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哲人咖啡厅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

尽管曾因倾向于纳粹主义而备受争议,海德格尔却以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哲学史上牢牢占有一席之地。衡量一部作品的价值,不取决其产生的年代,从某一个永恒的古典意义上来看,海德格尔的作品从未由于时代久远而褪色,而是以它的魅力,影响后代无数的心灵。本书精选了海德格尔存在哲学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力求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海氏主要思想的精华读本,让读者洞悉海德格尔的深邃与神秘。

目录

目  录

一、存在与时间

1.存在意义的问题/1

①突出地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1

②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6

③存在问题在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12

④存在问题在存在者状态上的优先地位/16

⑤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剖析一般存在的意义得以阐释的境域/21

⑥解析存在论历史的任务/28

⑦探索工作的现象学方法/40

⑧本部论著的构思/57

二、路标

1.形而上学是什么? /60

①摊出一个形而上学问题/60

②追问一个‘无’的问题/64

③‘无’是怎么回事/70

2.论真理的本质/82

①流俗的真理概念/84

②符合的内在可能性/88

⑧正确性之可能性的根据/91

④自由的本质/92

⑤真理的本质/97

⑥作为遮蔽的非真理/99

⑦作为迷误的非真理/102

⑧真理问题与哲学/105

⑨注释/107

三、面向思的事情

1.什么是哲学? /110

①哲学是希腊的/113

②应合于逻各斯/117

③哲学的惊讶/128

2.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133

①哲学如何在现时代进入其终结了? /134

②哲学终结之际为思留下了何种任务? 138

四、人,诗意地栖居

1.诗人何为? /157

①上帝的缺席/158

②远逝的诸神的踪迹/161

③诗意的冥思/167

④敞开者/176

⑤意愿/182

⑥生命的冒险/192

⑦最宽广的轨道/197

⑧世界的内部/206

⑨有意的贯彻意图者/213

2.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223

①最清白无邪的事情/226

②最危险的财富/226

③一种对话/230

④一种创建/231

⑤诗意的栖居/233

3.人,诗意地栖居/242

①生存与思/242

②诗人的尺度/251

五、林中路

1.世界图像的时代/263

①科学是现代的根本现象/263

②科学的“企业活动” /273

③现代之本质/278

④现代之进程/284

⑤附录/289

2.尼采的话“上帝死了” /309

①质朴无华的沉思/310

②童估一切食值/315

③虚无主义/320

④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325

⑤尼采的价值/3如

⑥强力意志之本质/337

⑦存在者之存在方式/349

⑧艺术与真理/356

⑨超人/358

⑩存在者的角色/364

⑩当阳光移离地球/370

3.走向语言之途/378

①舌与口的表达/381

②道说与说/388

③人终身栖于其中的大道/396

试读章节

存在问题在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

以上我们循问题之所以为问题的形式结构为线索,描述出了存在问题的特征,这样,我们就弄清楚了:存在问题是一个独特的问题,要清理出存在问题乃至解决存在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基本的考察。但只有对存在问题的作用,意图与动因加以充分界说之后,存在问题的与众不同之处才会呈现出来。

到现在为止,我们是这样说明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的——首先因为这个问题渊远流长,但尤其是因为它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甚而至于根本还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提法。但人们满可以要求了解:这个问题有什么用?它是否始终只是或根本仅是对最普遍的普遍性所作的一种虚无缥缈的思辨?——抑或它是最富原则性的又是最具体的问题?

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按照种种不同的存在领域,存在者全体可以成为对某些特定事情的区域进行显露和界说的园地。这些事情,诸如历史、自然、空间、生命、此在、语言之类,又可以在相应的科学探索中专题化为对象。科学研究简单粗糙地把这些事情的区域发掘出来并首次固定下来。藉事情的区域的基本结构把这种区域制订出来。这以某种方式已经由对存在领域的前科学的经验与解释完成了,因为事情的区域本身就是以存在领域来划分的。首先是那些如此这般生长出来的“基本概念”保持其为首次具体开展这种区域的指导线索。虽说研究的重心始终在这种实证性之中,但研究所取得的进步却主要不靠收集结论或把这些结论堆积到“手册”里面,而主要靠对各个区域的基本状况提出疑问,这些疑问往往是以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从那种关于事情的日积月累的熟知中脱颖而出。

真正的科学“运动”是通过修正基本概念的方式发生的,这种修正或多或少是偏激的、并对运动本身不甚了了。一门科学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承受其基本概念的危机,这一点规定着这门科学的水平。在科学发生这些内在危机的时候,实证探索的发问同问题所及的事情本身的关系发生动摇。当今,在各种不同学科中都有一种倾向醒觉起来,要把研究工作移置到新基础之上。

貌似有最严格构造的最坚实的科学,即数学,陷入了“基础”危机。如何赢得和保证那种本原的方式,借以通达应当成为这门科学的对象的东西——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形式主义与直观主义之争。物理学中则有一种倾向,要把自然本身固有的联系如其“自在”的那样提供出来;相对论就生于这种倾向。相对论是为通达自然本身的道路提供条件的理论,所以它试图把一切都规定为相对性,借以保存运动规律的不变性;而且这样一来,就使它和在它之前就有了的物质结构问题发生对抗。在生物学中,对机体和生命曾有过机械论的与活力论的种种规定,现在则有一种倾向醒觉过来,要反过头来深入到这种种规定之后进行追问,要重新规定生命体之为生命体的存在方式。在具有历史学性质的精神科学中,透过传统及其流传下来和表现出来的方式,直趋历史现实本身的倾向日益强烈;文献史应当成为问题史。而神学正尝试着更原始地解释人向上帝的存在,这种解释是藉信仰本身的意义先行描绘出来的,并且依然留在信仰的意义之内。神学又慢慢地重新领会到路德的见地——神学教条的系统栖止于其上的基础本身并不生自对某个本原的信仰问题,理解这个基础的概念方式对神学问题不仅不够用,而且还遮盖了它、歪曲了它。

一门科学的所有老问题对象都以事情区域为其基础,而基本概念就是这一事情区域借以事先得到领悟(这一领悟引导着一切实证探索)的那些规定。所以,只有同样先行对事情区域本身作一番透彻研究,这些基本概念才能真正获得证明和“根据”。但只要任何一个这样的区域都应该从存在者本身的领域赢得,那么,创造基本概念的先行研究无非就意味着:按存在者的基本存在法相来解释存在者。这种研究必须跑在实证科学前头;它也能够做到这一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工作为此提供了证据。这样为科学奠定基础的工作原则上有别于跛足随行的“逻辑”,“逻辑”不过是按照一门科学的偶然状况来探索这门科学的“方法”而已。奠定基础的工作是生产性的逻辑,其意义是:它仿佛先行跳进某一存在领域,率先展开这一领域的存在法相,把赢获的结构交给诸门实证科学,使实证科学能够把这些结构作为透彻明晰的对发问的提示加以利用。于是,例如从哲学上讲首要的事情就不是构造历史学概念的理论,也不是历史学知识的理论,而且也不是历史学对象的历史理论;首要的事情倒是阐释历史上本真的存在者的历史性。同样,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积极成果也在于着手清理出那属于某种自然一般的东西,而不在于一种知识“理论”。他的先验逻辑是一种关于自然这一存在领域的先天的事情逻辑。

然而,这样的发问,亦即不偏依任何一种存在论流派与倾向的最广意义上的存在论,其本身还需要指导线索。与实证科学的存在者状态上的发问相比,存在论上的发问要更加原始。但若存在论在研究存在者的存在时任存在的一般意义不经讨论,那么存在论发问本身就还是幼稚而浑噩的。存在论的任务在于非演绎地构造各种可能方式的存在谱系,而这一存在论的任务恰恰须对“我们用‘存在’这个词究竟指什么”先行有所领悟。

所以,存在问题的目标不仅在于询问一种使科学成为可能的先天条件(科学对存在者之为如此这般的存在者进行考察,于是科学一向已经活动在一种存在之领悟中),而且也在于询问那使先于任何存在者状态上的科学就已经存在的并且奠定了这种科学的基础的存在论本身成为可能的条件。任何存在论,如果它未首先充分地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多么紧凑的范畴体系,归根到底它仍然是盲目的,并背离了它最本己的意图。

业经正确领会的存在论研究本身将给予存在问题以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而不止于重新拾起某种可敬的传统或促进某个至今未经透视的问题。但这种事情上、科学上的优先地位并不是唯一的优先地位。P.12-16

序言

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虽然,法国哲学家萨特是存在哲学的一个响亮的名字,但学术界的研究愈来愈认识到“本世纪存在主义的真正发源不是在法国,而是在德国,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不仅在时间上先于萨特,而且更加深刻和更有创见性。”有人认为,海德格尔不仅是康德以来最杰出的哲学家和对形而上学的批评家,可以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西方思想巨匠并肩,而且他关于存在与时间意义的探讨,对艺术理论和技术性的沉思,对语言格局的理论,以及对真理与逻辑模式的矫正,都对当代西方各种学说产生了影响。

海德格尔的主题,不是揭示人的行为或我们心灵的活动,而是通过确立我们通常所说的存在的最本质的东西来阐明存在这个概念,这无疑是哲学的真正任务,而且该命题又是所有哲学命题中最迷人的一个。还有人预言,如果说十七世纪是笛卡尔和牛顿的时代,那么,海德格尔将主宰着我们这个世纪的精神王国。

然而,海德格尔并不将自己的学说称为“哲学”,他认为哲学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变得过时,现在应由“思的工作”来取代。(《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他甚至说“哲学”实际上成了“思想”的敌人。因此,他宁愿将自己的哲学思想称之为“存在的思想”。在他的心目中,“存在的思想”完全是独一无二的,不能与其他的思想与学说齐名。也因此,人们对他的评价正像斯坦纳所说的“自苏格拉底以来,没有谁能够像海德格尔这样遭际诸多不同的毁誉褒贬。”反对他的人说,海德格尔不过是一个语言的神秘主义者、一个形而上学的神学家;他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虚假的饶舌或无聊的呓语、一种琐碎的谬论;海德格尔哲学语言的晦涩,更是人们攻击最多的目标。其实,海德格尔所艰苦尝试的是强调语言的植根性,语言与大地的一体归属性。人与语言的关系在此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不是人“用”语言,而是语言“用”人,人之能“说”是因为人归属于语言,顺从语言而倾听,从而能够“跟着说”,在这里,语言(“道说”)比人更强大。语言说,人只是跟着说而已……

但无论怎么说,我们的“哲人咖啡厅”不能错过海德格尔的深邃与神秘,我们选择了海德格尔存在哲学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力求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海氏主要思想的精华读本。本书译者有孙周兴、陈嘉映、王庆节、熊伟等。

九州出版社

二00四年六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哲人咖啡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国)海德格尔著//孙周兴等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51335
开本 32开
页数 4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4-09-01
首版时间 2004-09-01
印刷时间 200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16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