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企业文化的39个细节/仁达方略管理文库企业文化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又该如何进行操作?企业文化的实践中有哪些注意点?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企业文化研究和企业文化咨询实践,将全书分为三个篇章,系统深入具体地阐述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如何建设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实践等细节问题。篇篇精品,字字珠矶,值得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欣赏借鉴!

内容推荐

企业文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在国内还有很多的盲区和误区,有的人将企业文化当作是思想政治工作,有的人将企业文化当作是娱乐文体活动,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一些经典的词句总结企业的使命和愿景,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没有作用,有的人认为自己企业自下而上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谈什么企业文化……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国内企业文化建设。  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企业文化研究和企业文化咨询实践,对其中认识、建设、组织等层面的企业文化细节进行了梳理,直指企业文化的本质,让企业文化不再“看起来很美,说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

目录

第一篇探寻企业文化的本质

1.企业文化存在与企业文化建设/5

2.稀里糊涂的企业文化/8

3.读后感、观后感、全凭自我感觉——三感式企业文化批判/13

4.压力锅文化与企业性/16

5.企业文化不是奇装异服—一企业文化的个性与适用性/20

6.企业文化不是一杯可以随时解渴的水/23

7.该规范一下“员工行为规范”了/25

8.“空降兵”与企业文化/28

9.诚信——二百年企业的核心因子/32

10.执行必须成为组织文化的核心成分/36

11.企业家文化还是企业家群体文化/40

12.再论企业家群体文化/42

13.企业文化的神话与实话/45

14.再论企业文化的神话与实话/49

15.给你看看那只生蛋的母鸡——谈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51

第二篇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16.企业文化建设:投资还是成本/61

17.企业文化解构/64

18.企业文化的两条路/69

19.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73

20.重新定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77

21.价值观的力量/81

22.价值观塑造八项原则/83

23.价值观的起飞与落地/87

24.将价值观推进到底/95

25.企业文化的战略导向/99

26.如何将公司文化与战略融会贯通——过程导向的战略管理方法/105

27.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113

28.让员工参与进来/117

第三篇企业文化实践

29.大型企业集团必须构建企业文化生态/129

30.中小企业价值观体系建设的八大误区/133

31.中小企业需要企业文化吗/138

32.在民企参与国企改造过程中直面文化融合/141

33.房地产行业企业文化建设/145

34.投资银行业企业文化建设/151

35.钢铁行业的企业文化/156

36.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159

37.供电企业文化建设/166

38.创建支持出版业战略变革的企业文化/172

39.企业如何思考和构建安全文化体系/177

试读章节

文化不是奇装异服——企业文化的个性与适用性

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传统、行业特性、使命愿景等实际情况出发,力求使其能体现企业长期积淀的文化精华,并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上方可追求语句精彩、个性独特。然而在实践中,往往有企业一味粉饰语言,而将适用性置于其次,甚至全然不加考虑。走人这种误区的不仅有企业,甚至还包括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笔者曾参加过山东某供电公司(以下称A公司)召开的企业文化研讨会,期间某学者提出,A公司现在的企业精神“追求卓越,服务真诚”未免流于俗套,考虑到山东是文化重地,孔孟之乡,他建议,A公司的企业精神可以从孟子的“无息至诚”衍生开来,谓之日“追求无息,服务至诚”,天可怜见——这是为个性而忽略企业文化适用性的一个典型例子。

让我们首先来研读一下“追求卓越,服务真诚”。这句话出自山东电力集团的企业文化描述,A公司作为其下属公司做了直接引用。“追求卓越”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卓越意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企业、个人都应该坚持无止境的学习,不断取得进步。多年来,山东电力集团一直将“追求卓越,服务真诚”作为企业精神,并且在此精神的感召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精神还会对集团及其所属企业提供无尽动力,继续发挥导向作用、产生深刻影响。简言之,“追求卓越”既顺应了2l世纪人们的竞争、发展、向上的时代精神,又集中体现了A公司及山东电力集团长久以来积淀的优良传统。

再来看“服务真诚”。供电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自身并不产出任何产品,只是为发电厂和终端电力用户提供交易渠道,它依附于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用户而存在和成长。那么,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产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正是服务。只有用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令客户满意、让供应商满意,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服务真诚”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进而言之,“追求卓越,服务真诚”就没有个性了么?笔者相信,不同企业在落实“追求卓越”时肯定会有自己的特点,而供电公司的“服务真诚”与百货商场的“服务真诚”相比也必然有自身的特定内涵。个性并不只体现在字面上,更体现于落实中。

我们不能说“追求卓越,服务真诚”这个企业精神(提法)臻于完美,再无可推敲之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它来源于实践,是企业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精华,体现了企业的行业特性和自身优良传统;同时,它也是企业孜孜以求的远大目标,可以引领企业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崇高使命。

某些学者到处鼓吹企业文化要“好听、好记、好传播”,大有让大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不可否认,富含文化底蕴、富有地域特色、别致而醒目的文化表述确是如此。但是别搞错了,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好用”。衣服最基本的功能是蔽体,奇装异服给人印象深刻,但不一定能蔽体。企业文化管理实践平白朴实,秀才写的企业文化手册才“好听、好记、好传播”!

企业精神并不是企业挂在自家门口的匾,只是用来光耀门楣,吸引路人驻足观看。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积淀,是企业哲学、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高度概括,反映了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和共同认识,并可以成为激发全体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无形力量。它应该是实际的、适用的,而非缥缈的、装饰的。

行文至此,不由得想起开车经过北京四环路经常会望见的天鸿集团的巨幅招牌——“天道酬勤,鸿德载物”,华丽得不知所云。须知企业文化是要拿来用的,为企业服务的,而不仅仅是拿来给人看的。一味追求词藻的华丽和别致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是舍本逐末。套用《大话西游》的一句台词给某些企业家和学者:“雕琢字句不是你的错,但为了雕琢字句而忽视适用性就是你的不对了。”P.20-22

序言

我在愤怒之中的所作所为,

瞬间的繁华灿烂,

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已被摧折

……我为什么生气?因为有这么多糟透了的、虚假不实的动物学著作,这样的书到处都买得到;因为有这么多欺世盗名的作家,装出一副非常内行的样子,其实对动物根本一无所知……这不过证实了这些书的作者,连笔下动物的外表也不能够认识得很清楚,只是任凭自己的喜好来描写罢了……

那些不负责任的动物书,究竟会对读者——尤其是那些最容易投入热情的青少年读者,灌输多少错误的观念,也是我们无法估算的。

以上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先驱劳伦兹在他那本风行全球近半个世纪的书——《所罗门王的指环》的德国版序里的几段话。最初看到这些话的时候,我们感到热血沸腾,感到一种写作出书的冲动,因为我们遇到了和当年劳伦兹写书时一样的现实,有“这么多糟透了的、虚假不实的”企业文化论著充斥于书店、报刊的企业文化栏目和专版;有“这么多欺世盗名的”企业文化专家,“装出一副非常内行的样子”,而其实对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根本一无所知”,这些不负责任的论著究竟会对读者——尤其是那些正在为企业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所困、找不到出路的企业“灌输多少错误的观念”,让他们多走多少弯路,浪费多少物力人力,“也是我们无法估算的”!

如果使用“欺世盗名”这样的字眼刺痛了读者的眼睛,我们要为自己压抑不住的愤怒道歉,但是我们不打算把这样的字眼换掉,因为现实首先刺痛了我们的心。

我们曾在参与山东一家大型企业的企业文化项目竞标时,在项目建议书里简单介绍了我们的企业文化推进系统,当时参与竞标的另外几家公司都不知道推进系统为何物,招标企业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于是一家咨询公司买通这家企业的一名工作人员,套问我们的这套推进系统,并且很快添加到自己的项目建议书里。且不说这种窃取的行为如何,强不知以为知,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能不遗患客户、遗患企业吗?

令我们愤怒的并不是他们的欺世盗名的行为,也不是他们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我们的核心技术的做法,因为我们相信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真正令我们愤怒并且深深忧虑的是,“欺世盗名”的企业文化专家们的“一无所知”,会毁了那些指望通过他们的指导走上健康持续发展之路的企业——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明确提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都是一种很高境界的追求,企业能够发展到这样的地步,要经历多少艰辛、付出多少努力,他们可能还来不及享用自己的劳动、心血、汗水换来的果实,就被这些“欺世盗名”的专家引入歧途,并且有可能就此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该是多么让人痛心疾首的惨剧!要知道,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只是一个企业的兴亡,不只是一串经济统计数字,它关系着多少员工——他们背后还有一个个家庭的生计,这些都是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从来不愿意去企业了解实际情况的“学者”们,还有玩弄文字游戏、靠ctrl+c(复制)和ctrl+v(粘贴)拼凑“自己的论著”的江湖术士们没有想过也不愿意去想的吧?

经常有人把咨询服务比做“企业大夫”——有病则治病,无病则预防、保健。我们平时是不大认同这种比喻的,因为我们觉得咨询机构和所服务的企业的关系,不是大夫和病人的关系,而是战略伙伴关系,咨询机构不能像大夫那样居高临下开“处方”,企业也不会像病人那样只能处于俯首听命的地位,而是双方共同寻找提升管理水平的办法。不过,确有不少专家学者和咨询机构把自己扮成“企业大夫”,把天下的企业都当成了倒霉的病人,揣着一大把自以为治不好病但也药不死人的处方四处“行医”。有些时候他们会像现在的有些大夫那样,治不好什么也治不坏什么,把诊断和处方当成了一门纯粹以赚钱为目的的营生,但多数时候还是把他们的“病人”给害了——首先,庸医消耗了“病人”治病的费用,其次可能贻误“病人”治疗的时机,最后就像中国那句流传久远的话说的那样:是药三分毒,企业采纳了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又不恰当,怎么可能不在管理上造成负面影响呢?

咨询服务不同于一般的服务,付出智慧和汗水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寻找前进的方向、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咨询机构也借此取得自己应得的一份报酬,同时还可以收获成就感和社会的尊重。这份报酬以及相伴而生的成就感、社会尊重的取得有一个必要的前提——社会责任感,或者说是职业的神圣的使命感!没有这份责任感或者使命感,钱装进口袋里就万事大吉,伤害了客户,进而就伤害了自己赖以存身的市场,到最后也砸了自己的营生。

仁达方略一直致力于为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经过多年的企业文化研究和咨询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技术,为客户解决了大量以前未能突破的难题。这本书中所包含的有关企业文化的文章,正是仁达方略多年研究和实践的积淀。这些文章短小精悍,所阐述的内容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过程和细节,它们反映了理论界的困惑,解决了企业界的疑问。其中企业文化落地的概念、思路和做法,更是一扫国内企业文化建设悬在半空中无法落地的尴尬,使得企业文化不再是“看起来很美,说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企业文化不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企业文化真正可以“硬”起来了,企业管理进入到文化管理的阶段也曙光在前了。

我希望这本书中所总结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细节能够对中国企业有所帮助,希望并祝福所有的中国企业都能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转变过程,多产生企业文化神话,真正成长为基业长青的企业,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企业。

王吉鹏

2005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仁达方略始终用企业的语言,化复杂为简单,我们受益匪浅。——梦牛乳业总裁 牛根生  仁达方略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是一门科学。——华电国际集团党委书记 田沛亭  仁达方略提供方案饿可操作性,是我们在与很多咨询公司接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 张正明  自咨询合作后,几年来,仁达方略已经成为我们决策所必须的拐杖,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导师。——北京建房房地产公司董事长 张笠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企业文化的39个细节/仁达方略管理文库企业文化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吉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878251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1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5
16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