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传感器的精确度评定、标定方法、信号分类及特征、选用原则、国内外常用传感器实物外形及参数;下篇包括实验规则、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51个基础实验。
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注重实践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用作高等院校“传感技术与应用”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参考用书。
图书 | 传感技术与实验--传感器件外形标定与实验(新世纪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传感器的精确度评定、标定方法、信号分类及特征、选用原则、国内外常用传感器实物外形及参数;下篇包括实验规则、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51个基础实验。 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注重实践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用作高等院校“传感技术与应用”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参考用书。 序言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计算机被称为“大脑”,传感器被称为“五官”。信息的获取和处理都离不开“大脑”和“五官”。作为提供信息的传感技术及传感器倍受重视,进入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 由于传感技术的空前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深入和广泛,人们渴求这方面的知识愈来愈迫切。虽然目前已有不少有关传感器方面的书籍,但仍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实际需求。为此,我们应高等院校师生及广大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组织有教学、科研经验的专家、教授,编写了这本与《传感技术与应用教程》配套的《传感技术与实验——传感器件外形、标定与实验》教材。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传感器的精确度评定、标定方法、信号分类及特征、选用原则、国内外常用传感器实物外形及参数;下篇包括实验规则、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51个基础实验。最后给出3个附录,附录A中是微机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的使用说明,附录B讲述典型传感器的实验仪及实验模块实物外形与特性,附录C则给出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物理、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必修课教材。建议讲授50~70学时。 本书系统、全面、新颖、实用、图文并茂,注重实践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讲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除可作高等院校教材外,也可作为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维护修理人员自学参考书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复旦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和南开大学博士后、四川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院长汪明义教授以及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总编夏非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由张洪润、张亚凡担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和审校。参加编写的人员有吴建平、罗妤、冉鸣、王德超、张恒汝、肖兰、刘世平、秦枫、周楝松、杨洁、阳玺、杨春、邵发明、孙钢、吴佳惠等。 限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差错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四川大学 张洪润 四川师范大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感技术与实验--传感器件外形标定与实验(新世纪电子信息工程系列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洪润//张亚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1122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7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P2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