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居习俗/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居住民俗的形成、聚落、居室类型、营造、梁柱、迁居、院落、门户、灶塘、乡规民约、继承、买卖、租赁及典当等等。

内容推荐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居住民俗的形成、聚落、居室类型、营造、梁柱、迁居、院落、门户、灶塘、乡规民约、继承、买卖、租赁及典当等等。

目录

第一章 居住民俗的形成/1

居住的形式/2

居住习俗与自然环境/7

居住民俗与社会制度/12

文化交流/18

第二章 聚落/20

村庄由来/21

村落的格局/32

第三章 居室类型/43

四合院民居/43

干栏式民居/46

碉楼式民居/48

帐篷/52

窑洞/55

船形屋/57

第四章 营造/59

择址/59

营造工序/65

动工/68

院墙与院门/74

营造过程中的禁忌/78

第五章 梁柱/83

备梁/84

造梁/86

上梁/89

庆新房/9s

立柱/97

第六章 迁居/102

搬迁的准备/103

乔迁/106

分火/l 10

迁居中的其他角色/113

第七章 院落/1 19

天井/119

影壁/126

水井/128

厕所/133

第八章 门户/138

门户的设置/138

门神/142

门户的禁忌与祭祀/145

门户与人生仪礼/150

第九章 灶塘/155

砌灶/156

祭灶/161

火塘/166

第十章 乡规民约/172

第十一章 继承、买卖、租赁及典当/186

占有与继承/186

买卖/193

租赁和典当/200

参考文献/204

试读章节

村落的格局

村落作为一个有着具体时间和空间的聚落,有着双重的含义。一方面,人们必须居住在一个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当中,这种自然环境在总体上是无法改变的,人们只能在某些地理环境中进行选择,只能进行小规模的、非常有限的人工改造。另一方面,人们还可以修建一些人工建筑物如庙宇、池塘的手段来改造自然的环境地貌。

(一)选择和改造自然环境

由于地势的差异,村寨的布局和居民的聚落方式也会有相应地不同。以山麓和冲积盆地为聚址或者傍水居住,不仅有利于交通,也方便生活、生产用水,也有防卫方面的考虑。正因如此,一些山居民族往往“依山而寨,傍险而居”,而避免把村寨建在山脚、河谷和平坝上。这样既不占用他们数量较少的坝子和谷地,又可以尽量避免不利的自然条件,以达到背风、向阳的目的,还可以防止水淹和山洪,同时也能够就近获得薪柴。

举例来说,彝族人将村寨建在山坡中段或偏下一点,即“上面宜牧,中间宜居,下面宜农”,上、中、下三段分别是放牧、居住和耕作的地方,相互补充。再如贵州东南部地区的苗族,针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存境况,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田地,就把村址选在山水之间。而以刀耕火种为生存特征的瑶族,则居无定所,他们在崇山峻岭之间来回迁移,在适合刀耕火种的地方建立自己的聚落,当一座山的土地肥力枯竭时就迁到下一座山,从而形成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事实。至于从事半农半牧经济的彝族,因为对自然条件有着很强的依附力,所以他们常常选择那些水草丰美、土质肥沃、有利于放牧和耕种的地方作为聚址,又加上过去彝族各部落之间有“打冤家”的习惯,从而决定了其寨址的选择必须开阔就势,以便于建筑碉楼和防御设施。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聚落特色,如“山居为瑶,峒居为壮”,“苗族居山头,瑶族居箐头,壮族居水头”,“客家住街头,夷家住水头,瑶家占箐头,苗族占山头”等等。

尽管有地势的差别,但在选择村落住址的时候,在大原则上有着相当的一致性。汉族向来讲究风水,风水也可以说并不完全是“迷信”。一方面, “风水”可以说是古代的“地理学”和“生态学”。风水讲究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而不是对自然环境加以无休止的索取和破坏。譬如,在选择住址方面,讲究后面要靠山,左右两面也要各有一座小山,分别称“青龙”、“白虎”,这种选择是出于很实际的考虑,即冬天可以挡住西北吹来的凛冽寒风,利于“藏风”,夏季可以挡住东南或西南吹来的潮湿气流,否则容易得病。另一方面,我们从风水中也看到了人们对理想的生活状态的追求,如人口和财富的兴旺发达,这在任何时代中都是人们所追求的幸福标准,所以就需要“生气”或“活气”。

村落所倚之山,应该来脉悠远,起伏蜿蜒,成为一村“生气”的来源。平原或少山之地的村落则以水为脉。村落选址都很注重景观的优美。一个良好的村落应该有美好的景观, “山川秀发”,“绿林荫翳”,土色光润,草木茂盛。另外还讲究水口在村落生活中的作用。水口指一村之水流入和流出的地方,意味着滚滚的财源,为了不让财源流失,就要加以“关锁”。

如果村落地址不是那么完备,也有补救的办法。许多没有水的村落要引水入村,有的甚至在宗祠等地开挖池塘,以达到聚财、兴运的目的。有些村落则开挖沟渠,来顺畅村落的气运。在平原或不靠山的地区,通常采用植树来弥补村基的不足。种树可以起到挡风聚气之效,还能维护小环境之生态,在景观上显得有勃勃生机。

P32-34

序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居习俗/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丙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13694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241.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3: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