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在丝绸之路上舞蹈
内容
编辑推荐

丝路之舞,美之极致。追美的女人,毕生追寻美、解读美、奉献美;寻美的女人,永生寻美不言弃……

孙玲,新疆军区文工团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她主持和独立编导舞剧、主题歌舞、集体舞和单双三人舞计50余部。她的代表作《奶茶舞》、《葡萄架下》、《萨拉姆·祖国》名扬全国,蜚声海外。《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对她及她的作品都曾予以热情报道。本书以自传体散文的形式,真实记录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孙玲的个人命运和舞蹈生涯。

内容推荐

孙玲,新疆军区文工团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艺术》编委、《新疆舞蹈志》编委,曾12次荣获全国、全军优秀舞蹈创作一、二等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本书以自传体散文的形式,真实记录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孙玲的个人命运和舞蹈生涯。

目录

一只蝴蝶的自传(周涛)

引子

 

◎童年纪事

 生在六朝古都

 孤独的小修女

 偷吃了向日葵

 梦见雪白的翅膀

 离家出走

 从书架上掉下来

 半夜被黄鼠狼闹醒

 神医爷爷

 虔诚的奶奶

 大团圆的日子

 威严和善的父亲

 坚贞不渝的母亲

 永远都要第一名

 飞往台湾,还是留在大陆

 我和姐姐上了《兰州晚报》

 西域歌舞使我意乱神迷

 跳窗而逃去参军

 

◎演员生涯

 “勾子军”来了

 吓得不敢吃盐

 拜康巴尔汗为师

 医生让我改行

 奶奶吊死在树上

 我们哭着说:“小毛驴不见了!”

 学维语的趣闻

 月亮母亲

 刀郎舞使我昏倒在地

 “美丽克汗”和“尼牙孜汗”

 “小尼姑”与“狐狸精”

 沙漠“土猴”和“女妖”

 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电影

 和家庭断绝关系

 今生再不想吃葡萄

 蚊子咬死了人

 我们也放了个“卫星”

 在中南海为毛泽东演出

 不能永远是“黑五类”

 

◎编导岁月

 你牵的是公马还是母马

 我的眼泪冻成了两条“冰柱”

 “白天鹅”来了

 发情的公鹿刺穿了他的胸膛

 你被宣布复员了

 妈妈也有打错孩子的时候

 四见厨总理

 幕后纪事

 姐姐孙燕之死

 博斯腾湖上的弟弟

 我和癌症面对面

 ——舞者和死神、舞神的心灵对白

 编导日志选

 回忆王洛宾

 十宗罪

 ——一封写给自己的信

 罪之源

 ——给自己的回信

 难忘的1976

 画之翼

 ——一个舞者写给画家的信

 《奶茶舞》创作演出散记

 婚姻破裂

 “文职”与“离休”

 离休难离舞

 我一生追寻美

 

◎难忘的人和事

 十个夜晚

 ——一个画家临终前的最后倾诉

 孤独的小黄羊

 伊犁河大桥上的“维纳斯”

 风情万种的依莲娜

 二十九小时的爱情

 

我的心里话(代后记)

 

附录:

 舞从于心(何健安)

 访谈录

 读者的话

试读章节

从书架上掉下来

每天完成功课后,我都会偷偷溜进大书房,把门关上一个人看书。整个西厢房都摆满了书,我需要爬上高高的木梯子才能拿到书。现在回想起来都不明白,当时我们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书。所有的玩具也都被收进了西厢房。这里便成了我的天堂。

坐在厚厚的地毯上玩会儿玩具,然后爬上梯子去拿书。一本《小妇人》吸引了我。

什么是小妇人?我是不是个小妇人?我理解,小妇人就是小女孩吧!突然,姑姑进来了。她看到我手呈的《小妇人》,就笑我:“这个书是你看的么!你这个9岁的小人儿,能看懂大人的书吗?”

我又看到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羊脂球又是什么?看看这篇吧!一看才知道——好像讲述的是一个妓女的故事。但看不太懂。不懂也乱翻吧,看书总是开心的。后来,还看了巴尔扎克的中长篇小说,印象很深的有《欧也妮·葛朗台》,这本书我大致看懂了,葛朗台是一个非常吝啬的老头儿。因为爷爷平时很节俭,所以我就常常对他说:“爷爷,你是葛朗台。”爷爷听不懂什么叫葛朗台,我就偷偷地笑,心想,我看的书你不知道吧!

古今中外的名著,在书架上都能找到,我也就阅读了不少。我看了很多唐诗,而且能背诵很多首。还看过《西厢记》、《西游记》、《聊斋》,高尔基的《我的童年》,以及《红与黑》、《傲慢与偏见》、《安娜·卡列尼娜》……虽然看得似懂非懂,但又没有别处可以去玩,只有看书才能让我忘掉孤独,只有看书才能进入幻想世界,只有书才是我最亲密的伙伴。

在童年读过的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红楼梦》。因为书中的林黛玉也是没有母爱,童年跟着外祖母生活,清高孤傲,体弱多病,多愁善感,还特爱哭。我就想,我和林黛玉多么像啊!——我就是一个小林黛玉。这本书对我影响很深,我经常顾影自怜、对月伤感,无缘无故地一个人流泪不止。姑姑老说我是一个过于早熟的小女孩。

我穿着小旗袍和绣花鞋,坐在木梯子上,看着看着书就睡着了。从书架上掉到了地毯上,但我还紧紧地抱着一本书,香甜地睡着。奶奶每次在书房里找到我,就会心疼地把我抱起来,放在床上,亲着我的小脸儿说:“我的心肝肉肉啊,没有人和你玩呀,你成了‘小书虫’啦!”

AB型血型的我,本身就具有双重性格。又由于那时看古今中外的名著,使我既欣赏中国传统古典的淑女,又欣赏仪态端庄的外国贵妇人。

儿时对书的好奇和童年孤独的无奈,使我只好终日以书为伴。这样的童年生活,赋予了我一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半夜被黄鼠狼闹醒

躺在床上熟睡的我,做了一个香甜的梦……

梦到爸爸妈妈回来了。爸爸给我带了很多好吃的!穿着华丽的妈妈,哭着将我搂在了怀里。亲吻着我,说她日夜都在想念我,当初要是把我一起带去重庆就好了。穿着洋装的姐姐和哥哥也站在一边抹着眼泪。爸爸向我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他从重庆带回来的特产。他正要将包裹打开时,突然咯噔一声……一只黄鼠狼跑了进来——它嗅着爸爸手里的包裹就冲了过来,一股骚臭味熏得我不能呼吸!

我被臭味熏醒了。睁眼一看,奶奶已经下床,去关严门窗。但是,臭味却越来越重!我和奶奶捂住鼻子和嘴巴。原来,真是黄鼠狼来了!那咯噔一声,是真听到了,那臭味也真闻到了。我干脆把头缩进被窝里,回想着刚才的梦。讨厌的黄鼠狼,什么时候来不好,非要这时候来。要是再晚点,等我做完这个梦也好啊!我努力回想刚才梦里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她都跟我说了些什么话,爸爸带回来了什么特产……可无论怎么努力,我也想不起来了。

我和奶奶强忍着骚臭味又睡去了。

早晨起来,看见院子里挂着一张黄鼠狼的皮,我就知道爷爷昨晚又忙了一宿。

其实,黄鼠狼是爷爷放进来的。爷爷要取下黄鼠狼尾巴上的一节像牙签那么大的骨头,给病人治牙疼。这是我们家祖传的一个偏方。据爷爷说,无论病人的牙疼得多厉害,只要拿着跟牙签一般大的骨头放在牙疼的位置,不出一天,牙保准不疼了。

爷爷很会想办法。他为抓黄鼠狼专门制作了一个笼子,笼子里放着一些新鲜的肉,还有一个踏板。半夜里,黄鼠狼寻着肉味就来了。只要它一踏到笼子里的踏板上,笼子的门就会关死,黄鼠狼就被圈住了。爷爷把它拽出来弄死后,挂起来剥皮,通常要忙整个后半夜。黄鼠狼的皮很好看,是可以卖钱的。后来,爷爷家的后院里挂满了黄鼠狼的皮。爷爷有事没事就背着手走过去转一圈,得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那时,爷爷家附近有很多黄鼠狼。每隔两三天我和奶奶就会在夜里被黄鼠狼的骚臭味闹醒。那股骚臭味永远刺激着我的嗅觉——其实我是记恨黄鼠狼打断了我的美梦!

P12-14

序言

现在,民间自传的兴盛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说明文学不仅仅只是作家的手艺,它正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的真实的人生里。同时也证明,自传不仅是伟大人物的人生专利,普通人,小人物,也有权给自己的一生留下记录。

仅就笔者接触范围所限,短短几个月间,就读到了三部不同身份女性的自传手稿。一位抗战初期参加革命的女干部的,一位女企业家的,再就是著名舞蹈家孙玲女士的这部书稿。我承认,三部自传都从不同层次打动了我,使我惊异于中国当代女性的坚毅、果决、自强和优秀。但是最让我感动和赞赏的,还是孙玲的这部《我在丝绸之路上舞蹈》。

我想用这样几个印象,来概括我的感受:

一、火山爆发之时的昆虫之舞

孙玲的身世,和她所遭遇的时代,均很典型。这使她的自传蒙上一层悲剧性和传奇性。她是将门之女,又是名门之后,但中国革命的火山爆发,颠覆了她的命运轨迹,使她走上了现在的人生道路——一个军队舞蹈家的道路。悲耶?幸耶?“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是一只相逢大变革时代的蝴蝶,本应在花苑里翩翩自在,却碰上火山爆发,怒火岩浆喷射如礼花,此蝶之舞遂成求生之舞,命运之舞。大的时代和小的昆虫,喷发的岩浆和脆薄的蝉翼,构成一种何等的奇景!然而这正是孙玲人生最具深长意味的所在。生在六朝古都的孙宁荪,就这样在天地翻覆中蜕变化蝶,变成了14岁的“勾子军”孙玲。

一个值得作传的人生,必须有特殊性和典型性,虽然人人都有自己的一生,但并不等于人人都值得留下自传,这里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这个人与他们处的时代的关系。孙玲,不,孙宁荪是有关系的,她的特殊关系就是一只蝴蝶和大时代的关系。

二、月亮母亲和刀郎之舞

孙玲的习舞之路,实际上是一条寻爱、寻美的道路。寻什么爱?寻母爱。寻什么美?寻民间舞蹈之美。

我们原来并不知道,她这个名门闺秀,恰恰从小欠缺母爱。在爷爷奶奶家长到10岁,才见到父母。不料母亲一开口竟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土啊!长得也不好看,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这位国民党江苏省主席的女儿,对自己女儿的这番冷漠评语,使小孙宁荪大受挫伤,并终生未能获得完整母爱。

所以,当她15岁在雪山、沙漠,遇到阿依木汗深情的黑眼睛,两个民族的,毫无血缘关系的一对母女相认了。《月亮母亲》这一节写的真是精彩绝伦,感人泪下。她真的在一个未能生育的维吾尔少妇那里,找到了母爱!这是孙玲一生最辉煌的乐章,是一个堪称经典的经历。它可以作为新疆民族关系中,最具人性魅力的教材!

寻找母爱的经历,暗喻着得到了新的生存之地和新的家庭关系。生存之地就是新疆,家庭关系就是新生的政权和党。

由此才有了寻美之路。《刀郎舞使我昏倒在地》是写舞之绝唱。她与民间的、民族的大美迎头相撞,正是她化蝶的第一课。沙漠中的刀郎舞勾魂摄魄,然而真正的理解需要悟性。孙玲有悟性,一遇大美而终生追随。舞蹈家首先是美的信徒。之后才有了《婚礼舞》中的新娘的表演和《葡萄架下》、《奶茶舞》的编导。

是舞蹈给了孙玲的一生以价值,是新疆的生活给了孙玲的舞蹈以生命。那音乐、那舞蹈,深深留在几代人记忆中,美轮美奂,一曲长存。

三、红颜之命与心灵之舞

孙玲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宿命色彩,这又是她的自传的传奇处。家庭关系和时代的矛盾,美貌少女和婚姻的矛盾,翩翩舞者与癌症的矛盾。一句话,她一生都在各种矛盾冲突当中。冲突给她带来了无数的烦恼和痛苦,同时,也有机会让我们看到了种种矛盾中的心灵之舞。心灵之舞使这部书稿更具深度。

特别是《十个夜晚——一个画家临终前的最后倾诉》这一章节,可以说让人震撼。大胆披露的真实情感,会使长期习惯于彬彬有礼的、假面舞会的人们失色。这说明真实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画家临终前的深夜电话吐露心迹,陡然在我心中升起敬意。眼前呈现的是梁祝化蝶时的一幕,两颗心灵的真实表达,正似两只蝴蝶上下翻飞,渐近渐远,舞向精神的无限空间。

大概是无意间,她的自传触碰了这个重要命题——道德和人性,这是一对始终对峙互不相让的矛盾,一个永恒的大矛盾。但是这个矛盾不是僵死的,它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调整变化的。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使这对矛盾呈现出新的关系。当然,每一次都是一场无声的战争,总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能因为她小时候“从书架上掉下来”过,孙玲这个舞蹈家,身上浸染着书香气。她是很会写的,有些章节堪称妙笔,有些细节读之难忘,这些,都构成了这本书的魅力。看来,出版社选中她作传,是选对了。再配上一些历史照片,读来一定引人入胜。

祝贺孙玲——不,孙宁荪。

是为序。

2008年5月19日

后记

我的心里话(代后记)

2008年7月25日,是书稿即将完成的最后一天,我像一个长跑运动员已跑完了210多个日日夜夜,即刻就要到达终点线了,就拼尽全力做最后的冲刺——当终于将书稿交给责任编辑后,身心疲惫的我,昏睡了两天。

回想到十年前,著名作家王嵘先生和著名评论家雷茂奎先生,都曾多次希望我拿起笔,写出自己的舞蹈生涯,而我却认为,只有像邓肯、乌兰诺娃、戴爱莲、康巴尔汗、迪丽娜尔、张继刚、杨丽萍等国内外著名的舞蹈大师们,才值得写出自己的传记,而我只是新疆军队的一个普通舞者,没有必要,也不值得写传记。

意想不到的是,十年后,新疆人民出版社约我写《我在丝绸之路上舞蹈》,李维青总编亲自主持召开了作品策划会,希望以自传体散文的形式,真实记录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我的个人命运和舞蹈生涯。

我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新疆军区文工团,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有一个阵容强大的舞蹈编导群体,他们是新疆民族舞蹈事业的开拓者,为繁荣和发展新疆民族舞蹈事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汗水、泪水和血水,共同创造了新疆部队舞蹈和民族舞蹈历史的辉煌。

我怀念曾经在丝绸之路上舞蹈的同代人,他们有的已告别人世;有的已回归故里;有的已移居海外;有的还生活在新疆;他们曾将赤诚的爱,无私奉献给了丝绸之路的舞蹈,他们辛勤培育的舞蹈幼苗已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而我只是这个群体中的普通一员,我们曾共同穿越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河,相互扶持,度过了中国历史上大起大落的难忘岁月,对于年轻舞者,是陌生而遥远的,但对于我们却是永难忘却的记忆……

如果说我曾为新疆的民族舞蹈事业,做过一点微薄贡献的话,首先是时代造就了我——虽然中国历史也曾有过曲折,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走向辉煌。由于我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给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和灵感,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是党和人民军队培养了我——给我创造了优越条件,使我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我才有可能从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舞蹈家;是新疆各族人民哺育了我——使我这个来自江南的汉族少女在丝绸之路的沃土上生根开花。

当我拿起笔开始撰写书稿时,命运之神又一次赐给我不幸——我不慎左脚骨折,打石膏固定三个月。又突发心脏病,连续三次住院。我只好坐在轮椅上,一面将骨折的左脚抬起,放在书桌上(只有“舞者”才有这种“功夫”),一面写作。心脏不适时,就将“救心丸”含在舌下,症状缓解后接着再写。有一次,连续含了三次“救心丸”,仍未能缓解,就暂时停笔,躺在床上吸氧气。

从2007年12月28日开始写作不久,元旦春节来临,我在烟花爆竹声中,夜以继日地写了改,改了写,打开心扉,回顾一生,重新撕开已经愈合的心灵创伤;经历了情感世界痛苦的反刍,患有严重失眠症的我,更加整夜失眠。每当回忆起一件往事时,立即从床上爬起来,记在纸上。我吃饭、走路、睡觉都在想着书稿的构思……

因年代久远,半个多世纪前的尘封往事,回忆十分困难,虽找到过去的战友们,也众说不一,难免有不够准确之处。我演员生涯时的剧照和老照片在“文革”时期因“破四旧”被打成“封资修”大毒草,大部分已被烧成灰烬。舞蹈作品的剧照也找不全,只好遗憾。

我虽然自幼热爱文学,但要写一部十七万余字的书稿,深感文学功底太差。这是我一生中最感艰难、耗尽体力、精力和心血的一次自我挑战。写作的过程又苦又累,我曾几次坚持不下去,想停笔不写了。但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又带病坚持了下来。我自称这次写作对我来说又是一次“自虐式”的享受——享受痛苦、享受喜悦。一生追求完美的我,也只能接受我写作的不完美,我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我只是一个舞者,而不是作家。如果不是这样做心理自我调节,我是羞于面对读者的。

我是个内向矜持封建保守的女性,要站在人性的高度,;中破旧的传统观念,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打开,面向广大读者,对我来说是极其困难的。我在努力地超越着自己……

我首先感谢“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周涛将军,在他住院就医期间,亲自为我的这本书作序,并对书稿提出修改补充的具体意见,使书稿拓宽了新的视角,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还在书稿上作了批语,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使我深受感动的是,已定居北京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何健安女士,她身患肺癌,已查出有骨转移,每晚疼得吃止疼药也无法入睡,但她还坚持为我的书撰文《舞从于心》,而且说:“如果病情发展到无法拿笔了,就是口述,也要让儿女们帮助记录下来,寄到乌鲁木齐。”

还要感谢,我的好朋友刘云、方敏、麦子女士。她们从此书的策划至出版的全过程,均给予了关心和支持。对书稿提出了睿智、深刻、极其珍贵的意见,自始至终关心着我的写作。

感谢著名军旅作家、“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王有才先生对书稿的策划提出过宝贵意见,并为本书命名。

感谢新疆军区文工团张传文政委、刘牧团长,对本书的关心和支持。

感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舞蹈家协会主席迪丽娜尔女士和协会秘书长阿丽腾女士,热情支持和关心着此书的策划和写作。

感谢作家陈漠在本书创作过程中所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感谢新疆经济报记者陶晶,不论严冬酷暑,风雨无阻,百忙之中,抽业余时间到我家,将17万余字的文稿用电脑全部输入,在输入过程中,对文稿的修饰提出过很好的建议,使文稿得以加快进度,不断提高质量。

并在此感谢已移居海外的美籍华人,中美文化交流使者施国礼、廖兆暄先生和定居北京的著名作家李桦先生的关心和支持。

最后,向关心此书的家人和朋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2008年7月25日于乌鲁木齐

书评(媒体评论)

这部书是舞蹈家写文、写舞之绝唱,令舞者不忍不看,令文者不忍不看,令追美的女人不忍不看……

——摘自本书《读者的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在丝绸之路上舞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8120888
开本 16开
页数 3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40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