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一九三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内容
编辑推荐

由江建文所著的《上海一九三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书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出版,是一部演绎文化人抗敌御侮的震撼之作,是一首吟颂中国人同仇敌忾的壮丽之歌。

小说中的袁晨、黄梦莹、宋绮玉、田汀、胡丽娜等,就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有知识、有血性的年轻人。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优秀的年轻人何止千万!他们和广大人民一道担当着积贫积弱的民族所带来的历史重负,忍受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加诸老百姓的贫困、灾难与屈辱,还要面对独裁的统治者宣称的“抗日有罪”的荒谬逻辑及伴随其而来的迫害!他们不屈不挠地、坦荡执着地走着自己择定的人生道路,努力追求与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以及个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内容推荐

由江建文所著的《上海一九三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一部抗日题材的长篇小说,生动描写了“八一三”事变引爆淞沪抗战,中国军民奋不顾身、视死如归、同仇敌忾、团结抗敌的英勇故事,尤其角度独特地刻画了一批进步文化人,通过他们的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再现了这场伟大的保卫战。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年年到了盛夏,太阳就像个赤红的魔怪那样,傲立在万里蓝天之上,用它那炽热的光焰,炙烤着人间。位于上海北郊的白虹军用机场,它那一望无垠的黄褐色土地,如今便裸露在炎炎骄阳下被曝晒着。远远望去,它似乎正微微地冒着轻烟;这烟又为空气中的那股热浪托举着,袅袅上升。其实,那不是轻烟,而是水汽,是从大地母亲宽厚的胸脯里蒸发出来的水汽,用以滋润在这酷暑中受煎熬的一切顽强的生命的。

机场里,作为现代战争的骄傲的各式战斗机,一架架整齐地排列在停机坪上。机头的螺旋桨叶片又宽又长,在晴空下闪着银白色的光。机翼底下,可以看到已经进入战斗准备的飞行员和来回奔忙的地勤人员。他们尽管热得汗流浃背,但仍不能稍离岗位或有所懈怠。因为神圣的抗战已经开始了,被人称作“睡狮”的中国已经醒来。一旦机场指挥中心发出指令,这些飞机就会立刻起飞,直冲云天。

宽阔平坦的机场跑道,像一匹白练似的反射着阳光,伸展向远方。在导航信号的指挥下,每隔几分钟,就有一架飞机从这里起飞或降落。每当这种时候,马达声在半空中震响,就像落下一阵石雨,打在你的耳膜上。于是,那本来就已经热得难耐的天气,让这种噪音搅得似乎更热了。

一辆辆接送飞行员的吉普车、拖运空战中负伤人员的急救车、向在烈日下值勤人员运送冷饮的供应车,在机场内各条主要公路上,来回奔驰着。车后腾起一条尘土的龙,久久地停在半空中。

那些已经安全返航的飞行员——他们或是去侦察,或是去支援地面的战斗,或是直接参加了空战,一从飞机上下来,坐上吉普车之后,往往就急不可耐地给人们讲述起种种关于战事的最新消息。这些消息,有的使人振奋,有的却令人沮丧。

自“七七”卢沟桥事变到现在,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北平、天津已相继沦陷,华北平原的大片土地落入敌手,成千上万的同胞做了亡国奴,惨遭鬼子蹂躏。这些飞行员,几乎每天都要飞临前线。他们从飞机上,既可以看到一列列遮盖着伪装的军车,把国军将士送上战场,也可以看到一列列篷顶涂着大红十字的救护车,把伤兵从战火纷飞的北方运下来。在他们眼下展现的,是一幅神州大地进行着大规模杀伤和流血、破坏、毁灭的图画,高楼大厦顷刻间化为一堆废墟,绿野平畴转瞬间变成一片火海!

时局在急剧而又令人揪心地变化着。随着华北战局的日趋恶化,华东杭、嘉、湖地区的形势也十分紧张起来。从停泊在吴淞口外的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日本飞机,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这一地区的上空。它们或盘旋侦察,或扫射轰炸,预告着这场已经来临的战争暴风雨,即将把这里席卷。

日子就这样带着战乱的惶恐和血腥、盛夏的烈日和酷暑,一天天过去。这一天,日历揭到了1937年8月9日。

白天,整个白虹机场仍然是那么紧张,那么繁忙,那么热,那么令人热血沸腾又使人失望和沮丧。太阳落山之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及至夜幕低垂,除了战斗值勤人员外,人们的活动便集中到了机场生活区内来。

随着夜色降临,渐渐地,那挺立于苍茫暮色中的榆、杨树的枝叶,开始沙沙作响,接着凉风便习习吹送过来。它拂去了人们一整天都无法解除的身上和心头上的暑热;大地复苏了,青草又挺直了它那一度蔫下去的腰杆,流萤欢快地在野地里飞来飞去。

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座堪称具备20世纪30年代先进水平的隐蔽建筑物,它就是每晚都吸引了许多少壮军人的“军官俱乐部”。由于机场实行严格的灯光管制,所以俱乐部人口处的电灯是关闭着的,只有从里面的通道,映照出来的一片朦胧的光,指示人们,从这里走进去寻找军旅生活的欢乐。

宋绮玉要不是白天曾经路过这个地方,那么她现在是无法找到这个富于生活情趣和魅力的入口处的。从这里通往俱乐部,有一条相当宽敞的地道。它微微倾斜地向地层深处伸进。通道四壁和穹隆形的顶部,都装有设计得体的通风装置和电灯,因而这里的空气清新、凉爽,灯光也明亮、柔和,使你走在这里面就犹如在庭院的廊道间漫步一般,没有置身地下的那种窒闷和压抑的感觉。宋绮玉脚上的那双款式新颖的高跟皮凉鞋,踏着铺砌在通道里的坚硬、光洁的水门汀路面,发出清脆的“橐橐”声。

她是《热血》周刊的女记者,上午来到机场,打算在这里做为期三天的采访。《热血》是上海一家既刊登文艺作品,又兼有政治、时事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周刊。今天早上,主编袁晨从一个口子上粘着赭红色火漆的牛皮信封里,抽出一张蓝底白字的卡片,把它递给宋绮玉。(P001-003)

后记

后记

中国抗日战争历时十四年,即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3日最后战胜日本法西斯主义,接受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而1937年8月13日发生的淞沪抗战,则是全国人民不分党派、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团结一致全面抗战的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前的1932年1月28日,日军就发起过对上海闸北的进攻,国民政府守军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与10万日军激战33天。到了1933年3月9日,当时的热河省已被日军占领,长城各口展开了对日作战。中国参战和担任側翼钳制的部队达12个军,日方投入2个师团、3个旅团约10万兵力。战役历时80天,于同年5月底结束。

1937年8月13日之前的这些局部抗战,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重创了日军,打击了凶残的侵略者的囂张气焰,但当时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错误方针的指导下,却得不到国民政府应有的肯定与支持,往往在弹尽粮绝之后不得不退出战斗。将士们的壮烈牺牲,不仅没有使我们的民族湔耻雪恨。反而成了国民政府对日寇侵略退让、妥协的筹码,使人民进一步蒙受丧权辱国之痛。如“一·二八”淞沪抗战结束后,于同年5月5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从上海至苏州、昆山之间广大地区,中国无权驻军,而日方则可以在上述地区驻扎“若干”军队;长城战役结束后,签订了<塘沽协定),规定长城沿线12个县为“非武装区”,不准中国驻军,而日军则可以“自由出入”。至此,华北门户洞开。

这时真是“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小说中的袁晨、黄梦莹、宋绮玉、田汀、胡丽娜等,就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有知识、有血性的年轻人。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优秀的年轻人何止千万!他们和广大人民一道担当着积贫积弱的民族所带来的历史重负,忍受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加诸老百姓的贫困、灾难与屈辱,还要面对独裁的统治者宣称的“抗日有罪”的荒谬逻辑及伴随其而来的迫害!他们不屈不挠地、坦荡执着地走着自己择定的人生道路,努力追求与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以及个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俗话说:“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乱世:连年的内战、连年的天灾、深重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作为个体生命,像暴风雨下海洋中的一叶扁舟,生存已属不易,何况还谋求发展?可是,成长于这个艰难时势中的优秀的年轻一代,他们更多地系于心中的不是个人的荣辱与发展,而是人民大众的苦难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存亡与兴衰!爱国土义就像他们血液中的天然成分,流淌于他们全身!抗击日寇侵略,为祖国而牺牲是发自他们内心的决断,一点也不勉强,一点也不做作,是那么从容,是生命的本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他们终生践行的座右铭。  在他们血液中的另一个重要文化基因就是公理与正义。他们追求并努力维护着社会的正义与公平,对苦难的同胞、对弱者,充满了无私的关爱与同情。他们大多无意于诸如升官发财之类的追求,只想过好平凡而有意义的一生。可是,当外敌入侵,当社会上那些助纣为虐的践踏正义与公平的邪恶横行时,他们却勇于挺身而出,与之作坚决的斗争,并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时至今日,他们以及属于他们那一代的生活与战斗都进入了历史,而我与他们之间仅是一代之隔。在代际交集的几十年间,我作为他们的子侄、他们的学生,曾经和他们一起亲近过、交往过、生活过,因此,我要比许多后来者更熟悉他们,更了解他们。我尊敬他们、热爱他们!我深切感到在他们那一辈人的命运中,有太多的坎坷、折磨与不幸!他们仿佛是专为承受这一切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是我们这个苦难民族的苦难儿女!

正是由于他们把许许多多的苦难和伤痛都自己承受了,落在我们这一辈人身上的伤害与折磨就减少了。正如鲁迅所说的,是他们肩扛起黑暗的闸门,把我们放到了光明之中去!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我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的厚重与庄严,懂得了我们民族祖祖辈辈所确认并以壮烈的牺牲加以守护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诉求。

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既是这个民族的显意识,也是它的潜意识。作为显意识,它是可以书写、可以传播、可以讲解分析的;而作为潜意识,它是无声的,是一代代人的嘉德与懿行,是人们的心理归依与爱憎情怀。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千百万先辈们的抵抗与奋斗、流血与牺牲,都在彰显着这些核心的价值;而与此同时,也为我们伟大民族的核心价值的丰厚内涵,增添了一代人的积淀!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今天,已70年了;淞沪抗战作为全面抗战的标志性战役,距离今天还更远一些。每次重温先辈们的英勇顽强和壮怀激烈,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次成长的教育,都会再一次加深对现实昭示的我中华民族崛起的艰难历程的认识。正是:“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二战期间,牺牲在德国法西斯手里的捷克斯洛伐克著名记者伏契克,曾给我们留下了一句名言:“人们呵,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安徽文艺出版社特将我的这部《上海·一九三七》列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原创长篇小说系列”之中,让我十分感激。这部小说的写作依据了我1987年在江西人民出版社的同题材小说《国难》,这次修改重写,堪称一部新作,感谢鼓励并帮助修改重出本书的我的学生李子迟(肖飞)、刘景琳,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精心编辑与出版。

江建文

2015年4月30日于广西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一九三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建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4140
开本 16开
页数 4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1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5
CIP核字 201517295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0.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1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