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描写四川偏僻山村葫芦坝农民许茂一家的命运遭遇,回顾了合作化以来农村生活的曲折,反映了“文革”后期群众与“四人帮”的较量。

1975年“四届人大”召开,邓小平同志主持工作,各条战线传来了整顿的喜讯……

内容推荐

原县委宣传部长颜少春来到葫芦坝住在许茂家。许茂是土改积极分子、合作化时的作业组长,但长期“左”的政策使他变得孤僻自私,在集市上他竟压价买下别人用来付药钱的食油,再高价售给他人。连大女儿病逝,他也因大女婿金东水刚挨了整伯受牵连就不闻不问。但他勤劳善良的本性并没有改变,工作组来后生活有了转机,他就逐渐清醒了起来,并满怀深情地接纳了金东水一家。

他的四女儿许秀云性格温和又坚韧不拔,是富有传统美德的劳动妇女。她受尽了郑百如的欺凌折磨,又遭他遗弃,但她仍顽强地追求理想的生活,她拒绝家人的安排,决心和她所同情和敬重的金东水生活在一起。当听到别人另为金东水作媒时,她痛苦得投河自尽。最终他俩成了眷属,她担负起抚养大姐遗孤的责任。

金东水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基层干部,在郑百如不断打击陷害下,他中年丧妻,住房被焚,只得拖儿带女蛰居在小小的提水站里。但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丝毫没有动摇,他为勤恳忠厚、委屈应付的大队长龙庆排忧解难,为葫芦坝设计了近期和远景的规划。生活正出现转机,工作组却又被撤了回去,颜少春说:“不过,我们还会回来的!”

目录

出版说明

第一章 雾茫茫

第二章 未圆的月亮

第三章 初访

第四章 不眠之夜

第五章 连云场上

第六章 田园诗

第七章 雨潇潇

第八章 寂寞

第九章 夜深沉

试读章节

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

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站在桥板上,风格外大些,他们使劲儿跺着脚,笑骂着最后跑来的一个睡懒觉的同学,然后就嘻嘻哈哈走过小桥去。随后,几个挑着菜篮赶早场的社员出现在小桥上,篮子里满满地装着时鲜的蔬菜:莴笋、萝卜、卷心菜、芹菜,还有香葱、蒜苗儿,他们是到桥那边的连云场,甚至更远的太平镇的早市上去。

晨曦姗姗来迟,星星不肯离去。然而,乳白色的蒸气已从河面上冉冉升起来。这环绕着葫芦坝的柳溪河啊,不知哪儿来的这么多缥缈透明的白纱!霎时里,就组成了一笼巨大的白帐子,把个方圆十里的葫芦坝给严严实实地罩了起来。这,就是沱江流域的河谷地带有名的大雾了。

在这漫天的雾霭中,几个提着鸳篼拣野粪的老汉出现在铺了霜花的田埂上和草垛旁,他们的眉毛胡子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不一会儿,男女社员们,各自关好院子门,走向田野。生产队平凡的日常的劳动就这样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农事活动井井有条,像一曲协调的交响乐一样演奏起来。这种音乐是优美的,和谐的,一点也不单调乏味。

妇女们凑在一起儿做活路,没有不说话的,葫芦坝上的新闻总是最先从她们干活的地里传出来。这一天——也就是一九七五年冬季的这个茫茫迷雾的早晨,在坝子南端靠近梨树坪的油菜地里,她们先是漫无边际地谈着关于孩子尿床这样一个令人烦恼的老题目;不一会儿,雾霭中不知是哪一个女人“哎”了一声,说道:

“真是,山不留人水留人哪!……你们听说了没有啊?许四姑娘决定不走了。正在这节骨眼上呀!”

她的消息,可以说是当天的特大新闻了。闹喳喳的妇女们一下子不开腔了,大家都愣愣地互相对望一眼,似乎那个“许四姑娘”走与不走的问题是一件什么大事一样。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脑子反应最快的几个女人开始发表评论:

“为啥子嘛,跟自己那个离了婚的男人在一个大队住着,每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多难堪呀!何苦呢?”

“葫芦坝这块背时的地方,她还留恋个啥子?……走得远远的,也免得触景伤情口山!”

“说的是!她手上又没有娃儿,未必就守一辈子寡么?常言说得好:寡酒难吃,寡妇难当呢。”

“呸!你这完全是‘封建思想’!”

“咋个是‘封建’喃?你……”

“好啦,好啦,莫争输赢了。管人家闲事干啥子?各人心头有个打米碗。走也好,不走也好,依我看呀,未必没得男人,就不过活了?”

“啧啧,嘴皮子硬!你自己试试看!”

人多嘴多,说啥的都有。自由发言的讨论会在深入下去。有的说,四姑娘许秀云生来性情温厚,心肠又软,准是在等待着郑百如回心转意,来个“破镜重圆”。但这个判断马上有人给推翻了,说是郑百如的老姐儿郑百香已经透露过:她那个正走红运的老弟已在二十里外的严家坝“对上了一个象”,严家坝那位老姑娘可比“这个”漂亮得多。又有的人猜测说,许秀云一定不会在娘家久住,早迟都是要走的,原因是许茂老汉脾气古怪,老头子原是不赞成四姑娘跟郑百如离婚的,眼下四姑娘暂时不走,一定是因为对她三姐给她介绍的那个男人不满意。……消息灵通的人们马上提出担心:要真是这样,可就麻烦了!——因为半月后,许茂老汉的生日,人家“那个”就要来赶礼,商量结婚的事。“新客上门,是开玩笑的么?麻烦!看他们拿来咋个办?”

从梨树坪那边的猪场外面,有一个女人长声呼唤着:“猪儿溜——溜、溜、溜……”走过来了。

地里的妇女们听见声音便有人提议:“三辣子过来了,问问她究竟是真是假啊!”

“猪儿溜——溜、溜、溜……”一个高大结实的中年妇女一阵风似的从大雾中走了出来,她边走边问:“喂,你们看见小猪儿跑过来没有啊?”

“没有看见猪儿。三姐,过来一下,我们问你个事儿嘛。”

“老娘这阵不得空呢!猪儿溜——”

“许秋云,站一下嘛,问你正经事呢!……别着急,等会儿我们大家帮你找猪儿。”

三姑娘许秋云站住,侧过脸对着地里的妇女们,笑骂着:“理骚婆!你们一天到晚嘴不空!”

“又骂人!……呃,听说你那个四妹子又不走啦?”

“放屁!哪个嚼牙巴乱说的?”三姑娘脸色一沉。

“怎么,你还不晓得呀?”P1-3

序言

一九八一年春,茅盾先生遗嘱将自己的二十五万元稿费捐献给中国作家协会,作为基金,设立一个长篇小说奖,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为茅盾文学奖的缘起。其后二十多年中,这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项一直备受关注,影响甚巨。

迄今,茅盾文学奖已历五届,二十二部长篇小说获奖(另有两部作品获荣誉奖)。我社自一九九八年春出版“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先后收入在我社出版并获奖的十一部作品。其后不断有作者、读者及有关人士表示,希望看到整体推出的茅盾文学奖全部获奖作品;认为完整地体现中国当代文学最高奖项的成果,是必要而有益的。在作者、作者亲属和有关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终于问世。

此次编辑出版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对所有作品进行了文字校勘;一些以部分卷册获奖的多卷本作品,此次将整部作品收入。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04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克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49349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4-05-01
首版时间 2004-05-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8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