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日华子本草和蜀本草两辑组成。日华子本草主要以《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和《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等书中的佚文为依据,兼参有关文献辑录而成,共得药物600余条,按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分类。蜀本草是五代后蜀政府所修订的国家药典性本草,对研究中国医学史、药学史、五代时期药物发展情况,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书 | 日华子本草蜀本草(合刊本)(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由日华子本草和蜀本草两辑组成。日华子本草主要以《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和《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等书中的佚文为依据,兼参有关文献辑录而成,共得药物600余条,按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分类。蜀本草是五代后蜀政府所修订的国家药典性本草,对研究中国医学史、药学史、五代时期药物发展情况,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是我国五代一部著名的本草书。原书为吴越日华子集。共20卷。据宋·掌禹锡考,收载的药物600多味。 原书已散佚。其佚文散见于有关书中。这个辑本,主要以《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和《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等书中的佚文为依据,兼参有关文献辑录而成,共得药物600余条,按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分类。对各条有关主治功用,结合辑释者的丰富临床经验,作了详细的注释,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原书药名下注明性味,其次则分记功用、畏恶相反等,其间或夹有形态、品质优劣、炮炙、产地等论述。其中不少品种被宋代《开宝本草》和《嘉祜本草》收录为正品。另外有很多药所记功效,如王瓜堕胎治■瘕、乌药治猫犬百病(歇斯底里),以及金属慢性中毒,如水银条提到镀金烧粉人多患风等记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是研究中药和五代药学史的重要文献。 《蜀本草》是五代后蜀(934~965)的本草著作,全名为《蜀重广英公本草》。《蜀本草》是对《新修本草》的首次校补。主修人韩保昇为翰林学士,他为《蜀本草》增补了许多注释内容,引述部分《唐本草》的图经文,新增药40余种。 《蜀本草》增补的内容,多切于实用,涉及的面很广,举凡药物性状、形态、生境、性味、主治功效,每出新见。对《本经》的七情畏恶药内容进行统计归纳,中药十八反,即出于《蜀本草》的统计。本书新增资料为后世主流本草所援引。《开宝本草》、《嘉祜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都援引过本书的内容。《开宝》引本书称之为“别本注”,《嘉韦占》引本书称为“蜀本”、“蜀本注”、“蜀本图经”,《证类本草》引本书称为“唐本”、“唐本注”、“唐本余”。 本书为五代后蜀政府所修订的国家药典性本草,对研究中国医学史、药学史、五代时期药物发展情况,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华子本草蜀本草(合刊本)(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保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7324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870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8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81.3 |
丛书名 | |
印张 | 3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69 |
宽 | 192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