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

本书是该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供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自序

一、绪论

一、研究课题

二、“忠”“孝”概念研究的三种偏向

三、研究进路与章节概要

(一)“忠”、“孝”思想的宗教泉源

(二)本书“思维的纯粹性”之概念

(三)本书的“自然观”概念

(四)本书章节概述

二、德川思想界的气论与自然观的流派

 一、前言:丸山真男“自然观”之问题

 二、中国儒道思想的自然观略论

(一)老庄与王充的自然观

(二)儒家的道德式自然观:从孟子到朱子与阳明

 三、日本传统的自然观特征:神性与感性的自然

 四、以气反理:德川儒者“自然观”中“气论”的多元与互通

(一)江户时代神道学说中的气学

(二)仁斋之气论——“不可知论”的自然

(三)山鹿素行之气论——“不得已”的自然

(四)阳明学者之气论——“无限太虚”的自然观

 五、结论

三、“孝”思维的典型:从阳明学者中江藤树到大盐中斋

 一、前言

 二、阳明学者的“太虚”与“孝”之本体性与宗教性

(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日思想家之争议

(二)日本阳明学者“孝”的本体论思想:从《孝经启蒙》

到《增补孝经汇注》

(1)中江藤树“孝”的中心思维

(2)“孝”与“太虚”思想

(3)大盐中斋的“孝”本体论思想

 三、自然观思维下的宗教意识

(一)中国“圣人之道”与日本“神圣之道”

(二)中江藤树的“上帝”与熊泽蕃山的“神道”

(三)三轮执斋的“天神”、佐藤一斋的“灵光本体”、

山田方谷的“事神养气”

 四、自然观思维下的“万物一体论”:以大盐中斋为中心“万物

备于我”与“我备于万物”

 五、结论

四、“忠”思维的典型:从兵学者山鹿素行到吉田松阴

 一、前言

 二、“武士道”精神对幕府政权之冲击

 三、“忠”思维下的“神皇”意识:从《中朝事实》到《讲孟余话》

(一)《中朝事实》中的日本主体性

(二)《孟子》义理与日本主体性的冲突焦点

——吉田松阴的孟子解释

 四、自然观下的“忠”思维模式

 五、结论:兼论天皇制与国家主义

五、“忠”“孝”思维的冲突与合一

 一、前言

 二、古代日本“忠”“孝”思想之特色

(一)古代神话中的“孝”思想及其发展

(二)古代神话中的“忠”思想及其发展

 三、日本德川社会是否“忠”优于“孝”?

 四、阳明学者之“孝”与兵学者之“忠”思维的冲突焦点

(一)“孝”“忠”思维的冲突

(1)阳明学者的“忠孝”思维:“忠”本“孝”之二端

(2)兵学者的“忠孝”思维:“孝”附于“忠”

(二)“士”的责任感之冲突

(1)中日“士”论之比较:“士大夫阶层”与“武士阶级”

(2)“道德理想型”责任感之士与“政治实用型”责任感之士

 五、“忠”“孝”概念的同质点与“忠孝一体”论

(一)忠孝超越原理的同质点

(二)“忠孝一体”的一元性结构理论:后期水户学与吉田松阴

 六、结论

六、大盐中斋与吉田松阴的“知行合一”之行动论精神

 一、前言

 二、幕末的时代与精神:兵学与阳明学昂扬的时代

 三、幕末维新“知行合一”实践精神的代表者:大盐中斋、吉田松阴、西乡隆盛

(一)“知行合一”精神与大盐中斋、吉田松阴、西乡隆盛在近代

日本之形象与评价

(二)“知行合一”思想内涵的认知差异

(1)阳明的知行合一概念

(2)中国儒者“仁本论”意义下的“心”:道德本体论

(3)大盐中斋、吉田松阴的“孝本论”、“忠本论”意义下的“心”道德实践论

 四、中日生死观之比较

(一)中国“仁本论”意义下的“杀身成仁”观

(二)大盐中斋“孝本论”意义下的“一死生”与“归乎太虚”精神

(三)吉田松阴“忠本论”意义下的“狂”与“报国献身”论

 五、结论:兼论吉田松阴的思想特质

七、结论

 一、引言

 二、道德性实践、政治性实证、宗教性实在的实学

(一)具有“孝”德精神的“道德性实践的实学”

(二)具有“忠”德精神的“政治性实证的实学”

(三)具有神道思维的“宗教性实在的实学”

 三、日本德川儒学思想研究的展望

(一)关于儒学经典诠释研究的展望

(二)关于阳明学研究的展望

(三)关于兵学者研究的展望

附 录

 附录一:日本阳明学者系统简表

 附录二:日本兵学者系统表(山鹿流略表)

 附录三:日本德川时代《孝经》著作一览简介

 附录四:王阳明前后之明代著作《孝经》比较表

 附录五:清代《孝经》著作统计表

参考书目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崑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57178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313.3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8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