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画名家逸闻趣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佟玉斌、佟舟编著的《书画名家逸闻趣事》总共有210个逸闻趣事。145个逸闻趣事来自于古书典籍;65个逸闻趣事来自于民间传说。包括:白鸽神异、板桥笔榜、壁画募得百万捐款、别署货贝购柳书、蚕纸寻书、仓颉造字的神话、常侍登床、掣械而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陈牒求书、成语“绝妙好辞”的故事、程邈造隶的传说等。

内容推荐

《书画名家逸闻趣事》由佟玉斌、佟舟编著。

《书画名家逸闻趣事》总共有210个逸闻趣事。

145个逸闻趣事来自于古书其籍,因为原文是用古汉语写的,有的其中还包含着艰深难懂的典故,对古汉语和那些典敛不熟悉的读者,阅读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原文的逸闻趣事情节大都过于简略,缺少相关的背景资料。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首先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了翻译,接着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对逸闻趣事情节进行了补充。也就是说,这些逸闻趣事是我们编译的,希望它们能比原文更明白如话,更浅显易懂,更有知识性和可读性。

65个逸闻趣事来自于民间传说,是我们在各种场合听到的,或在不同文字裁体上看到的,无法注明具体出处。这些逸闻趣事,我们根据手中现有的资料,进行了改写,希望它们能比原来的传说更丰满、更活泼、更感人。

目录

001 白鸽神异

002 败笔成冢

003 板桥笔榜

004 笔大如椽

005 笔误作牛

006 笔质酒家

007 碧纱笼

008 壁画募得百万捐款

009 别署货贝购柳书

010 蚕纸寻书

011 仓颉造字的神话

012 常侍登床

013 掣械而走

014 臣无粉本,并记在心

015 陈牒求书

016 成语“绝妙好辞”的故事

017 程邈造隶的传说

018 池水尽墨

019 重排字序的墨宝

020 初怨后请

021 除寒具

022 揣骨听声

023 大肚能容的何绍基

024 丹青缘深

025 登楼不下

026 地上学书

027 东床坦腹

028 “鹅”字纾难

029 方砖上练篆刻

030 丰碑立在民心中

031 夫妻著书利后人

032 父削子懊

033 傅抱石为毛泽东治印

034 戈法逼真

035 搁笔开笼

036 古碑为申报世界遗产作贡献

037 顾闳中画《韩熙载夜宴图》

038 观剑悟画

039 含泪画下去

040 韩斡画马

041 恒手画肚

042 候醉窃拊

043 胡不早问

044 画不卖与官家

045 画谏明太祖

046 画里真真

047 画龙点睛

048 画驴惩僧

049 画猫绝鼠

050 画狮惊百兽

051 画狮祛病

052 画水掀壁

053 画锁制龙

054 画坛怪杰——陶成

055 画鹞驱鸟

056 画影图形追盗贼

057 画鱼逮獭

058 画鱼令人垂涎

059 画桩系马

060 怀帖过江

061 黄筌画鹤,薛稷减价

062 黄慎的怪事

063 黄永玉的《启事》

064 慧眼识画才

065 火眼金睛卖画人

066 集古字

067 纪晓岚巧借《兰亭序》

068 颊上添毫

069 蕉叶代纸

070 饺子铺里悟书法

071 荆浩写生

072 敬君画妻

073 《九成宫醴泉铭》碑险些被毁当耐火砖

074 舅甥书画斗法

075 君苗烧砚

076 开厨走画

077 看烙饼,悟学画

078 客付酒值

079 《兰亭》殉帝

080 雷打不动的学书者

081 李成拒招

082 李奎元巧讽慈禧太后

083 李思训画鱼

084 李燕智开百宝箱

085 厉归真画虎

086 两副对联

087 林琴南画死鼠

088 “六分半书”的故事

089 鲁壁之功

090 吕安题凤

091 吕凤子拒绝为孙传芳作画

092 论书愈疾

093 洛阳纸贵

094 落水《兰亭》

095 漫写羊裙

096 美裘易碑石

097 门神的由来

098 米芾拜石

099 米芾巧索御砚

100 米家书画船

101 磨穿铁砚

102 墨工落籍

103 匿楼窥法

104 宁可充军,也不违心胡说

105 牛尾巴画法的争议

106 欧阳中石先生巧立标题

107 盘板皆穿

108 破产求书

109 破墓学书

110 齐白石养虾玩蟹

111 轻鸡爱鹜

112 任伯年迷上紫砂陶艺

113 如厕忘归

114 入木三分

115 善笔得富

116 《圣教序》的来龙去脉

117 诗书画解除无钱买单的尴尬

118 柿叶肄书

119 手可断,兰不可得

120 手杖代笔

121 宋徽宗评画

122 苏东坡和佛印吃鱼

123 苏东坡开处方

124 苏东坡留诗折菜钱

125 苏东坡题联老和尚汗颜

126 苏东坡题扇断案

127 苏东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128 苏曼殊焚画悼友

129 唐伯虎开窗

130 唐伯虎装疯卖傻不当官

131 陶弘景奇人奇事

132 特健药

133 趣梗贤路

134 添乳止啼

135 铁门限

136 图画崔徽引出的典故

137 王慈舌战谢超宗

138 王铎神来之笔

139 王羲之《笔势论》秘不外传

140 王羲之窃读《笔论》

141 王羲之题壁

142 王羲之误蘸墨汁当蒜泥

143 王羲之转益多师

144 王献之写尽十八缸水

145 王云“祝寿”

146 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

147 王著引导宋太宗学书法

148 望船拜求

149 望里肃拜

150 韦诞焚笔

151 为学画屈尊当仆人

152 温总理希望两幅画合为一幅画

153 我自成我书

154 卧游

155 吴秋农自绝于绘事

156 吴正肃看画

157 五马救《兰亭》

158 误点为蝇

159 羲之爱鹅

160 “仙笔”吴伟

161 香饼来迟

162 肖像画始于何时

163 萧诚造假,李邕走眼

164 萧翼智取《兰亭序》

165 谐音字词的妙用

166 谢安的名人效应

167 心正笔正

168 行酒作字

169 行书写碑文李邕集大成

170 胸有成竹

171 徐悲鸿、黄纯尧师生斗画

172 徐悲鸿奖掖绘画人才

173 徐悲鸿致谢乡下人

174 徐渭接联散江雾

175 徐渭写招牌故意缺一笔

176 学我者死

177 颜真卿练五禽戏

178 颜真卿判离婚案

179 “一得阁”墨汁的由来

180 依样画葫芦

181 以画鬻粟

182 以书画为女儿陪嫁

183 倚井栏为书

184 易元吉独辟画径

185 鹦哥娇,秦吉了

186 鹰搏画雉

187 “永字八法”的传说

188 用草书的笔法作画

189 用脚趾画画的传说

190 友石先生

191 预作榧板

192 张大千立下“二戒”

193 张大千临摹古画腕中有鬼

194 张大千妙语联珠

195 张飞善书又善画

196 张南本画火

197 张僧繇画作显灵

198 《朝日新闻》报头集自欧阳询的隶书

199 赵孟頫见钱笔开

200 赵元长获赦

201 郑板桥赋诗逐盗贼

202 郑板桥救困济贫

203 郑板桥临终教子

204 郑板桥巧断公案

205 知我者,梅也

206 周位智胜明太祖

207 驻马观碑

208 拙笔见容

209 租屋染房旁搬家为练字

210 作画不用朽饮酒不用口

附:文房四宝的别称

试读章节

031 夫妻著书利后人

《金石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碑刻研究专著之一。这部鸿篇巨制,倾注着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和女词人李清照夫妻的多年心血。他们夫妻二人同好金石图书,不辞辛苦广求古器、彝铭、遗碑、石刻等文物。这不但可以欣赏文物,而且还可以从中研究古文字的演变、订正古籍的讹误。

为了搜集资料,他们上街看见了对编书有用的文物,钱不足时,就是典当了衣服首饰也要买到手。后来,赵明诚当上了莱州(今山东掖县)、淄州(今山东淄博)的太守,夫妻俩仍然宁可不买贵重的家具和首饰,也要节省俸禄来购买各种文物。

他们的房间里整齐地排列着书厨大柜,厨柜里装满了商彝周鼎、法书名画、残碑断碣。夫妇俩经常挑灯夜战,在荧荧烛光下一同鉴赏字画,勘校古籍,著书立说。实在太累了,他们就小憩片刻,但也不白白浪费时间。他们发明了一种“茶令”,与酒令不同,是谁赢了谁喝茶。休息时,沏上一壶茶,其中—人讲史书上的某一史实,另—人要立即说出该史实出自哪部史书的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全答对了,奖励喝茶,答得不准确,只能闻闻茶香;全答不上来,连茶香也不能闻。为了编纂《金石录》,夫妻俩可谓绞尽了脑汁。

夫妻俩志同道合,二十余年含辛茹苦搜求与摹拓传写,收藏了夏、商、周三代以来大量古器物铭及汉、唐石刻,遴选其中重要部分考订辨证,写成跋尾。在此期间,因为赵明诚任官职于南北,特别是中经靖康之乱,夫妻几度劳燕分飞,家蓄金石书画渐次散失,真是筚路蓝缕。赵明诚呕心沥血,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完成《金石录》初稿,但不幸英年早逝,年仅四十九岁就因病撒手人寰。李清照强忍悲痛,不顾体弱多病,在国破家亡双重打击下,经过两年奋斗,终于实现了丈夫的宿愿,将《金石录》整理成书,并撰写了著名的《金石录后序》,记述了这部前无古人的金石专著的艰辛成书过程。

《金石录》共三十卷,前十卷为目录,共著录二千种,每种注明年月与撰书人姓名;后二十卷为跋尾,总计五百零二篇。

《金石录》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匡正了《先秦古器图》、《考古图》、《集古录》等著作中存在的年月、论证铭文内容方面的诸多错误;其二,修正了传世古籍中存在的大量讹误;其三,录存了许多当时不见经传的重要史料和以后逐渐亡佚的古籍资料。

清初,杭州藏书家冯文昌,得到一部仅存十本的残本宋刻《金石录》,是《金石录》中二十卷跋尾的前十卷,虽然残缺不全,也令他欣喜若狂。他特意镌刻了一方印文为‘淦石录十卷人家”的收藏印,钤盖在所藏各种书帖上,引以为豪,一时传为佳话。

032 父削子懊

有一天,王羲之到一个学生家里去做客。学生家好吃好喝盛情款待,餐桌上的食物特别丰盛。酒足饭饱之后,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王羲之想要用自己的书法予以回报。学生家里摆着一张用榧木制作的新床几,床几的表面特别光滑非常干净,王羲之便在上面写起字来。这幅作品,一半是草书,一半是楷书,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学生非常喜欢,视同拱璧。

王羲之准备告辞,学生恋恋不舍,一直把老师送到家中。

师生二人走后,学生的父亲看到好端端的床几被写满了字,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刀来便刮,好不容易才把床几刮干净。

儿子回来一看,老师价值连城的手笔全被父亲刮去了,顿时大惊失色,捶胸顿足懊悔了好多天。

后人将这个故事概括为“父削子懊”,用来称美他人精于书法。

033 傅抱石为毛泽东治印

现代国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傅抱石先生,曾经为毛泽东主席刻过一枚姓名印。

傅抱石先生为什么要为毛泽东主席治印呢?原来,195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北京搞了十大建筑,邀请全国一批著名书画家为这些标致性工程作书绘画,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先生和关山月先生被邀请到北京为人民大会堂作画。两位画家根据毛泽东1936年2月填写的《沁园春·雪》一词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意境,精心构思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山水画,敬请毛主席题写画名《江山如此多娇》,毛主席欣然同意了。两位画家得知这一消息,自然喜出望外,为了锦上添花,不谋而合要为毛主席特治一枚书画印章,最后决定由傅抱石先生设计奏刀。这方印章,选用十分珍稀的寿山石为印材,雕刻着精美的古兽印钮,5平方厘米的印面上,印文字体端庄、线条凝重,兼具秦玺汉印风神,凝聚着傅抱石先生巧夺天工的艺术才华。

傅抱石先生将印拓呈送毛主席审正,毛主席啧啧称赏。赞赏之余,毛主席又一想,自己以往写字落款后向来都不用印章,这回也不应当例外,就交代说:“还是不拟破例为好。”周恩来总理尊重毛主席的意见,并且进一步解释说:“主席题字很多,一向未曾盖印,这次突然使用印章,时间久了,反而容易导致后人对作品的真伪产生怀疑。”因此,毛主席“江山如此多娇”的题字照例没有加盖印章。

傅抱石先生想将印章呈送给毛主席留念,毛主席让人带口信给他说:“你的篆刻铁笔生花,非常精美。遗憾的是,我从来没用过私章,先请先生代为保管,等有朝一日我退休后,一定亲自去取。”

十年大庆过后不久,毛泽东主席在接见为十大建筑贡献墨宝的艺术家时,风趣地对傅抱石说:“你刻的印章,如果我当皇帝,它显得太小;如果我当老百姓,它又显得太大。再过些年,我毛泽东告老还乡如果以卖字为生,盖上你刻的印章,拙作售价肯定不低,那时可就叨了你傅老的大光啦!”

傅抱石先生—直珍藏着为毛泽东所刻的那枚印章,逝世后,家人才将它公诸于世。

P59-63

序言

我们在学习中国书画过程中,经常看这方面的书籍,也经常听人讲这方面的故事,久而久之,积累了许多关于中国书画名家的逸闻趣事。

这些逸闻趣事,有的涉及了书画名家学习书画的超人天赋、求知欲望、顽强毅力、勤奋精神、坎坷经历、辉煌成就、切身体验、理论总结,有的介绍了他们献身艺术的境界,博大精深的学识、广泛高雅的爱好,特立独行的性格,不媚权贵的品质,注重友谊的情操,助人为乐的善举、奖掖后学的风范,有的讲述了他们作品的创作过程、历史背景、深远影响、巨大价值、神奇效果,曲折遭遇、传世过程。

这些逸闻趣事,我们有时也讲给朋友们听。朋友们听了以后,觉得愉悦身心,大开眼界,深受启发,促进了他们书法、绘画的学习与提高。有朋友建议我们将这些逸闻趣事写出来,以使更多的读者爱益,于是我们编写了这本《书画名家逸闻趣事》。

全书总共有210个逸闻趣事。

145个逸闻趣事来自于古书其籍,因为原文是用古汉语写的,有的其中还包含着艰深难懂的典故,对古汉语和那些典敛不熟悉的读者,阅读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原文的逸闻趣事情节大都过于简略,缺少相关的背景资料。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首先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了翻译,接着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对逸闻趣事情节进行了补充。也就是说,这些逸闻趣事是我们编译的,希望它们能比原文更明白如话,更浅显易懂,更有知识性和可读性。

65个逸闻趣事来自于民间传说,是我们在各种场合听到的,或在不同文字裁体上看到的,无法注明具体出处。这些逸闻趣事,我们根据手中现有的资料,进行了改写,希望它们能比原来的传说更丰满、更活泼、更感人。

有些书画名家的生卒年份或出生地,不同资料上的记载不尽相同,本书以书画类工具书为据。

书中不当之处,热盼读者批评指正。

人民武警出版社社长、著名军旅书画家高津滔博士妙笔生花,为本书命名、润色并题写书名,此乃伯乐之顾,令我们感到不胜荣幸,特致以衷心的感谢。

佟玉斌 佟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画名家逸闻趣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佟玉斌//佟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武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64324
开本 16开
页数 4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2-49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7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