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的天堂(中国留学生的美国梦)
内容
编辑推荐

  《谁的天堂》语言优美、流畅,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是一部如诗如画的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带着他们的理想,来到这个让全世界人们都羡慕向往的国度,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告诉了人们这个天堂式的国家并不到处都是鲜花和阳光,人们并不都过着轻松快乐、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这些主人公寻求美国梦的时候,他们的灵魂深处却充满着苦闷和痛苦,但他们并没有放弃探索生命的意义,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爱情、完美婚姻、宝贵亲情的追求,并没有沉沦、沮丧、萎靡不振,而是孜孜不倦地奋斗着、追寻着。他们曾经怀疑过这样的奋斗,曾经怀疑过这样的梦想,美国是否有梦,美国梦是否令人向往和值得追寻,书中的主人公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了答案。

内容推荐

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详细描写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学、奋斗、追求理想的小说、中主描写五个家庭在追求其美国梦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林林总总的坎坷与磨难。这部小说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为赴美学子指点迷津,是赴美人才的必备读物。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雨鹃开始做美国梦的时候已经是当地十分有名的记者了,过着比较舒适、安逸的生活,她对美国的向往源于周围朋友的鼓动,他们超现实的、绘声绘色的、令人无法抗拒的描述,使雨鹃认为美国就是一个人间天堂,这辈子要是不去看看,会让人非常后悔。雨鹃在一家报社工作,每年单位都源源不断地派人出国学习、考察,雨鹃工作五六年了,连去泰国、新加坡这两个小国的机会都没轮上,比她早来的、比她晚来的,大概都转过一圈了,只有雨鹃从来没有踏出过国门一步。

雨鹃不甘心就这么耗着,单位不派出国,自己派自己,不甘平庸的雨鹃白天黑夜鼓捣托福和GRE,终于在她二十九岁那年,以全额奖学金被哥城大学新闻学院录取,攻读博士学位,来到了她朝思暮想的美国。

雨鹃的丈夫叫邝野,两人是读研究生时认识的。邝野申请赴美签证已经被拒了两次,邝野被拒让雨鹃心急如焚,觉得掉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洞里。没有邝野的陪伴,雨鹃觉得自己非常可怜,在这么陌生而黑暗的世界里形单影只、踽踽独行。分别不过三个月的时间,雨鹃便被相思折磨得魂不守舍,无法专心学习,她想放弃学业回国,她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雨鹃青春、豪迈的血液里只澎湃着“邝野”两个字,什么名誉、地位、金钱,让这些苍白、毫无意义的字眼通通见鬼去吧。

来了一趟美国也不易,雨鹃不想这么轻易地放弃,听说美国人最重视家庭生活,雨鹃决心搏一搏,她要院长提高她的奖学金。雨鹃一年的工资只有八千块,她需要有一万二千美元的收入,邝野才能获得签证。院长不仅不同情雨鹃,反而说她不安心学习,只想过家庭生活,还说不能因为她一个人而改变院里颁发奖学金的政策。

雨鹃无法理解一个堂堂正正的美国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她就跟珍妮抱怨,珍妮是雨鹃的好朋友,也是新闻学院的博士生,她比雨鹃大十几岁。珍妮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人比较友善。珍妮很为雨鹃抱不平,觉得院长太过分,没有同情心,建议雨鹃去找副院长谈谈,副院长手上有很多项目,说不定能有办法。

副院长的态度跟院长截然相反,她对雨鹃的处境非常同情,答应暑假雇雨鹃做她的科研助手,这样雨鹃就额外多了三千块的收入。雨鹃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邝野,尽管没有达到一万二的标准,但还是让邝野很高兴,如果签证官不较真,那就差不多过了。想到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邝野立即兴奋起来,恨不得马上天黑,让他好像狗那样,痛快地叫唤一阵子。这个美国,这个可恨又可爱的美国,把邝野都要搞出病来了,老婆出了国,他又出不去,吊在那里,让邝野太苦闷了。接完雨鹃的电话,邝野又接了一个老同学请吃饭的电话,郁闷的邝野厌倦了一个人的日子,决定不错过这个散心的好机会,一口答应下来,然而,这次赴宴却铸成了邝野一生的错误。

朦胧中,邝野觉得席间有一个女孩子特别像他大学时的女友,大学毕业毕竟十年过去了,邝野觉得眼睛有些发花,他拿不准,事情哪有这么巧,坐在自己对面的竟是大学的恋人?然而,当主人介绍说这是邝野,这是黄涧……时,邝野未等主人说出“冰”字就急忙确认了自己的判断。他连忙打断男主人的话,说我们认识。邝野并不知道黄涧雪有一个孪生妹妹,叫黄涧冰,姐俩长得像极了,小时候要不看胎记连她们母亲都分辨不出来。

黄涧冰的出现把邝野的记忆拉回到十年前。高兴与伤感中,邝野喝醉了。高兴的是见到了他认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初恋情人,让他在出国前能了却折磨自己十年的难言之隐。感伤的是毕业已十年了,真是物非,人也非了, “黄涧雪”还有勇气读研究生,比那个时候强多了。那时候的黄涧雪多没有理想和志气,说什么也不跟自己一起考研究生,还说自己考上了就等于她考上了。

黄涧冰更没有想到能在这里碰到姐姐的过去恋人。她本想说不认识邝野,但却没有说出口。已有醉意的邝野邀他认为的“涧雪”去家里小坐,涧冰稍微推辞了一下便答应了。也就在此刻,黄涧冰突然滋生出为姐姐报仇的念头。

黄涧冰的父母早亡,她与姐姐相依为命,视姐姐为父母。黄涧冰认为,姐姐的痛就是自己的痛。邝野抛弃了姐姐,连一个歉字都没有,这对姐姐有欠公允。邝野靠着黄涧雪的牺牲,考上了研究生,来到他们曾一起憧憬的京城。被他抛弃的黄涧雪则去一个贫困县做了一名中学老师,嫁了一个大她十几岁的男人,婚姻并不幸福。

邝野烂醉如泥。黄涧冰把邝野扶上了床后,拿把椅子坐在他的跟前。邝野一直以为黄涧冰就是黄涧雪。黄涧雪什么都告诉了妹妹,就有一条没有告诉她,那就是她怎么失贞的。涧冰一直以为是邝野害了涧雪,让姐姐失去了童贞。席间也喝了酒的黄涧冰已处于极度疯狂状态,她爱姐姐,她要为姐姐报仇。报仇的想法在她体内一经产生便无法遏制地生长,她浑身都沸腾了,她不能失去眼前这个机会,否则邝野去了美国,她上哪儿报仇去。

邝野的胃开始不舒服起来,尤其是想到十年前的那个晚上,他无论如何是该原谅涧雪的,毕竟她是信任他的,向他吐出了真情,可他却那么绝情地跟她分手了。邝野想到这里,心里一阵阵翻腾,真是对不起黄涧雪。想到马上去美国了,说不定这辈子很难再见到涧雪。看到眼前的“涧雪”对自己还这么好,并没有记恨自己,邝野非常后悔为什么当时面对涧雪雪白的胴体,面对她的坦白,他却羞辱她的一片真诚。

邝野的胃越来越难受,很想吐,还未到洗手间,就吐得到处都是。当涧冰帮他擦手时,邝野一下子就抓住涧冰的手。邝野觉得体内都要爆炸了,拉过他认为的“涧雪”,就要脱她的衣服,他要给涧雪十年前想得到却没有得到的东西。涧冰稍稍犹豫了一下,并没有拒绝,一个晚上她都在琢磨怎么下手,机会就这么容易地送上前来,她要毁了邝野的阳具。如果被告上法庭,那叫正当防卫。她想让毁了姐姐一生的人去下地狱!!!

然而,涧冰并没有得手,她被邝野死死地压在底下。她始终也没有机会拿出随身携带的折叠刀,当雨鹃疯了似的打电话找邝野的时候,邝野正把精液一滴一滴射在涧冰的体内。邝野就在伸手扒光涧冰的衣服时,挂了家里的电话。

雨鹃打电话是问邝野确切的生日,好给他办I—20表。邝野实际的年龄与身份证上的不符。办好一个I—20表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再加上寄的一周时间,得需要两周时间邝野才能拿到这个表格。然后,去申请签证,买东西,买机票,处理单位、房子上的事务。天哪,如果一切顺利,至少还得两个月才能见到心爱的老公,所以,雨鹃想以神速办好I—20表。

邝野一个未了的心愿,要了一个女孩一条年轻的生命。P1-3

序言

当我决定把这本书献给母亲的时候,泪水开始慢慢溢上眼角。我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她卧病在床的那些艰难日子,想到她如今已驾鹤西去,而我心中却挥不去对她的思念和爱,想到上苍竟然如此残酷,让亲人天地永隔。想到我能有今天,都是因为母亲不放弃的结果,我的思绪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秋天。

那是我13岁的时候,父亲让我一个人把散放的足有1千斤的白菜一棵棵收起来码好。我是一个知事较早的孩子,为了摆脱贫穷与落后,我很小就下决心要考上大学,因此为了不浪费时间,我一边码菜一边看书。未曾料想,我这一举动惹怒了父亲。他抄起饭勺抡起便打,很快我的脑门起了一个青包,我那本心爱的地理书也被父亲撕成碎片、随风飘散了。

当我考上省重点高中时,父亲非常不乐意供我上学。他认为女孩子读书没用,早晚都是人家的人;另外,等我毕业挣钱了,他就死了,花不着我的钱,也就不想供我读书了,所以,父亲拦着母亲不让我读书。尽管母亲事事让着父亲,但在这一点上,生性绵弱的母亲却不顾父亲的反对,她说即使砸锅卖铁、拆房卖地也要供我上学。母亲目不识丁,她不想让我重蹈她的覆辙。我不负母亲的期待,考上了大学。可以说,没有母亲的执着与不屈不挠,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8岁那年跟母亲一起去供销社买东西,当时店里摆着很多自行车,我手指着一排排乌黑铮亮的自行车对母亲说:妈,那是红旗牌自行车。从此以后.母亲最喜欢津津乐道的事就是跟人说,我闺女比我强多了,会识字。

我想,也许正是母亲对我的自豪,正是母亲对我的夸奖,正是母亲对我的期待,使我大学毕业后仍然不满足,去北京考研究生,师从外国文学领域著名的陈悖教授。研究生毕业后我先后在英文版《中国妇女杂志社》和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工作,在组织关系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之前接到了美国三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我毅然辞职,远赴重洋到美国留学。我觉得我在心中给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是想弥补母亲一生不识字的遗憾,是想实现母亲难以实现的心愿。如今母亲走了,然而她留在我血液里“永不言放弃”的性格已经让我受益匪浅,而且还会让我受用终生。

到了美国,我一直想写本书,一直想用自己的笔给国入画一下真实的美国。当我开始动笔写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那么无知,对美国了解是那么少,所以小说刚刚动手写,就撂笔了,可以说从动手开始到写完,这本小说断断续续写了八年的时间。八年时间里我经历了求学、生孩子、找工作、在美国大学供职的过程。对美国的了解一点一点加深,所以,才敢一口气把小说写完,才敢在大家面前展示我眼中的美国。

小说写完后,我诚惶诚恐,非常想知道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对我小说的看法,我找到了各个层次的人来看我的小说,他们有大学教授,有在公司工作的白领,还有在餐馆打工的朋友,大家都说看我的小说根本放不下,是一口气看完的。我的一个在加拿大呆了十年又在美国呆了十年的朋友说我小说里的每个主人公她都能够找到原形,她当医生的老公从来对小说不屑一顾,却在她的影响下也一口气读完这部作品。听到此话,我感到欣慰。

还有的朋友直言不讳地说我的小说简直就是一本黄色小说,应该放到扫黄之列。我的小说的确写了性,之所以写性是因为我认为性在中国已经泛滥成灾了,应该有人给它敲敲警钟了。性是什么东西?不过是生活中一个工具而已,如果我们把它的地位人为地拔高,我们就等于把自己降到了跟动物等同的位置。

还有的朋友说,我的小说读起来让人沉重、心酸,让人流泪。其实,在美国的每一个外国人,哪个心中没有一部血泪史?他们没有时间写,没有工夫述说,而我的小说正是讲了他们的故事,说了他们要说的话,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想法,一个朋友曾说:你的小说说出了很多人不敢说的话。

很多美国朋友都问我为什么来美国。当他们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手指蓝天,笑盈盈地告诉他们,我来美国是想看美国的天有多么高、多么远、多么蓝。

还记得我们全家去参加大女儿的绘画颁奖晚会,那个晚会有很多赞助商家参加,花花绿绿的展台不仅摆满了产品,也拴满了五颜六色的气球,两个女儿都喜欢气球,就跟我和老公要气球,我说不能要,那是装饰展台用的。展台后面的美国人此刻走过来,跟我说,她们一人可以得到一个气球,还问她们要什么颜色的。只见那个美国人片刻就摘下气球,费力地蹲在我的女儿面前,因为非常胖,所以蹲下来很吃力,他那胖墩墩的大手费了好半天劲才把两个气球拴在我两个女儿小小的手上。那一刻,我非常感动,这种感动敲击着我的心扉,让我至今难忘,让我的感动总是定格在那一瞬间,让我有了种种留在美国的理由和借口。

每次给中国的朋友打电话,当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回中国时,我却犹犹豫豫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的确不知道中国是否还有我的位置,中国是否还有一方属于我的天空。但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母亲,永远不会忘记我家乡的小河,尽管它不宽阔,不辽远,但它在我的梦里仍然美丽动人,它默默奉献着,用静静的、清清的河水无私地养育着岸边的人民。

在这本小说试读期间,曾有读者来信说我的小说像纪实文学,他的话不无道理,因为虽然作品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它所描写的事件是真实的,如果能给那些即将赴美留学工作的朋友一些指导,也不枉费我的努力。

最后,我想借《自序》一角感谢那些曾在本书出版、发行和校对中给予帮助和支持的海内外朋友,他们是郑宏范先生、姚梅女士、王光尧先生、张亚娟女士、王潇女士、张敏女士,没有他们的帮助,很难想象这部作品能够顺利地面世。同时也感谢我的先生孙彦钊,正是他的不断鞭策和鼓励,使我能够在那么劳累和繁忙之中挤时间完成这部作品。

满素洁

2008年9月于美国伊丽诺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的天堂(中国留学生的美国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满素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8607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8
16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