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学点金融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刘挥编著的《每天学点金融学大全集》是一本通俗的金融学读物,全书共分四篇,从金融学名词、原理、货币信用、银行利率、资本运作、金融机构、金融热点等方面系统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经济学问题,是我们的编写宗旨。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金融学行话。而是以金融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将金融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金融学的全貌,并学会用金融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内容推荐

《每天学点金融学大全集》由刘挥编著。

《每天学点金融学大全集》讲述了:

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金融学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每一件小事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金融学规律和法则可循。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金融学。我们每一天都要运用金融学规律进行选择和取舍,消费、投资、理财、融资、借贷都是一种金融活动。

你知道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说明了什么?怎样用期货做套期保值?怎样利用复利积累财富?黄金投资是不是对抗通胀的最佳选择?……

每天学点金融学,你就会在消费中更加理性,在投资中更加明智。

目录

 入门篇 开启金融之门

第1章 这年头没有人讲中文了,都讲CPI

 ——每天学点金融学名词

 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GDP

 GNP体现国家的经济水平

 不谈冰冷数据只说市民账本上的CPI

 CPI增长很惨,CPI负增长更惨

 CPI涨幅为何与你的感受存在落差

 CPI牵动你的股票涨跌

 国家经济的“体温计”PPI

 生活水平的衡量尺度基尼系数

第2章 浅谈,Q币究竟是货币还是商品

 ——每天学点金融学原理

 当Q币遭遇人民币

 看不见的钱也会通货膨胀

 虚拟交易也要缴税

 欧元:不可能三角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实践

 基础篇 走进金融世界

第3章 看透了钱的本质,你就了解了金融的真谛

 ——每天学点货币知识

 在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里

 无法抵挡的金灿灿的诱惑

 劣币驱逐良币与良币驱逐劣币

 纸币是让一个国家繁荣的最好方法

 一年后的1元钱已不同于今天的1元钱

 货币供应中神秘的M0/M1/M2

 我们走出布雷顿森林了吗

 社会运转究竟需要多少钱

 货币流通速度快与慢

 让你钱包更瘪的“货币幻觉”

第4章 没有信用,金融市场就失去7基础

 ——每天学点信用知识

 信用评级:金融界的“天气预报”

 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三大“评委”

 国家信用:国债热销的背后

 为什么把钱存在银行最放心

 银行也不得不防的信用风险

 不良贷款:银行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商业信用:商业合作的基础

 最古老的高利贷信用

 个人信用:你的专属金融身份证

第5章 要想游泳,必须先知道水有多深

 ——每天学点金融市场知识

 股票市场:涨涨跌跌的诱惑

 债券市场:金融市场中的“短腿”

 基金市场:储蓄安全转化为投资

 期货市场:在盛宴与豪赌之间徘徊

 外汇市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

 保险市场:给未来拉上一根“安全绳”

 期权市场:期待中的期市创新

第6章 谁在负责处理我们的“钱”

 ——每天学点金融机构知识

 商业银行:遍布全国的金融脉络

 政策性银行:期待一个华丽转身

 保险公司:无形保险有形保障

 投资银行:一个时代的结束

 财务公司:未被充分注意的金融力量

 信托投资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机构

 证券交易所:让证券持续不断地流通

第7章 最终的放贷者,金融体系的“神经中枢”

 ——每天学点中央银行知识

 最后的贷款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货币的发行者

 中央银行独立性:微妙的轻重

 美联储归谁所有

 中央银行货币乘数

 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干预外汇:中央银行的手能伸多长

第8章 不可忽视的金融体系调节器

 ——每天学点利息和利率知识

 名正言顺的利息

 去留两难的利息税

 利率:使用资本的应付代价

 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基准利率

 用利率杠杆撬起整个社会经济

 操作篇 打理金融生活

第9章 怎样让钱生钱,存银行还是投资

 ——每天学点投资理财知识

 投资理财让钱生钱

 个人理财要在负利率时代跑赢CPI

 复利:被美国政府赖掉的账

 无处不在的马太效应

 用黄金投资挽救缩水钱包

 股票投资选择一只成长股

 基金:安全而又稳定的投资

 储蓄的近亲债券投资

 把握先机的期货投资

 高门槛高回报的信托产品

 房产投资怎样才能扩大收益

 以小博大的保险理财

第10章 缺钱时怎么办,怎样成为资本运作高手

 ——每天学点融资知识

 洗钱:将钱由“黑”变“白”

 私募基金领跑中国私募舞台

 票据贴现:不可小视的融资工具

 债权融资:风生水起的中短债投资机会

 蔚然成风的股权融资

 金融租赁:古老产业与现代金融的结合

 巧用典当让资产流动起来

 买壳上市:融资的借尸还魂术

第11章 谁来保护“钱”,关注“看不见的手”

 ——每天学点金融监管和调控知识

 当亚当·斯密遇上凯恩斯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拉弗曲线:画在餐桌上的抛物线

 充当调控主角的存款准备金

 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调节器

 财政赤字:影响国家经济的债务

 金融统计:为宏观经济“把脉”

第12章 世界财富是如何转移的

 ——每天学点金融中心的演变情况

 三城记:金融中心变迁史

 逐鹿亚洲:金融中心花落谁家

 美元贬值:毫无遮掩的抢劫

 国际炒家抢夺财富

第13章 从梧桐树下开始的证券买卖

 ——每天了解一点世界著名的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从“梧桐树协议”起家

 纳斯达克证券市场:设在屏幕上的证券交易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从咖啡馆开始的交易所

 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二大证券交易市场

 巴黎证券交易所:法国第一交易所

 香港联合交易所:亚洲的金融霸主

第14章 谁也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每天了解一点金融危机的真相

 1929年大崩盘:十年萧条的序幕

 次贷危机:风起于青萍之末

 回眸日本金融危机

 美国的泡沫经济

 无法逃开的经济周期

 被捏碎的非理性投机泡沫

 经济过热:谁是最后一个贷款人

第15章 警惕,金融衍生品惹的祸事

 ——每天学点金融衍生品知识

 金融衍生品创新,是天使还是魔鬼

 远期合约:最简单的金融衍生品

 掉期:灵活有效的避险工具

 股票指数期货:最主流的非主流投资

 举足轻重的金融衍生品期权

第16章 搅动世界的那些人

 ——每天了解一点国际金融巨头

 富过八代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打上世界财富标记的洛克菲勒财团

 金融海啸背后的操纵人高盛公司

 摩根财团:华尔街的“拿破仑”

 花旗集团:无限风光的全能金融超市

 伦敦塔上的瑞士再保险公司

 从收购中起家的苏格兰皇家银行

 索罗斯:尽管老了,还是条“鳄鱼”

 股神巴菲特的财富人牛

 热点篇 与金融大事面对面

第17章 昔日可买一房,今日只抵一瓶酒

 ——关注通货膨胀要学的金融学

 通货膨胀与我们的生活

 世纪回眸:我国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从何而来

 与通货膨胀对决

 CPI不完全等于通货膨胀

 反膨胀斗士:通货膨胀的缘起缘灭

第18章 汇率上升,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

 ——关注国际贸易要学的金融学

 汇率:博弈乱局中的焦点

 一路走来的汇率决定理论

 参透购买力平价的奥秘

 人民币汇率升值意味着什么

 人民币为什么会持续升值

第19章 楼市调控下,房价是向左还是向右

 ——关注房地产走向要学的金融学

 中国房改路线图

 被按揭唤醒的购房需求

 横空出世的炒房大军

 城市化不能为房价上涨买单

 别迷恋调控,调控只是一个传说

 人民币升值:全球资本搅动中国楼市

第20章 追问,中国经济被绑架了吗

 ——关注我国经济走向要学的金融学

 小心,“热钱”疯狂来袭

 巨量外汇储备:被迫担负起的职责

 热点: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

 “家电下乡”背后的经济顽症

试读章节

干预外汇:中央银行的手能仲多长

1985年9月工业五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则是一场成功的速决战。里根上台后,美元就开始一路走强,到1985年2月25日达到最高点,对马克的汇率高达1美元兑3.4794马克。经过春季和夏季的调整后,美元在该年9月又开始上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五国的财政部部长与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开会讨论外汇干预问题。9月22日星期天,五国发表声明。声明说,五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一致同意,“非美元货币对美元的汇价应该进一步走强”,他们“在有必要时将进一步合作,进行干预”。第二天早上,外汇市场美元便立刻大跌,对马克的汇率从2.7352跌到2.6524马克,跌幅达3%以上。美元从此一路下跌,以至到1986年年底,日本和德国的中央银行又被迫采取支持美元的干预措施,收效甚微,美元的跌势到1987年年初美元中央银行也参加市场干预时才止住。1985年9月的干预是否有效。外汇市场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美元在干预前已经开始走低,即使中央银行银行不干预,它也会在9月份反弹后继续走低。但更多的意见认为,这次干预还是有效的。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在金融生活中并不少见,尽管这种手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手法有哪些呢?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定义是:货币当局车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买卖,并用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其途径可以是用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之间调拨,或官方借贷等。

再细分一下,在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上,可以分为不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和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所谓不改变政策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换言之,一般认为利率变化是汇率变化的关键。而中央银行试图不改变国内的利率而改变本国货币的汇率。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改变政策的干预。所谓改变政策的外汇市场干预实际上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转变。它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而听任国内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朝有利于达到干预目标的方向变化。例如,如果马克在外汇市场上不断贬值,德国中央银行为了支持马克的汇价。它可在市场上抛外汇买马克,由于马克流通减少,德国货币供应下降,利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就愿意在外汇市场多保留马克,使马克的汇价上升。这种干预方式一般来说非常有效,代价是国内既定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是中央银行看到本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离均衡价格时才愿意采取的。

中央银行在进行这种干预时的常规手段有两种。当然这两种手段是并行不悖的:

第一,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同时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债券,从而使汇率变而利率不变化。例如,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的汇价大幅度下跌,日本中央银行想采取支持美元抛出日元,美元成为它的储备货币,而市场上日元流量增加,使日本货币供应量上升,而利率呈下降趋势。为了抵消外汇买卖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日本中央银行可在国内债券市场上抛债券,使市场上的日元流通量减少,利率下降的趋势因此而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的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银行不改变政策的干预就越有效果,否则就没有效果。

第二,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通过查询汇率变化情况、发表声明等,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它被称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反应”。中央银行这样做是希望外汇市场能得到这样的信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要发生变化。或者说预期中的汇率将有变化等。一般来说,外汇市场在初次接受这些信号后总会作出反应。但是,如果中央银行经常靠“信号效应”来干预市场,而这些信号又不全是真的。就会在市场上起到反面的效果。比如1978年至1979年卡特政府支持美元的干预,经常被认为是“狼来了”信号效果的例子。而1985年西方五国财政部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的“广场饭店声明”立刻使美元大跌,就经常被认为是“信号效应”成功的例子。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中央银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呢?看中央银行干预的次数多少和所用的金额大小是没有意义的,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的历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如果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是因为信息效益差、突发事件、人为投机等因素引起的,而由于这些因素对外汇市场的扭曲经常是短期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会十分有效,或者说,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至少可能使这种短期的扭曲提前结束。

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高偏低是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货币政策决定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而中央银行之所以坚持进行干预,主要是能够达到以下两个目的:首先,中央银行的干预可缓和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跌势或升势,这样可避免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过分冲击;其次,中央银行的干预在短期内常会有明显的效果,其原因是外汇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种突然出现的政府干预。这给予中央银行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考虑其货币政策或外汇政策,从而作出适当的调整。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对中央银行干预外汇的反对意见。这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既然在市场经济和浮动汇率制条件下,外汇汇率就应由市场本身来决定。如果相信市场的供求关系会自动调节外汇的长期利率,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充其量只有短期效应,或缓和或猛烈的涨势或跌势,而从长期看是徒劳的。要真正控制外汇汇率,对中央银行来说只有实行固定汇率制。而固定汇率在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下能否行得通是个关键。

P138-140

序言

在一个几乎人人皆知的金融学概念里,其实蕴藏着一系列非常深刻的道理,它可以贴切地解释我们遇到的各种金融学现象。但是,非经深入研究透彻了解,并不容易明白其中的奥妙,这正是我们喜欢金融学的理由,同时也正是金融学被大多数人所滥用及误解的原因。

在现实中,我们的生活时刻被金融学的影子所萦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金融学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每一件小事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金融学规律和法则可循,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金融学。用金融学的原理来反观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金融学乐园里,人生时时皆金融,生活处处皆金融。

其实,金融学并不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即;金融学也并不只有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数学符号。在本书里,金融学仅仅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

金融学是一门不可不知的学问。CPI上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报刊新闻总是大谈GDP?欧元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买游戏币为什么还要缴税……这些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小知识,了解了这些,再看财经报道你就会理解得更透彻。‘金融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问。“热钱”为什么大量涌人中国?为什么美元比人民币值钱?人民币升值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加息后,怎样不让你的财富被负利率吞噬?米油面酒菜果通通涨价,如何让你的钱“生”钱……金融知识的储备和积累可以扩大你的视野,增加你的谈资。

金融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问。金融学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金融学规律进行选择和取舍。消费、投资、理财、融资、借贷都是一种金融活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说明了什么?怎样用期货做套期保值?怎样利用复利积累财富?黄金投资是不是对抗通胀的最佳选择……金融与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幸福都息息相关。

金融学是一门非常智慧的学问。懂得一些金融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那些存在我们身边的,关乎我们幸福和成功的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和真相,以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作出决策。减少人生的沉没成本,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总之,无论你是管理企业还是个人投资理财,都不得不掌握一些金融知识。只有掌握了金融知识,才会对金融政策产生敏感,进而及时把握政策导向,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个人及时调整投资理财结构,规避投资理财风险,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

《每天学点金融学大全集》是一本通俗的金融学读物,全书共分四篇,从金融学名词、原理、货币信用、银行利率、资本运作、金融机构、金融热点等方面系统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经济学问题,是我们的编写宗旨。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金融学行话。而是以金融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将金融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金融学的全貌,并学会用金融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每天学点金融学,做一个能看懂经济现象、灵活运用金融学规律服务生活的现代人。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发现:自己在生活中已经变得更加清醒,在工作中也更加懂得抉择与挑战,在消费中更加理性,在投资中更加明智。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学点金融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928375
开本 16开
页数 3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5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7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49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60
186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