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是一个演员(周星驰文化解读)
内容
编辑推荐

星爷的fans看过来!本书的书名出自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的对白,而内容包含了对星爷电影的评论,星爷在汕头、香港的文化讲座,以及在全国名校巡回过程中的对话实录等,希望读者在追星之余,亦能领会其中的文化意涵。

目录

序 /陈婉莹

主要作者介绍

 社会解读·娱乐解读·性情解读

1.1 李欧梵与周星驰/梁款/ 003

1.2 香港电影文化需要影痴/李欧梵/ 007

1.3 情陷星爷和狐狸洞洞主/张美君/ 010

1.4 超越传统的汕大/陈婉莹/ 015

1.5 现代与后现代的相遇/胡兴荣/ 018

1.6 文化评论者李欧梵文化/ 021

1.7 电影评论者评周星驰电影/ 039

  漫游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2.1 汕头篇/ 115

2.2 香港篇/ 157

2.3 全国名校巡回行/ 171

跋/ 胡兴荣/ 251

试读章节

2.3.5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访谈实录

(沈冰VS周星驰)

日前,周星驰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畅谈了自己的表演和生活经历。以下是访谈精彩片段:

沈冰:(问周星驰)为什么这么严肃?

周星驰:从来都是这样。

沈冰:通常是你严肃,观众却捧腹大笑。为什么你能这么搞笑?

周星驰:(笑)这个我真的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非常搞笑,可能在电影上面。但是实际私底下可能并不是很搞笑,我觉得可能自己是比较喜欢笑,也欣赏一些好笑的事情,好笑的人物。我很有运气,常常都碰到一些很有趣的人,很多好笑的朋友,所以很多灵感常常来自别人身上。

沈冰:那些经典对白、经典段子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还是有人帮你策划?

周星驰:当然我自己想的也有,别人启发我的也有。

沈冰:什么地方是你灵感最多的地方?

周星驰:其实啊,如果灵感最多的时候应该是我洗澡的时候。这个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洗澡的时候,很多水这样子,然后你就闭上眼睛,常常会有灵感,这是我个人的习惯,所以我洗澡常常会洗很久,时间比较长。

沈冰:你的电影里除了对白让人觉得非常幽默,有时候有一些人物的使用也让大家觉得好笑。有人说你有一个“龅牙情结”。比如说《食神》里莫文蔚扮演的女主角是龅牙,《功夫》里有一个龅牙珍,为什么你会喜欢用这样外形特征的女性角色?毕竟女性长龅牙并不好看。

周星驰:你说龅牙珍,但是我觉得龅牙珍很好看,我觉得她非常美丽。

沈冰:这是你对女性审美的特点吗?

周星驰:不,其实我是觉得,很多时候外表跟人是两个不同的感觉,其实你都不介意她外表是什么样,其实是她这个人,她的性格是最重要的。

沈冰:你的作品里有一个元素是你自己,你在电影里面只是一个小人物。为什么一直把自己做成一个小人物?

周星驰:因为我本身就是小人物。

沈冰:20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的你可能是真正的一个小人物,在你上完培训班之后去做了一段时间的少儿节目主持人,那时你对未来是怎样设计的?你喜欢做那个工作吗?

周星驰:我喜欢。当然,当主持人其实不是我最终的目标,我最终的目标是当一个演员,还有就是一个导演,一个电影人。但是那个时候的工作非常重要,因为你是慢慢从开始一点点做下去,我觉得每一段时间都是需要的。

沈冰:拍电影有很多路数,为什么你等到的机会是走喜剧这条路?

周星驰:我看这个也是个人喜爱。

沈冰:从骨子里来讲,你还是一个很乐观很开心的人。

周星驰:可以这样子说。

沈冰:对于你来说,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搞笑吗?

周星驰:也不能说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搞笑,但是通常我都喜欢用比较轻松的态度去看事情,因为我觉得这样子会比较有益。

沈冰:在你的电影里而,权力、名誉、金钱等很多东西都被你拿来搞笑,但李小龙,你会拿他去搞笑吗?

周星驰:应该不会,还没有试过。

沈冰:是刻意地不会去碰他,还是什么?

周星驰:因为他是我的偶像,我非常尊敬他,非常崇拜他,所以不能搞笑。

沈冰:你崇拜他什么?

周星驰:我认为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还有我的工作都是李小龙先生对我的影响。虽然他已经过世,虽然他也没告诉过我是什么精神,只是我自己想的。从他的电影里我得到一些能量。我还记得第一次看他的电影,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功夫是什么东西,没有这个概念,看完之后就觉得自己充满了能量。到后来冉长大一点,自己也练功夫。

沈冰:那时候是怎么练的?

周星驰:跟师傅去练。

沈冰:哪个门派的?

周星驰:叫咏春拳,咏春拳……

沈冰:你学了多长时间?

周星驰:我学了3个月。

沈冰:3个月就毕业啦?

周星驰:不是毕业,是因为当时没钱,不能继续学下去。

沈冰:那之后有钱了没有再捡起来?

周星驰:最后有钱了,但有其它的用途。

沈冰:你用那么多武打镜头构成电影,在这些动作后面你想表达什么思想?你最终想通过这些动作告诉大家什么?

周星驰:其实最重要是战胜自己,而不是把别人打败,你能战胜自己。我其实常常都战胜自己,但是也有战不胜自己的时候。

沈冰:什么时候你没战胜过自己?

周星驰:哈哈哈,就是比较懒。

沈冰:早上爬不起来就属于没战胜自己。

周星驰:对对对。

沈冰:1995年、1996年《大话西游》一系列的电影,大家感觉周星驰语言对白的功夫非常深,但现在已经变成靠画面、靠动作、靠很多特技来取胜,是不是意味着前面那个套路已经走到江郎才尽的地步?

周星驰:其实我每一天都有江郎才尽的感觉,因为有时候灵感就是不来。没灵感,就是站着洗澡好儿个小时还是一点灵感都没有。但另一方面,我们常常在找寻一些新的角度、新的元素,希望给观众一个新鲜感。

沈冰:现在除了得到好多荣誉、头衔之外,还有大学聘你做客座教授是吧?

周星驰:啊,好像是。其实这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我觉得性质也不是这样。我可以有多一些机会再到大学里跟学生沟通一下,但绝对不是我能教大家什么东西,其实只是一个沟通。  沈冰:现在有人给你很高的评价,说你是后现代行为艺术解构大师,听说过吗?

周星驰:其实这个后现代解构大师,我是不太明白什么意思。

沈冰:会不会觉得这个荣誉给你也很搞笑?

周星驰:当然我是觉得很荣幸,因为有不同的人喜欢我的电影,当然他们也应该是有他们的想法,可能他们是对的,只是我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而已,所以我绝对不会觉得搞笑,我非常感谢他们给我的这些荣誉。

沈冰:要是灵感一直不来怎么办啊?

周星驰:只要你有耐性,它肯定有一天来的。要坚持,要坚持,不能放弃。P242-245

序言

2004年10月12日和22日的精彩对谈,令粤港两地高校火花四溅,这是多年酝酿的结果,当中的来龙去脉要从李欧梵教授谈起。

1995—1996年,我作为哈佛大学的尼曼学者,在剑桥游学一年,寄居在查里士河畔名为仪礼堂(Eliot Hall)的学生宿舍访问学人公寓。舍堂生活是哈佛教育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和教授都在属下十多个舍堂(Hall)中,寄住或注册其一,老师定期在学生饭堂里吃饭。舍堂还为尼曼学者提供每星期三顿的免费正餐,鼓励他们和学生交流。李教授刚好也是仪礼堂的成员,我们于是在餐间相识。他还是个乐迷,波士顿交响乐厅的常客,我则附庸风雅,偶尔在音乐厅外碰到他。

2002年秋,李教授来香港大学出任杰出访问教授一年。大师近在咫尺,我自然不会放过,于是特邀他和我一起给研究生开了一门小组课程——“对传媒的文化研究”。那年秋天,我们读原著、谈文化、评传媒、论新闻,从Edwarld Said、Jams WCarey、Antoni0 Cramsci到Jurgen Hahermas,从现代性到公共批评,无所不谈。学生如沐春风,但对殿堂文化理论,不免腼腆,李教授到今天还耿耿于怀的,是问学生谁自信是知识分子时,竞无一人举手。

那年秋天的课,是个难得的学术假期,我有机会补课读文本,说是合教,其实心内窃喜有机会向李教授讨教。让李教授和周星驰同台对谈,就是课堂讨论时我的奇想。李欧梵与周星驰,文化大师与电影大侠,两个名字放在一起已经可以引发无穷的想象。李教授的著作,既批评现代性,叉解构现代与后现代的文化符号。而作为草根文化代表的周星驰正是一种文化现象,无厘头文化的符号;两人看似南辕北辙,实则是文化实践与文化理论的一对双生子。

可惜寒假过后,李教授要回哈佛,对谈的计划唯有搁置。直至2003年底,港大在沙田马会举行筹款聚餐会,当年在我们班上的传媒人梁德文旧事重提,并说已得到周的首肯,只待上海拍摄《功夫》完工后排期。2004年秋天,李教授自哈佛提早退休回港定居,并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周星驰也完成了上海的电影制作。机缘巧合,时机难得,筹办时间不足一月,对谈便在港大登场。对谈的题目《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就是采自李教授一本访谈性的著作《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其后欲罢不能,在汕头大学又办了一场引起轰动,不同的语境,擦出不同的火花。

这两场狐狸洞主和美猴王之间的对谈和我们两年前的课程一脉相承。感谢李教授慷慨和无私的分享,挥洒自如地解构周星驰,他在自嘲和调侃之际,处处流露博大深沉的人文关怀,为对谈带来深意。也感谢周星驰先生大度登台,接受解构并作为被解释的符号。两场对谈,周先生看似寡言,但正如其他艺术大家一样,旨在创造,往往没有解释自己作品的兴趣,分析和批评则是评论家的责任。

本书的书名《我是一个演员》,出自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的对白。周在剧中扮演一个有志献身电影界的临时演员,刚出道时卖艺到处爱惜屈,被导演和其他小人物驱赶,但周对辱骂他的人仍一本正经地一再声称“我是一个演员”。专业精神使人笑中有泪。新闻记者的处境日益困难,但在商业的压力、市场的专横考验下,我们仍必须坚持“我是一个新闻人”的信念。编者以此为题,也有弘扬新闻专业精神之意。

汕大的对谈结束之后,欲罢不能,周星驰又在上海雷波公公关司的主持下,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成都西南民族大学以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连续举办了三场讲座,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一阵狂澜。

与此同时,汕大的同学们努力汇集各大传媒的报道及文章,并整理对谈录音,结集出书。作为活动的主办方,编者希望本书在记录李周二人的精彩对话之余,能引出新闻、电影和文化之间的意义,让读者在追星之余,亦能领会其中的文化意涵。

2005年5月于香港

后记

这是一曲文化人与电影人交汇奏响的乐章。

2004年10月12日,李欧梵教授与周星驰首次在香港大学黄丽松讲堂进行了一场“漫游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对谈;紧接着一星期后,两人于10月22日同袂莅临汕头大学,以“成长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为题,再度同台演出。随后,周星驰还在上海交通大学、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以“全国名校巡回行”之名,举办了另三场讲座。

这一切皆因陈婉莹教授长期关注社会文化现象,并且巧妙运用其敏锐的触动和各方人脉,故得以搭建连场的流动舞台,让两岸三地媒体记者和高校师生翻腾一时。往往讲座才刚开始,国内及港台的电视、报纸、网络便已铺天盖地而来,尽显众声喧哗;特别是网上直播这时候成了大学生最受欢迎的时麾玩意儿。在所有的议题中,周星驰因获聘西南民族大学、人民大学客座及兼职教授而掀起讨论热潮,被视为市井文化对大学殿堂的冲击。

港大对谈主持人吴俊雄教授(梁款)称李周为“两位奇人”;席间,两位奇人频频擦出智慧的火花,以至解读“无厘头文化”和探究港产电影中的文化因素,顿成为这场讲座的主旋律。周星驰强调他的电影与香港文化毫无关联;但在香港电影渐离本土特色时,他不经意保留了香港的草根味,于是成为香港文化的代表。文化大师李欧梵对香港文化纵有诸多评点,却始终迷恋这种文化的代表——周星驰电影。

在汕头大学,学生为一睹巨星风采而彻夜排队;是日能容纳近两千人的大礼堂被挤得水泄不通,两位主讲人甫一出场,台下便报以雷鸣般掌声。在进入电影和后现代交锋的过程中,周星驰虽寡言却含有深意;李教授则将文化之于电影深入浅出,令在场观众惊叹连连。记者会上,周星驰不失“喜剧之王”本色,调侃一百年后人们如果仍记得他,当只是他“靓仔”而已。纵然是草根,在李欧梵眼中,这显然是周星驰电影受欢迎的因素之一;文化,本不应将雅俗过于壁垒分明。

本书收录了多篇经典文章,如梁款的《李欧梵与周星驰》,作者以影迷和文化人的双重身份,描述近距离接触两位主角后并发出的思考;李欧梵的《香港电影文化需要影痴》,站在影迷的角度,讲述电影经历和对香港电影的忧虑与期待;精彩评论文章包括毛尖的《尘世里的李欧梵》、张海旸的《勇武小子真功夫》和《北京青年报》的《神话<功夫>为哪般》等。正由于众多作者的慷慨分享,才让本书呈现出多视角的姿采。

任一大型活动的成功着陆,自不能缺少许多幕后英雄的心血。感谢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汕大党委书记谢练高及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同仁,对香港及汕头两场对谈会的通力配合;以及上海雷波公关顾问公司刘建平、李梓新对后续几场活动的投入,于是才有了好戏连连的五场对谈会,以及衍生出这一本电影及文化交相辉映的对谈录。在编辑过程中,由于照片及资料十分庞杂分散,整理不易,幸得林子漩、张嘉雄、彭珍梅诸学棣不辞辛劳多方汇聚,始有以成。同时,还必须感谢南方日报出版社谭庭浩、陈微尘副总编辑及何蕴琪小姐的孜孜努力,使本书凭添几许文化意涵。

法国新浪潮导演楚浮(特吕佛, Truffaut)曾言:“我知道这也许有些反常,不过,我还是得承认,我对背景、事物并不重视,我感兴趣的是人,人的思想和感情”。因此,电影作为永恒的视觉艺术,在虚实交替之间,利用镜头窥探人的内心世界,表达出人生的种种荒谬、焦虑,以至对爱情的渴望与绝望等,这一切都因着文化工作者和电影人的呕心历血,才让我们在封闭的黑暗中看到了瑰丽的光影锦盒。

最后,希望这本着眼于文化解读的小书,能为读者带出饶有兴味的后现代哲思;并且在陈婉莹院长的匠心独运下,相继推出更多以“长江新闻传播”为名的系列作品。回首半年多前的盛况,喧嚣似已无踪,但我们相信:“凡走过必将留下痕迹”;殊愿把众人点滴的欢乐和思考留于纸上,供日后莞尔。

人间扰攘,但细堪玩味。是为跋。

 2005春雨·汕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是一个演员(周星驰文化解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婉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21403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4
14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