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人物日记/文化生活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查尔斯·普特尔是个公司小职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却也过得心满意足:在郊区安了新家;老板对他很照顾;妻子也与他情投意合;还有两个关系“老不赖”的街坊朋友。踌躇满志之下老普开始写日记,当然就是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太阳底下无新事。偶尔有机会参加一个上等人的聚会,虽弄得鸡飞狗跳,洋相出异,可老普也并不以为意,他生活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体面的绅士,当然他最终达到了,努力没有白费。

自从日记出版后,老普成了英国的名人,他的名字pooter进入了日常英语,还派生了pooterish一词,用来指某一类在郊区生活的古板守旧的中产人士;该日记也被认为是一部维多利亚全盛期郊区生活的“编年史”。当然,老普是被虚构出来的一个“典型”,他的刻板老套、乏味虚荣、容易满足、没有幽默感等,既让人发笑,也令人同情。英国讽刺艺术的精妙于此中毕现。钱锺书先生将此书“叹为奇作”,“惊其设想之巧”,认为“世间真实情事皆不能出其范围”。

内容推荐

小说的主人公普特尔先生在一家伦敦公司兢兢业业服务多年,终于在年届知天命之时搬进市郊良好地段一处有六室外加早餐间(“还不算地下室”)的小楼“劳瑞屋”。虽然是所老房子,又在铁路近旁,他和他“亲爱的妻子卡丽”已是心满意足。对于老普,此番搬迁是人生中更上层楼的新开端,于是他踌躇满志地开始写日志,记下了那些居家度日、柴米油盐的事儿。

《小人物日记》讲述的实实在在是正经人普特尔的幸福生活。小市民家常的微末细节让很多人感到亲切。与中国工人贫嘴张大民相比,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下层中产者老普的日子在物质上远远更丰足。但是攀附“绅士”的势利心态却反衬出他生活的局促、黯淡和难堪。对老普的贴切而尖刻的讥讽英国味儿十足,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一个社会群体的有一定深度的自省和自嘲。这在当下五花八门的中国文字中倒似乎不太多见。

目录

关于《小人物日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尾声

附录 格罗史密斯兄弟与《小人物日记》

试读章节

四月九日。早上一开始就不顺。我们决定不再与其打交道的那个屠户上门,无理之极地谩骂我。他一开始就侮辱我,说他不想做我的生意。我只是说:“那你干吗搞这么大阵仗?”他用最大的嗓门喊着,让邻居都能听见:“呸!去你的。哼!你这种家底的‘玩意儿’,我能买下几十个!”

我关上门,正告诉卡丽她得明白那丢人的一幕完全该怨她,又传来了猛踢门的声音,能把门板踢破。还是那个恶棍屠户,他说刮泥板把他的脚弄破了,马上要去告我。去市里时,我去了五金商法默森的铺里一趟,交代他把刮泥板拆掉,也把门铃修一下,我觉得这种小事根本不值得麻烦房东。

又累又操心地回到家里。普特利先生——他是油漆匠兼装饰工,以前送来过一张名片——说他找不到能配上楼梯原来漆色的油漆,因为里面有印度深红。他说他为了找到适配的油漆,花了半天时间去了一间又一间仓库找。他建议应该让他把楼梯全油漆一遍,只会多花一点点钱。要是让他去想法找适配的颜色,就会事倍功半。能把活干漂亮,他和我们都会更满意。我同意了,可觉得是我耳朵根软。种了些芥菜、水芹和小萝卜,九点钟上床睡觉。

四月十日。法默森亲自来弄刮泥板。他看上去是个很有礼貌的人。他说像这种小活,他一般不亲自干,不过为了我,他会的。我谢了他,然后就去了市里。有几个年轻的职员迟到得不像话。我告诉他们中的三位说如果这事传到负责人波卡普的耳朵里,他们可能得丢饭碗。

皮特,一个十七岁的毛孩子,来我们公司只有六礼拜,竟然跟我说“悠着点儿!”我告诉他我荣幸地在公司里已经干了二十年,他听了傲慢地回答说我“看上去就是”。我愤怒地瞪了他一眼说:“我要求你对我尊重点儿,先生。”他回答说:“行啊,继续要求吧。”我不会再跟他辩,跟这种人没法辩。晚上,戈英来串门,又一次老调重弹地抱怨油漆味。戈英有时候很招人烦,说话有时不注意,卡丽有次很得体地提醒戈英她还在场呢。

四月十一日。芥菜、水芹和小萝卜还没出芽。今天是恼人的一天。我错过了八点四十五的公共马车,是因为跟杂货铺的伙计说话,他无礼地把篮子拎到了门厅的入口处,把他脏靴子的脚印留在刚打扫过的门口台阶上,这是第二回了。他说他用指关节敲侧门敲了一刻钟。我知道我们的佣人萨拉听不到,因为她在楼上收拾卧室,就问那个伙计他干吗不拉铃?他回答说他的确拉了铃,可是拉柄在他手里断掉了。

我上班晚了半个钟头,以前从来没那样过。最近职员的出勤很不正常,我们的负责人波卡普先生不幸挑这天早上突击检查。有人给其他人透了风,结果我是公司里最后到的。高级职员之一的巴克灵先生是个好心人,因为他出面,才没让我下不来台。我经过皮特那张办公桌时,听到他对他的邻桌说:“有些主管来晚得真丢人!”当然,这是说给我听的。听到这句话我没吭声,只是瞪了他一眼,不幸的是,结果让这两个职员笑了起来。后来想到如果我装作根本没听到他说话,会更有尊严。卡明斯晚上来串门,我们玩了多米诺骨牌。

四月十二日。芥菜、水芹和小萝卜还是没发芽。让法默森修刮泥板,可是我到家时,看到三个人在干活。我问那是什么意思,法默森说在新钻一个眼时,钻穿了煤气管。他说煤气管布到那里荒唐得不得了,那样干的人显然根本不在行。考虑到我得花的钱,我觉得他的解释根本安慰不了人。

晚上,用过茶点后,戈英来串门,我们在早餐间里一起抽了一阵子烟。之后卡丽也过来,可是没待多久,她说烟雾让她受不了。我也觉得受不了,因为戈英给了我一支他所称的绿雪茄,是他的朋友舒迈克刚从美国带来的。雪茄的样子不绿,可是我想我肯定脸色发绿,因为我吸了一半多一点时,不得不借口去让萨拉拿酒杯而溜开了。

我在院子里顺着边上走了三四趟,觉得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回来时,戈英看到我没吸烟,就又给我一根雪茄,我礼貌地谢绝了。戈英开始像平常那样闻气味,我早知道他要说什么,就说:“你不是又要抱怨油漆味吧?”他说:“不,这次不了。可是我告诉你,我分明闻到了干腐味。”我并不经常说俏皮话,但这次我回答说:“你自己就说了不少干腐的话啊。”我忍不住对此哈哈大笑,卡丽说她把两肋都笑得很疼。我以前从来没能让自己的话逗得这样厉害,夜里居然醒了两次,笑得把床都弄响了。

四月十三日。惊人的巧合:卡丽叫一个女的来家里给我们客厅的椅子和沙发做几个印花棉布罩,免得家具上的绿色平布褪色。我看到那个女的,认出她就是几年前给我在克拉珀姆的老姑妈做事的那位。这只是说明了这个世界是多么小啊。

四月十四日。今天上午在书摊上花五便士买了本特别棒的小书,品相很好,关于园艺的,我整个下午都在院子里研究。我找来一些半耐寒的一年生植物的种子种下,想像着会长成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的地界。我想到一句俏皮话,就喊卡丽。卡丽好像很不耐烦地出来。我说:“我刚刚发现我们有幢公寓。”她说:“你什么意思?”我说:“你看房客呀。”卡丽说:“你喊我就为这件事?”我说:“以往你每次听到我的俏皮话都会笑。”卡丽说:“没错——换个时间,可不是在屋里忙的时候。”楼梯看着很不错。戈英来串门,他说楼梯看上去挺好,但是让扶栏看上去挺不好,建议我把扶栏也刷层油漆,卡丽也很赞成。我去找普特利,幸好他不在,我就有了让扶栏随其自然的好借口。顺便说一句,这话说得很好玩。

四月十五日,礼拜日。三点钟时,卡明斯和戈英来,要我去汉姆斯泰德和芬奇利好好地散散步,他们还带来一位名叫斯蒂尔布鲁克的朋友。我们一起边走边聊,除了斯蒂尔布鲁克,他总是拖在我们后面几码远,盯着地下,一边用手杖抽打着草。

P13-16

序言

《小人物日记》(DiaryofNobody,1891)托名是小职员查尔斯·普特尔的日记,实为虚构作品,作者是乔治·格罗史密斯(GeorgeGrossmith,1848-1912)和他的弟弟威登(WeedonGrossmith,1852-1919)。后者还为该书画了生动有趣的插图。先是在幽默杂志《潘趣》(Punch)连载,后来才结集成书。问世百余年,普特尔的名字Pooter进入了日常英语,用来指称某一类在郊区生活的古板守旧的中产人士,还派生出Pooterish一词。这本书虽然在正统文学史中地位不太显要,却是雅俗共赏,很受欢迎,直到现在影响绵绵未绝。《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牛津出版社近时推出的《英美文化词典》里都有相关的词条。

我国著名学者钱锺书先生对此书也是偏爱有加。不久前出版的《钱锺书手稿集》中有一段相关的文字。那是《手稿》卷一“容安馆札记”的百九二条。其中说道:

余一九三六年夏游巴黎,行箧未携英文小说,偶于旧书肆(此处原有“得”字,涂去)DiaryofNobody,姑购归阅之,叹为奇作,绛亦有同好。一九四0年此书收入“Everyman'sLibrary”,而V.S.Pritchett复作文张之(见InMyGoodBooks,pp.87ff),知者稍多矣。[JohnBetjeman谓T.S.Eliot亦喜此书(T.S.Eliot:ASymposium,compiledbyR.March&Tambimuttu,p.92)。)近日圆女方取读,因复披寻,益惊设想之巧,世间真实情事皆不能出其范围……

这条札记半是回忆购书读书的经过,半是联想和议论。谈及艾略特“亦喜此书”的态度以及某些细节与《龚古尔日记》的类似之处时,相关引文的出处和页码一一在案。由此得知钱先生一家人对这本不很出名的小书的喜爱超乎寻常,将它“叹为奇作”。

小说的主人公普特尔先生在一家伦敦公司兢兢业业服务多年,终于在年届知天命之时搬进市郊良好地段一处有六室外加早餐间(“还不算地下室”)的小楼“劳瑞屋”。虽然是所老房子,又在铁路近旁,他和他“亲爱的妻子卡丽”已是心满意足。对于老普,此番搬迁是人生中更上层楼的新开端,于是他踌躇满志地开始写日志,记下了那些居家度日、柴米油盐的事儿。

《小人物日记》讲述的实实在在是正经人普特尔的幸福生活。小市民家常的微末细节让很多人感到亲切。与中国工人贫嘴张大民相比,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下层中产者老普的日子在物质上远远更丰足。但是攀附“绅士”的势利心态却反衬出他生活的局促、黯淡和难堪。对老普的贴切而尖刻的讥讽英国味儿十足,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一个社会群体的有一定深度的自省和自嘲。这在当下五花八门的中国文字中倒似乎不太多见。

从互联网上得知,《小人物日记》仍在出版,新书二十美元一本。读者随着作者站在高处看老普之流表演,自觉远胜他们一筹心下很是欣喜,又不时在他们身上认出自己的影子不免有点怵惕;得到不少消遣愉悦,不经意间也得了小小的教化,一代一代,仍没看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人物日记/文化生活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乔治·格罗史密斯等著//孙仲旭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2097
开本 32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1
14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