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的性存在及性行为.是人类生活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设置如何实现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社会学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

现在,潘绥铭等的”中国性学研究系列报告”就要出版了。在中国,这是首次严格运用社会学的规范的实证方法.对于中国整体情况的全面反映与分析。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视为性社会学在中国日益成熟的标志之一。

内容推荐

性问题在中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而如本书就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展开如此系统、全面、细致的论述,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作者潘绥铭教授,长期从事性社会学研究,有多部相关论著出版。此次由他负责的课题组首次运用严格的社会学规范的实证方法,对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进行大规模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数据。本书即是在这些科学调查得出的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人性行为与性关系的整体情况所做的分析研究。书中所论问题,不仅涉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以往我们对这些问题由于种种原因采取回避态度,然而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个别突出的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个人生活,甚至往往形成社会问题。因此,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对待这些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不仅有其学术价值,也有普遍的社会价值。

目录

一 当代性革命概述

1976~1985:性革命的准备/1

“婚姻神圣”的瓦解/2

生殖革命/3

危机——性革命的基础/6

性革命的第一方面:性与生殖的更大分离

  (性哲学的革命)/9

性革命的第二方面:性的公开化

  (性表现的革命)/10

性革命的第三方面:性行为的革命

  (真正的性革命)/13

性革命的第四方面:婚姻与性开始分离

  (性关系的革命)/14

性革命的第五方面:“我要性高潮”

  (女性的性革命)/17

二 性,我们是怎么调查出来的

课题的前期准备/21

随机抽样的方法与过程/22

调查中采用的新方法/23

为什么采用电脑问卷调查的新方法?/27

设计电脑问卷要解决的三大问题/32

调查的方式与过程/36

真实性的检验/39

我们的调查具有代表性/41

本次调查的意义/43

性调查有什么用?/46

三 性发育:谁说年轻时我们不懂?

性,怎样才算成熟?/52

中国人的总体情况/54

我们曾经有过这样惨痛的历史

  ——性发育的代际差异/54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下一代是堕落了还是更加幸福了?/56

早恋是怎么回事?/57

对青少年,教育“性”的什么?/60

性教育是义务教育/65

中国性教育的目标与理念/66

四 自慰,不仅仅是青少年的问题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自慰?/74

从何时起开始自慰?/78

丈夫的自慰/81

丈夫逃避的原因/83

其他原因/84

自慰论/85

五 性,我们一生中经历过些什么?

性的生命周期/91

中国人的总体现状/94

性的历史:有苦难,才会有复兴/95

人生苦短性更短/97

一生之中的“性别角色颠倒”/101

六 爱的链接:婚前性行为全貌

婚前性行为概况/106

仍然在残害女性的“贞操”/107

技术上的处女:社会的耻辱/109

婚前性行为的历史变化/112

中国特色:“婚礼前性行为”与“登记前性行为”/116

登记前性行为:观念与行为,总体上的各种差异/123

真正的“婚前性行为”:婚礼前性行为/135

与别人发生的婚前性行为分析/136

没有婚前性行为就“纯洁”吗?/137

婚前有过性行为,婚后更幸福还是更不幸?/140

七 婚姻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婚姻是一种社会设置/150

恋爱中的性选择/154

婚姻准备与结婚/156

现状:夫高妻低的结婚/159

“自由恋爱”,久远的理想与目前的神话/161

婚姻,其实是基于经济实力的选择/163

“婚姻危机”:中国夫妻还相爱吗?/166

什么在破坏感情?/170

性与再婚:离婚究竟有什么危害?/172

夫妻暴力:现实与解释/178

八 性也是一种生活:婚内性行为概述

夫妻性生活,多了还是少了?/183

性交频率的中美比较/184

婚内为什么会“乏性”?/187

爱情对于性生活频率的强大作用/190

夫妻性生活的全面考察/194

性,更重要的是感受/197

中国夫妻的性生活满意吗?/201

我们有多少性高潮?/205

性高潮,其实是爱的巅峰/209

性生活多,性高潮就多?/212

性,也需要技巧/214

九 爱是要做的:夫妻之间的性技巧

总体情况/218

历史发展/219

中国人的“口禁忌”/222

婚姻至上主义反而限制夫妻的性交往/227

怎样才算懂得性技巧?/228

男人心目中的“女性的性技巧”/230

在女人心目中,男人的性技巧包括些什么?/231

“懂得性技巧”的总结/233

什么样的性信息最有益?/234

性知识再多也无害/250

十 假如多出一个人:其他性伴侣

什么叫做性伴侣?/253

多少人有其他性伴侣?/258

谁更容易有其他性伴侣?/262

婚外性行为/265

什么人更容易发生?/267

原因与危害/27l

性与爱的相对分离/272

十一 跟什么样的人做爱,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与感受

跟哪种性伴侣会采用更多的做爱方式?/274

跟哪种性伴侣做爱最满意?/283

原因分析/286

有其他的性伴侣,对于跟配偶的性生活有什么影响?/287

在其他的性关系中,女人和男人,谁更加快乐?/290

十二 性生活中,女人仍然是“二等性别”?

社会性别,也来自“性”/296

谁更容易“性屈从”?/297

是“性屈从”还是“性维权”?/298

靠什么来“维权”?/299

对男性的警示/300

童年的性接触/301

不情愿的性行为/302

被迫的性行为/304

“婚内强奸罪”的死结/304

中国的性骚扰/306

关于性骚扰的西方理论/308

我们能够相信哪种?/314

“美”,给女性设下的圈套/325

“同性恋”/328

十三 钱与色:“黄”的不仅是脸

“情色活动”分析/333

男人为什么参与这些活动?/337

“危害”/337

“看黄”,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对比/341

男人接受“性服务”: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对比/343

接受“性服务”的详细情况/345

谁更容易找“小姐”?/347

中国的“小姐”知多少/352

性的社会网络理论/359

十四 性健康:一个理想还是一个误区?

性健康是因人而异的/364

性健康是处于“关系”之中的/365

性健康是生活的一部分/366

性,是生理决定的吗?/367

性障碍:社会的而不是医学的判定/370

当前中国男女的“性障碍”/373

十五 性病与艾滋病:中国的现状与意义

别不信,性病真有这么多/380

谁更有风险?与“常理”的不同之处/381

找死就别戴套/383

女性的性病,与丈夫的情况有关/385

艾滋病,我们知道得不多,出错却不少/387

“安全套”是个更好的词吗?/391

谁是最危险的传播者?/393

艾滋病恐慌:整肃性道德的最后武器/394

怎样去理解艾滋病感染者?/398

十六 性革命分析:中国人“初级生活圈”的变革

中国的性存在之变:是进化还是革命?/404

撼基之变:性与生殖的相对分离/413

革命的泡沫:爱情超越婚姻/415

突破与平衡:性与婚姻的关系之变/417

睡火山:性与爱情的关系之变/418

女性的性革命/419

社会的作用更大还是更小?/42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性道德?/424

附录 调查问卷/429

试读章节

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常识:在全世界所有民族的语言里边,都没有“早恋”这个词。你要硬把它翻译成英语也可以,只能叫做“中学时期的约会”。但是如果不加任何解释,美国人就看不懂,尤其是看不出那个“早”  字里所包含的贬义。“早”和“恋”这两个字可以合在一块,只有我们汉语里才有。早和恋本身就是矛盾的。是早那就不叫恋,是恋那就不可能早。如果你判定那是双方的性交往已经达到了爱情的地步,那它就没有什么早晚的问题,就是说他(她)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已经成熟,已经有了这种需求,他才可能恋。5岁小孩互相拉拉扯扯,玩过家家,谁会认为那叫恋?所以他那时候不可能出现。是恋就不早,是早就不  是恋。5岁早不早?早。那过家家是不是恋?当然不是。“早恋”这个词汇,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出来的,过去没有这样一个说法。这是因为我们最近20年来急剧的社会变化牵动了成年人的神经。成年人虽然不得不接受青少年提早发育这样一个事实,但是却不愿意把过去自己可以随意指使的青少年,看做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具有完全人格、人性和人权的人。结果就编出了“早恋”这样一种说法。

青少年呢,由于他们没有发言的权利和机会,所以他们的真实想法被掩盖起来,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偶然也有一些中学生,只能从侧面提出抗议。他说:你们现在演这样的电视,写这样的文章,可是实际上对我们来说,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根本就顾不上。一天学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搞什么早恋。

可是如果我们问他,那你心里想不想?你的作业再多,你就真的24小时除了睡觉以外一睁眼就学习吗?绝不可能。我们都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我小时候学习也不错,也很用功,可我就老想男女之事。我们的子女现在就不想了?不是。是因为他们没法说。恐怕没有一个班主任会允许一个中学生真的说这些话,再优秀的教师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教师需要权威,你倘若真的允许孩子向你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你就不敢回答了,你这个老师也就当不成了。所以在中国这样一种教育制度下,孩子们根本不可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因此他们经常在班里掀起一些小规模的“革命”。

当然,中学老师也和我争论,说你这些东西最多只适合于大学的教育,中学不行。中学有种种特点、种种难处。我说:你说的都对。我没当过中学老师,在这方面我不如你。可是,我们的社会是在发展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咱们稍微改一点点行不行?咱们慢慢地改行不行?一年咱们改一点……

序言

性社会学大有可为 郑杭生

1987年,在我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期间,潘绥铭从我校历史系转到社会学系。当时他已经专门研究性社会学而且做出了成绩,当然也受到了一些非议。我的态度非常明确: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性现象,不仅对社会转型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所需的,应该大力支持。

这些年来,潘绥铭一直辛勤耕耘,著述颇丰。社会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为他创造了良好的研究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在我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后来被列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重点教材)及其后来的一系列修订版中,专门请他写作了“家庭、婚姻与性”这一章,其中专设了“性社会学”一节(现又增加了“社会性别”一节)。这是正规高校的全国教材中首次出现性社会学的内容,这本教材已经连续发行数十万册,对于性社会学的建立与普及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在我主持的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处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性社会学也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人的性存在及性行为,是人类生活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设置如何实现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社会学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这方面,国际社会学界已经开展了近百年的研究,形成了高质量、大数量的研究队伍,推出了众多具有重大与深远影响的学术成果。相比之下,中国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还是显得太少了,尚不足以满足转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现在早就不必再谈论性社会学应该不应该支持的问题,而是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促进它的迅速发展的问题。

现在,潘绥铭等的“中国性学研究系列报告”就要出版了。在中国,这是首次严格运用社会学的规范的实证方法,对于中国整体情况的全面反映与分析。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视为性社会学在中国日益成熟的标志之一。从宏观的社会运行的角度来看,他的书能够得以出版,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表明:我们的社会已经更加理性务实,更加重视以人为本,更加强调学术研究的巨大价值与社会功能,更加善于创造一个和谐的、与时俱进的社会运行机制。

同时,我认为,性社会学大有可为。我殷切地期望潘绥铭的著作能够促进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的涌现。

最后,应当指出,当前中国的社会正经历着广泛、深刻而激烈的变化,其核心是随着经济体制转轨而来的社会结构的转型,情况极其复杂。客观情况的复杂性决定了思想观点的复杂性,社会上各个方面对待同一问题都存在多种看法,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目前的条件下研究性社会学这样敏感的问题,无疑是有一定风险的,也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我希望无论是决策者,还是广大读者,都把它们看成是学者的一种真诚的探索和研究,一种值得认真对待的看法、观点和建议。也希望大家都能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潘绥铭的新著。而且,从学术发展的观点看,有争议的是正常的,有争议才有可能形成不同的学派,才能有学术的繁荣。

2003年8月9日于中国人民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绥铭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01316
开本 32开
页数 4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1
出版时间 2004-02-01
首版时间 2004-02-01
印刷时间 200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