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方现代艺术在世界现代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灿若星辰的艺术名家,五彩纷呈的艺术流派,是艺术爱好者、从业者们必然探访的艺术宝库。本书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流畅清晰的叙述,向读者展开了一幅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画卷,可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完整发展历程。

内容推荐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课是建筑学相关设计专业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一门重要课程,目前国内不少院校都开设有类似课程,本书结合以上读者的实际需求,系统、全面、通俗地介绍西方现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状况,内容包括从印象派到后现代艺术中的众多西方先锋艺术流派和艺术家个体的艺术理念及作品。适合建筑学相关专业学生及艺术爱好者阅读参考,也可以作为大学艺术史类的教学辅导书。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西方现代艺术概论

一、西方艺术领域中三大艺术类型的确立

二、西方现代艺术的形成

三、西方现代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部分 西方现代艺术众多流派的形象

一、印象派与新印象派

二、后印象派

三、象征主义与纳比派

四、野兽派与立体主义

五、意大利未来主义

六、表现主义与德国表现主义

七、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

八、抽象艺术与荷兰风格派

九、达达主义

十、形而上画派与超现实主义

十一、抽象表现主义

十二、波普艺术

十三、欧普艺术与极少主义

十四、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其它先锋艺术流派

十五、20世纪欧美其它重要艺术家介绍

第三部分 西方现代雕塑

一、西方现代雕塑的过渡时期

二、西方现代雕塑的创立时期

三、西方现代雕塑的发展时期

四、西方现代雕塑的融合时期

第四部分 西方后现代艺术

一、后现代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关于后现代艺术的定义

三、后现代艺术的形象——“新绘画”的产生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凡高:可能是后印象派中最家喻户晓的一位艺术家。这个响噹噹的名声可能不仅仅是在他的艺术作品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于他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事方面,有许多让人不可思议的言行举指。由于这样的一种原因,使得人们更愿意相信,凡高对于艺术的那种纯粹的情感追求是真挚而纯朴的。凡高也确实是一位感情真挚、善良纯朴而又天真固执的人。

1853年,凡高出生于荷兰的尼德兰。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而他家族的几位叔伯又都是经营艺术品的商人。所以,在他以后人生道路上分别从事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职业;但最终他选择了艺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凡高从16岁开始就到巴黎他叔伯经营的一家艺术品公司做伙计。由于他的天资过于愚钝,加上他的性格中有一种偏执狂的固执。所以,在经营艺术品贸易的时候,经常有些差错。在1873年被调到伦敦分公司工作的时候,他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在交往一段时间以后,不但房东的女儿拒绝了他,就连房东太太也经常到公司来数落他纠缠自己的女儿。这件事被闹得满城风雨,公司不得已将其解雇。他回到家中待了一段时期,他的父亲为他争取到了一个做牧师的机会。由于他的口才比较笨拙,加上他那颗善良的心,时常运用他那偏执性格的言语来布道,所以,没干多长时间,牧师也做不下去了。于是,在他28岁的时候,决定从事绘画艺术。先后在布鲁塞尔和海牙的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并于1886年前往巴黎,投奔他弟弟提奥。此时,他弟弟已经是一位成功的画商。在巴黎把家族的画廊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在他弟弟的画廊里,他看到了莫奈等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并通过他弟弟的介绍,认识了毕沙罗、西涅克、高更等画家,并和高更成为了好朋友。从此,在凡高的生命中,似乎找到了前进的航标灯,并开始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

前面我们曾经讲过,在凡高的性格中有一种偏执狂的固执。他认准的事就会非常执着地去追求。这对于艺术而言,正好符合它的规律。也就是说凡高性格本身就符合从事艺术这门职业。当他真正进入到艺术领域以后,他的这种性格不再是缺陷,而是真真切切地恰当。也就是说,他天生就是从事艺术这门事业的,而艺术也因为有了凡高而显得格外鲜活。

凡高在接触到印象派的艺术家们之后,总梦想着要组织一个类似于印象派这样的艺术团体。终于在1888年,他的这个梦想得以实现。他说服了他弟弟提奥,在经济上支持他,让他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地区组建一个艺术家群体。遗憾的是,当他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发出了对众多艺术家们的邀请函以后,前来和他会合的只有高更一人。而且,高更的前来还是得到了他弟弟提奥的劝说,并许诺为他的作品作代理。其实,高更和凡高完全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高更外表英俊,举指潇洒,谈吐风趣,聪明过人。而凡高的外表是其貌不扬,举指激动,谈吐结巴,天资愚钝,除了执着和善良,没有任何地方比高更优秀。他们在艺术方面的认识也是南辕北辙。凡高崇拜杜米埃、卢梭和修拉。而高更则敬仰拉斐尔、安格尔和德加。虽然从表象上看,他们之间格格不入。但是从实质上讲,凡高对高更是崇拜的。并特别在意他们之间的友谊。他为此创作了两幅题名为《椅子》的作品;一幅《椅子》的画面中是一把高贵的椅子,椅子上放着烛台和书籍。而另一幅《凡高的椅子和烟斗》的画面中出现的是一把土头土脑的农民椅子,椅子上放着的是烟斗和烟叶。这二幅作品是在高更离开阿尔以后不久创作的。它的深刻寓意在于凡高担心他和高更的友谊即将逝去。应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从开始就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差异,尤其是在生活方式上。这种差异使得高更在阿尔待了不到三个月,便忍受不了凡高那种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例如:凡高的艺术创作是没日没夜的,有时夜晚把蜡烛固定在帽檐上,也要继续作画。而高更是无法忍受这种生活方式的。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生活琐事,使得高更无法忍受。因此,决定离开阿尔。高更的离去给凡高的精神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从此以后,凡高的精神开始出现问题。甚至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了一位叫雷切尔的妓女,使得这名妓女当场吓昏过去。1889年,凡高终因精神分裂住进了医院。并于同年试图服毒自杀,被及时抢救过来。但是,第二年,也就是1890年,他还是饮弹自尽,享年37岁。遗憾的是他弟弟提奥,因为凡高的去世痛不欲生,整个身心被完全击溃,在凡高去世后的几个月内也撒手人寰。兄弟俩一起并列安葬于奥弗斯的墓园中。所以,后来有人说;他弟弟提奥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帮助他哥哥凡高成为举世无双的艺术大师。一但凡高去世,提奥的使命也算完成,便随之而去。

凡高的一生是在苦难中渡过的。当他从艺之前,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成功过。生意场上失职,情场上又失意,最后连上帝都抛弃了他。当他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归途时,却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但是这一生的苦难并没有击垮凡高的意志。在艺术中,他用全身心的情感溶化了这种苦难,使之形成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并创造出了魅力无比、光芒四射的艺术作品。但是,凡高如此魅力四射的艺术作品,在他的生前却无人问津。他生前唯一卖出的一幅作品《红色葡萄园》,也是别人看在他弟弟提奥的情份上才购买的。所以,当他得知自己的作品被卖出了400法郎以后,高兴地对提奥说:“您相信吗?我的画在我死后,至少可以卖到500法郎。”然而,他何曾想到,当他去世100周年以后。他的画作《插着14朵向日葵的花瓶》(图31)竟然被拍卖到4800万美元,在当时是有史以来西方油画的价格之最。这多少也可以使得凡高的在天之灵和他生前所受到的一切苦难得到某种慰藉。

凡高的艺术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主要是因为他在创作时投入了他百分之二百的情感和精力。他是在用整个生命从事着他的艺术创作。因此,他的艺术特征就在于画面中的形态虽然朴实,但是朴实中透着无限的精神;那些扭曲夸张的笔触不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带出了纯粹奔放的艺术语汇。使得每一位站在他作品前的观赏者都能够感受到他那份纯粹而又无比热烈的艺术情怀。可以说,后印象派的三位艺术大师从不同的精神层面探索的艺术成就,奠定了以后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方向。塞尚从艺术内部的形态革命开始到整个艺术观念和表现语汇的重新定义;高更从原始的情怀和色彩的装饰方面展示了他对崇高主观理想化艺术生活方式的综合追求;而凡高更是从纯粹的情感和艺术精神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又一幅令人激动不已的艺术作品。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艺术是从他们开始真正进入了一个繁荣而又辉煌的时代,他们是真正划时代的丰碑。

P39-41

序言

西方现代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演绎的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一系列对现代科学、现代工业文明和现代人类精神以及现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不断变更与衍进的历程。在这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西方的现代艺术家们不间断地在众多的相关学科领域及艺术本身中探索着现代人类的文化思想和精神“语言”;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式的体验。这种体验的成果使之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有别于传统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的、全新的、不断变化的现代艺术新篇章。它无疑是我们整个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精神宝库。

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在众多领域中的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这种频繁的交流活动,必然导致文化差异的日益突现。如何缩小这种因文化上的差异所导致的认知偏悖和交流障碍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西方现代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宽泛概念的审美认知活动,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变迁的文化现象;使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到这种变迁中所蕴含的无比丰富的文化思想和宽泛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极其变化多样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它几乎涉及到了现代社会新学科和现实生活本身的全部内容。因此,它的重要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本身,而是有着更为广泛的延扩性内涵。所以,学习西方现代艺术是我们已经进行或将要深入的现代文化发展中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某些问题最好的借鉴;同时,也可以消除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昕带来的交流屏障。当然,我们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也应该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立场来审视它们。因为在如此浩翰的艺术长河中,必然会出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甚至是偏激的、歧义百生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垃圾文化”。就好比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确实完善,但也有百密一疏。因此,当我们在开拓视野、扩展思维的同时,更应该保持一种独立的客观性,并对其进行一种扬弃式的“拿来主义”。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作为一部普及性的艺术读本。它全面客观地阐述了西方社会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80年代期间,出现的所有现代艺术的重要流派和艺术家个人以及他们产生与发展的全部历程。其中包括历史渊源、时代背景以及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等。当然对于发展了一个多世纪的西方现代艺术,要想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挂万而不漏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悖,希望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昌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347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6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051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47
17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