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智慧的痛苦/百家讲坛
内容
编辑推荐

何光沪:存在是哲学中最古老的一个概念,甚至是个最核心的概念;钱逊: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很重要的基础是在修生;王一川:一个特定时代的文化应该是多元的,不应该是一元的;颜世安:老子提出的这个道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自然之道;袁正光:科学从理性的角度创立了人文观念,并把人文观念渗透到人类的灵魂之中;张祥龙:“孝”这个字形就反映出了“孝”的含义,它好像是一个子辈扶着一个老人的样子;张志伟:智慧与知识的区别在于它标志的是一种至高无上、永恒无限的理想境界;郑家栋:传统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东西,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潜移默化积累起来的生活方式……本书为“百家讲坛”丛书中的一本,选录了多位专家学者对哲学思想的感悟文章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品味文章。阅读本书,汲取知识精华,领略大师风采!

内容推荐

《百家讲坛》系列丛书是中央电视台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合力打造的人文精神家园:知性、诗情、画意、人文趣味。它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表达方式;一种与美无止境的精神生活方式;一种人文学人共有的生活方式。该丛书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目标,以“聚集知识精英,共享教育资源,传播现代文化,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为其理念。本书为“百家讲坛”丛书中的一本,选录了张祥龙、王岳川、张志伟、叶舒宪等学者专家关于人生智慧与中国文化的探讨言论。该书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不乏创新的学术思想,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图书。

目录

孝的艰难与动人 张祥龙

中国南北差异 胡兆量

儒学与人生 钱逊

老子的自然之道 颜世安

传统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郑家栋

古代文明的演进与儒家思想的根源 陈来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袁正光

存在与人生 何光沪

智慧的痛苦 张志伟

现代性与中国文化发展方向 王岳川

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 王一川

文化与经济 胡兆量

人类学与文化寻根 叶舒宪

试读章节

《庄子》里边的很多故事,讲人在自然状态下的生命的境界。例如《齐物论》一开始,讲一个人,坐在那儿,他的学生站在旁边,这个人简直就像一段枯木头一样,他的学生说这个人怎么能变成像枯木头一样?原来这个人已经人定了,像灵魂出窍一样,他在听一个东西。他问这个学生,你听说过人籁,你听说过地籁,但你听说过天籁没有?那个学生不理解什么叫天籁。天籁后来已经成了我们语言里面的一个词了。我们一讲天籁,好像是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启示。庄子讲的天籁就是,大风吹起来,吹到山上,吹到树上,吹到石头上,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音响,这么杂乱无章的声音,最后组合起来,居然能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而这个背后并没有一个指使者。因此自然真是了不起。这一类的例子在《庄子》里边很多。这个就是从老子开始的,通过自然的原则指引人生思想的深入阐发。

他还举一个例子说,一个工匠做乐器做得特别好,好到简直像天神做的一样。人家问他,是怎么做的。他说没有什么诀窍,只是在做这个东西的时候,要完全忘掉一切,做成这件事情是最后的结果。做一件事情,这件事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它给我带来的是荣誉还是羞辱,全要忘掉。

所以庄子不是讲“为我”,而是讲“忘我”。那个坐在那儿听天籁的人,是“忘我”,这个做乐器的人,也是“忘我”。“忘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忘掉人在社会生活里面的角色的种种限制,沉浸在本来的自然中。做一个乐器,就是做乐器。说人把心态调整到这个时候,不讲技术的东西,不讲技巧的东西,而讲心态。我们有时候做东西做不好,做一件事情做不好,做学问也好,发明创造也好,到比较艰深的时候,阻碍你的往往不是智力,不是你的学术修养,而是对种种功利的考虑。这种考虑很伤害人。庄子的意思就是按自然的原则,人的自然潜能才能够发挥出来。所以应当按自然的原则来生活,而不是仅仅世俗地过日常的小日子。

《淮南子》里有一个故事,说庄子有一次在钓鱼,他已经钓到一桶鱼了,惠施已经做了官,很威风地带了一个车队来看他,他自己坐了一辆车,后面还有一个车队。庄子看到这个老朋友带了一个车队来以后,也不跟惠施说话,拿了一条鱼就走,然后把所有其他的鱼全倒到水里去。他只拿一条鱼,实际上首先是对惠施坐十几辆车的一个讽刺。人在文化习俗里边养成的人和世界关系是一个占有的心态,并不是说我占有了就要用,还要在占有里边对比,一个人怎么成功,怎么得意,他占有的越多越好。庄子对占有批评得很厉害。人怎么才能自由呢?他觉得要从这种心态中退出,庄子对占有的否定是贯穿始终的。没有这一层,就不能理解他的自由,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他的修身和儒家的修身不一样的,他最后表现出来的是率真,有真性情。

真正的老庄,从老子开始,由庄子阐发出来的这种自然的生活,是要调动生命的潜能,是对自然本身的活力的信任。所以自然之道的最重要的灵魂,就是对自然本身的活力的信任,对自然的潜能的信任。追随自然之道就是要打破社会生活的障碍,打破社会习俗、文化规范的条条框框,让潜能发挥出来。这大概就是自然之道的一些主要精神在政治、在人生这些问题上的表现。

         P43-P44

序言

2001年7月9日,午间时分,当普通大学的学生们收拾好书包走出课堂的时候,一所特殊的、开放的“大学”悄然开学了。

说其特殊是指——

“海内外名家名师主讲,涵盖科学人文社会内容”是它的办学方针;

“聚集知识精英,共享教育资源,传播现代文化,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是它的办学理念;

“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是它的追求;

“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是它的办学目标。

论其开放是说——

免试免考;

不限年龄、身份;

“热爱知识”是入学的惟一要求。

这是哪所“大学”?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在哪儿?

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

高度发达的电视技术给了人类一条捷径,让我们能与知识产生如此密切的接触!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白春礼、厉以宁、冯骥才、龙应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光与影搭建的讲台上传递着人类的精神.这精神是文明繁衍的动力,是人类生存的根基。

让知识可感,让思想可触,让全球的好学之士在光与影的圣殿上与我们感同身受——拥有知识确实是一种幸福。

在一千多个日出日落之后,《百家讲坛》最大的收获是七百多盘沉甸甸的磁带。七百个四十五分钟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应该算一段不短的时长,特别是当这段时长记录了人类思想精髓的时候。

怎样将人类的这些思想精髓发扬光大呢?

我们想到了出版,这是一种既可供收藏又便于研读的方式。

承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我们精选了五百堂课的内容制成了光盘,分系列结集出版;同时出版近三十本相关的图书,以满足热爱知识的人们不同的求知需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此“大动作”称为2004年的“壮举”,对于他们的辛苦付出理应深表谢意。

观众和读者朋友,让我们在知识的传承中握手吧!

              丛书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智慧的痛苦/百家讲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学来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061191
开本 16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04-11-01
首版时间 2004-11-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5
出版地 北京
228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9: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