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叙述了亚里士多德自己的哲学体系,成为许多西方哲学家获取灵感的源泉之一。重点阐述了存在论 目的论的宇宙体系等。亚里士多德首先是围绕“存在”问题来展开自己的论述的,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存在分层和分类。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被称为“存在”有四种意义:偶然的属性;必然的本质,既范畴,如实体,以及性质 数量 关系 主动 被动 处所 时间等,这些都是任何一个事物身上的必然的存在;确实性;潜在性。有些东西虽然还不是现实的存在,但却是潜在的存在。
图书 | 形而上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叙述了亚里士多德自己的哲学体系,成为许多西方哲学家获取灵感的源泉之一。重点阐述了存在论 目的论的宇宙体系等。亚里士多德首先是围绕“存在”问题来展开自己的论述的,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存在分层和分类。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被称为“存在”有四种意义:偶然的属性;必然的本质,既范畴,如实体,以及性质 数量 关系 主动 被动 处所 时间等,这些都是任何一个事物身上的必然的存在;确实性;潜在性。有些东西虽然还不是现实的存在,但却是潜在的存在。 作者简介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柏拉图称之为“学园之灵”,恩格斯称之为“最博学的人”。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对占希腊人已知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并提出了自己的创造性见解。作为一位哲学家,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分支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逻辑学、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诗学、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的根本倾向和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名言鲜明地表达了他对智慧和真理的热爱与追求。 内容简介 《形而上学》叙述了亚里士多德自己的哲学体系,成为许多西方哲学家获取灵感的源泉之一。重点阐述了存在论 目的论的宇宙体系等。亚里士多德首先是围绕“存在”问题来展开自己的论述的,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存在分层和分类。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被称为“存在”有四种意义:偶然的属性;必然的本质,既范畴,如实体,以及性质 数量 关系 主动 被动 处所 时间等,这些都是任何一个事物身上的必然的存在;确实性;潜在性。有些东西虽然还不是现实的存在,但却是潜在的存在。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前两种存在的分别,特别是第二种存在内部的区分,其中主要是“实体”的存在和其他范畴的存在的区分。由这里就引出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的核心,既作为存在学说的核心的实体学说,因为在他看来,实体是一切的中心。 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精彩书摘 在科学的探索中,首先要处理那些应该首先得到追询的问题。这里包括某些人持不同意见的问题,以及其他凑巧被忽视了的问题。对于那些想把问题弄清楚的人,明确问题是有益的。因为以后的顺利在于以前的难点的解决。思想上的难题,显示了事物的症结。一个人在被难题所困扰着的时候,仿佛被捆绑着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前进的。所以应该事先把全部困难加以考察。这不但是为了研究问题,同时一个探索问题的人,如若不首先弄清问题之所在,就会像一个行路者不知其去处一样。这样的一些人甚至于不知道所探索的东西是否找到了,因为对于他们目的并不清楚,而对于那些事先已经探讨过的人目的是清楚的。正如在法庭上听到了双方的证词一样,如若听到了全部的辩辞,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作出判断来。 第一个难题是关于我们在先前已经讨论过的问题:对原因的考察是属于一门科学还是多门科学,而且这门科学所要知道的只是实体的最初本原,还是也研究那些所有的人用来作证明的本原,例如同一对象是否可以同时肯定和否定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问题。如果是研究实体,那么关于所有实体的学科是一门还是多门;如若是多门,它们都是同种的,还是应将一些称为智慧,另一些称为其他什么。在那些必要的问题中,还得探索应该说只有感性实体存在,还是在此之外还有其他实体,而这些实体的种是单一的还是众多的,例如有些人就设置出了形式和居于形式与感觉实体之间的数学对象。这些问题如我们所说是应该研究的,但还应研究,思辨只是关于实体的还是也关于实体就自身而言的偶性。在此之外,还要研究相同和相异,相似和不相似,对立,先于和后于,以及全部其他的这类词项,以及所有那些辩证论者试图只从通常意见来研究的东西,可是应由什么人来对这一切进行思辨呢?此外还要研究这些事物中就其自身而言的偶性,不只研究它们中每一个是什么,而要看是否每一个都有一个反面。本原和元素是种还是那些寓于事物之中、每一部分被分解后还原而成的部分。如若它们是种,是最后来述说不可分的个体的还是最初的。例如动物和人哪一个是本原,更加独立于个体之外。 最重要的是必须投身于探索,在质料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就自身而言的原因,以及是可分的还是不可分的; 序言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本)1997年出齐后,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等多项大奖。为了读者使用的方便,也为了把自己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古希腊哲学的心得传达给读者,全集主编苗力田先生又编选了带有注释的《亚里士多德选集》(包括形而上学卷、伦理学卷和政治学卷,1999—2000年出版)。几年来,不断有读者尤其是大学生和研究生反映需要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单行本。为了满足这些读者的需要,我们将亚里士多德最具影响的著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和《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 需要说明的是:单行本的译文与《亚里士多德全集》大体一致。个别术语和人名的改动,是苗力田先生在全集重印和做电子版时亲自订正的。单行本的注释与全集保持一致。全集的脚注中所引证的希腊语词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表对应拼写的。 对西方哲学名著的译介和研究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事业。准确、完美的译文,深入、详尽的注释,以至创造性的阐释和发展,是只能接近而难以完全达到的理想境界。不断接近这一境界,既有赖于学术界的努力,也需要出版界的推动。我们愿与学术界一道,不断为学术进步作出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形而上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05116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8 |
出版时间 | 2003-12-01 |
首版时间 | 2003-12-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081 |
丛书名 | |
印张 | 9.87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