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阿波罗计划(人类探索月球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阿波罗计划:人类探索月球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李立志、李海印编著,讲述了人类探索月球的故事。

内容推荐

《阿波罗计划:人类探索月球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李立志、李海印编著。

《阿波罗计划:人类探索月球的故事》介绍了关于人类探索月球的故事,使青少年读者从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人类对月球的憧憬

“阿波罗”计划

神奇的月球飞船

惊心动魄的试验飞行

“阿波罗11号”发射盛况

飞向月球

降落月球

月亮探测

飞离月球

胜利凯旋

“阿波罗12号”重返月球

“阿波罗13号”登月遇险

其他几次登月探险

试读章节

人类对月球的憧憬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数十亿年来它宛若地球一个忠实的情侣。在茫茫无垠的太空中。相依相伴,默默地运行着。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时刻不停地在围绕地球运转,忠贞不渝,无怨无悔。人们喜爱明媚月光下那迷人的景色。每当晴朗的夜晚,人们面对九天皎月,都会引发无限遐思……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亮看做美的化身、美的源泉。人们用最绚丽的色彩去描绘它,用最美好的语言去赞美它。人们更梦想有朝一日能亲身到月球上去,领略一下月宫的壮丽,亲眼看一看漂亮的嫦娥姑娘。

相传在尧的时代。天上有10个太阳,烤得大地火一样的热。河流、湖泊都快干涸了,禾苗、草木也都枯死了。老百姓缺粮吃、没水喝,饿死、热死、渴死的人越来越多。这时身为国君的尧,看到天下苦难的情景心急如焚,赶紧请求天帝拯救万民。于是天帝命令天庭最出色的射手后羿带着他美丽的妻子嫦娥一同到人间拯救人类。

英武的后羿用他那红色的弓箭一连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朝升夕落,造福人间。后羿准备回天庭复命。然而天帝却命令天神告知他,永远也不许他再回天庭了。原来被他射杀的九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

后羿只好和嫦娥流落人间了。他内心无比忧伤,尤其令他内疚的是连累了嫦娥。于是他决定冒险去西昆仑山向西王母讨取长生不老之药,献给妻子。后羿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见到西王母。西王母对后羿深表敬佩,并赐给他长生不老的神药,叮嘱他说:“这神药你们吃下,都可以长生不老。倘若你一个人全吃下,还可以升天成神。”

后羿辞别了西王母回到嫦娥身边,向嫦娥叙述了求药的经过和西王母的话。并把神药交给嫦娥。

在一个月色晴朗的夜晚,嫦娥竟偷吃了全部神药。这时,奇迹发生了,嫦娥只觉得身子轻飘飘的。随即离开了地面向天空飘去。夜空中的月亮又圆又亮,嫦娥也无处可去决定向月亮奔去。

来到月亮上,嫦娥见到了广寒宫,见到了吴刚不停地砍伐永远也砍不倒的桂树,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孤独和悲哀不觉袭上了心头,可是后悔已经太晚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广为流传,反映了古人对月球的强烈向往之情。

人类对月球的美好憧憬,在诗人的笔下化作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国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这首词,广为传颂,也正表达了人们对月球的无限情思。

人类对月球的强烈向往,激发了无数文学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于是关于登月题材的科幻小说应运而生。如1649年法国著名作家西拉诺·德贝拉克的小说《月球旅行记》和1835年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汉斯·普法尔历险记》,这两部著名的科幻小说都叙述了主人公飞往月球的故事。还有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就是根据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推理得出“物体以每秒11千米的速度从地球出发是可以到达月球的”,这一结论而写的。尽管小说在科学性上不很严密,但却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鼓动人们飞往月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俄国伟大的宇航学家,著名科幻小说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从事宇航研究工作的同时,为了向人们宣传他的主张,从1896年开始,利用10年时间。写成了《在地球之外》这部极为严肃的科幻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融进了他的研究成果。小说生动地叙述了主人公们在21世纪乘坐一艘巨型的“火箭宇宙船”,去宇宙旅行并成功进行了月球探险的动人故事。这部小说可称之为科幻小说中的珍品,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珍贵的科学价值。书中关于“宇宙枪”和“宇宙游泳”的记叙几乎和现在宇宙旅行中实施的情况相差无几。尤其是书中用小型的月面着陆船在月球降落的构想,也和现代的“阿波罗”宇宙飞船的月面着陆有着惊人的相似。可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却万万没有料到,他在小说中的2l世纪登月的幻想,竟会在20世纪60年代就变成了现实。

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他的同伴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上了月球,首次完成了登月旅程,实现了人类远久以来的登月梦想。

P11-14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阿波罗计划(人类探索月球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立志//李海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63668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图书小类
重量 0.1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V1-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0
150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