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书(嫦娥奔月)
内容
编辑推荐

此《天书》非彼天书,它可不是讲天上的故事。是告诉你一件意想不到的秘密。只是这个秘密不是每个人度能看得懂!它是最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本需要全身细胞一起活动才能读懂的书!

这故事里安放着华夏各民族的心,以及汉文化发达的根系……

内容推荐

这本书讲述了起源于人类蛮荒时期的一个古老故事。这故事里安放着华夏各民族的心,以及汉文化发达的根系。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摇篮曲里的嫦娥,名称往往有些儿飘忽不定的神态:最初可能是日月兼职的女神,叫常羲即常仪;常羲即常仪后来又变成“虑齿”“豹尾”而且“善啸”的西王母,以及那个炼五色石补天的女娲,等等。西王母由日月兼职的女神,到只管月的专职女神,也就是月神。但她毕竟领有生育大权,成为“月老红娘”,专为人世间的一对对夫妻或情人连接“爱”的红线。与外国神话中爱神丘彼特,有着同样永不失业的职务。这是“月”的文化因子在不同地缘、不同种族,不同部落之间游走与播化的脚步声。

目录

序/001

第一章 后魏明帝“逼幸”“天帝之女”/001

1.“拒幸”的最新证据/001

2.对“逼幸”的定义/003

3.植物的“性交配”/006

4.动物的“性交配”/007

5.论皇帝“逼幸”/009

6.再论皇帝“逼幸”/012

7.皇帝“逼幸”犯罪并不犯法的新提法/013

第二章 赫赫皇帝功/015

1.皇帝“活天下”/015

2.何为皇帝?/016

3.中国古代文明/018

4.游龙飞凤/019

5.好、坏皇帝都有功/022

6.皇帝至尊无上/024

7.尊贵代码:宫殿与美女/025

8.太监/029

9.皇帝“纯种”/030

10.皇帝的菜单与衣服/032

11.皇帝外出带着厕所的尊贵/033

12.红颜翠袖“韫英泪”/034

13.天帝的红粉集团/036

14.天下唯有皇帝难当/043

15.皇帝没有犯“逼幸”之类罪恶的因果关系/047

第三章 “天帝之女”是西王母/050

1.西王母体貌概观/050

2.西王母所居诸仙山/051

3.西王母自称“帝女”/055

4.“帝女”的管理职能/057

5.西王母的图腾族属/066

6.对西王母的尊敬与辱骂/068

7.穆天子没有“强迫”西王母/070

8.结论:被后魏明帝“逼幸”的“天帝之女”就是西王母/072

第四章 “天帝之女”是女娲/076

1.认识女娲/076

2.不周负子山/077

3.女娲,古神女为帝者/078

4.女娲补天/080

5.众说女娲/083

6.女娲补天的因缘三说/085

7.女娲补天的同型故事/Ogg

8.屈原对女娲造人为帝的疑问/091

9.阴阳缘起说/093

10.共工“怒而触不周负子山”的暗示/095

11.女娲“一日七十种”变化/096

12.女娲“人首蛇身”/097

13.女娲是蛙/0100

14.女娲是瓜是子宫/104

15.后魏明帝对女娲“逼幸”了吗?/110

第五章 “天帝之女”是嫦娥/113

1.嫦娥是怎么出现的?/113

2.“浴月女子”与月御望舒/117

3.月神纤阿/119

4.嫦娥代码:长翅膀儿的应龙/122

5.嫦娥与东母、西母、/125

6.常仪、女和/128

7.恒娥、妲娥、桓娥、亘娥/130

8.嫦娥始出《淮南子·览冥训》/131

9.嫦娥奔月同型故事/134

10.月中白兔与蟾蜍(癞蛤蟆)/135

11.白兔捣药/141

12.吃美女避兵祸/150

13.月中桂花树/154

14.女人“浴月”怀孕·美女礼赞/158

15.嫦娥与健康/167

第六章 “天帝之女”是七仙女/176

1.七仙女当然是“天帝之女”/176

2.明帝没有“逼幸”“天帝之女”七仙女/177

3.七仙女的前身是织女——天帝的孙女/178

4.织女、七仙女与天帝的亲缘关系/180

第七章 受辱后的“天帝之女”哪里去了?

——日月出“汤谷”/182

1.引子/182

2.“汤谷”是首朦胧诗/183

3.对“汤谷”的争议/186

4.关于“汤谷”符号的疑问/191

5.“汤谷”上的“五仙山”/193

6.“扶桑”——太阳与月亮升起的地方/202

7.仙境旅游/204

8.东线国防/210

第八章 受辱后的“天帝之女”另一去处

——日月降落“崦嵫”/213

1.引子/213

2.崦嵫是首醉人的歌/214

3.西极诸山/215。

4.日与月神的寝宫别馆/217

5.崦嵫:“帝之下都”昆仑之丘/:220

6.穆天子与昆仑·西王母/221

7.羿·凿齿与昆仑/227

8.昆仑山系的远古神秘——古今两昆仑/228

9.西线国防/233

10.“天帝之女”逃避后魏明帝“逼幸”的第二选择/239

第九章 受辱后的“天帝之女”逃避的第三选择

——天地之间/241

1.“天地”与“盖笠”/241

2.天圆地方/244

3.天地颜色与形体/244

4.昆仑山高与天体构造层次/245

5.中国少数民族天体构造/248

6.天体层次的演变/248

7.昆仑水系的灵性符号/249

8.昆仑与黄河/252

9.黄河情歌/255

10.昆仑与黑水/258

11.昆仑与赤水/262

12.昆仑与弱水/265

第十章 如何得到“天帝之女”的“爱”?

——阴阳和谐/268

1.阴阳和谐——中国古老哲学的根/268

2.太阳神与月亮神/270

3.阴阳在现实世界的不泯印记/271

4.“阴阳”为什么不说成“阳阴”的?/272

5.古老记时法源于阴阳和谐生成的植物/273

6.中国少数民族的太阳神与月亮神/275

7.国外月亮树的故事/279

8.月亮与战争/280

9.日月大神与东、南、西、北方位的确定/282

10.日月大神与春、夏、秋、冬四季的确定/283

11.阴阳和谐的主要层面是“阴”/284

12.日与月交会,生化万物——被“强迫”的女人生孩子是不是违反了自然规律?/287

13.男人国与女人国/289

14.“阴”要甘当配角/291

15.女强人与西王母背后的两个半男人/292

16.阴阳结合的切点与主体——后魏明帝“逼”跑了“天帝之女”?/293

第十一童“天帝之女”为什么要到人间来?/296

1.“天帝之女”下凡的底图/296

2.太阳纹与月亮纹/297

3.“猴子捞月”与“蜀狗咬日”说明了什么?/298

4.济南厉城龙洞山三幅对联/302

5.嫦娥播化的基础/305

6.苗族的日月大神因子活跃/307

7.与山鹰交媾的彝族女人波吆库阿创造奇迹/309

8.云南纳西族妇女肩饰日与月、背戴三星的缘由/310

9.瑶族新旧文明交替的乐章 /312

10.日神与月神故事的游走/312

11.遗落在荒古年代的传统文明/316

12.网络与中国模式的中央集权/318

13.空间与时序里的月中嫦娥/332

14.东方海洋文化区日月大神的碰撞与交融/334

第十二章 后魏明帝“逼幸”“天帝之女”的旷世缺憾/341

1.旷世缺憾:没有关于皇帝的法律/341

2.后魏明帝没有读懂“天帝之女”的红唇/343

3.读懂“红唇”再说“爱”/345

后记/349

主要参考与引用书目

试读章节

月中桂树——生命常青的古老信息符号。

尽管说“月”是阴精,嫦娥是阴精代码,“阴”就是指女人或是女性、母题,那么嫦娥除了“性”之外,是不是还有与“性”没有直接关系的事儿要做呢?

假如嫦娥还有“性”以外的事儿做,她的那次下凡首阳山溪泉,就不是为了“爱”与“生育”,也就是与蛙、蛇、瓜等有关“性”及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无关。只要能说明这一点,就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说明后魏明帝对“天帝之女”的“逼幸”,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强奸”。

那么,月中的那棵桂花树,就是又一个有力的说明了。

如果说,太阳从东方的“扶桑树”那棵极富生命力的大树上升起,降落到西极之后,也要在一棵大树上休息,那棵大树在西极就叫“若木”。与太阳神树相对应的就是月中也有一棵长生的大树,那就是桂花树。

在汉族日月神话中,月宫中生长着桂树。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里“斫”,是砍的意思。“树创”,就是树上的伤口。“谪”即“贬”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旧时传说月中有桂花树、有蟾蜍即癞蛤蟆,所以有的怪书上就说,月中桂花树高五百丈,树下有一人经常砍桂花树,桂花树上的刀口,随砍随合。砍桂花树的人名叫吴刚,西河人,学仙犯了错误,下令被贬到月宫砍桂花树。

这里描述了月中桂树的形体,而且这是一棵生长得疯了的大桂花树,必须用“砍”来控制桂花树的生长。而“砍”这棵桂花树的,就是学仙有过的吴刚。于是,吴刚与桂花树,共体在月宫中,成为矛与盾相互共存的整体,从而可以看到吴刚与桂花树的同时存在。

毛泽东诗句中说“借问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中的吴刚,就是这位神仙吴刚。他是因为在学仙的时候犯了错误,才被惩罚,去了月宫中干砍月中桂树的营生。可是那棵高达五百丈的月中桂树,砍了它又长,长了再砍,这是一种永远重复的劳作。

吴刚实在是太辛苦了。

看来,神仙也是不能犯错误的。

中国人的神仙常与人世间的平民百姓叠合在一起,成为水乳交融难分难解的混合体。

这是中国神话的特色。

从吴刚在月中砍伐桂树可以清楚地看出,月宫是生长着一棵桂花树的。

月中的这棵桂花树高五百丈。比起太阳神所居住的东方“扶桑树”来,这棵桂花树要小得多了。

而且这棵桂花树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树创随合”,就是说,一边有神仙砍伐它,一边它又生长起来。

那么,不砍不行吗?

看来是非砍不行的;要不然,可能桂花树的生长会越过所允许的范围。这是保持平筏的一令原始的古老信号。

月中生长着树,这在中国少数民族神话里也有。

不是桂花树,而是榕树,或是别的什么树。总之,中国少数民族神话里月宫也生长着树。

侗族神话故事《侗族民间故事选·救月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2页)说到月亮里生长着一棵大榕树,把月光挡住了,月亮光照不到人世间。射箭英雄“叟”飞到月亮里砍这棵挡住了月光的大树,他“把刀抽起,缺口马上长好”。原来,这棵榕树上住着魔王。那“叟”对着大榕树怒喝三声,“震得这棵魔王变成的妖树枝枯叶落,再也挡不住月光”。  这里的“叟”,是一位与吴刚类似的神仙。

台湾省学者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247页)说,湘西苗族也有太阳——月亮树神话,说古时天上有十二对日与月,一切生物都生长得极其高大,树都要长到天上去了。

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不会容许树长到天上去的。

所以在日月神话里,也不能容许树长到天上去。

苗族的日月神话里就出现了一位神仙“张果老”,——也称为“张古老”,因音的类同以区别汉族日月神话里的“张果老”;说:“张果老砍日树月树,接连砍了十一棵日树、十一棵月树,砍到第十二棵月树,今天砍了,夜里又长起来了,明天再砍,到夜里又长起来,且长得更高了!……最后一次,他砍了,晚上就不回去,在那月树的叉枝上睡了,要看那月树是怎样长的。谁知他一睡就睡着了,月树却长到天上去了。[张果老]天亮醒来,看看离地很高,不能下来。从此他就永远在月球上了,所以现在还有一个月一个日存在,普照天下。”

不能认为:对月中树的“砍”没有道理。“砍”是求取平衡的基本模式。所有的法律,其实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砍”——对一些突破平衡生长现象的抑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也曾“砍”出封建社会的太平盛世。

在中国少数民族月神故事里,只是说榕树或月树,皆与月亮有关;没有说月中生长着桂花树。但是,作为同型故事,都有一棵生长在月宫中的大树,这是完全一致的。如彝族、仡佬族、布依族、土家族的日月神话里,都有日月神树,叫“马桑树”,或是称“麻桑树”、“华桑树”,这些“树”全都接天通地,诸天神能够自如地上下,并且也是凡人百姓上天的“天梯”。在形态上,与中国汉族的月中桂花树雷同,只是在名称上并不一样,承载着各种族各民族自身的特色——“砍”的求取平衡模式。

P154-156

序言

居然有个漂亮美艳的女孩,拒绝一个皇帝的“宠幸”——怪!

从苏州灵岩山御花园中西施曾住的馆娃宫,到慈禧太后和珍妃所住的皇宫,在这些辉煌的琉璃瓦下,在这些雕梁画栋的曲榭长廊与巍峨宫殿中,曾有多少峨眉丰蹙、玉领低垂与粉面桃花、云鬓半偏的一簇簇女孩,睡倒了一个个掌握着至高无上大权柄的皇帝,但确有这样一个女孩,居然拒绝一个皇帝的“爱”?

这个深奥得已经十分古怪的怪问题,就是由那本怪书《穷怪录》引出的,而根源却在比《穷怪录》更早的那本怪书《山海经》里。

不走进南京的怪味酒楼,或它在全国其他城市的连锁店,去亲口品尝那桌怪味儿菜,就难以知道世间的五味之“怪”;如果走进了《天书——嫦娥奔月之谜》这本写怪书之“怪”的怪书,或许就不认为在人世间所遇到的任何一件事儿会有什么“怪”!

所谓“怪”,就是视角独特:比如说好坏皇帝都有“功”,爱新觉罗·溥仪也是有功的,他的功就在于他没有一死了之,说清了一些问题;并让毛泽东成功改造了一位皇帝,成为中国近现代的一位皇帝教员。假如他一死了之,他保全的是名节,而留下的遗憾是相当多的。这不是功吗?!再如成功女人背后有一群男人,这是很正常的。西王母的背后至少有两个半男人:一个是穆天子,一个是汉武帝;还有她宴宾时做饭的“御厨”,可能是男,也可能是女,所以算半个男人。

同时注意到:怪视角而不能流于癖病。要“怪”出道理、怪出新奇来才成。比如: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嚷嚷着男人占有女人而不怎么嚷嚷女人占有男人?为什么中国男人能把女人当作“玩物”尽性地“玩”,而中国女人就不能把男人也当作“玩物”尽性地“玩”他一“玩”?——并非提倡女人也“玩”男人;“玩”的本身就是下流!而只是说,为什么中国出现男人唐伯虎点秋香成为他的第九房姨太太,而没有出现一个女人田伯虎点秋成成为她的第九个男人?

再说,后魏明帝“强奸”“天帝之女”,这是精神文明一大进步的反证。比如说,人世间出现第一个厕所——或是一个十分简易的厕所,就是没有围墙,只在地上画了个圈,这个万分简易的厕所,就是人类迈进文明的一大步: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人类这一大步的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这对在当代公厕里小便的男士们来说,向小便池走近一小步,也就是向文明走进了一大步。所以举这样的例子,最终是为说明:后魏明帝“逼幸”“天帝之女”,标示着性文明的一大进步——这是人类从糊里又糊涂的“爱”到情感很明确的“爱”的一大进步,而不是荒唐得好笑的“怪”!

“怪”在“不怪”里延伸着、舒展着……

怪,也是一种美!

心的放飞与大漠风尘舒卷着的千古兴衰,展现着人世与自然落差的和谐之美——怪美!

这是高层次的美,只有高人才能享受的美!

不是所有的美,都能为所有的人所享受……

那个拒绝皇帝“宠爱”的美艳女孩,是不能接受这个高层次的“美”呢?还是她有着更高层次的美?!

这个拒绝皇帝“宠幸”的娇艳女孩,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而是“天帝之女”,即“浴月女子”、常仪、望舒、纤阿……即后来由刘安《淮南子》最终定型的嫦娥。

嫦娥神话的起始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中国人的老祖宗留下的那本怪书《山海经》,那书里既说了太阳和月亮所居的东方“汤谷”、“扶桑树”,而古老的《山海经·大荒北经》还说到“女和,月母之国”,而《山海经·大荒西经》还说到日月所人的好多山。  中国的月神是嫦娥,这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嫦娥又叫恒娥、桓娥、妲娥、亘娥……

嫦娥的原型是西王母、女娲、常仪……

嫦娥是月中美人,也是中国人所说美女的代码。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仪,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这里的“浴月”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脱光衣服,让月光照射全身?

事实上,植物如果受到伤害,那流出汁液的伤口只有在月光的抚摸下才会弥合得较为平滑。那么,月光对于人体是不是也有美容作用?

看来,中国古代女人,很可能有在月光下脱光衣服让月光照射的习俗。至少在汉代皇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这种习俗在汉族里极其少见了,而在中国的少数民族里,可能至今还有年轻女子或是少女在月光下进行月光浴的习俗。

而日光浴与月光浴,至今在西欧一些国家里,还是很习以为常的事。

人类健美所用的这种月光,就是“帝俊”的妻子常仪生出来的,而且她还十分多产,生出了十二个“月”,所以一年里有十二个“月”。

而在较为古老的《山海经·大荒北经》中却说:“女和,月母之国。”这很有可能是关于月神的一个最为古老的版本。

这个“女和”是东夷族夷人集群里最为古老的大母神,她并没有配偶丈夫。在东夷族人的母系氏族社会里,一个女部落酋长可以与族中的任何男人——只要她看中并有那份好心情,随时都是可以步人爱河的。爱情在这里既没有财富与地位限制,更没有年龄限制,是一种十分纯真的“爱”。

就是这个“女和”,后来,也大概在男性作为社会的主体之后,便给她找了配偶,那就是“帝俊”或是“帝舜”“帝喾”,甚至于有时也是黄帝。再后来,女和又分化为生日的羲和与生月的常仪。

不过,《山海经·大荒南经》晋郭璞注引《归藏·启筮(shi誓,用蓍草占卦)》说:“羲和,盖天地始生日月者也。”这里的羲和,与“女和”又模糊成朦朦胧胧的一片浑沌。

因为嫦娥神话,总是像人所经历的梦境那样,一切都是朦胧着,跳跃着,捉摸不定的晃惚着。

在月中嫦娥飘动着的仙衣里,暗藏着骚动的女性美与健康长寿诸多密码!

月为阴精。

月光如霜,银白、洁白;柔柔的,似乳汁!!

浩瀚天地,大千世界,高山流水都有自己的形态美;而至于这种形态美焕发着光洁、温和、悠远、婉柔的气质并能流泄出感官美的韵味,并能勾动遐想与静穆的回忆,那也只数皎皎明月了。

《诗经·陈风·月出》有一章,对月与月光下的人,有着天人合一的美妙描写。余冠英对这一章诗翻译得很妙,他的译文是:

月儿出来白皓皓啊,照着美人儿多么俏啊,安闲的步儿灵活的腰啊,我的心儿突突地跳啊。

月光与美人也即心灵上的人,凝固为一体了!

陆佃《埤(pi皮)雅》说月光为“明视”,可以让女人怀孕:“兔,吐也。明月之精。视月而生,故日明视。”

女人看到月光或是沐浴月光真能怀孕吗?

这当然很荒唐!

所不荒唐的是:月母或称为月佬,在一对爱侣与情人各自的心上连接一根红线,那俩个人,不管在天南海北,也不管穷富差异有多大,更不管年龄差别有多大,都会产生山呼海啸的情与爱。  这就是嫦娥,在时光的游走与闪烁中成为东方中国人的大母神、生育之神的脚步声,——携带着诞育、长寿、健康、健美诸多密码!

月中有嫦娥、吴刚、蟾蜍、白兔、桂花树……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承载着中国古老文化与古老文明的诸多因子与密码。

比如说,《穷怪录》载“天帝之女”也就是西王母,或者说是嫦娥,化作十六七岁女子,降落首阳山,“后魏明帝逼幸”;这里暗藏着一个密码:真正的爱,是双向自由选择的。就是说,不管后魏明帝如何有权有钱……或是如何年青英俊,当一个女孩不爱他的时候,他没有权利强迫。更进一步说,爱是一个超越权利、地位、金钱、年龄乃至于相貌等于一切世俗,超然于万物之外的感情!所以,在西方人的小说中,女孩苔丝可以让她不爱的人吻她如同吻一块洁白的冰……

嫦娥即她的前身常仪、“浴月女子”、纤阿、望舒、西王母暗藏着诸多密码,其中最为活跃的因子是健康长寿。《汉书》说,哀帝建平四年,京师万民设祭,张博县,歌舞、祠西王母。又传书日: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门抠下当有白发。于是她成了赐于生命与寿命的大母神,也就是寿星,司命之神。

所以,西王母当年所传的那本“书”,就是“天书”,这就是本书名《天书》的缘由。

后记

这本《天书——嫦娥奔月之谜》,是对远古时期的“胡说八道”所进行的更大规模与级别的“胡说八道”。

比如说,嫦娥奔月、月中白兔捣药、蟾蜍辟兵、女娲是蛙是瓜、女子浴月……;若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当然是毫无疑问的“胡说八道”。

对这些“胡说八道”所进行的更大规模与级别的“胡说八道”是:嫦娥成了中国东方的大母神、老先妣、祖母神、超级媒婆等,白兔捣药暗藏着生育、健康、长寿的强有力因子,蟾蜍辟兵就是吃美女避兵祸,女娲是蛙即蛙的负子寓意着种族的绵远与繁茂,女娲是瓜即瓜为妇女子宫的象征,女子浴月即看到月光就可怀孕……,这都是在本来“离谱”的基础上,制造了更大的“离谱”。

但,就在这种对“离谱”的更大“离谱”、对远古“胡说八道”的更大规模与级别的“胡说八道”过程中,跳跃出一系列鲜活的、有灵性的因子,比如说:阴阳的和谐结合、阴对阳的全程式配合、服从与和谐与制约理念、浮躁心理的消除……,以及成功男人背后站立的一个强女人,一个女强人背后站立的一群男子汉……这些都是一个个具有灵性的文化、文明的强有力因子。

神话,是地球看日月星球看不到的幻想曲。

日月大神,是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

平民化的光怪陆离……

不过,有的人、神、物,那是越说越糊涂的。如黄帝即颛顼、祝融等都是日神,及太阳神鸟三足乌等,都是从明白到越说越糊涂。

有人呈送一只乌鸦给武则天,说是太阳神鸟。一位近身大臣对武则天说,太阳神鸟三足,这鸟只两足,是哄骗你的。武则天笑笑,说,那是神话,何必求真呢!这就是武则天精明的糊涂。

应当没有武则天的女皇梦或是皇帝梦,但却不应当没有武则天的精明糊涂。

能读出日月神话的糊涂味儿来,那是高层次的明白!

那是用第三只眼去看它,看清了那美的表征!

那是从它的模糊身影看到了远古的、潜在的、至今富有的鲜活文化因子!

那是听到了来自古荒的历史文明前进着的脚步声!

在嫦娥骚动着的女性美中触摸中国现实社会的劣根性。

如中国人口的密度为什么比外国大,而且大得多?这与《山海经》中“浴月女子”从大自然走回家中、走进被窝是不是有某种暗藏着的契合?

从日月大神及西王母等诸天神吃“玉英’’就是吃石头粉或是石头的气味,可以与“日月齐光”,看当代人吃什么能够少生病?

唐伯虎娶了九房太太,是不是与太阳神有一个人数众多的红粉集团即女和、羲和、常仪、望舒、纤阿、宓妃、丰隆、女■、湘夫人、西王母、女娲、“有■之佚女”、灵氛等有关?

《穷怪录》中记录了“天帝之女”化为“晚虹”,降临“首阳山”“溪泉”,“良久”变化成一位年龄十六七岁的少女。明帝逼迫她,那就是想强奸她。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来说,皇帝是算不上犯强奸罪的。再说,中国封建社会根本就没有·部关于皇帝的“法”——“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只是关于皇太子的;而不是关于皇帝本人的。中国的日月神话中,也没有关于天帝即最高天神的“法”。没有关于皇帝的“法”,皇帝还能“犯”什么“法”呢?世上强奸罪的劣根,是不是生长在这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差一点儿被定为强奸罪,那是美国,那是总统;不是中国,不是皇帝。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书(嫦娥奔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文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17402
开本 16开
页数 3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32.2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