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刘少奇开始介绍,主要再现了刘少奇在抗日战争期间真实历史。他先后在华北、华中领导中共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灵活机动的抗日游击战争。内容详实,史料真实可靠,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图书 | 刘少奇与抗日战争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刘少奇开始介绍,主要再现了刘少奇在抗日战争期间真实历史。他先后在华北、华中领导中共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灵活机动的抗日游击战争。内容详实,史料真实可靠,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目录 第一章 为促进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最初努力/1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的刘少奇/2 第二节 组织沪西大罢工,团结工农兵学商一致抗日/8 第三节 错误的批判/15 第二章 重返虎穴,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奋斗/19 第一节 出任中共中央驻北方局代表/19 第二节 卓有成效地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26 第三节 深刻批判“左”倾关门主义,开始党在白区工作的转变/35 第四节 实行正确的工作方法/43 第五节 开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局面/50 第六节 总结10年历史教训/54 第七节 延安整风的先声/62 第三章 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促使华北抗战“特殊局面”的形成/77 第一节 重建北方局领导机构/77 第二节 “以游击战争的方式去进行反目斗争”/82 第三节 “成功的一着”/90 第四节 对抗日游击战争论述最早的著作/96 第五节 太原失守前后/101 第六节 建立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106 第四章 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展平原游击战争/117 第一节 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118 第二节 对毛泽东山地游击战思想的重要补充/123 第三节 冀东暴动/130 第四节 制止山西抗日统一战线形势的逆转/137 第五章 深入华中敌后/143 第一节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重托/143 第二节 一赴华中,纽建中原局/149 第三节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诞生前后/155 第四节 二赴华中,立足皖东/161 第五节 半塔集战斗/173 第六章 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181 第一节 点“将”布“阵”/182 第二节 八路军南下/189 第三节 白驹镇会师/197 第四节 在三角斗争中建立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203 第七章 巩固华中/215 第一节 7天7夜没有合眼/215 第二节 建立一支中共领导的铁军/220 第三节 “我们在敌后干什么?”/227 第四节 建设一个好的党/234 第五节 苏北第一次反“扫荡”/238 第六节 总结与交代/241 第八章 奉命回延安/247 第一节 在山东抗日根据地/247 第二节 穿越鲁西南和冀南平原/260 第三节 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267 第四节 在山西/270 第九章 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277 第一节 出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277 第二节 协助毛泽东统一全党思想/283 第三节 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292 第十章 抗战胜利前后/301 第一节 在七大作修改党章的报告/302 第二节 代理中共中央主席/307 第三节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309 第四节 把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为人民的胜利/318 试读章节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把沈阳市附近的柳条湖一段铁路炸毁,以此制造事端,向中国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进攻。接着,在短短几天内即侵占了辽宁、吉林省的20多座城市。随后又在几个月内,相继侵占黑龙江省及吉林辽宁的其他地区。东北三省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迅速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3000万东北I司胞沦为亡国奴。 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早在19世纪中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90年代初,日本军国主义者制定了先占=朝鲜、台湾,再占满洲,最后征服全中国和称霸亚洲的所谓“大陆政策”。1895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实现它的第一步侵略计划后,就把侵略魔爪逐渐伸入中国东北。20世纪初,它又通过日俄战争,把东北的南部地区强行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攫得了设置殖民机构和常驻军队的权利,对东北进行政治、军事控制和经济掠夺。到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中国东北已建立了事实上的殖民统治。它在东北的投资占全东北工业资本的27%,职工人数的59%;东北铁路直接占有和拥有控制权的52%(除中东路外),对外贸易额的40%。它的银行在东北发行的纸币比东三省官银号的发行额还多。 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并不以此为满足,而要把全东北都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日本统治阶级加快了对东北侵略的步伐,以转嫁经济危机的影响,缓和本国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从1931年春开始,日军在东北先后制造“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等多起事端。日本军方也制定了侵占东北的作战计划,其武装侵略东北的意图已昭然若揭。但国民党当局这时由于内部军阀的派系混战,和忙于调集军队“围剿”红军,坚持不抵抗政策。8月P216日,蒋介石在致张学良的电报中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又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民族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千百年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比较稳定的共同体。当这种共同体受到另外一个民族侵略时,就会进发出一种强烈的反抗意识。 日本在东北的暴行激起了中华民族的强烈愤怒,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民族矛盾开始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工农商学兵各界团体纷纷发表通电,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在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推翻帝国主义统治,争取中国民族解放的利益之下实行坚决的斗争,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9月22日,中共中央又发表《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以后几天内,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又多次发表宣言和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工农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当时,国内所有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基本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判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在知识界和商界许多爱国人士的大力相助下,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P3 序言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反对外来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在以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领导下,全国各界和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发扬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抗日战争中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 刘少奇在抗日战争中,作为中共一位大战略区的领导人,先后在华北、华中领导中共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灵活机动的抗日游击战争。他虽然在大多数场合不象军事将领那样率领将士们叱咤风云拼杀在战场上,而是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智慧,正确地把握抗日战争发展的方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和动员千千万万的民众,投入到武装抗日的殊死斗争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奠定了他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中的重要地位。 本人是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刘少奇传》的撰稿人之一,参加第14—24章的写作。《刘少奇传》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的中央交办的重要任务之一,该书由金冲及主编。去年l1月,中央文献出版社约我写《刘少奇与抗日战争》一书,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于是,我在原写作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增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两章而成。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妥之处,请广大读者指正。 作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刘少奇与抗日战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双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3193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5 |
宽 | 16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