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学点庄子
内容
编辑推荐

读由王少农编著的《每天学点庄子》将有助于舒解生活压力,保持精神的宁静,以追求一种真实而自由的人生。一个人要想回归自然,找到他的精神家园,就必须保持心灵的安宁与清净;必须摆脱一切束缚人性的枷锁;必须抛弃所有追名逐利的功利言行。这是一个人活得真实、自由的至关重要的前提。可以说,庄子对人类自身精神领域的种种探索与思考,是他留给现代人最宝贵的财富。

内容推荐

读由王少农编著的《每天学点庄子》内容介绍: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生活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轮美奂的理想王国。庄子留给我们的,就是“大道直如发”,勇敢过生活的热忱。

相见恨晚。只愿诸位能换种心情去研读《每天学点庄子》,渴求借庄子的酒杯,浇除你我心中的郁结。

目录

一、做好自己等于拯救世界

 本章讲《庄子》寓言“魏牟之叹”

 这个世界少一个虚妄的人,就多一颗实在的心。

二、认识自己就可以理解别人

 本章讲《庄子》寓言“孔子不怕被人误会”

 进入了自我的境界,外部的一切干扰消失。

三、以柔的状态进入刚的境界

 本章讲《庄子》寓言“无形胜有形,有形亦可胜无形”

 大风吹不断小草,小草也刮不起大风。

四、自求吾心。一爽俱爽

 本章讲《庄子》寓言“老子教孔子”

 大道不可以外求,要自求吾心,直接为道。

五、以礼示人不如以真示人

 本章讲《庄子》寓言“礼外之礼”

 无礼是真。以真示人,即是尊重。

六、别让人生像音乐一样缥缈

 本章讲《庄子》寓言“黄帝论乐”

 把所有事情看成已经过去,跳过事情直接做人。

七、无所谓就无所失

 本章讲《庄子》寓言“子来说生死”

 生死像顿饭,该放下碗时就该拍拍肚皮走了。

八、忘了什么你就成了什么

 本章讲《庄子》寓言“女偶之道”

 忘掉一切,得到一切。

九、凡事亲为才够味

 本章讲《庄子》寓言“轮扁斫轮”

 大道无法相传,只能每个人亲自摸索。

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存在

 本章讲《庄子》寓言“丑鬼哀骀它”

 做人透明,心中就光明。

十一、相信到底才能到底相信

 本章讲《庄子》寓言“老子开示士成绮”

 你尽管去相信,乞丐都能让你受益。

十二、比什么不重要,拿什么来比才重要

 本章讲《庄子》寓言“申徒嘉让子产自愧”

 君子忧道不忧食,真人乐道不乐人。

十三、狂而有度是真狂

 本章讲《庄子》寓言“楚狂与孔子”

 圣人与狂人,都是人生境界。

十四、攻击别人往往是掩饰自身错误

 本章讲《庄子》寓言“门无鬼批判武王伐纣”

 武王立志伐纣那天,就是他立志做纣王那天。

十五、缺陷往往包含专长

 本章讲《庄子》寓言“支离疏生存之道”

 凡事都互补,凡物都转化。

十六、让万事销亡才能让人存在

 本章讲《庄子》寓言“混冥境界”

 虎狼都是安静的,猎人要比虎狼更安静。

十七、不怕人拜也不怕人害

 本章讲《庄子》寓言“木匠与大树”

 像大树一样无知无觉,像大树一样其势参天。

十八、做人不要处处有心机

 本章讲《庄子》寓言“灌园老人之道”

 捷径让人早死。

十九、好事情要“顺带完成”

 本章讲《庄子》寓言“蘧伯玉的绝学”

 越重要的事越要轻轻放下,举重若轻。

二十、“演戏”之前一定要先“照镜子”

 本章讲《庄子》寓言“季彻之笑”

 要做自己,不要取而代之。

二十一、条件在做事中成熟

 本章讲《庄子》寓言“孔子教叶公”

 要吃独食或占大份,就要一来就上。

二十二、完成即终结,残缺乃完美

 本章讲《庄子》寓言“王骀之道”

 应与世界共成长,不因世界而终结。

二十三、好话面前应知好歹

 本章讲《庄子》寓言“尧拒绝祝福”

 空对空只会眼睛花,实打实才有果子吃。

二十四、要做事不要搞事

 本章讲《庄子》寓言“许由教训尧”

 搞人者人必搞之,搞事者事必败之。

二十五、真的就是好的

 本章讲《庄子》寓言“老子之死”

 像死亡一样真实,就必会来临。

二十六、恍惚中有道,模糊中有窍

 本章讲《庄子》寓言“象罔得珠”

 凡事有误差才能做成,因为事情本身在动。

二十七、以无形破有形

 本章讲《庄子》寓言“庖丁解牛”

 只要是有形的东西,就可以把握。

二十八、让事情自己变化

 本章讲《庄子》寓言“鸿蒙之道”

 一旦加入自然,万事万物就朝着你发展。

二十九、做梦的人自己是梦

 本章讲《庄子》寓言“庄子梦蝶”

 蝴蝶本是蛹,梦蝶就是回到先天。

三十、有时靠智慧不如靠心灵

 本章讲《庄子》寓言“黄帝见广成子”

 智慧引向斗争,心灵引向快乐。

三十一、要从影子变成人

 本章讲《庄子》寓言“光影问答”

 我们不是光,但我们可以找到光。

三十二、永远不要自毁天性

 本章讲《庄子》寓言“千里马的死亡”

 马弃伯乐而生,人守本性而活。

三十三、有一万种状态不如只有一种心态

 本章讲《庄子》寓言“壶子之道”

 状态多了就变态,只有一颗心才自在。

三十四、有约定才有享受

 本章讲《庄子》寓言“朝三暮四”

 朝朝暮暮,莫如朝露。

三十五、命运是用来改变的

 本章讲《庄子》寓言“子桑在细雨中呼喊”

 人生贵在参与,必有意外收获。

三十六、“无用”者恰恰有大用

 本章讲《庄子》寓言“大葫芦的寓言”

 别说有没有用,关键在于怎么用。

三十七、通过“忘我”进入“大我”境界

 本章讲《庄子》寓言“蒲衣子之道”

 忘记自己“是什么”,就进入了“不是什么”的境界。

三十八、获得枷锁才能获得自由

 本章讲《庄子》寓言“鲲化为鹏”

 人身上的包袱越来越重,就会索性扔掉所有的包袱。

三十九、在失去中获得转机

 本章讲《庄子》寓言“丽姬的故事”

 弃事而就人,始可享受人生。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做好自己等于拯救世界

本章讲《庄子》寓言“魏牟之叹”

这个世界少一个虚妄的人,就多一颗实在的心。

魏牟仰天长叹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日:“……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公孙龙口珐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庄子·秋水》)

庄子说:

公孙龙问魏牟:“我从小学习先王治世的道理,后深入仁义,能把不对的说成对的,把不可的说成可的,使百家智士困惑,使善辩之口词穷,今听庄子的言谈,感到茫然,是我辩不过他还是知识不如他?”

魏牟听了,靠着几案深深叹了一口气,仰天笑着说:“你不足以知道是非的境地,无法洞悉庄子的言论,你的智慧不足以了解极其玄妙的理论。庄子的理论下达地层上登天空,南北东西通达而不受拘束,返归无所不能的大道,而你还像邯郸学步,还不快回去?”

公孙龙张大嘴而不能合拢,舌头高高抬起而放不下来。很迅速地逃走了。

虚妄不好

庄子这个故事揭示人不可以以管窥天、以锥指地,要明白知识不可穷尽,人能做到最大的极限是完美自身,公孙龙好逞口舌之辩,有什么用呢?说七说八,你自己心里七上八下。你能颠倒黑白。弄得自己也变了颜色。变了颜色还能染回,变了质就没法再用。

魏牟的叹息深邃,他已见很多人死不悔改,并且永远嘴硬。他们的心很虚弱,他们的行为却异常凶狠。魏牟无力制止,他同样只能做好自身。他要从自己身上做起,这个世界少一个虚妄的人,就多一颗实在的心。

二、认识自己就可以理解别人

本章讲《庄子》寓言“孔子不怕被人误会”

进入了自我的境界,外部的一切干扰消失。

孔子就是孔子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慑。子路入见,日:“何夫子之娱也?”

孔子日:“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

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日:“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庄子·秋水》)

庄子说:

孔子周游匡地,被宋国人层层围住,仍不停止地弹琴唱歌。

子路人内见孔子,说:“先生为何这样快乐?”

孔子说:“尧舜时代,没有不得志的人,桀纣时代,没有得志的人。这是时势造成的。人的穷困和潦倒是命,只有通达的人才能认识到,大难临头是不惧怕的,需要圣人的勇敢。”

不一会儿,统帅士卒的将官走了进来,表示歉意说:“大家认为你是阳虎,所以把你团团围住,现在知道你不是阳虎,我现在就撤兵。”

不用辩解

庄子这个故事表面上说人在困难面前要勇敢,其实是说困难面前要平淡。真正困难来了,只靠勇取是不能的。你平淡处之,自会烟消云散。

当孔子被误解时,不可申辩。

当孔子被围困时,不可突围。

他应坐下来,想一想,喝口水,唱歌,就当事情没发生,他在这里歇一脚。

这其中的技巧在于:他进入了自我的境界,外部的一切干扰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杂事一一迷雾散去,水落石出。当外面又已变个样子时,他的歌还没唱完呢。P1-6

序言

多情庄子梦蝴蝶

一只蝴蝶在汽车丛中飞来飞去

马里,何塞说

它肯定是庄周在纽约观光

但那只蝴蝶

不知道是蝴蝶

梦见它是庄周

还是庄周

梦见他是蝴蝶

蝴蝶从不疑惑

它飞

——这是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墨西哥诗人帕斯的一首诗。的确,“庄生晓梦迷蝴蝶”曾使许多人着迷、误解。

我也一样。于国学丛林中,我最欣赏的便是“多情”的庄子。世上皆有“孔孟”、“老庄”之谓。言称国学中,儒家以“孔孟”为首,荀、董、朱、王依次排序,他人不可与孔老夫子相提并论,更不可随意颠倒;但道家却没有这样的规矩。后世除有“老庄”之谓,还有“庄老”之议,意指庄子在道家的地位,还要超过孟子在儒家的亚圣之尊。是否真的如此?多半无人追究。庄子不似孟子那样周游列国,出入公庭,但庄子的后世之名。却大大超过孟子,直追孔子的老师老聃先生。却是不容置疑的。

庄子是个思想家,这从后世对他诸多或“左”或“右”的注解中。可以看到。同时庄子也是一个大文学家。他的文章洒脱、缜密、华丽、通俗而深奥。

可惜的是,后来形形色色的“权威”注家断章取义乃至生吞活剥,将一篇浑然天成、淋漓尽致的《庄子》注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或许他们是真心崇拜庄子,但把庄子注成一个说些没头没脑故弄玄虚呓语迭出的避世高人,却是好心办了坏事。

前人写《庄子》的文章,体例大都如斯:列一些《庄子》原文,对难懂的字句加一点简单的注释,然后根据这段文章写一篇读后感,而这读后感多是牵强附会地硬回到庄子的时代,杜撰出一些古人的生活“实景”,而后发一通“幽古”之情。如果有可能再纠正一下他人对庄子的“曲解”,以便说明自己的才是正统与权威。

庄子需要理解,但又有几个人能写到庄子心里去呢?我们只能去近似地理解庄子,以求更多地走近庄子的内心。天下滔滔,人心为名利所趋,从来不问何处有净土可退守。

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生活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轮美奂的理想王国。物质上一无依靠,单仗精神力量去构筑乐园,两千多年前的庄子遭受的压力是许多人难以想象的。但庄子仍旧不学道家鼻祖老子一味“守”、“不争”的做法,而是选择了半积极的入世态度。社会的变动不仅有负面的影响,也给了许多人发展的机会。只是这种机会,在庄子看来是不可与权力相结合的。庄子留给我们的,就是“大道直如发”,勇敢过生活的热忱。

相见恨晚。只愿诸位能换种心情去研读本书,渴求借庄子的酒杯,浇除你我心中的郁结。

本书所引《庄子》原文,是采用1993年岳麓书社出版的《百子全书》中所收的《庄子南华真经》这一版本,署名为“庄周撰”。岳麓书社的这一版本,是采用清光绪元年(1875年)湖北崇文书局《百子全书》原版,并经校勘。特此说明。

后记

一部《庄子》,味道最悠长。庄子身上有种极为特殊的东西,让人回味悠长,那就是对“人生无奈”刻骨铭心的体验,对“自由”一往无前的追求。

不可以说庄子消极,要说庄子清醒。

不可以说庄子遁世,要说庄子的内心别有天地。

我视庄子,吾师也。什么时候那只蝴蝶才能把我带走?

王少农

2010年9月4日,深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学点庄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少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07787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4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3.5-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