顺,是家庭财产的富足与稳定。在《辞源》中,“安全”合解为,表明。非常有意思的在英文中,“安全”与“证券”同为一个词——Security,它同样最为直白表明了,“安全”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证券”、“财产”、“富足”是人类追求的幸福源泉,而“经济安全”则是“国冢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生物学领域同时也是医学领域的“病毒”引发了人们强烈的不安全感,引发了人们对其他领域潜在的无数个“病毒”的忧虑,人们更加珍惜“安全”,渴望“安全”。

2004年,“安全”两个字作为最关键的关键词依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最大期盼。

现在应该谈一谈本书的书名和内容了。

本书定名为《安全预警——关注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主要出于以下的考虑:首先它是经济日报出版社数年来精心打造的“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系列的一种,是《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1998年版)、《解决——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2000年版)、《人世之后——再论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2001年版)和《十六大之后——关注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2002年版)的继续。其次它是我们这个经历了6年长期合作的研究集体,在学习了中共十六大有关文件以及党和国家的新领导集体近期的有关指示之后,结合当前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提出的一个新主题——国家安全。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国家安全系统是由政治安全系统、军事安全系统、经济安全系统、科技安全系统、生态安全系统、文化安全系统、社会安全系统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本书内容分别涉及“石油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社会心理安全”“应急机制安全”“生活方式安全”“反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和“粮食安全”等。

特别需要在此指出的是,本书所涉及内容和问题既不是危言耸听,也并非轻下断言。“安全预警”既不是指我国上述领域的“安全”已经到了问题成堆,甚至是危机四伏的境地,也不是指危机过后,人们大可高枕无忧了。

“居安思危”——这是经历了无数次艰难困苦、风霜雪雨之磨砺,顺时逆境、存亡续绝之考验的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精神遗产。

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当选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就曾郑重提及中国的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特别告诫各级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必须时刻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得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因为“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

居庙堂之高要念及处江湖之远,居盛世之时要思考临逆世之虞。  我们珍惜安全,我们尽享安全,我们渴望安全,我们维护安全,我们携手构筑安全长城。

最后,感谢与经济日报出版社一如既往的真诚合作,感谢总编辑韩文高先生的支持和指导,感谢本书责任编辑陈晓惠女士,也感谢为本书提供意见、审读和资料的各位人士。

谈锋

2003年11月20日于京北西三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安全预警(关注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谈锋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02927
开本 16开
页数 3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9
出版时间 2004-03-01
首版时间 2004-03-01
印刷时间 200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6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1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