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京文学2005-2006好看小说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北京文学》是一部广受文学爱好者欢迎的文学刊物,本书从2005~2006年在《北京文学》上刊登的小说中,精选了十五篇非常具有代表意义和创作水平的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读这些作品,让你细细品味世间冷暖、人生况味、生活辛酸,让你恍然大悟、窥视窥视到人生与生活的另一番奥秘。

内容推荐

《北京文学》是一部广受文学爱好者欢迎的文学刊物。本书就是《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5年全年刊发的好看小说中的精华,精选了幕僚,一唱三叹,裸奔的别墅,彩虹,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等15篇经典作品。

目录

幕僚

一唱三叹

裸奔的别墅

彩虹

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

对你大爷有意见

花婶子的杏

米粒儿的城市

厚人

赶尸匠的子孙

美丽日斑

迷失的云彩

密码

傻瓜张小麦

一一之吻

试读章节

第二次见范思哲是秦汉章自己去的,他不想让汪延顺知道,也不想带蔡小菲。他倒不是不信任蔡小菲,而是觉得范思哲有些话想跟他单独谈。那天之所以什么话都没有说,恐怕就是因为有蔡小菲在场的缘故。

秦汉章一直觉得,北京人对政治有着天生的蔑视,又有着天生的敏感。北京人对官、对官场有着独特的冷嘲热讽,又能够身在其中驾驭自如。蔡小菲刚刚到模阳两年,就对模阳一府两院、四套班子了如指掌,上上下下更是通达顺畅、游刃有余。见到了范思哲,使他这种认识更深了一步。蔡小菲在官场上表现出来的才干是天生的,是漫不经心,甚至是一场游戏。而范思哲则不然,他有一种修炼,一种信念,一种水到渠成的功夫。他这样认识范思哲,完全是一种感觉。是他那双闪着贼光的眼睛告诉他的,或者仅仅是从临出门时那一声嘱咐中所体验出来的。

按照模阳人的习俗,他给范思哲带去了一盒花馍,蒸的是“福禄寿”三星。还给他带去了一坛模阳老窖,是二十年前与李雪娥结婚时老岳父送给他的礼物。他不喝酒,又不能随便将这珍贵的礼品送人,就一直珍藏着。他感觉范思哲一定喜欢杯中之物,且有英雄海量。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范思哲打电话从附近饭馆里要了几个菜,便留秦汉章与他对饮起来。对饮徒有虚名,说是陪饮还差不多。秦汉章主要想通过这个男人间最常见的方式与范思哲交流,并且对他表示尊重和感激之情。

饮酒的没醉,陪酒的倒说起了醉话。都说酒后吐真言,秦汉章不喝酒,装在他肚子里的那些话对谁说呢?跟蔡小菲说吗?也说,蔡小菲的聪明才干都在表面上,而且她往往是随心所欲、感情用事,还有更多的玩世不恭。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是不与蔡小菲谋,与蔡小菲只能谋小事,不能谋大计。小事情她办得很认真、很聪明。而有关模阳生存和发展的大计,她总觉得不值得,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就是了。你跟她认真探讨,她总是说,你累不累呀?你又不是五百年后的市长。唉,蔡小菲不是模阳人,她哪里知道一个模阳子孙对模阳历史的刻骨铭心呢?

范思哲垂着那双闪着贼光的小眼睛,有滋有味地品着秦汉章的模阳老窖,静静地听着秦汉章飞泉流瀑般的宣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最喜欢艾青这句诗了,每当我念这句诗的时候心里都酸酸的。我们不能忘记祖宗,不能忘记根脉。我常常想,模阳到底是谁的模阳?模阳是吃花馍长大的模阳子孙的,不是少数投机钻营的小政客的。”

秦汉章情绪激动起来,他也不知道怎么就对范思哲这么信任,将他在眠床上睡不着觉时咀嚼出来的心窝子里的话都翻腾出来了。

范思哲依然是慢慢地喝着酒,静静地听着。

秦汉章继续说:“模阳的子孙爱模阳,爱到骨子里去了。要发展模阳,首先要保护模阳,像保护自己的母亲一样,不允许有人亵渎她,不允许有人侮辱她,不允许有人强奸她。可是那些后娘养的,他们只知道捞取好处,恨不能插根草标把母亲卖掉。我是模阳的市长,我不仅要对模阳的现在负责,更要对模阳的历史负责。”

范思哲睁开那闪着贼光的小眼睛,似乎在鼓励秦汉章说下去。

秦汉章势不可挡地倾诉着:“什么叫‘三光’工程?阳光大道,阳光广场,阳光新城?我看是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就是要把模阳拆光、毁光、糟蹋光。您说,两千多年的古城,中间要修一条百米宽的大道,还要修一个能容纳几十万人的广场,这模阳城还存在吗?中国的政客们怎么这么低能低智商?北京有个百里长街,他们就处处搞大道;北京有个天安门广场,他们就处处搞广场。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跟中央保持一致。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我说保护模阳古城,他们却说我保护落后。我说弘扬花馍文化,他们却说花馍文化是封建糟粕。他们就这样诋毁中国历史,诋毁传统文化,这跟当年谭厚兰去砸孔府有什么两样?他们把洋文化、洋垃圾当成了宝贝,可是他们为什么不学学洋人是怎么尊重本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英国人说过,我们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意失去莎士比亚……”

秦汉章越说越激动,也像那些酒徒一样,端起眼前的杯子一饮而尽。可是杯子里装的是茶水,不是酒。

“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总是从外面调来决策者,让他们来掌握一个地区的命运呢?他们不是吃花馍长大的,能对花馍有感情吗?当然,我不是说外面调来的决策者都不好,原来的老书记郑松远,就对模阳非常有感情。保护模阳古城,弘扬花馍文化首先是由他提出来的……”

范思哲说话了:“秦市长,我问你一句,郑松远是怎么离开模阳的?”

秦汉章愣了一下,苦苦地摇了摇头:“唉,要说郑书记将一腔热血都洒在模阳了,最终却是模阳人把他赶走了。”

范思哲紧盯着问:“为什么?”

秦汉章气愤地说:“还不是那几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搞的?他们为了自己往上爬,愣是合伙搞阴谋,上面来考察的时候他们商量好了给郑书记填写不合格。结果怎么样?他们以为赶走了郑书记模阳就是他们的了,上级还是眼睛里不揉沙子,给他们来个一锅端,都调走。”

范思哲深深地点了点头,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前事昭昭,足为明戒啊。”

秦汉章没有听懂范思哲的话,他谈锋正健,继续慷慨激昂着:“还有那个开发区,中央三令五申,不能盲目建设开发区,他们就是一意孤行。我们这儿既不是沿海,又不是特区,有什么招商引资的优势?招来的都是些大城市不让上的项目,我们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样的开发区能搞吗?我们……”

范思哲又打断了秦汉章的话:“等一下,我想问问,开发区要投资多少钱?”

秦汉章说:“不算征地费,光是达到六通一平的标准,至少也要一个亿。”

范思哲:“这一个亿从哪儿来?”

秦汉章说:“冯奈有句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范思哲笑了:“这可不是冯奈的名言。”

秦汉章说:“可他整天挂在嘴边上。”

范思哲:“如果有了一个亿,他是先搞‘三光工程’,还是先搞开发区?”

秦汉章说:“那就不得而知了,搞‘三光工程’是形象工程,搞开发区是政绩工程。”

范思哲说:“那就让他先搞政绩吧?有了政绩才有可能升迁。”

秦汉章突然闭上了嘴,他看着范思哲,细细地品味着范思哲的话,像是范思哲在细细地品味着模阳老窖的味道……

P17-19

序言

读小说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我所指的当然是好看的小说。

在我看来,好看小说当然包括这样的一些因素:新颖的故事、紧张的情节、生动的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意蕴和深刻的内涵……等等。

简单地说,那些读起来让人畅快淋漓如痴如醉,放下来又如品甘霖回味无穷的小说就是好看小说。

紧张的工作之余,抑或夜深人静的时候,你静心翻开好看小说,心情如音乐般缓缓地荡漾开来,原本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自身的心灵感受着小说中人物的心灵,你的心弦很快被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或小说所营造的氛围牵动着,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喜悦时而压抑,时而激动时而感伤……但无论是何种状态,你都全身心地感受着阅读带来的愉悦、神经放松之后的舒畅。即使是阅读带来的压抑或感伤,那也只是瞬间的感受,随着小说阅读的结束,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你会掩卷而思或会心一笑,然后重新投入你的生活和工作。

好看的小说实在是一位精神按摩的高手,他在一阵翻云覆雨或轻或重的按抚之后,让你体味世间冷暖、人生况味、生活辛酸,甚至于让你恍然大悟、窥视到人生与生活的另一番奥秘。这样的小说,也是有灵性的小说,因为这样的小说既像精灵也像智者,能够真正感染读者并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然而,并非所有的小说都有这样奇妙的阅读效果。

有另一类小说,作者或矫揉造作或故弄玄虚,或胡编乱造或充当巫师。他们写的小说,要么苍白浅薄,要么晦涩难懂,尽管作者总是自鸣得意自得其乐,读者却云里雾里不得要领,只能嗤之以鼻,这样的小说,自然难以赢得读者芳心,这样的小说就不是好看小说。这样的小说,就是没有灵性的小说,它就像机器人,只有技术的组合,虽然科技含量很高,却没有灵魂的栖息。这样的小说自然不能感染读者,更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学杂志是办给读者看的,读者需要的当然是好看小说而非不好看小说。这话说起来不但有些拗口,而且根本就是废话。尽管如此,却并非所有的文学杂志、所有的文学编辑都能按照读者的口味来选择、刊发小说的,长期以来,以自己的好恶和审美趣味选择小说、刊发小说,然后强行兜售给读者(关其名日“引导读者”),在文学期刊界中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就如一个喜欢吃臭豆腐同时又是制作臭豆腐的烹调高手经营着一家豪华餐厅,却全然不去考虑顾客的喜好、只顾制作自己喜欢吃的臭豆腐一样。最终结局,只能是门庭冷落,生意难以为继。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由最具有大众意识和平民意识的著名作家老舍、赵树理曾经担任主编的文学杂志,《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所推崇和刊发的小说,当然是面向大众的好看小说。这种“好看”的标准,当然是普通大众大都能够接受的标准。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其审美标准当然是多元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但众口中也有普遍认可普遍接近的标准,近年来我们一直按照大众中这个普遍认可普遍接近的标准来选择小说、刊发小说。假如有钻牛角尖者想刨根问底:你这个“普遍认可普遍接近”的标准又如何确定、靠什么确定?那我干脆这样回答:靠悟性。而悟性别人无法教给你,你自己得慢慢培养。

有这样一个事实:新世纪以来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所刊发的作品被转载率一直名列全国前茅,发行量最大、高达40余万份的文学选刊《小说月报》几乎每期都转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刊发的小说。在今年8月揭晓的、获奖作品全部由读者投票选出的第十一届《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共有3部中篇小说和2篇短篇小说获奖,占据了全部20篇(部)获奖小说的四分之一,获奖作品数量高居所有文学期刊之首,这就是我们认定的“普遍认可普遍接近”的“标准”的最好例证,这也是《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发行量近几年来能够持续上升的重要基础。

虽然从专业的角度看,纯粹由读者选出的获奖作品并非都是白璧无瑕的作品,但却真正代表了大众读者的审美趣味。这就如当今国人虽依旧喜欢细粮却更热爱粗粮的饮食时尚,谁高谁低、谁更有营养价值都难分高下一样。更何况,在如今十全十美的小说作品或凤毛麟角或难觅芳踪之时,作为文学期刊的编辑,我们有什么理由蔑视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选择呢?

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读者普遍的审美主体就是市场需求的主体,读者普遍的审美变化就是市场的审美变化,读者普遍的文化素质和审美层次也并非像某些文学编辑臆想的那样低、有的甚至比我们这些当文学编辑的还要高,那些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现在仍然根深蒂固居高临下俯视读者、甚至于不顾读者需求执意要“引导”读者的编辑思路,不仅是落伍的,而且是滑稽和可笑的。

除了在每期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杂志上推出大众读者喜欢的好看小说,我们每年还要进一步精选、编辑一本年度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好看小说精选》,为的就是能够让更多的读者在短时间内阅读到经过一年时间沉淀之后呈现出来的好看中短篇小说精萃,同时也让读者充分享受好看小说带来的快乐。

读者的快乐,就是我们当文学编辑的最大欣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京文学2005-2006好看小说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晓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09642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1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