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扫雪斋主人(钱玄同传)/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钱玄同先生是一位对中国传统语言学造诣很深的语言学家,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以自己的学术修养和学术功力,致力于国语运动,致力于现代语文教育的创辟和普及,致力于文化的普及……他是一位一生都勇往直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斗士,身体力行的教育家,不居所成、勇于开新的大学者,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目录

引 子/(1)

一、书香世家/(4)

二、严格的古典教育/(6)

三、叛逆的开端/(9)

四、反清/(12)

五、在东京加入同盟会/(14)

六、章门弟子“爬翁”/(17)

七、“钱玄同的白话文”/(19)

八、在故乡讲学/(22)

九、“玄冠深衣”办公/(24)

十、在北京完成思想的第二次巨变/(27)

十一、介入新文化运动/(32)

十二、对古国文明的反思/(36)

十三、批判·启蒙·治学/(44)

十四、催生《狂人日记》·为《尝试集》作序/(48)

十五、与刘半农演“双簧”/(52)

十六、“金心异”/(56)

十七、温和的人道主义者/(59)

十八、“用石条压驼背”/(66)

十九、汉字改革·世界语·新文学/(71)

二十、“中国旧戏没有存在的价值”/(77)

二一、与《新青年》同人的分歧/(80)

二二、“保护眼珠,换回人眼”/(82)

二三、编教科书·审定国音/(86)

二四、《文字学音篇》:中国大学最早的古汉语教材/(89)

二五、与同门黄侃的交游/(92)

二六、“五四”当日,陪着学生游行/(96)

二七、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的常驻干事/(100)

二八、汉字简化·注音字母/(104)

二九、《新青年》同人的分化/(109)

三十、辨“伪书”和辨“伪事”/(112)

三一、关于辨古史的见解/(115)

三二、向国语统一筹备会提交汉字改革议案/(119)

三三、“汉字革命”/(126)

三四、引发中国古史学界的地震/(134)

三五、钱玄同与“朴社”取名/(142)

三六、在现实的文化生活中“辨伪”/(145)

三七、“拆穿”“老英雄”吴虞“西洋镜”/(150)

三八、曲笔反禁书/(154)

三九、《语丝》·“玄同不‘玄”’/(158)

四十、反省三十年来“对于满清的态度底变迁”/(164)

四一、“世说燕语”·“数人会”/(168)

四二、《甲寅》与《国语周刊》的文白之争/(171)

四三、与刘半农、林语堂书:“欧化的中国”/(173)

四四、女师风潮·在全国国语大会上演讲/(184)

四五、继续辨古事古书/(189)

四六、“国语罗马字”/(192)

四七、不护己见,修订《国音字典》/(194)

四八、“贴水膏药”/(197)

四九、为“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写碑文/(204)

五十、“扫雪斋主人”/(207)

五一、编纂中国大辞典/(212)

五二、一手编定《国音常用字汇》/(215)

五三、同门鲁迅“默不与谈”/(217)

五四、书法艺术/(224)

五五、日本留学生/(227)

五六、“笑而许”“澜堂”/(233)

五七、续辨古经/(235)

五八、《疑古废话》/(243)

五九、与高步瀛交游·“信!达!俗”/(246)

六十、热心文化普及工作/(252)

六一、名牌教授居无定所/(256)

六二、“诲人不倦”/(258)

六三、审美趣味/(269)

六四、国难中以学识为民族作贡献/(274)

六五、讨论《说文》·废“三礼名物”课/(278)

六六、扶病起草《简体字谱》/(281)

六七、对古韵廿八部音读的假定/(287)

六八、诗言志/(292)

六九、伤逝/(295)

七十、病中为故友编校遗著/(306)

七一、决不“污伪命”/(310)

七二、哲人其萎/(314)

钱玄同大事年表/(320)

参考文献/(331)

后记/(334)

试读章节

四、反清

钱玄同对清王朝曾经这样忠诚,而一看了章太炎、邹容的著作,即刻走到了清王朝的对立面。因为前此钱玄同对清王朝的忠诚,仅仅是出于习惯,为什么必须去忠诚它,说不上来多少道理,也谈不上深切的感性体认。事实上他未经深思熟虑。他还是一个少年,思想尚未定型。一旦走出书斋,接触了这个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一碰上章太炎、邹容的激情雄辩的著作,他的大脑无疑遭遇了一场新思想的轰炸。

而在经历思想的地震的同时,他曾经接受的中国古典文化,成为了诱导他思想巨变的一个基础:《春秋公羊传》里齐襄公灭纪、复九世之仇的思想,埋在他心底深处。现在随着新思想的输入,复活了,也获得了新的意义。

这个少年,现在以其激烈的方式,表达他的思想。

1904年,钱玄同18岁,他读了章太炎的《九直书》、刘师培的《攘书》,一天下午,他叫来一个剃发匠,把小楼的门关上,“勒令”他给自己剪掉辫子,以表明“义不帝清”的强烈的意志。

这一年,钱玄同和几个朋友办了一种《湖州白话报》,封面上决不肯写“光绪三十年”,只写“甲辰年”。而照钱玄同的本意,他根本是要写“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二年”,只是这样一写,必定会遭官府干涉,禁止发行,不得已求其次,钱玄同才写干支。

钱玄同又向同窗友人借来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阅读《新民丛报》里刊登有梁启超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梁启超在文中,称述清初的大学者,于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颜习斋四大家之外,特标举刘继庄。梁启超说刘继庄“最足以豪于我学界者有二端,一日造新字,二日倡地文学”。梁氏之文纵横开阖,笔锋常带感情,钱玄同深受感染,大悦刘继庄(刘耐廷,字继庄)的学问,于是给自己改号“掇献”,意思是“掇拾刘献廷之坠绪”。钱玄同原来的号是“德潜”,吴兴话“德”与“掇”同音,“潜”与“献”也音近(不同处是,“潜”为浊声与平调,而“献”为清声与去调)。刘献廷在音韵学上也有极大的贡献,他的音韵学已能从统一国语与调查方言上着眼。钱玄同后来也果然在音韵学、国语等领域,成就卓著。

1905年,19岁的钱玄同到上海,进入新式学校南洋中学读书。“南洋”生活,开阔了他的学术和思想眼界。在这里,他读到了刘师培的《国学发微》、《周末学术史序》、《两汉学术发微论》、《汉宋学术异同论》、《南北学派不同论》、《古政原始论》、《群经大义相通论》、《小学发微补》、《理学字义通释》、《国学教科书》及《国粹学报》中其他著述。刘师培在当时是虎虎有生气的革命党人,有“东亚一卢骚”的声誉,他与章太炎是其时鼓吹排满革命思潮最激烈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也是与章太炎齐名的年轻的国学大师,对于推动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化,建树良多。钱玄同还读了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原名《中国历史教科书》)。钱玄同后来在《刘申叔先生遗书序》里说:梁启超、章太炎、夏曾佑诸先生都是自己的前辈,惟刘师培比自己略长两岁,而且还与钱家有世交,所以,钱玄同很愿意跟刘师培订交。不过,当时,钱玄同还不认识刘师培。

当年12月,钱玄同到日本东京看望兄长钱恂。这是钱玄同第一次出国到日本。钱恂的职务是中国湖北省留学生监督。钱玄同在东京住了几个月,还学习了外语。P.12-14

序言

浙江这块并不算太广阔然而深厚的土地,哺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他们为文化的传承,更为文化的创新,竭尽了他们的才智,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据我们的粗略统计,元、明、清三代中,浙江一省的文学家皆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而现代史上,浙江文化名人之多、涵盖领域之广更令人叹为观止!面对这么一座丰厚的文化宝藏,今天如果不做点什么,岂不愧对先人!

开辟鸿蒙,旧事难具论。但据新的研究成果,可知约在十万年前,“建德人”已在浙江大地上活动。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是六七千年前的胜景,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则透出了文明时代的曙光,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多中心起源说。不过,与后来得到迅猛发展又逐渐被确认为华夏文化核心的中原文化相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早期的浙江文化弱势地位明显,良渚文化的神秘消失,也许就是这种弱势地位的原因或者结果。

尽管到西汉,浙江一带仍被视为“方外之地”,但是,即便从较狭窄的中原文化的角度看,浙江文化也已经能够成为那曲多声部合唱中的一个声部了。春秋时期的范蠡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个洞明世事的经济学家。而王充,则以他的《论衡》震动了汉末的京兆。

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两宋时期的两次从北到南的人口大迁徙,以及吴越钱氏保境安民,是浙江文化后来得以繁茂的关键。其间的“安史之乱”,也是北南文化彼消此长的关节点。自此,浙江这块美丽的土地开始得到大规模和深层次的开发,优美的山水给了艺术家、诗人,乃至高士高僧无尽的灵感。浙江人才迭出,各展其技,已然引起全国的注意。艺术家王羲之、王献之、曹不兴、智永、虞世南、褚遂良、燕文贵,文学家谢灵运、沈约、骆宾王、孟郊、寒山、拾得、罗隐、周邦彦,宗教界的智■、杜光庭,科技界的沈括、毕昇、朱肱,都是对中国文化卓有贡献的人物。

南宋政权定都杭州后,浙江文化旋即在中国文化的舞台中心进行了令人崇敬的表演。这一表演一直延续到了清代。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后半期,浙江素领风骚,对中国文化贡献卓著:在思想学术领域,涌现出永康学派陈亮、永嘉学派叶适等重事功、重现实的思想巨擘,他们的主张在今天仍然成为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王阳明的心学独树一帜,引领了明代思想解放的滔滔洪流;黄宗羲对政治社会的深刻反思,击中了传统中国的根本弊病。而黄氏与章学诚,则为中国史学的重镇。文学领域,则有陆游、朱彝尊等大诗人,更有高明、徐渭、李渔、袁枚等与市民阶层有深刻联系、能道时代之先声者,亦有刘基、宋濂、于谦、龚自珍等在政治领域大有建树且文学亦可观者。艺术大师也极多,如马远、夏圭、赵孟頫、黄公望、吴镇、王蒙、陈洪绶等不仅为一代名家,亦可为后世垂范。诸多的藏书家、刻书家和文献大家如范钦、严可均等为文化之邦增添了更为浓郁的文化气氛。在与海外文化的交流沟通上,浙江也处于领先地位:陈元赘、朱舜水为中国文化远流日本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李之藻、杨廷筠、李善兰等则师法西方科技,开中国文化近代化之先声。

西风东渐,古老的中华从沿海泛起新浪,这一次在文化史上几可媲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使浙江有幸再一次位居中国的发展前沿,浙江文化在20世纪再次放射出异彩。转型期的文化大师,浙江有了王国维、章太炎、蔡元培。而鲁迅更以其超凡的艺术感受力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巨人。举凡文学、艺术、教育、出版、学术、新闻,浙江无不人才济济,傲视全国,如茅盾、夏衍、郁达夫、吴昌硕、潘天寿、夏丐尊、张元济、胡愈之、钱玄同、陈望道、邵飘萍、曹聚仁等等,皆可谓自成一家的文化巨擘。在新兴的科学技术界,浙江亦出类拔萃,有竺可桢、金宝善、姜立夫、严济慈、童第周、赵忠尧等著名科学家。20世纪已经逝去,但我们完全可以期望浙江的文化在新千年发扬光大,再放异彩。因为时代需要,因为中国需要,我们更希望因为世界需要!

我们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学术机构,一方面以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另一方面也要秉承浙江文化的传统优势,总结浙江文化发展的宝贵经验,为文化的创新发展竭尽绵薄之力。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下,我们毅然启动《浙江文化名人传记》系列丛书一百部这个我院建院以来最大的科研项目。通过为浙江文化名人立传,既可借以反映浙江文化发展的总体面貌,也有利于今人见贤思齐,努力进取。目前丛书第一批已经面世,我们一定团结各方力量,坚持学术标准,争取近年内完成这个浩大的学术工程。

本丛书共为一百部,其中古代五十部,20世纪五十部。本丛书中之文化名人,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准则选取:(1)生在浙江,或其主要文化成就在浙江完成者;(2)卒年在2000年底前者;(3)在某一文化领域作出巨大贡献,在全国有重大影响者。另外,丧失民族气节者不入选,个别资料奇缺者亦暂不入选。其中选目,若有不甚恰当者,希社会各界批评指正。

本丛书从创意始,就得到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财政厅的正确指导和真诚帮助,得到了诸多学术界前辈的支持,得到了各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更值得一提的是得到了众多文化名人的亲属及有关人士的无私协助。在此良好氛围下,我们唯有在今后几年焚膏继晷,埋头苦干,将这项工作尽可能做好,庶几不负社会之公望!

是为序。

万斌

2003年春于杭州

后记

关于这部小书,有几点想说明:

1.一部传记应该体现传主的精神风貌。我写《扫雪斋主人——钱玄同传》,主观上是想能够写出钱玄同先生的文化与学术思想及其变迁,写出钱玄同先生的人格。所以书中引录了钱先生的一些论文、随笔和书信的片段。因为我觉得,这些片段很重要,是现代中国一位有影响的学术大师和文化思想家的或深刻或独到的见解(有些或许过于偏激)。这是现代中国文化与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份重要的个案,不引录不足以反映钱先生的价值。

2.我以为,人物传记不是小说,不该虚构,即使是细节,能不虚构,尽量不要虚构。这部《扫雪斋主人——钱玄同传》,我有把握地说:无一字无来历。无论是有关钱玄同先生的故事,无论是情节还是细节,皆有所本。如果碰到的史料,几种记载互有出入,则略作考辨。

3.根据体例,我在书中主要做的工作是勾勒和描述事实,不在书中直接发表我个人的评价,如有评价,均引前辈学者等的意见。当然,这些评论大部分都是我认为洽切的。

4.这部传记,基本是按编年史的次序来写,有时为了照顾写作和阅读的方便,有些内容则集中到一个章节,譬如关于钱玄同先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等;有些内容则提前说了,有些内容推后说了。

5.这部传记的写作,得益于下列几部书:刘思源等先生编选的六卷本《钱玄同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至2000年8月出版),曹述敬先生著《钱玄同年谱》(齐鲁书社1986年8月出版),黎锦熙先生著《钱玄同先生传》(载《钱玄同年谱》)。

黎锦熙先生《钱玄同先生传》计3万多字,虽然周作人曾说过“实在却只讲的是国语运动,不小心的看去会得弄不清这是黎传附钱呢,还是钱传附黎”这样的话,但黎先生是钱先生的至交,传里记录了黎先生亲见亲闻亲历的许多史料,这到底还是黎先生的这部传记的优势,是其他人的书或文所不可替代的。

曹述敬先生是文字音韵学专家,曾担任过黎锦熙先生的学术助手,主编过《音韵学辞典》,还编过《钱玄同音学论著选辑》一书。他也是我的老师,我念大学时,他给我们班讲过一个学期的古代汉语课,那时,他还在帮学校出版社做一些编辑工作。他的这部年谱计9万多字,细密而完整,给我们写钱先生的传,或做钱先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结实的基础。这部年谱里稍有几条疏漏,譬如书中说“《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原文曾发表在《新青年》七卷三期……”,这恐怕有误,1922年作的《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和1920年作的《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讨论的虽是一个主题,但确是两篇文章,刊于《新青年》七卷三期的是1920年作的这一篇,至于《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则发表于1923年《国语周刊》第l卷“汉字改革专号”。当然,这仅仅是曹先生著的这部年谱的“一眚”,不足以掩其“大德”。

刘思源等先生编的《钱玄同文集》总计150多万字,给我们准备了较好的文本。为我们阅读钱先生的著述,提供了方便。稍感可惜的是,这部六卷本的文集,编校有点儿粗疏。如能重印,诚恳地希望能再校对一过。

其他的一些书或文,譬如周作人《知堂回想录》、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顾颉刚《我与古史辨》、顾学颉《师友录》、魏建功《回忆敬爱的老师钱玄同先生》、徐炳昶《我所认识的钱玄同先生》、秉雄等《回忆我们的父亲——钱玄同》、朱玉麒《留学师大第一人》等等,都使我获益匪浅,这些均已随文注明,不赘。

6.钱玄同先生1905年11月以后,开始写日记,我见过一点点,虽然有些可能不太合时宜,但确是重要的思想个案的资料,但愿有心人尽早整理完毕,出版社也能早日排印刊行。

7.在写这本传记时,我觉得有几个题目,假以时日,也许可以写成专文,譬如“钱玄同与吴越文化”、“钱玄同与《新青年》同人的思想的异同”(这是专长于中国现代思想史和中国现代化问题的高力克先生给我出的一个题目)、“钱玄同与中国无政府派的文化思想”、“钱玄同的编辑实践”、“钱玄同的教育教学工作”等等。高力克先生曾在香港《二十一世纪》1997年8月号上发表《(新青年)与两种自由主义传统》,文中没有关于钱玄同的论述,如果“按图索骥”的话,钱玄同该归人哪一类呢?也许这也是可以做成专文来讨论的。

8.钱玄同在汉语文字学上的贡献,应该放到学术史的大河里来看待。譬如钱玄同的《古音无邪纽证》,是有新意的,可是根据孟蓬生先生的统计,在古音里,定纽字有316个,是字数最多的一个舌音,如果邪纽也再归入定纽,是不是合适呢?把钱玄同的汉语文字学研究放到汉语学术史的大河里来看,那么,他的具体的得和失也都会比较容易地讲清楚了。这也是一个可以做成专文的题目。

熊彼特是一位穷其一生追求理论的经济学大师。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我的人生哲学:政策信条和工作方式》一文里讲过一个故事:1949年,熊彼特去世之前在一次会议上就商业周期作证时说:如果不得不在精通数字和统计与精通经济史之间做出选择,他会选择经济史。熊彼特的话讲得真好。从历史中可以见出今天问题的一些线索。历史也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广阔的视野,一个宏大的问题框架,一种大智慧。这也许是为什么我对历史抱有兴趣的一个原因。

我的大学同窗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王丕承先生(此时他正受公派在韩国三星集团工作一年)、《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编辑李虹女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系主任伍方斐教授(他们3人已分别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在职读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学位),我们一直以来书信或电子邮件往返,他们给我启示良多。我在杭州的一位朋友,博学多思,学有专长,只要觉得有兴趣,不管是文是史是哲是政是经,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问题,都会去思考和阅读相关图书,他的著作,他在平时的谈话,也给了我很多教益。湖州市方志办主任余方德研究员熟谙乡邦文献,不辞辛劳,为我查找资料。对以上诸位女士先生,我是应当表达谢意的。

岁月不居,从1993年写作我的第一部小书,到现在,一晃,近10年过去了。我的孩子缘缘小朋友,也已经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我衷心地祝福缘缘小朋友幸福健康,学业有成。在这里,我也由衷地祝福给了我很多帮助的我的太太卢京英女士幸福美丽,事业有成。

钱玄同先生是我素所尊敬的前辈。他是不居所成、勇于开新的汉语言文字学大师,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关心世道人心、国计民生的思想文化家,热心于报刊编辑工作的文化活动家……有机会写作钱先生的传记,是我的一份荣幸。这部小书写成时,我想起陆机《文赋》里的话:“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恳请诸君有以教我。

周维强

2003年春天,杭州西溪河畔文锦苑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扫雪斋主人(钱玄同传)/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维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25952
开本 32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9
出版时间 2003-11-01
首版时间 2003-11-01
印刷时间 200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
丛书名
印张 10.8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