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小说)/经典印象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作者创作它时年仅二十五岁。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少年维特的烦恼》于一七七五年问世,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内容推荐

《少年维特之烦恼》写于1774年。它的出版使歌德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也奠定了歌德一生的殊荣。

这部小说采用的书信体形式开创了德国小说史的先河,作品描写了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中真切、详尽地展示了维特思想感情的变化,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尤其是通过主人公反抗社会对青年人的压抑和窒息的反抗,表现出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因而更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这也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而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目录

商人与律师

一对奇怪的小邻居

Novele

少年维特的烦恼

译后记

试读章节

从前,在意大利的一座海滨城市里有一位商人。这商人不仅从青年时代起就非常勤俭,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航海家。他经常亲自领着船只前往亚历山大城,在那里收购和换取各种珍奇货物,运回故乡出卖,要不就发售到北欧各地去,以此赚得了大量的钱财。这样往返奔波,他得到了极大的快乐,从来也不曾花时间去进行那类糜费金钱的消遣。如此年复一年,他的财产便有增无减,越积越多。

他这么兢兢业业地一直干到了五十岁,对于安静的市民们用以调剂生活的种种娱乐所知甚少,就连那异性的美丽也引不起他的注意,虽然他的女同胞们都是颇有魅力的;只有她们对于首饰和珠宝的贪欲,他倒十分了解,一有机会便投其所好,从中牟利。

因此,他自己也万万想不到,后来有一天他的心境竟然起了变化。

那一天,他驾着满载货物的船只驶进故乡的港口,正碰上城里的青年们在过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在例行的祭礼过去以后,少男少女们便花花绿绿地穿戴打扮起来,有的参加节日游行,有的成群地在街头嬉戏,到后来全都集合在郊外的一处大广场上,或进行各种游乐,或表演杂耍技艺,并且互相认认真真地进行比赛。

一开始,我们的航海家还看得兴致勃勃。他看见青年们一个个生趣盎然,做父母的也因此不胜欣喜;他发现人人都及时行乐,心头各怀着美好的希望。看着看着,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一下子感到自己的处境是那样的孤独。回到家,空空的住宅第一次令他害怕起来,他于是白怨自艾开了:

“我这个不幸的人啊!我怎么时至今日才睁开了眼睛?我怎么到了这么大年纪,才看出什么是惟一能使人变得幸福的财富?多少次的奔波!多少次的冒险!可它们又带给了我什么呢?尽管我屋子里货物堆积如山,箱笼里充斥着金银,橱柜里装满了珠宝首饰;但这些财富全都不能使我心中快活、满足。好像我把它们积得越多,它们就越渴望有更多的伙伴,一粒宝石渴望着另一粒宝石,一枚金币渴望着另一枚金币。——它们不把我当做主人;它们对我发出粗野的叫喊:快去!快去找回更多的我们的同类来!黄金只喜欢黄金,宝石只喜欢宝石!它们就这样驱使着我,使我奔波劳碌了一辈子。事到如今,我才感到自己从这一切中,并未获得任何享受。可叹的是,我已上了年纪才开始思考并且明白过来:我现在未能享受这些财富,我身后也没有人再享受它们了!你可曾用它们打扮自己的爱妻?你可曾用它们陪嫁过自己的闺女?你可曾借以使自己的儿子赢得并巩固某一位美人的爱情?没有,从来没有!对你所有的这些财富,你自己和你家人都从来不曾真正占有过;只要你一死去,你辛辛苦苦聚敛起来的一切,就将供他人随意挥霍了。

“可那些幸福的父母亲们,他们的景况和我又是怎样不同啊!今晚他们将让子女们围坐桌旁,夸奖他们的机灵,勉励他们奋发向上。从他们眼里,将闪射出欣喜的光芒;从他们现在的生活中,将滋生出未来的希望!可是你自己,难道就应该完全绝望了么?难道你已经是一个衰朽老翁了么?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认识了过去的错失,不就可以补救了吗?是的,在你这种年龄,考虑结婚还不算愚蠢;你可以凭自己的财富讨个好妻子,并且使她幸福,要是还能生儿育女,那么这晚熟的果实便会带给你莫大的快乐,而不像那种过早地由上天赐给的子女,只能成为父母的烦恼和重负。”

他如此自言自语着,便拿定了主意,立刻召来船上的两名伙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他们久已习惯于对主人惟命是从,便急忙去到城里,寻找起时下最年轻、最美丽的女子来。既然东家目前急需要这种货物,那就该让他获得其中最上等的才是。

商人自己也跟派出去的伙计一样没有闲着。他四处探寻,八方打听,很快便找到了一位理想的女子,眼下全城最美的美人,约莫十六岁光景,文雅而有教养,性情温柔,容貌动人。

经过短短几次交涉,便使美人动了心,相信嫁这个丈夫不论在他身前或是死后都是有利的。然后,就大肆铺张地、热热闹闹地举行了婚礼。打这一天起,我们的商人才第一次感到真正占有和享受了自己的财富。他满怀着喜悦,用最华贵的衣料去穿戴那美丽的躯体。在他爱妻胸前和发问,一颗颗宝石交相辉映,那光彩远非一度藏在匣子里时可比。还有那些钻石戒指,从戴着它们的纤纤玉手上更是获得了兀穷的价值。

这样,商人不仅感到自己仍然是富有的,而且比以前更富有了,原因是他的财富如今有人来分享和使用。夫妻俩如此心满意足地过了差不多有一年,商人仿佛已一改往日劳碌奔波的癖性,习惯了家居生活的安适宁谧。然而实际情况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们早年开始走的道路,就算可以暂时离开,但要完全中断却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们的商人就是这样。他常常看见别的人扬帆出海,或者幸福地返回港口,不免又旧性复发,十分激动。是的,有时甚至在家里和妻子身旁,他也心神不宁,若有所失。这种心情一天比一天强烈,渐渐变成为一股如饥似渴的欲望,使他深深地感到不幸,最后竞病倒了。

“这下你该怎么办呢?”他问自己。“这下你该已明白,一个人到了晚年还来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是多么愚蠢了吧。我们怎么可能把一直从事的事业,追求的理想,一下子从自己的头脑里甚至四肢里驱赶出去呢?我曾经像鱼一样爱水,像飞鸟一样爱天空;而今,我把自己关在一昕装满珍宝的住宅里,关在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身边,又落得了怎样的下场呢?我原希望这样就能获得满足,能享受自己的财富;看来我反倒失去了一切,因为不能再创造新的财富。人们把那些孜孜不倦地聚敛财富的人当成傻瓜,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对于一个从不断的追求中体验到欢乐的人,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他所创造的财富却没有意义。由于无所事事,我变得郁郁寡欢;由于缺少活动,我病倒了。我若不改弦易辙,死期也就近啦。

“诚然,要离开一位年轻可爱的妻子,是一件冒险的事。难道讨了这么个既迷人、但也容易被人迷的少女,马上就让她独守空房,受寂寞惆怅之苦,这是公平的么?再说那些纨绔子弟,不是已经在我窗下转来转去了吗?在教堂和公园里,他们不是已经极力在吸引我娇妻的注意了吗?我这一走,家里会出什么事?难道我能相信,我的妻子会因为出现奇迹而得救吗?不,以她的年华,以她的姿色,只有傻瓜才会希望她能弃绝爱情的欢乐。你这一走,在回来时便会发现,你不只失去了你妻子的爱情,失去了她对你的忠诚,也失去了与此相联系的家庭的荣誉。”

序言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隔着我们好像十分遥远了,那是德国浪漫主义狂飙突进的岁月,天主教会的权威既已夫落,诗人们开始鼓噪。二十五岁的歌德出手便有石破天惊之作,当日《少年维特的烦恼》轰动了整个德意志,甚至连法国人都为它叫好。优雅的斯达尔夫人在《论文学》一书中评价德国文学,主要讲的就是《维特》。她看到这部小说“充分暴露了不良的社会秩序对一个个性坚强的人所造成的恶果”,却没有从中领受崇尚自由的精神动力。

从早年的《维特》到晚岁的《Novelle》,歌德的小说创作一直关注着世间那些躁动不安的心灵,只是悲抑无奈的受难感渐渐变成了充满诗意的抚慰。如果说,《维特》缘于现实触发的灵感,让一个受着感情折磨的人去分析自己的感情;那么,《Novelle》里边令人心荡冲驰的叙述则完全进入了艺术的化境,一切都呈现着古典主义的和谐与庄严。诗人垂暮之年仍在尽力发掘人性中有价值的东西,用朴素、纯净的情感来完善所谓“自然的理想主义”。这时候他已收起听有的激忿和嘲弄,一古脑儿塞进《浮士德》里那个刁钻的靡菲斯特嘴里。

海涅的《论浪漫派》用好大一段文字讲述歌德如何成为雅典娜神庙里的神祗,其中每一句话都带有精神上追问的意思。可是,又有谁能洞穿这位大诗人的心扉呢?

后记

歌德不仅以伟大的诗剧《浮士德》以及优秀的长篇小说和抒情诗,丰富了德国和世界文学的宝库,而且也创作过一些中短篇小说,为这种源于意大利、被称为Novelle的体裁在德国的产生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他于1795年模仿薄伽丘的《十日谈》,以一些人聚在一起讲故事的形式写成的《德国流亡者讲的故事》,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组有影响的中短篇小说;本集所收的《商人与律师》,即为其中一个富有深刻哲理内涵的故事。

写成于1827年的《Novelle》,为歌德所写中短篇小说的最后一篇,不仅是他此类体裁最成功的作品,在以Novelle见长的德语近代文学,这篇小说也堪称代表作。歌德原本想用这个故事题材写一首《赫尔曼与窦绿苔》式的叙事长诗,由于席勒和威廉。洪堡提出异议而作罢。三十年后终于诞生的这篇小说,被歌德自视为当时尚处于尝试阶段的Novelle的典范,所以直接题名为《Novelle》。

《Novelle》这篇作品内容单纯,情节集中,格调明朗而富传奇色彩,后半部分更富于诗意,都适应了歌德所理解的Novelle的要求。就主题思想而言,它则以象征和寓意的手法,用一个孩子驯服猛狮的故事,表现了作者所追求的以艺术改造世界、以美育陶冶人心、以仁爱制胜暴力的理想。小说中描写的那个君主贤明有为、人民勤劳安乐的小侯国,并不存在于分裂而黑暗的封建德国的现实中,只存在于歌德的头脑里,是他晚年的社会政治思想的鲜明反映。

对这篇作品,歌德曾于1827年对艾克曼发表了有关Novelle本质的如下看法,为后世的作家和理论家所重视:

我想就叫它Novelle,您看怎样?要知道,Novelk不过就是一个发生了的闻所未闻的的事件而已。这就足这个词的本来意义;时下在德国以Novelle之名流行的那许多东西,完全不是Novelle,仅仅是普通故事或者别的您愿意说的随便什么。我插在《亲和力》里的那篇Novelle(指同样收入了本集的《一对奇怪的小邻居》译者),也是本来意义上的一个闻所末闻的事件。

从歌德的上述谈话不难看出,德语中短篇小说NoveIle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故事情节要富有传奇性。

歌德创作的Novelle数量不多,且不少都嵌在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亲和力》里,像他上面提到的《一对奇怪的小邻居》那样。有鉴于此,在他晚年独立成篇的《Novelle》这个作品,也就显得格外珍贵。

至于本集中收入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从艺术特色讲并不是典型的Novelle,歌德自己和传统的德国文学吏都视之为长篇即所谓Roman。只是由于其篇幅仅仅9万来字,按照我们的习惯通常称为中篇,也就收了进来。关于歌德这篇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各种外国文学教材中都分析、评介得很多,似无重复的必要。想提一下的只是,在思想内涵方面读者不妨多注意作者关于宇宙、人生、社会的哲学思考,在艺术审美方面多注意其与真正Novelle的显著区别,这样也许就可读出一些与现行观点不同的新意,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

杨武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小说)/经典印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歌德著//杨武能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17005
开本 32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3-01-01
首版时间 2003-01-01
印刷时间 200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09
14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