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每个案件均分为“案情简介”;“审理结果”,以黑体字清楚列出一审、二审以及再审判决或裁定的不同部分;“改判评析”,逐一点明某一案件的争议焦点、改判的争议点,然后紧紧围绕改判的争议点展开透彻入理的分析;“改判关键点”,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总结出改判的关键要点四部分。
图书 | 典型合同改判案例精析/改判案例精析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中每个案件均分为“案情简介”;“审理结果”,以黑体字清楚列出一审、二审以及再审判决或裁定的不同部分;“改判评析”,逐一点明某一案件的争议焦点、改判的争议点,然后紧紧围绕改判的争议点展开透彻入理的分析;“改判关键点”,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总结出改判的关键要点四部分。 序言 在我国的审判实践中,经过一审、二审甚至再审才予以审结的案件中,有部分案件对一审审理结果做了改判。这些经过改判的案件均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某一案件的事实认定问题,或者证据认定问题,或者法律适用问题存在着疑点、难点。因此,认识和研究改判案例不仅对提升和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律师打赢官司,有助于当事人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基于此,中国法制出版社组织相关专业人士选取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以改判的典型性为基础,编写了这套“改判案例精析丛书”。 “改判案例精析丛书”分为“典型刑事改判案例精析”、“典型行政类改判案例精析”、“典型婚姻继承改判案例精析”、“典型房地产改判案例精析”、“典型合同改判案例精析”、“典型人身侵权改判案例精析”、“典型商事金融改判案例精析”、“典型知识产权改判案例精析”共8册。在该套书的体例安排上,每个案件均分为“案情简介”、“审理结果”、“改判评析”、“改判关键点”四部分,并有某些案件发生在某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公布之前,因其典型性而被收入时,增加“说明”部分。 其中,审理结果部分,以黑体字清楚列出一审、二审以及再审判决或裁定的不同部分,方便读者对照查阅;改判评析部分,逐一点明某一案件的争议焦点、改判的争议点,然后紧紧围绕改判的争议点展开透彻入理的分析,使读者在阅读案例时能够即时抓住案件的复杂点、难点;改判关键点部分是每个案例的点睛之笔,它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总结出改判的关键要点,使读者一目了然。 该套书既可为法律工作人员办案所用,又可服务并丰富案例教学。 因时间仓促,编写人员水平有限,该书难免存在错误、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及时予以批评指正。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年6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典型合同改判案例精析/改判案例精析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晓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82645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3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2.18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