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文明是寻找人类文明的重要导引,而古埃及文字是破译埃及文明的最重要的钥匙,法国人商博良在1822年为整个人类找到了这把钥匙。自拿破仑出兵埃及带回罗塞塔石碑等大量考古资料以来,也引发了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竞赛。最终,形成了法国人商博良与英国人托马斯·杨的两强争霸的局面。本书通过商博良的日记、通信,细致讲述了他破解古埃及文字、战胜托马斯·杨的整个过程。
图书 | 破解古埃及(一场激烈的智力竞争)/新知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埃及文明是寻找人类文明的重要导引,而古埃及文字是破译埃及文明的最重要的钥匙,法国人商博良在1822年为整个人类找到了这把钥匙。自拿破仑出兵埃及带回罗塞塔石碑等大量考古资料以来,也引发了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竞赛。最终,形成了法国人商博良与英国人托马斯·杨的两强争霸的局面。本书通过商博良的日记、通信,细致讲述了他破解古埃及文字、战胜托马斯·杨的整个过程。 内容推荐 本书所讲述的故事背景可追溯到1796年拿破仑大举出兵埃及这段历史。拿破仑的这次军事行动,旨在占领并控制埃及,继续向东扩展,结果以失败告终。而拿破仑所派遣的学者随军远征埃及,对当地的古迹进行探察,带回了埃及罗塞塔石碑与大量考古资料,却引发出一场争相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竞赛。这场竞赛最终演变为法国的商博良与英国的托马斯。杨的两强争霸。 本书通过商博良的通信和日记,细致地重述了他破解古埃及文字的奋斗历程。书中描绘了他在短短十数年的学术生涯中所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叙述了他与同时代学者的往来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政坛人物的关系,与其朋友和对手的关系。读者从中可以了解这是一场没有鸣枪起跑的正式竞赛,重要的是在这场没有游戏规则的激烈竞争中,作为英雄主义者的商博良是如何在挫败竞争者的攻击中成为第一位读懂古埃及文的人的;可以了解到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基本知识;从中还可以发现欧洲殖民扩张与早期东方学的密切关系;英法两国在地缘政治利益的驱动下所展开的权力斗争,是怎样冲击和影响学术发展的,埃及学这门学问又是如何随着学者们对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研究而应运产生的。 目录 中文版序 埃及学的开山祖师 蒲慕州 致谢 导言 时间之始 第一章 埃及之地 第二章 学生 第三章 城市 第四章 教师 第五章 医生 第六章 克丽奥佩特拉 第七章 结识国王 第八章 大师的秘密 第九章 译者 第十章 赐予文字与书写体系之人 深入阅读 试读章节 这是商博良动荡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而这样的发展可能是他始料所未及。为了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他已埋首数年,投入的心力有增无减,但其实在他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职志前,甚至在尚未见过古埃及象形文字之前,就已结下了机缘。他之所以走上此路,缘于他对世界的源起有一种永难餍足的好奇心。商博良小时候,父母对他似乎疏于照管,自他很小起,就是由他的哥哥和三个姐姐负起照顾之责,而四位兄姐对这位年纪比他们小很多而又聪明伶俐的家中小宝贝非常溺爱,甚至近于宠坏,他哥哥看出商博良的聪慧和语言上之过人天分,便决定好好栽培他,以免暴殄他的天资。法国大革命爆发,国内一片大乱,所有学校全部关闭,雅克一约瑟夫为了让弟弟商博良所受的影响降至最低,主动休学,在家里亲自教导他。后来,还为他找了一名家庭教师。拿破仑上台后,政局重归稳定,学校复学,但仍潜藏危机。十二岁时,商博良已精通拉丁文和希腊文,于是学校特准他学习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叙利亚文、迦勒底语。商博良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的偏远小镇菲雅克,父亲是个书商。习得拉丁文和希腊文的他遨游于题材无所不包的浩瀚书海,因而动念学习东方语言。起初此举似乎只是好奇之下的突发奇想,事实上,商博良这时已决意迎接知识界的一大挑战,那就是究明世界的源起和时间本身的发端。 大革命后天主教被禁,宗教遭镇压,但说明世界源起的唯一典范仍存在于《旧约圣经》。当时的人认为,该典籍里描写的正是上帝创造地球后的地球历史。有意探讨此理论者都必须精通东方语言,才有办法研读早期的圣经版本和相关文献。当时的人还相信世界诞生之后不久,人立即就生活于地球上,因而从历史和哲学着手来探寻世界的源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当时考古学和地质学仍在萌芽阶段,还称不上是值得郑重看待的学科。无法餍足的好奇心,让商博良野心勃勃,什么领域的学问他都想涉猎,而当他体认到古埃及的探究价值无可限量之后,他才找到了钻研的重点。这个神秘的国家,这个在圣经中就已出现、与犹太人的历史密切相关的国度,令他极为着迷。但由于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无解,以至古埃及的历史(应该说几乎对整个古埃及的了解)仍是一团迷雾。这些象形文字里可能藏有不可思议的秘密,甚至世界的源起都可得到精确的解答。以他的天赋异禀,这是个可以让他一层所长的挑战,只要能解读这些象形文字,就可以解开这无人知晓、遗忘千年的秘密,赢得无上的殊荣。 他之所以能成功地破解古埃及文,除了得益于其过人的语言天分,对图像的惊人记忆力也是一大助力。因为他的这种过人的记忆天赋,使他得以从所研究的数千个象形文字中看出类似的符号和符号群。而他初始学习写字、拼字时所以出现学习障碍,也或许就肇因于对图像的记忆力;他小时候似乎总把文字看成图像,而把图像看成文字,使得书写和画画几乎就是一回事。这种不合传统、轻忽草率的学习态度,大概源于他小时候想以抄书来自学的学习经验。从另一方面看,这也说明了他从小就有能力自创奇招来解决问题。在攸关性格塑造的成长阶段,由于未受正统教育,兴趣未受外力的引导制约,使他得以自由发展,养成其对许多事物都感兴趣的强烈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成为推动他一生前进的主动力,却也促使他容易受到有趣而无关紧要的事物所吸引,从而偏离了原来的道路。这段不寻常的童年也并非完全无害。童年时的他恰逢法国大革命,社会动荡不安,为了避免小孩上街游玩的安全之虞,于是他的生活天地只限于家中。虽说受困于家中,至少他还可以自由摸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后来他上学,因为必须遵守团体纪律,还得学习一些像数学这种他完全不感兴趣的东西,他顿时与周围格格不入,毕竟这和家中的自由有天壤之别。他花了多年时间适应学校的生活,努力让自己像个寻常的学童,但一直未能完全融入,因为他根本太不寻常了。他幽默起来可是非常尖刻,为了在学校的严厉管教中挣扎求生,他便利用这项辛辣慧黠的挖苦本事保护自己,而且愈来愈如此,不过对朋友和家人,他总是一贯的亲切大方。 初上学的不顺心让商博良变得暴躁任性、爱耍脾气,他经常更努力地压抑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掩饰心中的不耐烦,于是坏脾气变成不情愿的忍耐,面对听不懂或内容重复而枯燥乏味的课程,面对惹人生厌而未能启发的老师,他隐忍着。但对于感兴趣的科目,他则毫不掩饰自己的才华和热爱。画画起初只是出于好玩,但他精益求精,发展成一技之长,而成为日后研究象形文字不可或缺的工具。植物学是他热爱的学科,而且终其一生热爱有加。他的语言天赋和对语言学习的执著依然不减,对古代史的热爱则与日俱增。 求学期间习得的上述技能,对商博良日后研究象形文字极为有用,而他在课余作业上就已显示出这些还在发展中的技能。拿到作业后,他总是一丝不苟地研究,针对所有可取得的证据来源,上穷碧落下黄泉去考证、评估。他很喜欢将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列表、分类、分析,然后以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果。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很固执,做作业时他只可能因外力因素而被迫中断或放弃,只可能是搁置或受阻,但绝不会主动放弃。他还能以开放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由此可见他的勇敢和独立。法国大革命期间,宗教遭官方明令废除、强势镇压,商博良虽然在这段期间出生、成长,却往往受教于虔诚的天主教徒门下(其中许多是大革命前的教士和修道士),因而得以发展出不偏一执的包容心态,而这对他日后理解象形文字也功不可没。令竞争对手陷入门户之见而水火不容的问题(比如该支持或反对教会,该支持或反对拿破仑),商博良的处理态度是实事求是,权衡是非,据以做出结论。这种处世方式是福也是祸,用以解决学术问题绝对有其必要,但处在政局纷乱的年代则可能惹来杀身之祸。商博良对拿破仑的作为起初持批判态度,而在拿破仑退位前数星期,转而强力支持他。由于这一转变,王政复辟后他立即遭到当政者的猜忌,一辈子为许多保王党所痛恨和反对。 商博良成功的最后一项要素是资料取得容易。在此之前的学者所能获得的象形文字,数量非常有限,主要来自许久以前就已刻于欧洲的埃及纪念碑和手工艺品。由于埃及对外隔绝千百年,解读象形文字的工作受限于原始资料有限而不得不中止。但就在商博良开始受正规教育时,拿破仑发兵埃及,打了一场关键性战役。这场战役虽以战败收场,却让西欧注意到埃及的所有事物,特别是法国。因为这支远征军的随军学者返国时带回大量令欧洲学者为之震惊的笔记、图画和手工艺品;而幸存的士兵返国后,逢人便说起在法国前所未闻的奇异国度的新鲜事情,而且愈说愈添枝加叶,美化自己的所见所闻。从拿破仑本人到最下层的士兵,凡是曾参加过远征埃及者,无不深受这次经历的影响,埃及魅力弥漫整个法国,最终引发了一波埃及热(其实当时的埃及已迥异于古埃及)。接下来数十年,埃及热渐趋式微,但法国对埃及这个从未归属于殖民地的国家之喜爱至今不衰。 1807年商博良抵达巴黎时,巴黎已是语言学研究重镇,欧洲最出色的语言学家均汇聚于此。此外,拿破仑远征军刚从埃及带回的大量文物也存放在巴黎,几乎还没有人研究过,这令商博良雀跃不已。在巴黎多所图书馆内,充斥着拿破仑军队从欧洲各地劫掠来的珍贵书籍和手稿。商博良已开展的象形文字解读工作,迅即演变为有多名对手共同角逐的竞赛,而且这是一场在暗地里进行的诡异角逐,直到有参赛者对外公布研究成果,其他人才知道有此一对手。来自欧陆各地的学者开始在巴黎研究象形文字,其中许多人将重点放在新发现的罗塞塔石碑铭文。此碑文用三种文体雕刻而成,学者认为将其中的象形文字和希腊文字两相对照,或许就可打开破译之门。投入这场破解竞赛的学者愈来愈多,竞争激烈,最后演变成两强争霸的局面,即法国的商博良和英国的托马斯·杨。巧合的是,当时英法两国也正处于争霸对峙的局面。这是一场开放式的竞赛,任何人都可上场一试,但没有鸣枪正式的起跑,没有奖品,没有奖金,没有奖牌,最重要的是没有规则。然而每位参赛者都深知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就是抹去笼罩在古埃及的谜团疑雾,揭开古埃及的面貌,以此成就名垂青史,而唯有第一位破译象形文字者才能拥有这不朽的殊荣。P16-20 序言 埃及学的开山祖师 蒲慕州 当拿破仑在1798年抵达埃及时,大概很难想象两百年之后世人会如何看待他的这次冒险,也更无从预测,他所引起的埃及热潮,是如何地促成古埃及文明在现代重新被世人认识。他的军事行动,也就是想要占领并控制埃及,并继续向东发展的企图,结果以失败收场;其附带活动,即由一批学者进行对埃及的古迹及现况的调查,却是一项巨大的成就。就是由于这批学者所带回欧洲的文物,刺激了一班学者的研究热情,投入了对古埃及文字的研究,才产生了所谓的埃及学——研究一切有关古埃及的学问。 自从法国人商博良在1822年找到解读古埃及文的方法之后,经过一百八十年的时间,古埃及文明在现代人的历史知识中已经成为一种常识——至少,世人知道古埃及文明有它的历史,古埃及文字不是不可辨认的神秘象征符号,埃及学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当然仍以欧美为主)已经是人文学科中重要的一环。但说实在的,不论是在西方或东方,一般人除了对博物馆中精美的埃及艺术品赞叹不已,对金字塔与木乃伊有一种神秘感和莫名的恐惧之外,恐怕仍然弄不清楚埃及文(一般在中文的说法还加上“象形”两个字)到底是否为一种象征符号,或是要凭借神秘的直觉去解读的东西。这大概只能说,一般历史教育无法照顾到这样的细节吧。 对于那些想要多了解一些古埃及文字系统的人,也许去找一些浅显的介绍书籍看看,就可以大致有些了解。不过,如果还想要多知道一些商博良研究古埃及文的过程,尤其是在他短短十数年的学术生涯中所经验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以及他研究的深刻意义,那就不容易有合适的读物了。本书的特色是用浅显的文字,说故事的技巧,生动地介绍了商博良的一生事迹和他的研究,给读者一个清楚的了解。在这同时,作者适时地在各个篇章中加入了有关古埃及文字结构的介绍,使读者在趣味中得以了解古埃及文字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什么是表意符号,什么是表音符号,基本的音符是哪些,人名的构造原则是什么,等等。两位作者是职业考古学家,虽不是埃及学者,但也有相当的埃及学知识,写了不少有关考古的书,主要是以向大众传播考古知识为业。他们对古埃及文字的介绍,从埃及学家的观点来看,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错误,如果以古埃及文的经典教科书(A.H.Gardiner,Egyptian Grammar,Oxford:1957,3rd ed.)来衡量,他们的介绍基本上沿袭了第一课有关古埃及文基本认识的部分,因此读者可以放心,他们的说法是可靠的。 不过本书的优点不止于此。两位作者花了相当多的工夫去追索商博良及其同时代一些学者之间的往来关系,描绘出19世纪前半叶欧洲学术界在解开埃及文字之谜的竞争中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当然也可以作为了解欧洲近代学术发展史的一个例子。即使对埃及学家而言,作者对商博良的生平介绍也仍然是有参考价值的,毕竟埃及学发展到现在,一般人可以直接借着最新的文法书籍研读埃及文,不必重蹈覆辙,但是对于埃及学的开山祖师却不见得有什么深入的了解。所以,结论是,这是一本成功的普及性作品,在众多以埃及为题材的大众化读物中,算是比较高水平之作。 (作者为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埃及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破解古埃及(一场激烈的智力竞争)/新知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莱斯利//罗伊·亚京斯 |
译者 | 黄中宪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274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673.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6-0437 |
版权提供者 | Lesley & Roy Adkins |
定价 | |
印数 | 7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