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峥嵘岁月(毛泽东与巾帼英豪)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查阅了大量权威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记实的手法和翔实生动的语言,记述了毛泽东与宋庆龄、杨开慧、朱仲丽、曾志、刘英、张文秋、刘思齐、毛泽建、章含之、侯波等十几位女性的交往过程,再现了一代伟人所独具的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办,有口皆碑的领袖风范,无与伦比的人际艺术。其间,有超凡脱俗的爱情,荡气回肠的亲情,气冲霄汉的豪情,肝胆相照的友情……,充满了传奇色彩,催人泪下,叹为观止!

内容推荐

◎毛泽东与杨开慧长沙天鹅塘,意气风发的毛泽东见封了秀外慧巾的杨开慧。毛泽东两上北京,见到了杨开慧,两颗年轻滚烫的心跳到了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毛泽东与娇妻匆匆离别,没想到这竟是永别!

◎毛泽东与宋庆龄毛泽东在贺年片上写道:亲爱的大姐,你好吗?睡眠尚好吧。“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遵照毛泽东的批示,起草了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宋庆龄列在第一位。

◎毛泽东与张文秋“要是你生下女儿,我们就结为亲家”。不善饮酒的毛泽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斟上满满一杯酒,走到张文秋面前,说“谢谢你教育了思齐这个好孩子!”

◎毛泽东与曾志“嗬:金屋藏娇吆。老蔡,好福气呦!”毛泽东生气地说:“曾志!你是女皇啊!难道就是你关心女同志?

本书是专门描写毛泽东与宋庆龄、杨开慧、朱仲丽、曾志、刘英、张文秋、刘思齐、毛泽建、章含之、侯波等十几位中华杰出女性交往的纪实文学。

目录

前言

“算人间知己吾与汝”——毛泽东与杨开慧

“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筹建新中国的大业”——毛泽东与宋庆龄

“谢谢你教育了思齐这个好孩子”——毛泽东与张文秋

“我支持你去敌后”——毛泽东与曾志

“当一个有无产阶级作风的医务人员”——毛泽东与朱仲丽

“你是开明娘娘”——毛泽东与刘英

“不革命就没有别的路可走”——毛泽东与毛泽建

“你要永葆革命的贞节”——毛泽东与何宝珍

“昨天文大姐,今日武将军”——毛泽东与丁玲

“你要正确认识行老”——毛泽东与章含之

“今后你就是我的大女儿”——毛泽东与刘思齐

“你是吃我们陕北小米长大的”——毛泽东与侯波

试读章节

·杨开慧情深意切地写道:“我看见了他的心,他也是完全看见了我的心。"

1920年1月17日,一代学人杨昌济在北京溘然长逝。

毛泽东以半生半婿的身份与杨开智、杨开慧兄妹一起在法源寺守灵,并发起募捐,抚恤遗属,料理后事。1月22日,毛泽东同蔡元培、章士钊等人联名发布杨昌济病逝的讣告。

2月,杨开慧和母亲、哥哥扶柩南下,将杨昌济的遗体葬于长沙板仓。随后在父亲生前好友的关照下,杨开慧进入福湘女中读书。

早在1918年冬,杨开慧就开始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在福湘女中,她积极地向同学们宣传民主与科学。

福湘女中是一所教会学校,要读圣经、做祷告、唱赞美诗。校长是洋牧师的夫人,思想守旧。她觉得这个北京来的学生,头发太短,思想太新,就说杨开慧“男不男,女不女”,是“过激派”。

那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成立,“过激派”往往是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贬称。

杨开慧轻蔑地笑答:

“剪短发,是我的自由。”

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是这所教会学校的国文教员,也是杨昌济的生前好友。他便出面保护杨开慧:

“她父亲是湖南教育界的名流,和我是挚友,杨先生过世了。对她的后代,望教育界诸同人多加照顾。”

李肖聃在长沙教育界颇有名望,他出来说话,教会学校也不好发难。

杨开慧依然义无反顾地号召进步学生冲破礼教的樊篱,走进社会。她把《新青年》、《湘江评论》送给同学们看,在校刊上发表文章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她写的《向不平等的根源进攻》,成了师生们议论的焦点。她采取各种办法,带头不参加“礼拜”,并向人们宣传宗教迷信是害人的精神鸦片。

这年7月,毛泽东经上海回到长沙。在上海,他见到了陈独秀。这时,陈独秀正和李大钊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积极筹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委托毛泽东回长沙后联络志同道合的人创建长沙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毛泽东回到长沙后,就开始了秘密活动。

一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空气格外清新。毛泽东身穿薄薄的旧长衫,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福湘女校,在选修班的教室旁边,找到了杨开慧。

离别后的重逢使两人格外高兴。毛泽东兴奋地说:

“我昨天刚回来,在上海,我见到了陈独秀先生,学了不少东西。现在形势发展很快,省学联要你去帮助工作,怎么样?”

在一年前的五四运动中,长沙学生组织了省学生联合会。

杨开慧满口答应:

“我去,我去。”

这时,湖南学界发动的驱张斗争取得了胜利。利用这个声势,湖南省学联进一步开展活动,提出废督裁兵、建设民治、普及教育等主张。

暑假期间,杨开慧奔走于各学校,组织讲演队走上街头,宣传学联的主张。在毛泽东的启发下,杨开慧开始接触工人群众。她约了一个同学到火柴公司去为女工办识字班,借了一问堂屋作教室,自己编识字课本,自己刻蜡板。参加识字班的女工非常踊跃,很快由十几人发展到几百人,识字班也发展到九个。为杨开慧的热情所鼓舞,前来教课的同学达到几十人。

不久,杨开慧因积极投身革命,被福湘女中开除了。

P8-9

序言

2003年北京深秋的一个傍晚,华灯初上,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小聚。

几杯老酒下肚,话题自然转到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上。

“你轻视妇女!”妻突然向我发难。

“何以见得?我可是‘妻管严’呢!”我反诘道。

“那你写了许多关于毛泽东的文章,为何其中偏偏没有他与妇女同志的呢?”

“……”我无言以对。

当我在图书馆里,翻阅毛泽东的资料时,不禁惊呆了:在毛泽东的人际关系世界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故事与妇女同志有关!

毛泽东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毛泽东还说:“妇女能顶半边天”。

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最爱戴、最信赖的领袖。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谦逊实际,中国农民的朴素勤勉,知识分子的好学深思,革命军人的机动沉着,布尔什维克的坚韧顽强”。

于是,就有了这本关于毛泽东与中国女性的书。

两年间,我畅游在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权威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记实的手法和翔实生动的语言,记述了毛泽东与宋庆龄、杨开慧、朱仲丽、曾志、刘英、张文秋、刘思齐、毛泽建、章含之、侯波等十几位女性的交往过程,再现了一代伟人所独具的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办,有口皆碑的领袖风范,无与伦比的人际艺术。其间,有超凡脱俗的爱情,荡气回肠的亲情,气冲霄汉的豪情,肝胆相照的友情……,充满了传奇色彩,催人泪下,叹为观止!

2006年是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30年,弹指一挥间,神州大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之际,我们更加怀念这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历尽艰难险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奋斗终生的一代伟人。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一批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得到了军事图书资料馆等单位和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女教师陈昕、国防大学研究生院14队邵亮、中国人民解放军61785部队刘丹同志参与了部分章节的撰写,军事科学院陈伙成、徐占权、包国俊同志,长征出版社陈锡祥、李鹏同志为此书最终付梓作了艰辛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以及查阅资料等因素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同时,因为资料及篇幅有限,不少与毛泽东交往的女杰在这里就不罗列了,还望读者给予谅解。

作者

2005年12月于京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峥嵘岁月(毛泽东与巾帼英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41509
开本 16开
页数 4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6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73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33