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按时长大(名刊佳作获奖作品)(精)/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书能让你认识真实的生活。阅读细致描摹成长生活的小说,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在时光中旅行的感觉。我们通过作家的心灵,通过主人公的眼睛,感受生活中的所司所见,然后发现目己正在清醒地走向内心,发现那些成长中的欢乐和苦恼原来都是美好的。

内容推荐

本书与《没劲》是姐妹篇,这两本书包括从中国惟一本大型儿童文学期刊、被誉为儿童文学界的《收获》的《巨人》杂志历年来发表的中篇小说中精选出来的10部代表作品。它们题材宽泛,艺术上各具特色和姿态,从不同方面全面展示了成长过程中少男少女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

《巨人》创刊于1981年。它诞生的时候,正值我国儿童文学事业从那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中复苏不久,出版园地还显得荒芜,小读者嗷嗷待哺。《巨人》以它魁梧的身躯和高雅的素质傲然走进儿童文学园地,确实成了我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界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它以高质量的作品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很快就在国内外儿童文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它的发刊词中说“我们创作这个大型的儿童文学创作丛刊,就是想存繁荣创作和发展作者队伍两个方面,作出我们的努力。”这么多年来,《巨人》对发展我国儿童文学事业做出的贡献一步一个脚印地印证了它的努力。它就像一只魔箱,精彩的故事和非凡的作家不断从里面钻出来,使我们可以触摸到儿童文学创作发展的脉搏。

目录

飞翔的天堂乌/张弘

按时长大/饶雪漫

远山/谢华

快乐小孩/梅思繁

阿玉/韩青辰

试读章节

我多想也化为一只天堂鸟伴着你洁白的飞翔寻找太阳的方向

这可不是我的什么第二篇献辞,有的事,你只做一遍,就已经大倒胃口。这是我们初二(3)班排演的课本剧《天堂鸟》里的台词,是我们的“总导演”晏子诗兴大发的杰作。她看见我在低头写东西,就夸张地大叫:“陕呀!游海洋!快替我记下来,一会儿就要逃掉的!”

“逃什么逃?又不是兔子。”我嘟哝着,“什么‘洁白的飞翔’,这种假模假样、文理不通的诗,撒到南京路上一百个人捡了一百个人不愿意要。”不过,我还是帮她记了下来,喏,就是在我的日记本的第二页。现在倒好,我的第一篇日记只能跟着她“洁白的飞翔”“飞”到太阳里去了。

晏子听了好像很不开心,立刻板起了脸教训人,现在的女生,特别是我们班的女生,一点点温柔都没有。晏子嚷嚷道:“游海洋,你干吗老不支持集体活动?不成,这出戏,非得让你了解一下不可。”这下惨了,她拉着我说戏,把个课本剧吹得天花乱坠。当然,《天堂鸟》也不是个太糟糕的骗人故事。它说的全是真人真事:一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女作家,叫什么什么茜尔玛·拉格萝芙的,小时候曾是个双腿残疾、坐轮椅的孩子。有一回,她随父亲乘上了一艘豪华客轮远游。水手艾尔顿陪她在甲板上吹风,指给她看一种叫“天堂乌”的白色海鸟。茜尔玛感动极了,她指着那群飞向朝阳的“天堂乌”大喊:“啊,我多想站起来,追逐我的天堂鸟!”

我正听得入神,晏子的声音戛然而止。

“后来呢?”我傻傻地追问。

“后来?戏完了呗!啊,一个回味无穷的结尾。”晏子闭上了眼睛,喃喃自语,“我多想也化为一只天堂鸟伴着你洁白的飞翔/寻找太阳的方向……”

“这算什么呀!”我欲拂袖而去,大有受骗上当的感觉,“茜尔玛到底站起来了没有?这出戏说得不明不白。”

“哎,你别走!“晏子这才睁开眼,“你还得在里面演一个重要角色呢!”

“我?重要角色?”总算晏子有眼,我长到十四岁只演过一出戏,还是和(2)班的蒋羽翀他们合排布偶戏《拔萝卜》时,一动不动地演一个红皮萝卜。我从教室门口折回身来问晏子:“是船长?还是茜尔玛她爸?要不,是水手艾尔顿?”

“不!不!”晏子站在教室后方黑板报前,自己先兴奋得涨红了脸,引得教室里的同学都前后扭头,盯着我俩看。“是主角!”晏子像宣布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的金牌司仪,“你演茜尔玛,演主角!”

什么?让我演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还是个男扮女装的角色?班里笑得像炸开了锅。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晏子笑眯眯地上前来:“我看给你扎块头巾,涂些胭脂,你只要低下头……”

感谢学校,就在我没招的时候,可爱的上课铃响了。晏子仍笑眯眯地对我挥挥手:“一会儿再聊噢,大主角!”

我在全班的注目礼中落荒而逃至座位,不想前排的“马上多纳”和“乔丹”还回头来添乱。

“怎么样?我早就跟你说过,晏子厉害,惹不起吧!”“马上多纳”边说还边朝晏子那儿瞄瞄,一副胆小的样子,“马上就应验了,马上你还要吃大苦头。马上……”P5-7

序言

这套丛书的缘起还得从上海说起,上海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百年来急促的城市化、商业化、传媒化、娱乐化脚步催生了沪上近、现代文学的枝叶繁茂。回望中国近、现代文学,乃至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海是一座文学“重镇”,一口审美的“深井”,一块思想与艺术的“高原”,儿童文学恰是其中一丛绚烂的“七色花”。百年悠悠,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在这里酝酿、探索、起航,域外的儿童文学经典在这里成系列地译介、刊行,江南厚实的文学传统在这里不断地被重新“发现”,使得上海儿童文学的容涵度大大超越了上海的地域概念,成为一种与城市化、全球化、民族化等当代思潮贯通的,也与域外现代、后现代各路文学流派互动的创作群落概念,逐渐彰显出文学性格与文学类型的意义。

诚然,上海开埠以来,中西、古今文学的交蒸,使得儿童文学阅读、创作、批评的眼界大开,境界突兀,吸引了一批批怀揣文学梦想的少年、青年作家在这片园地里晨操暮练、奋力跋涉。一步一步成就他们心头的梦想,鸡鸣天下白,卓然成大家。童心稚趣主题的创作与出版成为一代代沪上文学新人的“启蒙课”,成为他们漫漫文学旅程中的大智慧与真欢乐。在上海百年儿童文学创作的长河里,有一位作家,一位长者,一位导师,让我们不能忘怀,他就是陈伯吹。陈伯吹,从1923年创作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到1997年驾鹤西行。对儿童文学,对上海,他一往情深,矢志不移,他一直守护在上海这片儿童文学的沃土上,编织着他珍爱的儿童文学梦想,也只是因为战乱、奉调两次短期离开过上海。如今,他已经成为我们心中一尊高大的儿童文学背影,一份沉甸甸的儿童文学承诺。他将毕生的挚爱都献给了一个信念——为小孩子写大文学。1981年,他倾其一生的积蓄创立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最初为“儿童文学园丁奖”),以褒奖上海的儿童文学佳作嫩苗、高士新人,25年过去了,这个奖励滋养了一大批儿童文学菁英,还培育了一种纯真的、优雅的、纳新的当代儿童文学的性格与风范。

毋庸置疑,上个世纪30年代京海之间学人们意气纷争的阴影,“大一统”的文学版图意识、50年来流行的抗拒城市化的乡土文学优越感,使我们常常回避城市创作群落与风格的价值与意义。然而,当我们置身于历史与全球化的视野之中,重新审视文学的境界、性格划分,我们就会有全新的理解。诚然,文学性格的第一分野在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题与胸襟,如今文学时代的划分越来越短。历史上“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尺度被大大缩短,文学的代际更迭已经缩小到10年,甚至更短,但就思想与文学的双重拓展意义而言,风物还宜放眼。第二分野在创作语言,它是一种源于国家、民族,又超越国家、民族的划分。其品质差异在创作语言的文化质感、容涵力、表现力、穿透力等基础,如文献学中英语文学、德语文学、俄语文学、法谓文学、华语文学、日语文学的划分。第三分野在文学的国别(本质上也是一种区域划分),它的差异在国家政治意志、主流思想意识、民族传统与智慧的不同投射,它是当下抗拒经济全球化的文化趋同性销蚀,维护文化多元化的宝贵的文化自觉。第四分野在区域与作家群落,是最鲜活、最富有坚实土壤感觉的文学性格,它与区域经济、文化、习俗的沿袭和变迁息息相关,也是构成国家、民族文学性格的根脉与基石。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与区域文化性格迥异而鲜明的国度,又岂能一以概之。而且,就文学性格的发生学而言,时代、语言、国别只是外在的前提,区域与作家群落才是内在的文学性格主体。因此,一位作家,一位伟大的作家,将自身的创作定位于某种区域文学的类型,绝不是一种屈尊,而是一种根深叶茂的升腾。

由陈伯吹以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所培育、倡导的阅读与创作的品质、性格是什么呢?首先,他以“童心论”为理论内核,培育、倡导一种天性、率真的文学基调。其次,他以自身的创作实践培植、示范一种纯真、隽永的创作风范,他自己的作品犹如“丝竹悠悠”,极有韵致。其三,他一方面重视域外儿童文学的借鉴、学习,比较与包容。无论是东洋还是西洋,都主张大力引进、译介;另一方面,他也十分注意江南文化的底蕴培育与根脉滋润,努力建构海纳百川、融通古今的区域文学性格,以此来吸附、凝聚各类文化陛格的创作群落。由此看来,陈伯吹对于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来说,是一团跳跃的烛火,是一把丈量艺术品质高下的标尺,是一面映照心灵清浊、纯杂的精神明镜,当人们面对他生活的儿童文学时代,无法回避他的眼光与观念,这就是我们策划、出版“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的动因和归依。

另一重动因源于儿童文学的“现代性”与“当下性”(或许当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迷茫、迷失还不能构成一种文学史意义上的“阶段性”)的断裂与冲撞,百年阅读、创作、批评形成的儿童文学审美规范近10年间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颠覆,儿童文学流变中的厚实沉淀被轻率消解、抛弃。在这种消费主义、娱乐至上的世俗化潮流面前,陈伯吹以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所倡导、实践的儿童文学创作规范也同样受到了挑战,作为一种对儿童文学品质的坚守,一份对世俗潮流的抗争,我们想到以陈伯吹的名义推出这套具有当代上海性格,坚守现、当代儿童文学审美价值的丛书。我们不反对文学创作、阅读、鉴赏的多元化,但是,我们有责任为儿童文学的美学传统辩护,为陈伯吹的文学主张辩护。

亲爱的少年读者,感谢你关注、阅读“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但愿它能归入你的珍藏,在各个年龄阶段里不断地被重读。因为好的儿童文学是“无年龄的文学”,也因为陈伯吹爷爷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需要童年般的“纯粹”和“真诚”。时代会变,这一点永远也不会变。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年6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求精勿滥。

读书也是,出书也是。

——贺“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出版

——著名作家 史铁生

童心童趣一味天真,现代当代直面未来。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书记、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高世波

中国儿童文学的“半壁江山”,上海儿童文学的百年精品,全方位呈现陈伯吹儿童文学美学理想的象征体系与审美华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泉根

《巨人》就是不失其赤子之心的大人。

——冰心

巨人爱小孩和小动物,巨人母海洋和大森林,巨人还爱科学和文明

——严文井

巨人,巨人,向往您,追蹿您,踏着您那又健又甍的脚印进入艺术形象涵有科学新知的宫门。

——陈伯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按时长大(名刊佳作获奖作品)(精)/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少年儿童出版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70297
开本 32开
页数 35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5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2
148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