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强制劳动--侵略的见证死亡的话题/日本侵华暴行实录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不是资料集,不是学术著作,也不是文学著作,而是一本比较浅显的综合介绍日本在华强制劳工和强制劳动的通俗读物。强制劳动是二战时德意日法西斯的一种劳动统制政策,也是二战中德意日法西斯所犯的重要罪行之一。近年来,随着"野人"刘连仁案和花冈劳工诉讼案的进行,二战时期日本法西斯强制中国劳工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受到世人瞩目……

目录

一 日本在华劳动统制政策的出笼及组织机构/1

一、关东军与伪满洲国的劳动统制机构及政策/1

二、日伪在华北的劳动统制机构及政策/10

三、日伪在华中华南的劳动统制机构及政策/26

二 集中营里的强制劳工/29

一、石家庄集中营/30

二、济南集中营/41

三、太原集中营/50

四、北平集中营/60

五、塘沽集中营/67

六、青岛集中营/73

七、洛阳集中营/78

三 伪满州国的强制劳工及强制劳动/83

一、军需工业民用工程的强制劳工及强制劳动/83

二、修建军事要塞的强制劳工及强制劳动/83

三、战俘劳工在伪满的反抗斗争/92

四 华北及伪蒙疆的强制劳工及强制劳动/103

一、军需工业的强制劳工及强制劳动/108

二、军事要塞及军事工程的强制劳工及强制劳动/108

五 华中和华南的强制劳工及强制劳动/116

一、淮南煤矿的强制劳工及强制劳动/121

二、浦口、裕溪口的强制劳工及强制劳动/123

三、海南岛的强制劳工及强制劳动/127

六 掳往日本的强制劳工/133

一、日本强掳中国劳工到本土的政策出笼前后/133

二、强掳中国劳工的分类、组成及分布情况/136

三、中国劳工在日本的悲惨遭遇/139

四、掳日劳工的反抗和斗争/143

七 战后日本对强掳劳工罪行的掩盖/148

一、日本战败时销毁罪证掩盖罪行/148

二、日本外务省为应付盟军审判组织的调查/153

三、外务省报告书的产生及消失/154

四、外务省报告书的再现及批判/156

八 日本民间的劳工调杳一及遗骨送还/161

一、东京华侨总会对鹿岛花冈劳工调查与遗骨发掘/161

二、日本各地的劳工调查和遗骨发掘/163

三、掳日劳工遗骨送还活动/168

九 战后中国进行的强制劳工调查/176

一、为审判日本战犯进行的调查/176

二、历次政治运动中及文革期间所进行的调查/179

三、为追究日本战争责任所进行的联合调查/180

十 中国强制劳工的对日诉讼/197

一、战后各国解决强制劳动问题的启示/197

二、中国劳工对日诉讼的历史进程/201

三、中国劳工对日诉讼的审判现状/206

四、中国劳工对日诉讼的判例分析/210

五、"日本强制劳动赔偿基金"的建议及展望/219

本书参考文献资料目录/224

试读章节

战俘劳工们吃的是掺有沙子的高粱面饼子和发了霉、长了虫的小米饭。就这样的饭,早晨才给半碗,中午、晚上各一碗。一个班四五十人,分上一桶菜汤,班长把菜叶捞去,其他人只能喝汤。长期的饥饿和疲劳折磨,使战俘劳工皮包骨头,形似骷髅。很多人为维持生存,而偷着喝浆糊,或捉老鼠烧着吃。战俘劳工的宿舍阴暗潮湿,满地污垢。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挤在一间屋子里,空气令人窒息。

凡押进新华院的人,首先在大门内的院子里将随身穿的内外衣服全部脱下(只留裤头),另将手表、眼镜、水笔、皮鞋等物悉数没收。每人换一身从死者身上剥下来的囚服,一般是黄色或灰色军服,里面生满虱子、虮子,有的带有血迹。战俘劳工穿的衣服,冬不御寒,夏不遮体,终年无衣更换。不少人没有鞋穿,常年赤脚干活,实在不行就找些破布包一包,用绳子捆一捆,借以御寒。很多人在严冬中被冻坏双脚,甚至活活冻死在冰天雪地里,仅1944年的除夕之夜,就冻死60多人。

残酷的劳役训练和饥寒交迫的奴隶生活是日军迫害被囚人员的主要手段。进入新华院的人,不仅被剥夺了行动的自由,连生存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训练队里经常关押着两三千名受难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步、点名。"跑步"也是折磨人,汉奸小队长站在中央,口令一下,无休止地跑。由于天寒地冻,加上体力不支,跑完后个个弓腰驼背,气喘吁吁,步履蹒跚,全身摇晃,谁掉队就挨打,所以经常有人在跑步中休克倒地。

战俘劳工进入集中营后,都要被编人各种劳役队,或垦荒,或搬运,或做工。每天都要从事十几个小时的繁重劳动,有的磨破手脚,有的折断筋骨,稍有怠慢,就遭毒打。由日军押解去白马山劈山开石的俘虏中稍有怠慢即遭毒打。有的被沉重的石块磨烂手脚,甚至折断筋骨,鲜血直流。但他们只能吃到少量的劣质小米饭,每个人身体都消耗得骨瘦如柴,有气无力。朔风刺骨,还要参加训练和劳动,有人不堪折磨,竞活活冻死在雪地里。

济南集中营规定了许多清规戒律,如劳动时不准东张西望,违者就受棒打、罚跪等惩罚。对所谓"表现不好或有越规行为"的施以酷刑。轻者,有的让剥光衣服爬烟囱,有的让头顶石头绕场转,有的还被日本兵抓住生殖器绕场示众。重者,则关禁闭,放狗咬,甚至挖眼、割耳、扒皮、活埋。集中营禁闭室有一特别木桩,经常有战俘劳工被敌人捆在木桩上,被日军士兵当活靶进行刺杀训练。1944年夏天,部分被俘人员计划越狱,不幸被敌人发觉,为首的三人,被日军剥光衣服,捆在旗杆上,先用刺刀刺,开水烫,后被狼狗咬得肉骨分离。还有一次,日军将20多名越狱的男女战俘全部剥光衣服,捆在木桩上,用刺刀零割刺死男战俘;让狼狗扑咬女战俘的阴部,然后剖腹杀害。1945年2月,训练队选定600人去日本当劳工,其中有两人密谋潜逃,被日军发觉。当即将二人捆绑在操场高台的木桩上。周围布满了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召集全新华院的战俘劳工围观。日本军官一声令下,只见两个凶狠的日本兵,端着上有刺刀的枪,以二人为靶子,"呀"的一声猛力刺去,只听一声惨叫,顿时血溅土地。随后,还令全院的俘虏列队绕尸体一周。济南市万盛街几名工人被抓到济南新华院后,受尽了酷刑和凌辱,他们密议逃跑时,被日军发现。日军便用铁丝把他们的手心串起来,吊在树上痛打。又被日军剥光衣服,押到无影山下,逼他们自己挖好坑,最后,被日军刺死,推到坑里。P46-47

序言

强制劳工和强制劳动是二战时德意日法西斯的一种劳动统制政策,也是二战中德意日法西斯所犯的重要罪行之一。强制劳工是指侵略者在占领区用强制的手段征募平民、强迫战俘充当奴隶劳工。强制劳动是侵略者强迫占领区的民众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进行指定的劳动。强制劳动有劳工性质的,也有民工性质的,有长期的,也有临时的,有给一点报酬的,也有无偿和义务的。参加强制劳动的,不一定是强制劳工;但强制劳工进行的劳动,都是强制劳动。战后审判中,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把德国法西斯在战争中,虐待残害战俘和平民,强迫其充当奴隶劳工进行强制劳动,定为强制劳动罪,列入发动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进行了公开审判。而在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审判,以及横滨等法庭对乙丙级战犯审判中,只对日本虐待残杀战俘、平民的罪行(包括南京大屠杀、镇压花冈暴动等少数案例)进行了审判,但对其在占领区强制劳工强制劳动的罪行却未能审判。而在这个问题上,日本却比德国的罪行严重得多。

日本在中国强制劳工和强制劳动,最早开始于日军占领下的东北。1932年日本策划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后,就制定了一系列劳动统制政策,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劳务统制机构,把一批被俘被抓的中国军人和抗日民众作为强制劳工,强迫其服苦役。同时,日本还强迫从华北骗招的劳工和在伪满各厂矿、各军事工程干活的劳工进行强制劳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又把这一政策推广到华北、华中、华南各地。根据有关档案资料估计,日本在中国强制劳工约有一千多万人,而被进行强制劳动的至少有五千万人,被关进集中营的强制劳工约50万人,被掳往日本本土的强制劳工约4万人。日本对中国劳工残酷虐待和奴役,致使不少人死在异国他乡。在华北各大集中营的死亡率为40%左右,在伪满各工矿企业死亡率在15%一40%不等。战后日本在中国各地留下近百个万人坑。

强制劳工和强制劳动又是日军侵华战争遗留问题之一。因为战后审判时,对日本在占领区的强制劳动罪,基本上没有进行审理,加害的战犯没有受到惩处,受害的劳工也没有得到赔偿。所以,在近年来的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中,有不少受害劳工向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提出诉讼,要求日本承认加害事实,并谢罪赔偿。截至2005年4月,中国劳工在日本起诉的案件有15起,在美国起诉的有2起,在中国递交诉状的有2起,而更多的受害者以各种渠道各种方法要求日本政府学习德国,建立二战劳工赔偿基金,全面解决二战劳工问题。

由于日本对战争罪行的掩盖,要彻底查清日本强制中国劳工的问题非常困难。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本人开始于1985年,即抗战胜利40周年前夕。那一年,我脱下穿了20年的军装,转业到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根据上级交给的任务,为了搞清石家庄集中营战俘劳工建立秘密党支部、开展地下斗争的情况,我收集和调查了日军在石家庄集中营虐待奴役战俘劳工的罪行。但当时对日本强制劳动的罪行,并没有列入党史研究室的主要工作,只是在走访党史人物的同时,顺便进行一些调查,或利用业余时间自己调查,这一干就是10年。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我和我所在的党史研究室、党史研究会的同事们主编了一套四本《日军枪刺下的中国劳工》系列丛书,在日本民间团体和旅日华侨的支持下,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石家庄召开了一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首次正式把日军在华北建立战俘集中营、强掳战俘劳工的罪行公布于国际社会。

但就在这次资料征集和编辑中,我发现日军在中国的集中营并非石家庄一处,仅华北地区就有济南、太原、北平、塘沽、青岛、洛阳等一二十处,日本在中国强制劳工进行强制劳动也不只几万人,而是几千万人。这些沉睡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真相,若不加抢救发掘,恐怕将随着事件见证人的相继故去,而永远被岁月掩藏、被世界遗忘。于是我决心把这个课题继续搞下去。那时河北省正在进行机构改革,石家庄地、市合并,人员大量超编,市委市政府号召年龄50岁、工龄30年的干部提前离岗、内部退休。为了支持机关的机构改革,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研究这一课题,于是我在当年办理了提前离岗内部退休手续,专门研究集中营和强制劳工问题,这一干又是一个10年。

1996年,应河北大学刘宝臣教授的邀请,一起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强掳中国战俘劳工问题研究》;1998年又组建课题组申报了中国社科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日军设在华北的七个战俘劳工集中营的调查研究》;同时应邀参加了河北社科院历史所原所长谢忠厚教授申报的《日军在华北的侵略罪行调查》工作;从2001年开始,我们又先后同旅美华侨"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合作,进行了中国二战劳工口述史料抢救。

为了完成这些课题,近十年来,我们到国内12个省市的46个档案馆、党史、文史、地方志等部门,查阅、复印、收集档案图书文献资料1000多万字;实地考察战俘劳工集中营、万人坑遗址20余处;到伪满洲国和日本本土考察战俘劳工就劳地20余处;先后召集战俘劳工代表大会3次,地区性战俘劳工座谈会10余次,走访征集战俘劳工口述资料1000多人(件),整理访谈资料400万字,为400多位战俘劳工录制了音像资料,并刻录了光盘;本人和课题组成员先后参加了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会30多次,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广泛探讨。在纪念抗战60周年之际,初步完成了一本专著《日军枪刺下的集中营》,两本资料集《集中营》、《奴隶劳工》和一套五卷本的《二战掳日中国劳工口述史》的写作。本书是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中华书局约稿而写的,它不是资料集,不是学术著作,也不是文学著作,而是一本比较浅显的综合介绍日本在中国强制劳工和强制劳动的通俗读物。

由于本课题涉及的面大、人多、时间长、资料缺,加之因为日本战败时销毁资料,战后又封锁档案,能见到的档案资料太少;而战俘劳工幸存者和历史见证人由于年龄、文化、经历的局限性,所以很多问题还没搞清。加之我们水平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希望了解这段情况的幸存者和见证人给予补充修正,也希望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何天义

2005年4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强制劳动--侵略的见证死亡的话题/日本侵华暴行实录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天义//范媛媛//何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47509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60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9: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