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格与流派/建筑师文萃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研究近代西学与中国近代文学关系的专著。作品以简洁流畅、通俗易懂的语言,高度地概括了东西方建筑风格与流派的演变及其特征,有条理,有系统,显示出作者坚实的建筑理论功底,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力。阅读此书,对于非建筑专业的人士,可以系统地了解东西方建筑的历史和现实;对于建筑业内人士,也会有深刻的启迪。

内容推荐

《风格与流派》是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庄裕光教授的一部建筑文化普及著作。全书扼要回顾了世界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和流派的演变:从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拜占庭建筑到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与解构主义建筑;从古代埃及建筑、伊斯兰建筑到日本现代建筑、非洲现代建筑;从中国古代建筑到中国近代、当代建筑。

目录

 建筑在变——作者自序

欧美建筑风格的演变

 古希腊建筑

 古罗马建筑

 拜占庭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和罗曼建筑

 哥特式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巴洛克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装饰风格

 俄罗斯建筑

 美洲古代建筑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中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与解构主义建筑思潮

亚非各国建筑风格的演变

 古代埃及建筑

 古西亚建筑

 伊斯兰建筑

 印度及东南亚国家建筑

 日本古代建筑

 日本现代建筑

 非洲现代建筑

中国建筑风格的演变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当代建筑

后记

试读章节

爱琴海沿岸明媚的阳光和盛产质地良好的石材,以及希腊人喜爱户外活动,视人体为最完美的形象,因而希腊建筑呈开朗、轻快的性格,无处不表现潜在的人性美。希腊大雕刻家、雅典卫城的总建筑师弗地曾经说过:“再也没有比人类形体更完善的了。”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重视和赞赏,在柱式的造型中,具有明显的反映,刚劲、粗壮的多立克柱式,象征着男性的体态和性格;爱奥尼克柱式则以其柔和秀丽的曲线,表现了女性的体态和性格;伊瑞克先的女郎柱,更是以几个娴雅秀美的形象做成整根柱子,头部支撑檐部,蛋饰柱帽像头饰一样与女郎的头结合一体,体态轻盈,双手下垂,宁静而庄重地支撑起上部荷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至于说为什么要用女郎的具体形象作柱子?说法颇多,有的说是为表现女性体态的优美;也有人说是为了表现战争的胜利。因为古希腊时期,战胜一方往往将对方的女俘虏作为战利品游街示众。女郎柱的生动而优美的形象,与雅典卫城的守护神雅典娜和维娜斯女神像,以及表现男性强健体格的掷铁饼者等雕像一样,作为古希腊时代杰出的艺术品,将永载史册。

古希腊建筑以围廊为主的平面形式,以石质梁柱结构为主的构造方法和以雅典卫城为主形成的群体艺术原则,深深地影响着欧洲两千多年的建筑史。恩格斯说:“希腊建筑表现了明朗和愉快的情绪……希腊的建筑为灿烂的、阳光普照的白昼。”马克思评论希腊艺术时说,它们“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卷114页)。

P7-8

序言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西方建筑学界,为了分辨建筑的历史特征,而将西方建筑按历史进程划分为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和现代建筑,并常在字尾加上“Styte”(中文译为风格或形式)一词,说明形式特征。这是辨认各个时代不同建筑风格的主要标志。

历史风格只是一段历史时期文学艺术和建筑创作表现的主要形式,并不排斥多种形式的并存。因此,本书所述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只是该历史时期的主要建筑形式,而不是那个时期建筑的全貌。

“流派”是指同时代多种创作形式的不同特点,美术界有写实派与抽象派之分;音乐创作有古典派与现代派之别;歌咏比赛分“美声”、“民歌”和“通俗”三种唱法,说明文学艺术界承认多派并存的现状。

国际建筑界从本世纪初“现代建筑运动”风靡欧美之后,统一风格的模式渐被冲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各国技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现代主义建筑出现了多元并存的局面:讲求“理性”的“净化派”;注重技术精美的“重技派”;表现材料肌理的“粗野派”;追求古典构图美的“典雅派”;以及强调建筑个性特征的“象征派”等等。

60年代以后,在美国出现了以罗伯特·文丘里为代表,讲求历史文化、乡土文脉和建筑装饰的“后现代派”。因其造型奇特,颇受青年建筑师们的支持,在国际上刮起了一股“后现代”风。历史进程随科技的日新月异在加速。“后现代派”在国际上流行不过20年左右,在法国又掀起了一股“解构主义”风。对“解构主义”一词,从词意到内涵的解释,国内都尚无定论,对其作品,更是褒贬不一。综观国际建筑界,建筑思潮十分活跃,有的宣称各种流派的演变都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延伸”;有的却宣布“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死亡”。争论在继续,新的主义或流派还可能出现。由少数权威执牛耳的时代已经结束,西方建筑界目前处于流派纷呈,科技争辉,多元并存的时期。

在中国,自秦汉时期古典建筑基本定型后,经各族人民的不断丰富,至隋唐时建筑成就达到高峰,建筑造型日臻完美。以“造型简洁、屋顶舒展、装修朴实、色彩凝重”著称的“唐风”建筑,成为亚洲各国仿效的样板。宋代以后,由于商业发达,商品经济冲破了传统里坊布局的约束,在汴京出现了如《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画)上所描绘的繁荣的城市景象,简洁朴实的唐风建筑,逐渐被追求形体丰富、讲求色彩与装修的宋代建筑风格所取代。偏安一隅的南宋朝臣,大多沉湎于酒色,追求豪华的殿堂与官邸,使建筑风格带有浓厚的脂粉味。占领北方的金朝,追求享乐、讲求豪华住所之风,比南宋有过之而无不及。元代注重征战,无力顾及建设,除宗教建筑建造较多外,少有建树。就以留存至今的元代遗构看,形制都比较简单,构造也有所简化,为后世檐下不施斗拱的“小式作法”奠定了基础。明代强调恢复汉族传统,官式建筑大多以北宋朝廷颁布的《营造法式》为蓝本,建筑风格以端庄、稳重留传后世。满族未入关前,以东北为基地,自称“后金”。在沈阳建成的皇宫,还多少保留有游牧部落的痕迹。进入北京后,尊重汉族文化,官式建筑继承明式传统。乾嘉时期,经济较为繁荣,全国各地开始了规模较大的建造活动,宫殿、庙宇、官署、祠堂、会馆、学馆、住宅和园林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被视为我国古典建筑在封建社会后期的最后一个高潮。清雍正时期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是具有规范和通用图性质的一部法典,也是后世研究和维修清代建筑的重要依据。不过,清代建筑后期过分注重装饰,本为承重构件的斗拱,也逐渐变成了装饰性的配件。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对此颇有微词。

民国初期,全国陷于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除官僚买办兴建的洋行和别墅外,没有大规模的建造活动。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需要新建办公楼。为发扬中华民族的“固有文化传统”,一批砖混结构墙身而带有中国古典建筑大屋顶的公共建筑,在南京相继出现。1926年,为中山陵征求建筑设计方案,刚从美国学成归国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的民族形式建筑方案入选,并得以实施,使传统民族形式建筑成为一时之风尚。40年代,虽有少数从欧美回国的建筑学者倡导国际流行的“现代主义建筑”,但因国民党政府腐败,建筑项目很少,而且提倡“固有传统文化”的势力较强,“现代主义建筑”终未在中国形成流派。

新中国成立后,建筑创作几经周折。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建筑思潮开始活跃,建筑创作环境也有了一定的改善,80年代中期以后,建筑论坛和建筑创作活动日益活跃,目前,我国建筑界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多元并存的繁荣时期。

世间的一切事物无不处于变化之中,变,乃历史之必然,建筑的时代风格也必然要随科技的日新月异而加速变化,愿建筑师们把握时代命脉,多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纪念碑。

写于锦江河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格与流派/建筑师文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庄裕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1279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3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