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的艺术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如何才能过上幸福而充实的生活?我们如何才能够做个好人呢?本书中作者一直在努力地以一种新颖的、富有挑战的手段,去表述自己思想的精髓,以激励读者不仅善于思想,而且善于作为,借助锲而不舍的努力去培养品格,收获富有意义、高尚完美的人生。这本小册子,辑录了作者论人生的精华。读者将从中分享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对人生、幸福、待人处世的感悟与教诲。这里只有通俗且深刻的人生哲理,绝没有“职业”哲学家的故弄玄虚。本书不仅可以让国人熟悉一位伟大的哲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我们正确思考和平稳度过人生。

内容推荐

爱比克泰德,一位介于古希腊古典哲学与基督教哲学之间的过渡性人物,一位身为奴隶后在亚里士多德影响下成为斯多葛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一位对圣奥古斯丁产生过重要影响、并经由这位坎特布雷首位总主教将自己的许多思想渗透到基督教义中的哲人,一位让马库斯·奥勒留钦佩有加、并深深影响过这位古罗马国王创作出名著《沉思录》的教书匠,一生倡导依照自然律生活,即依照自然秩序过一种自制的生活。他训导人们追求理想的幸福,崇尚真正的自由。朴实地为家庭和社会服务,而非去操纵自然或控制人类。他将这种学说发展成一门指引生活的哲学。本书以格言体汇集了他一生的思想精华,以精辟而又通俗的语言,向人们传授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真义。书中处处闪烁着作者独到的智慧,相信这本小册子能让读者在当今这个混沌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生活秩序。

目录

1分清力所能及与鞭长莫及的事情/l

2专心致志于分内之事/3

3透过表象认识事物的真实内涵/4

4了却心愿自有其要求/5

5看待事物要还其本来面目 /7

6行动要与生活之道和谐一致/9

7伤害我们的乃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10

8不要自责更不要指责他人/11

9功德在于自己/12

10对自己的主要职责要全神贯注/14

11接受既成事实/15

12的愿望总是可以控制的/16

13分利用落到自己头上的一切/17

14照管好你恰好拥有的东西/19

15生最好心气平和/20

16凡与你无关均不予理会/22

17愿望不能脱离现实/23

18视人生如赴宴/25

19勿为他人的消极想法所累/26

20演好你该扮演的角色/27

21件事发生都有其正当之理/28

22乐只能在心中找到/29

23谁也伤害不了你/31

24死亡与灾难的考验让人精神成熟/32

25坚持属于自己应予珍视的思想/33

26对卓识的追求常遭误议/34

27处心积虑取悦他人是危险的误区/36

28品德比名望更重要/37

29有利必有弊/40

30使自然意志与自己相融合/41

31自制是我们真该力求做到的/42

32珍视自己的思想与理智/43

33考虑再三之后再行动/44

34精神上半心半意是成不了事的/47

35对自己要实事求是/48

36责任体现于人们相互间的关系/51

37让动机与行动符合天意/55

38忠实不是盲从/56

39诸事都是客观而超然的/58

40决不要压制高尚的念头/61

41明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62

42言谈不可有不良动机/63

43流行娱乐大都不宜/66

44与人为伍要小心/67

45照料好自己的身体/69

46力避轻浮的异性交往/70

47不用为自己的名誉或意图辩护/71

48行为端庄高尚/72

49仿效模范人物提高自己的品行/73

50谨言慎行/74

51不图一时之快而图持久的欣慰/75

52表明态度,坚定立场/76

53得体与可行/77

54实在才能把握好自己/78

55保护好你的理智/79

56注意适度/80

57慧中比秀外更重要/81

58关心心智胜于身体/82

59虐待源自错误的印象/83

60凡事都有可提和不可提的两个“把”/84

61重要的是要清楚地思维/85

62指称要正确/87

63智慧是通过行动而不是通过言论来显露/88

64为你自己简朴地生活/89

65远见卓识有赖于时时保持警觉 /90

66睿智人生行高于知/92

67将准则付诸行动比证实准则更重要/93

68现在就开始按你的理想行事/94

69对心灵的呼声作出回应/95

70哲学的真实目的/97

71真正的快乐/99

72戒除自负自大/10l

73兴旺发达的人生有赖于自给自足/105

74万事开头难/107

75美德和高尚客观地存在着/108

76对社会习俗要打个问号/109

77贤德者无敌/112

78做一位世界的公民/113

79你内心深处的热望不过就那么回事/114

80正确使用书籍/115

81与他人交往时要小心/116

82一而再地宽恕/118

83高尚之人始终如一/120

84相信你的道德直觉/122

85勿怒对做错事的人/123

86只有高尚的人生才是兴旺发达的人生/124

87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126

88理智至高无上/127

89学会自愈/129

90无论阳光明媚还是风雨交加都要坚持到底./130

91要额手称庆/131

92决不要随随便便讨论重要的事情/132

93真正使我们快乐的是什么/133

94习惯的力量/134

95管好此时此刻/135

试读章节

分清力所能及与鞭长莫及的事情

要得到快乐与自由就要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是我们能控制的,有些事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一基本规律,并学会区分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物,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持身内心境平和,身外卓有成效。

我们能控制的是我们的想法、热望、心愿和我们厌恶、反感之事。这些方面直接处于我们的影响之下,因而可以说真正与我们有关。我们对自己的精神生活的量与质总是可以选择的。我们无法控制的则有:我们的身体为哪种类型、我们是否生来富有或后来暴富,他人如何看待我们,以及我们在社会上的地位等。应该记住,这些均为外部事物,因而并不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好恶。试图控制或改变我们无法控制、改变的事物只能导致苦恼。

记住: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是可听任我们处置,不受任何限制与妨碍;我们力不能及的事则是不肯定的,具有依附性,可能取决于他人的观念与行动。还要记住,如果你认为可以自由处置实际上无法控制的事,如果想越俎代庖管他人的事,你的热望、你的追求就必将受挫,你会成为一个失落、焦虑、喜欢挑剔和吹毛求疵的人。P.1-2

序言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如何才能过上幸福而充实的生活?我们如何才能够做个好人呢?伟大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终身致力于寻求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尽管由于传统教育的衰落,导致爱比克泰德的作品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但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它们却对研究人生艺术的优秀思想家们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约公元55年,爱比克泰德出生于赫拉波利斯的一个奴隶家庭,赫拉波利斯位于罗马帝国东部的佛里吉亚。他师从在尼禄(古罗马暴君37~68年)政府中当差的埃法弗洛迪修斯。从早年开始,爱比克泰德就展示出非凡的才华。埃法弗洛迪修斯非常器重这位年轻人,把他送到罗马,让他跟着闻名遐迩的斯多葛学派老师盖阿斯·穆索尼斯·鲁弗斯深造。希腊文化中留传下来的盖阿斯·穆索尼斯·鲁弗斯的作品,包括“主张女性接受平等教育,反对婚姻中的双重性别标准”的论述,爱比克泰德著名的平等主义思想的诞生,很可能得益于盖阿斯·穆索尼斯·鲁弗斯的教导。爱比克泰德最终成为穆索尼斯·鲁弗斯最有名气的学生,并且从奴役中得到了解脱。

爱比克泰德后来一直在罗马教学,直到公元94年,国王图密善担心哲学家们日益强大的影响力将对自己的王位构成威胁,就把他驱逐出罗马。从此之后,爱比克泰德在希腊西北海岸的尼科波利斯开始了流放生活,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他与世长辞。爱比克泰德在那儿建立了一所哲学学院,让许许多多的人们有机会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

在爱比克泰德看来,美好人生并非把诸多规则一一列出来,然后机械地去遵守它们,而是很自然地让我们的行动与愿望保持和谐。关键点在于我们不是为了赢得上帝的宠爱或他人的敬慕才去行善,而是为了收获内心的宁静,进而获得永久的个人自由才去行善。善良是一个平等的机会,它的大门在任何时候都向每一个人敞开着:无论他贫穷或富有,也无论他受过良好教育或文化不高。

爱比克泰德把道德观念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它简单、平凡,表现于人们每天的行为举止中。他推崇始终如一地怀着一颗圣洁之心,踏踏实实地提高道德修养,而不赞成那些标新立异地、惹人注目地或华而不实地去行善。他为收获美好人生开出的处方围绕以下三个要点:克制你的欲望,履行你的义务,学会清楚地考虑你自己以及在人类这个大的群体中你的各种关系。

爱比克泰德意识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用毕生的心血,为无论身处何种人生境况的人们,勾勒出了一条通向幸福、满足和宁静的道路。他诉诸笔端的教导,倘若被除去古代文化的粉饰,在当代便显得非常适用。他的哲学,听起来恰似当代哲学的最佳篇章。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人们在静静祈祷时所念叨的话语,如“让我平静地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让我勇敢地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识别哪些事情我可以改变,哪些事情我无法改变的智慧。”实际上,爱比克泰德的思想,是现代自我管理哲学的主根之一。

然而,在其他一些重要方面,爱比克泰德却显得非常传统,非常缺乏当代色彩。我们的社会(很实际地,即便不总是很明确地)把职业成就、财富、权力、出名视为渴求、仰慕的对象,但爱比克泰德却把它们看成是昙花一现的东西,认为它们与真正的幸福无关。最重要的是你正在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你正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这位伟大的希腊哲学家之所以能够保持持久的魅力与广泛的影响力,部分原因在于他并没有过分注重专业的哲学家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异。他用满腔的热情,把自己的信息清晰地传递给追求高尚人生的所有人。

尽管如此,爱比克泰德却坚信踏踏实实的训练对个人品格的培养与举止的文雅必不可少。道德素质的提高,既不能指靠身出名门,又不能指靠时来运转,而靠的是你每天对自己不懈的雕琢。

爱比克泰德向来对借用哲学来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做法嗤之以鼻,可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在当今的大学里仍颇有市场。他推崇简洁明了的表达,并对一些理论性的、哲学的或枯燥乏味的文章所存在的含糊不清、空洞无物之类的弊病忧心忡忡。爱比克泰德极力鞭挞故作聪明的沽名钓誉者,从不本着让人领情的态度去治学,而且他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加高尚、美好,时常提出许多有益的思想。每当他看到自己的这些思想易于掌握,并被人们很好地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为他们的品格培养发挥了莫大的作用时,他才觉得自己获得了成功。

爱比克泰德很清楚地认识到行动的说服力。他劝诫自己的学生不要沉醉于华而不实的理论,而应该把他的教诲积极地运用在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况中。因此,他一直在努力地以一种新颖的、富有挑战的手段,去表述自己思想的精髓,以激励读者不仅善于思想,而且善于作为,借助锲而不舍的努力去培养品格,收获富有意义、高尚完美的人生。

《生活的艺术》这本小册子,辑录了爱比克泰德论人生的精华。读者将从中分享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对人生、幸福、待人处世的感悟与教诲。正如作者所一以贯之的,这里只有通俗且深刻的人生哲理,绝没有“职业”哲学家的故弄玄虚。本书是这位世界最伟大哲学家的思想在国内的第一次面世,我们相信这本小册子不仅可以让国人熟悉这位伟大的哲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正确思考和平稳度过人生。

译者

2005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的艺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希)爱比克泰德
译者 刘树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878374
开本 32开
页数 1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