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狗日子猫时间/贝贝特旅行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某个深夜,泡一杯清茶,一杯咖啡,或是一杯淡淡的果酒,然后捧一本喜爱的书,坐在灯下细细地读。可以有一些略微伤感的音乐,在空气中飘荡着没有着落的爱情,你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而它却永远不会打扰你。

“如果一个人对伦敦都会厌倦,那一定是对生命厌倦了。”这里高度成熟、世故的文明,永远提供最先进、繁复、变化的风景给对世界好奇的旅人看。自云个性像安静的猫也像好奇的狗的韩良露,旅居伦敦五年,希望这本旅札能传达出一种既沉静又好动的生活的趣味及感受。“当伦敦难得的阳光在对门的屋角上嬉闹,当隔邻西班牙糕饼店炸起糖油条的味遭飘到窗前,当街角那个吹萨克斯风的音乐家又吹起那首《夏日的光》,我体内的好奇的狗又会蠢蠢欲动起来。”

目录

自序:安静的猫和好奇的狗在伦敦过日子

Part 1 伦敦落脚

租屋记

搬新家

街道的名字

下午茶交谊时光

安娜的圣诞大餐

在伦敦买房子

做个贝斯华特居民

Part 2 城市晃荡

诺丁山丘的故事

在切尔西和肯辛顿村庄漫步

要去公园散步吗?

书痴的天堂

购物者的天堂

在伦敦看戏

老电影院

免费的公立博物馆

野餐的日子

主题徒步之旅

到庄园旅馆过夜

搭乘“运河船旅馆”

Part 3 文化观察

爱读报的伦敦人

生活休止符——天七杯茶

理想的酒馆

庭园的桃花源

黛安娜神话

皇室观光产业

人类大家庭

由“阶级”决定生活

伦敦人的口音

伦敦的“外国人”区

同志共和国

神秘主义学的圣地

Part 4 玩乐伦敦

酒馆风情

何处“下午茶”?

咖啡屋风景

“英国菜”巡礼

伦敦的“便宜吃”

形形色色的异国餐馆

世界美食杂货店

试读章节

租屋记

我们抵达伦敦时是8月中旬,本来以为还可以享受一番夏日温暖的阳光,谁知道秋天的脚步竟然已经比我们早一步来到了。随身行李中大多是夏装,只好赶紧上街买Burberry风衣,就当成给自己将要在伦敦展开新生活的礼物了。

伦敦于我们并非陌生的城市,早年游欧洲时早已三番两次游过此地,当时并未想到日后会决定来此旅居,而且一待就近五年,而这五年的岁月,日后也成为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

外子全斌的硕士学位是在美国密歇根州读的,他一直很怕为了读书要再回去过那种半年天寒地冻的日子,因此,在我们结束长达八年的电视制作生涯,他考虑出国念博士时,想的都是美国温暖的西岸大学;而我又希望在大城市,因此实在没有多少学校可供选择,于是我建议加上伦敦大学。但当时我们都不以为我们会真的来伦敦,毕竟他的父母定居在洛杉矶,去美国好像是比较理所当然的事。

在申请入学的同时,我们先展开了一年的世界之旅,遍经欧、亚、非、美、澳五大洲,旅途中间还待在伦敦两周,在那次旅程中,我心中其实已经定下想来伦敦的念头,但我并未对全斌明说,只在内心暗自盘算。而当我们结束世界之旅返台后,全斌收到了学校申请的回复,西岸他喜欢的学校没拿到入学许可,拿到的他又不喜欢,最后只剩下两种选择:去美国的纽约或英国的伦敦。

我并不讨厌偶尔去纽约玩玩,但要我在那随时要担心被抢的都市住上四五年,实非我所甘愿。终于全斌被我强力游说——既然你已有过多年的美国留学经验了,再加上欧洲经验,人生会更丰富等——之后决定选择伦敦大学。

因为是伦敦的识途老马,又是旅行老手,我们适应起留学生活是很轻松愉快的。我们选了一间靠近海德公园的B&B待下。抵达的当天,在逛完公园看到老榆树已经掉下了一地的落叶,又在皇后道上的酒馆吃了客农夫午餐加杯英国温麦酒后,当天下午,我们就去找房地产中介看租屋去了。我们的租屋经纪人叫汤姆·麦尔,典型的犹太姓。而的确,在伦敦的地产、金融圈中有不少的犹太人,犹太人一向和中国人很投缘,因为骨子里的东方基因,让彼此很能互相理解。

麦尔很清楚我的需求——那就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要住在哪里。我从书籍、朋友处收集来的资料使我们想住在几个风格完全不同的地区,像以多元文化出名的贝斯华特区(Bayswater),或伦敦最时髦的切尔西区(chelsea),或都市隐士爱住的汉普斯德区(Hampstead),或法国人聚集的南肯辛顿区(south Kensi—ngton),都是我们有兴趣住的地区。

如果是较理性的租屋经纪人,听我这一番描述,一定觉得我十分不理性,可能就会想放弃这位客人或建议我缩小寻屋的范围,但当年(1992年)英国正陷入经济不景气的谷底,街上到处挂着卖屋的牌子,但却没什么人买房子,因此房地产经纪人都闲得慌。再加上(这是麦尔日后与我混熟了告诉我的话)我们是麦尔第一次遇到的台湾客人,之前他接触的都是香港人;麦尔生性好奇,想趁空闲做一番不同地区的华人习性之比较,于是,我们反倒成为他观察的顾客取样了,所以他就很热心地带我们四处看房子去了。

我们告诉麦尔,希望最慢在七天之后就能搬进新屋。这么疯狂的计划,麦尔也不反对,只说我们要加紧看屋,于是第二天,他就约了七八处房子带我们去看。

三天之内,我们看了近二十户两房一厅附家具的公寓,涵盖了所有我们想看的区域,而其中有一半的屋子,我们都很喜欢。也的确,这些经麦尔事先挑选的房子都有优点,最后还是要回到根本问题——我们要住哪一区?

切尔西区很迷人,主街国王路(King’s Road)曾是20世纪60年代英伦领导世界流行的发源地,性手枪、崔姬发、迷你裙都在那条路上开始。而三十年过去了,切尔西的人大多老了,现在住的多半是当年酷过的有钱老嬉皮。

切尔西干净、优雅,有种都市内小村庄的感觉,但入夜后却太安静了。而这里住的大多是金发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人友善却冷淡,美国女明星黛勃拉温姬曾说她在切尔西租屋半年,却不曾有任何邻居主动和她寒暄过。

我和全斌到伦敦,虽然也想僻静,但并不想安静成这样,于是,切尔西的选择被划掉了。

至于汉普斯德,这里是伦敦有名的艺术家村,早年诗人济慈住过那,近来不少演员(如(《理智与情感))的艾玛.汤普逊)和歌手(如有名的乔治男孩)也喜欢住在那。那里也是各国大使居处。

汉普斯德比切尔西安静,晚上惟一去处是几家有名的乡村酒馆和一家有名的艺术电影院“凡人”(Everyman’s)。这还不打紧,在我看了当地的小超市后,就打定主意不住那了——我是个爱买食物、爱做菜的人,实在无法忍受每天上超市时只能对着一些凋零的蔬果鱼鲜打主意。

南肯辛顿深得我心,这里有法国式的咖啡店,露天的圆背座椅上坐着的虽然不是浪漫的法国人而是有点忧郁的英国人,但偶尔传来的咖啡和可颂面包的香味,还是会让人想起巴黎快乐的时光。

南肯辛顿也有不少好的食材行,卖着各式法国熟食冷菜和数十种的法国面包,几乎像个小巴黎了。而我也看中了一间公寓,是旧的马厩改装的,就像《烈火情人》中朱丽叶·比诺什住的那种房子,虽然小小的但风格非凡。

在我们几乎要决定住在南肯辛顿时,我们在旅馆附近的贝斯华特一带闲晃时发现,这一区不远处开有一家中国市场和泰国市场,卖着新鲜的小塘菜、大白菜、青葱、柠檬草、芫荽、游水海鲜和熬汤的猪大骨。我虽然爱吃也爱做外国菜,但也知道自己还是有着天生来的中国胃,一周至少要有一半的时间吃中国(或广义的东方口味)菜。虽然唐人街并不远,地铁加走路二十多分钟就到了,但三天两头进城就为买菜,并不好玩。买菜事大,于是我决定选贝斯华特这一区了。

我们的经纪人麦尔后来说,他早就有预感我们会选这一区,但为什么他不建议我们呢?他说带着我们四处跑跑也挺有趣的,可以不时观察我们对不同房子的表情及反应。这个麦尔真应该改行当侦探的。P.10-15

序言

安静的猫和好奇的狗在伦敦过日子

2002年的初夏6月,我带着断断续续写了好多年不曾完成的伦敦旅居生活的文稿,回到了位在伦敦海德公园北边的贝斯华特的家。

这间十年前购买的公寓,即使在五年前搬回台北后租给房客期间,屋内的陈设家具仍一如过往,连我遗忘在客厅茶几抽屉中的纸条,都还记着过去的一些杂事。站在这样的屋内,恍惚之间会觉得一切都没改变;下午三时的阳光依然照在墙上那张在普罗旺斯买的水彩画上,对邻的希腊餐室在下午五点多就开始传来浓郁的茄子炖肉的味道,夜里十一点过后总是会有一些刚从酒馆离开的客人唱着歌走过家门前。

 、真是十年一觉伦敦梦,因为离开过,再回来,更觉得时光太匆匆。十年前,我刚结束了为期一年的世界之旅,早已习惯云游四方,享受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旅馆带来的多变化的生活,在那时,在我心中,只有台北是可以称得上是家的地方;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不管待长待短,我都只是个过客。

我这个爱漂泊的旅人,却在伦敦住了下来,而且一住就是五年,不知不觉中,伦敦也成为收养我的家了。有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台北是我感情上的家,伦敦却是我灵魂上的家。

十年前来到伦敦的我,当时正面临重大的生命转变期。离开前的一年,我结束了多年忙碌有成、心却慌空的电视编剧及新闻制作生涯,再也受不了媒体喧嚣的生活。之后的一年,走在五大洲不同的旅途上,看过了世界的同时,却更渴望能看清自己的内在。

于是,选择在伦敦落脚的我,开始过起一生中最清闲的时光,生活的主调是读书,重拾起许多年少爱看的小说及诗,也开始看起早有兴趣但一直没时间深入的占星学与神秘学的书。看书之余,每天到公园散步,在家附近小巷小径溜达,再去市场买食物回家做菜,这些都成了生活中的大事。

早年在台北,一直没安下心来好好过家居生活的我,在伦敦却发现了许多生活上的杂事,像洗洗衣服、做做菜、种种花草、打理屋子,竟然都是挺快乐的事——一直觉得自己的个性有如好奇的狗,到了伦敦,才知道自己也可以做一只安静懒散的猫。

后来回想起自己在伦敦过的日子,大部分时间也真像只幽静却神秘的猫,总是在屋子的一角啃读着一些上溯埃及古文明、远达宇宙星辰的书。再不然,就有如猫咪般玩线球似的梳理自己心灵深处的曲折缠绕,久而久之,对伦敦住家的感情,就不再只当是一个装载了躯体的家了,家更变成了心灵的密室。

不过,当伦敦难得的阳光在对门的屋角上嬉闹,当隔邻西班牙糕饼店炸起糖油条的味道飘到窗前,当街角那个吹萨克斯风的音乐家又奏起那首《夏日时光》,我体内的好奇的狗又会蠢蠢欲动起来。许多放风的日子,我就像一只未被主人抛弃的狗逍遥地逛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在古董市场觅宝,在咖啡室、茶沙龙闻香,在博物馆刺激脑波,在书报摊探听消息。

到了写作伦敦旅札时,安静的猫和好奇的狗都各有想法,因此让我经历了完成最难写的一本书之考验。过去写作的书再犹豫,搁置一两年总能完成,关于伦敦的这本书却前前后后整理了四五年,一直到已经把所有文稿交出去的现在,都依然觉得还有太多关于伦敦或关于在伦敦的我的事还没写完。

英国文豪约翰生博士说过一句经常被伦敦人引用的话:“如果一个人对伦敦都会厌倦,那他一定是对生命厌倦了。”伦敦的确是一座异常丰富的城市,在我生命的转捩点阶段,这座城市给了我灵魂的坐标,一直到今日,当我在人生之海中偶有迷航之时,想到一些我在伦敦真挚信仰的价值时,都会让我觉得心有所安。因此在某些象征的意义上,伦敦保管了我的灵魂,

伦敦也训练我成为更灵敏的世界公民,这里高度成熟、世故的文明,永远提供最先进、最繁复、最具变化的风景给对世界好奇的旅人看;伦敦是我了解世界的一个超大观景窗。  在伦敦过日子,我向外看世界,向内看自己;真希望这本旅札能传达出这种既沉静又好动的生活的趣味及感受,也希望读者能和我一起分享我在伦敦居住五年以及之后来来去去又五年中扮猫也扮狗的生活片段。

此外,要谢谢朱利安为这本书所绘的插图,让我心中美好的伦敦时光留下了更具体的影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狗日子猫时间/贝贝特旅行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良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42426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03-10-01
首版时间 2003-10-01
印刷时间 200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09
14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